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和设置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1、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5)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6)高层厂房的裙房、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7)高层仓库设置封闭楼梯间;
记忆口诀:医旅老歌,6层书商弄会展;甲乙丙厂高厂房;剩下的自己应该可以记住了,不重点的考点;
2、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除应满足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以及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封闭楼梯间防烟设置要求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虽然听上去有点枯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话题——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
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好聊的?”其实,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呢!所以,就让我带你轻松了解一下吧,绝对不会让你打瞌睡的!2. 为什么要防烟2.1 烟雾的威胁首先,咱们得知道,烟雾可不是小角色,尤其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它就像是坏孩子闹事,四处乱窜。
浓浓的烟雾不但影响能见度,还会让人窒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让你失去意识。
因此,楼梯间作为紧急逃生的通道,咱们可不能让它“受烟”的影响。
就像老话说的,“防患未然”,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强。
2.2 楼梯间的重要性再说说楼梯间,它可不是单纯的上下楼道,真是“救命通道”的关键啊!在火灾的时候,楼梯间就像是我们的“生命线”,可是如果烟雾在这儿聚集,那就相当于让我们走上了一条绝路。
所以,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绝对不能马虎。
这可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3. 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3.1 密闭设计好啦,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其实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是密闭设计。
为了阻止烟雾的蔓延,楼梯间的门得足够结实,要用阻燃材料,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门放狗”的效果,把烟雾挡在外面。
不仅如此,这些门还得能自动关闭,不能让它们“开开关关”的,像个任性的小孩。
3.2 通风系统然后就是通风系统的问题了。
在楼梯间里,咱们得考虑到空气流通的问题。
防烟的同时,也不能让空气变得像“密闭罐头”一样,让人窒息。
合理的通风设计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楼梯间能快速排出烟雾,给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个设计就像是给楼梯间装上了一双“翅膀”,帮助我们顺利逃生。
3.3 烟雾探测器当然,烟雾探测器也是少不了的。
这玩意儿就像是楼梯间的“哨兵”,一旦发现烟雾,就会及时报警,提醒大家赶紧撤离。
安装烟雾探测器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的区别功能分类生活实际中的楼梯间主要包括,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开敞楼梯间主要用于低层和多层住宅,复式住宅室内楼梯,各类没有特殊要求的低层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封闭楼梯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5)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为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较好地发挥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作用,在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2)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的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以上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4)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下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2)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下列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少于3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9、高层建筑中,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除外),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
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是指在火灾发生时,封闭楼梯间内的构件、材料和设备能够承受一定时间内的高温、高热辐射和火焰冲击,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
根据建筑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封闭楼梯间耐火极限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
1. 预防火灾:封闭楼梯间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防火设施,保证火灾的尽早发现和有效控制。
2. 耐火时限:封闭楼梯间的耐火极限时间应符合当地建筑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一般不少于1小时或2小时。
3. 材料选择:封闭楼梯间的墙体、地面、天花板等建筑构件应选用符合耐火要求的材料,如防火板、防火玻璃、耐火石材等。
4. 防烟措施:封闭楼梯间应设置防烟门、防火门和排烟系统等防烟措施,保证烟气不进入楼梯间,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
5. 设备安装:封闭楼梯间内的电气设备和通风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封闭楼梯间是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火极限要求的严格执行能够保障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1 -。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区别: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
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均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居住建筑楼梯间类型归纳与比较摘要:通过对现行各规范中涉及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形式的归纳整理,使设计者能清晰地对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进行正确地设计。
消防封闭楼梯间消防封闭楼梯间又称为封闭楼梯间,是现代居民楼的必备。
在很多有电梯的楼层内这种消防封闭楼梯间更是异常重要的一种设施。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消防封闭楼梯间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消防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适用于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地方。
二、消防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一)厂房(仓库):1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2 高层仓库。
(二)公共建筑: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5、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三)住宅建筑:1、疏散楼梯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1]三、消防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一)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二)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4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5、其它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