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和设置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1、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5)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6)高层厂房的裙房、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7)高层仓库设置封闭楼梯间;
记忆口诀:医旅老歌,6层书商弄会展;甲乙丙厂高厂房;剩下的自己应该可以记住了,不重点的考点;
2、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除应满足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以及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封闭楼梯间防烟设置要求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虽然听上去有点枯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话题——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
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好聊的?”其实,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呢!所以,就让我带你轻松了解一下吧,绝对不会让你打瞌睡的!2. 为什么要防烟2.1 烟雾的威胁首先,咱们得知道,烟雾可不是小角色,尤其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它就像是坏孩子闹事,四处乱窜。
浓浓的烟雾不但影响能见度,还会让人窒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让你失去意识。
因此,楼梯间作为紧急逃生的通道,咱们可不能让它“受烟”的影响。
就像老话说的,“防患未然”,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强。
2.2 楼梯间的重要性再说说楼梯间,它可不是单纯的上下楼道,真是“救命通道”的关键啊!在火灾的时候,楼梯间就像是我们的“生命线”,可是如果烟雾在这儿聚集,那就相当于让我们走上了一条绝路。
所以,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绝对不能马虎。
这可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3. 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3.1 密闭设计好啦,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其实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是密闭设计。
为了阻止烟雾的蔓延,楼梯间的门得足够结实,要用阻燃材料,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门放狗”的效果,把烟雾挡在外面。
不仅如此,这些门还得能自动关闭,不能让它们“开开关关”的,像个任性的小孩。
3.2 通风系统然后就是通风系统的问题了。
在楼梯间里,咱们得考虑到空气流通的问题。
防烟的同时,也不能让空气变得像“密闭罐头”一样,让人窒息。
合理的通风设计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楼梯间能快速排出烟雾,给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个设计就像是给楼梯间装上了一双“翅膀”,帮助我们顺利逃生。
3.3 烟雾探测器当然,烟雾探测器也是少不了的。
这玩意儿就像是楼梯间的“哨兵”,一旦发现烟雾,就会及时报警,提醒大家赶紧撤离。
安装烟雾探测器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功能分类生活实际中的楼梯间主要包括,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开敞楼梯间主要用于低层和多层住宅,复式住宅室内楼梯,各类没有特殊要求的低层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封闭楼梯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5)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为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较好地发挥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作用,在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2)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的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以上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4)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下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2)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下列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少于3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9、高层建筑中,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除外),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
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是指在火灾发生时,封闭楼梯间内的构件、材料和设备能够承受一定时间内的高温、高热辐射和火焰冲击,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
根据建筑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
1. 预防火灾:封闭楼梯间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防火设施,保证火灾的尽早发现和有效控制。
2. 耐火时限:封闭楼梯间的耐火极限时间应符合当地建筑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一般不少于1小时或2小时。
3. 材料选择:封闭楼梯间的墙体、地面、天花板等建筑构件应选用符合耐火要求的材料,如防火板、防火玻璃、耐火石材等。
4. 防烟措施:封闭楼梯间应设置防烟门、防火门和排烟系统等防烟措施,保证烟气不进入楼梯间,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
5. 设备安装:封闭楼梯间内的电气设备和通风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封闭楼梯间是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火极限要求的严格执行能够保障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1 -。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区别: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
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均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居住建筑楼梯间类型归纳与比较摘要:通过对现行各规范中涉及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形式的归纳整理,使设计者能清晰地对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进行正确地设计。
消防封闭楼梯间消防封闭楼梯间又称为封闭楼梯间,是现代居民楼的必备。
在很多有电梯的楼层内这种消防封闭楼梯间更是异常重要的一种设施。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消防封闭楼梯间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消防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适用于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地方。
二、消防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一)厂房(仓库):1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2 高层仓库。
(二)公共建筑: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5、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三)住宅建筑:1、疏散楼梯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1]三、消防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一)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二)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4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5、其它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楼梯间归纳一.分类Ⅰ.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Ⅱ.结构类型:板式梁板式Ⅲ.防火分类方式:1.封闭楼梯间:⑴定义: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⑵适用范围: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高度小于32m的高层厂房。
⑶设置要求:①门是乙级防火门;一层向外开启,二层以上向内开启。
②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要考虑采光和自然通风或人为通风。
③若首层紧接主要出口,可将走到河门厅灯包括在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2.敞开楼梯间⑴定义: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同的楼梯间⑵适用范围:1-6层的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宿舍、单元式宿舍⑶设置要求: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任一层面积大于650㎡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m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距最近的楼梯间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要求④在楼梯间底层应设直接对外出口。
当一般建筑的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⑤公共建筑中疏散楼梯之间的水平净距离不宜小于15cm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2.带防烟前室的封闭楼梯间⑴定义: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合用前室(电梯与楼梯合用)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门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⑵适用范围:高度大于32m,且每层人数大于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⑶设置要求: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小于10㎡;居住建筑不小于4.5㎡,合用前室不小于6㎡;人防工程不小于10㎡。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1、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5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6高层厂房的裙房、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 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7高层仓库设置封闭楼梯间;
记忆口诀:医旅老歌,6层书商弄会展;甲乙丙厂高厂房;剩下的自己应该可以记住了,不重点的考点;
2、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除应满足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以及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扩大封闭楼梯间的要求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为了防止突发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伤害,扩大封闭楼梯间已成为了建筑设计和安全规定中的常见内容之一。
扩大封闭楼梯间的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楼梯间宽度:为了保证逃生时的通行安全,一般要求宽度应不小于1.2米,有些特殊情况则可能需要更大的宽度。
二、加强楼梯间防火能力:楼梯间要采用防火材料,尤其是楼梯扶手和地面应选择不易燃烧的材料。
逃生门和防火门也应配置得当,保证楼梯间内的人员能进行有效的逃生和防火。
三、增加楼梯间通风设施:在楼梯间加装通风设施可以有效地保证楼梯间内空气的流通,达到更好的防火和通风效果。
四、完善楼梯间设施:在楼梯间设置紧急照明、紧急电话等紧急设施,可以大大提高楼梯间内人员的安全性和逃生效率。
综上所述,扩大封闭楼梯间的要求不仅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更是为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楼梯间设计和安全规定的执行,以确保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
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和范围
一、封闭楼梯间的定义和要求
封闭楼梯间是指楼梯通道两侧及上下两端设有防火隔离结构封闭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防火等级最低应达到90,即耐火时间达90分钟;
2. 隔离结构封闭楼梯间,使其与建筑物其他功能区隔离,确保安全逃生通道;
3. 要有自然通风装置,火灾发生后能够疏散烟尘;
4. 门窗需符合防火性能要求,保证防火完整性;
5. 材料限燃或防火材料。
二、不同建筑类型封闭楼梯间范围
1. 普通办公楼:从地面起计算所有地上6层以上结构都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2. 教学楼:从开放式学生活动区计算,3层以上应全部设置封闭楼梯间;
3. 商业楼:从开放式商业区计算,3层以上应全部设置封闭楼梯间;
4. 住宅楼:从地面起计算,6层以上部份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确保每6层设置1个封闭楼梯间。
以上是关于封闭楼梯间的基本要求和不同建筑类型应用范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和设置要求1.公共建筑:封闭楼梯间可用于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购物中心、体育馆等。
这些建筑通常人流量较大,因此如果发生火灾,封闭楼梯间可以防止火势向楼梯延伸,从而给人员疏散创造更多的时间。
2.住宅楼:住宅楼是封闭楼梯间的常见应用场所。
当住户有人在楼梯间放置杂物或垃圾时易引发火灾,封闭楼梯间可以有效隔离火势。
3.商业楼:商业楼通常人员聚集密集,且内部设施复杂。
如果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将给人员疏散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封闭楼梯间可以有效避免火势蔓延,保证人员安全。
1.防火材料:封闭楼梯间的墙壁、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防火材料,以抑制火势蔓延。
材料选择上,可以使用防火石膏板、防火墙体、防火阀等。
2.防火门:封闭楼梯间的入口和出口都应设置防火门,以预防火势蔓延。
防火门应采用防火门扇、防火门框和防火硬件,确保火势不能穿越防火门,保证封闭楼梯间的完整性。
3.疏散标识:封闭楼梯间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标明楼层信息和出口方向,便于人员疏散。
疏散标识应采用发光标识、明锐标识等,以便在黑暗环境中也能清晰识别。
4.照明系统:封闭楼梯间的照明系统应保证良好的照明效果,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清晰识别出口位置。
照明设备应采用应急照明设备,能够在城市停电或火灾时维持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5.管道设置:封闭楼梯间内不应设置易燃易爆的物品或管道。
如果需要设置水源或消防栓,应采取防火措施,确保装置完好,并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
总之,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和要求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防止火灾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条件。
对于各类建筑物,封闭楼梯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区别就在于: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
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均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2017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中,有不少考生会把疏散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三个概念弄混淆,不少考生向优路教育建议,希望能把这三个楼梯间的区别介绍下。
今天优路教育从三个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详细介绍下三者的区别。
设置要求:一、疏散楼梯间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注: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2.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二、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酒店封闭楼梯间的尺寸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踏步:每级台阶的高度应为15cm,宽度应在28cm左右,且每个踏步前缘应符合“前突后缩”的设计,即前缘向外凸出2cm,后边缘向内凹陷4cm。
2. 入口长度:大楼的入口端台阶长度应大于等于最短宽度的一半,这样可以避免行人在转向时踩空而感到不安。
3. 楼梯宽度:楼梯宽度应根据楼层承载人流量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个步宽应当不低于1m,且每52个下行步阶应设一个台阶宽度大于等于米的休息平台。
4. 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应在30°至45°之间,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和行动的稳定性。
5. 净长度:楼梯的净长度不应小于米。
以上是酒店封闭楼梯间的标准尺寸,这些尺寸都是根据人体工学和安全因素来确定的,以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