病案信息报告制度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62
病案分析、报告制度病案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记载着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诊疗经过和效果诸方面的重要资料。
病案书写质量不但真实地反映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责任心。
制定病案书写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由此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已经成为广大医院管理者、医疗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所以,建立健全医院病案分析、报告制度是提高医院基础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医务部的认真协调组织工作下,特制定如下措施:1、健全机制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病案分析、报告实施的组织保证。
1.1我院专门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分管副院长、医务部主任、有关业务主任、病案室老专家等组成,积极开展每月归档病历检查工作。
1.2成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每个科室由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成员3~4人组成,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每月进行在架病案自我检查,主要抓环节质量。
1.3 成立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组织机构,由院领导牵头,医务部抽调医院各科室临床骨干专家(兼职或专职)组成专家检查组定期对医院未出院患者病案(在架)和出院患者病案(在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2、基本做法2.1归档病历的检查、分析报告:每个月定期由病案质量监控专家组(专职)对住院归档病历分科室,由专人负责进行全部病案的书写质量的检查、分析。
检查的结果、得分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均形成书面报告的形式在每月一次的质量例会上,下发各临床科室,实行奖惩制度,促使改进。
实践证明,加强病案质量分析、报告工作,规范医务人员病案书写,对提高医疗质量技术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
2.2 在架病案质量的检查、分析报告:2.2.1 病案质量监控小组专家(兼职)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主要检查架上病历书写完成情况(查24、8小时应完成的书写内容是否完成了,查三级查房是否到位,查房的内容水平如何,查各项记录是否及时完成。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医嘱等医疗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中,医务人员在病历管理、隐私保护、信息共享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的意义、实施方案、挑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的意义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整合患者的医疗信息,提高医务人员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 促进医疗信息共享。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医疗信息的共享,方便医疗机构之间、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便于医疗质量管理。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医疗质量数据的整合和监测,有利于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改进和管理。
4. 保护患者隐私。
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设置权限较好控制患者个人信息的查看范围。
二、数字化病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1. 病历数字化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方便地查询患者的病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 检查报告数字化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检查报告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患者的检查报告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通过检查报告数字化管理系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检查结果,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 医嘱数字化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嘱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通过医嘱数字化管理系统,医生可以方便地查看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数据备份、权限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信息安全。
5. 培训医务人员。
医院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病案信息在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医疗卫生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病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对于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防止病案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制定本制度和应急预案。
二、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1.病案保护制度(1)病案是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归档、保存和销毁。
(2)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病案管理部门,负责病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询、利用等工作。
(3)病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病案管理工作。
(4)病案应采用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病案的质量和安全。
(5)病案信息的使用应遵循保密、合法、必要的原则,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2.信息安全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确保病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2)医院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信息安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3)医院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医院应加强信息系统用户的管理,实行权限控制和身份认证,防止未授权访问。
(5)医院应采取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确保病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三、应急预案1.病案泄露应急预案(1)发现病案泄露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查泄露原因和范围。
(2)采取有效措施,停止泄露行为的继续发生,保护患者隐私。
(3)对泄露事件进行核实、记录和报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4)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解释和安抚,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2.病案篡改应急预案(1)发现病案篡改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查篡改原因和范围。
(2)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被篡改的病案信息,防止篡改行为的继续发生。
(3)对篡改事件进行核实、记录和报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