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7.50 KB
- 文档页数:7
学会公平竞争与诚信行为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简介竞争和诚信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必须培养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讨论、互动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正确理解并践行公平竞争和诚信行为。
二、主题回顾在上次班会中,我们谈论了人生的竞争与合作,提出了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诚实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通过对个人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探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标准,而公平竞争则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三、主题引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最近的一次竞争经历,是怎样的感受?是否遵守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是否坚守了诚信的底线?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四、互动讨论1. 你认为什么是公平竞争?为什么要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2. 诚信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没有违背过诚信的行为?如何正确纠正?3. 举个例子,描述一个你遵守公平竞争和诚信行为的情况,分享给大家听听。
五、案例分析小明和小红参加了同一次数学竞赛,小明利用了舍友的资料,获得了较高的成绩,而小红则严格按照自己的知识储备完成了所有题目。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案例展开讨论:1. 小明的做法是否属于公平竞争?为什么?2. 小红应该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应该怎样做才能维护自己的诚信原则?3.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六、结语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育引导,相信同学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平竞争和诚信行为的重要性,明白遵守规则和规范的意义所在。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牢记这两个原则,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感谢大家的参与,期待下次班会继续深入探讨更多有益的主题。
谢谢!。
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学习目标] 1.懂得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
2.了解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3.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
4.结合生活实践经验认识“制假售假”的危害性,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树立诚信意识。
一、市场经济也要“费厄泼赖”1.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1)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规则。
2.不正当竞争的三种主要行为(1)假冒或者仿冒是典型的“搭便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2)发布虚假宣传、制作虚假广告的行为。
(3)法律禁止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
3.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强制搭售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串通招投标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垄断行为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的行为,等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反法律的方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和其他损人利己的手段以谋取高额的利润。
二、别得罪你的“上帝”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地位(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1)经营者首先必须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消费的权利。
经营者对于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①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学习目标] 1.懂得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
2.了解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3.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
4.结合生活实践经验认识“制假售假”的危害性,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树立诚信意识。
一、市场经济也要“费厄泼赖”1.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1)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规则。
2.不正当竞争的三种主要行为(1)假冒或者仿冒是典型的“搭便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2)发布虚假宣传、制作虚假广告的行为。
(3)法律禁止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
3.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强制搭售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串通招投标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垄断行为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的行为,等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反法律的方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和其他损人利己的手段以谋取高额的利润。
二、别得罪你的“上帝”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地位(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1)经营者首先必须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消费的权利。
经营者对于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①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人教版政治选修五4.3《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懂得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了解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表现;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培养平等、公平意识,树立诚信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引述规范市场竞争的法律条款,评议与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关系,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学生懂得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了解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表现;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培养平等、公平意识,树立诚信观念。
二、教学内容市场经济也要“费厄泼赖”;别得罪你的“上帝”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的必要性难点: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四、学情分析本框是专题四的第三框内容,学生在前两框学习劳动者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主要了解对经营者的要求。
内容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五、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的三种行为;剖析生活实例,搜集新闻热点,从近期热议的案例中让学生知道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六、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上课前请大家先观看一段视频,思考视频中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生:企业不诚信经营,造假,假冒,山寨。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
在当今社会,一些经营者不讲诚信,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规则,那么经营者如何遵守这些规则?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
讲授新课:【预习案】师:先请同学们齐读导学案的预习部分,知识1齐读。
(学生齐读时教师写板书)生:。
师:同学们的预习部分完成的很好。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预习检测部分,先同桌间互对答案,并给出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补充)【解疑合探】过度:我看了同学们的疑惑,大家的疑惑主要集中在经营者应遵循哪些市场交易原则?(学生可以解决65页专家点评)经营者如何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解疑合探,大家先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学习目标] 1.懂得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
2.了解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3.分析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
4.结合生活实践经验认识“制假售假”的危害性,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树立诚信意识。
一、市场经济也要“费厄泼赖”1.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1)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规则。
2.不正当竞争的三种主要行为(1)假冒或者仿冒是典型的“搭便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2)发布虚假宣传、制作虚假广告的行为。
(3)法律禁止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
3.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强制搭售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串通招投标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垄断行为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的行为,等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反法律的方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和其他损人利己的手段以谋取高额的利润。
二、别得罪你的“上帝”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地位(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1)经营者首先必须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消费的权利。
经营者对于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①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诚信经营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经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3. 引导学生运用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经营的定义与意义2. 诚信经营的原则与要求3. 诚信经营在生活中的应用4. 诚信经营的故事案例分享5. 诚信经营的实践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诚信经营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诚信经营的原则与要求,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经营。
3. 案例分享:分享诚信经营的故事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诚信经营的价值。
4. 讨论与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小组分享。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诚信经营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经营的计划。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诚信经营的定义、原则与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享诚信经营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反思法: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交流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诚信经营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六、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包括诚信经营的定义、原则、案例分享等内容。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3. 准备诚信经营的故事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诚信经营的定义、原则、案例分享等内容。
2. 故事案例:提供具体的诚信经营故事案例,供学生讨论和借鉴。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导言】本节课主要介绍小学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准则。
【一、诚实守信】1. 活动设计:讲述故事并讨论故事:小明的钢笔情景:小明在班级里使用了同学小红的钢笔,却没有归还。
在闲暇时,小明受良心的谴责,于是和小红坦诚相待。
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2. 教学重点:a) 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b) 掌握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形式c) 培养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和意识3. 教学方法:a) 讲述故事并引导讨论b) 角色扮演c) 与家长沟通并记录家庭中遇到的诚实守信的例子【二、公平竞争】1. 活动设计:小组活动与竞赛场景: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公平竞争展开角色扮演内容:小组之间进行公平竞赛,如拔河比赛、抢答等大家共同探讨与发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2. 教学重点:a) 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b) 掌握公平竞争的原则和规则c) 培养公平竞争的态度和习惯3. 教学方法:a) 小组活动与角色扮演b) 班级竞赛,如拔河比赛、抢答等c) 学生反思与总结竞赛中的体验和感受【三、评价与巩固】1. 评价方式:小组讨论与个人表现记录a) 小组讨论:学生自主讨论并交流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b) 个人表现记录:老师记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观察到的诚实守信与公平竞争的具体行为2. 巩固方式:阅读与写作任务a) 阅读任务:老师推荐相关故事书籍,以提高学生对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理解与认知b)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心得体会和观察感想,并进行课堂分享,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结语】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实践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掌握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选修5 专题四《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导学案一、课标要求引述规范市场竞争的法律条款,评议与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关系,说明依法经营对成功创业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消费者享有的权利难点:依法经营对创业成功的意义三、知识梳理(一)市场经济也要“费厄泼赖”1.经营者之间要公平竞争(1)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
(2)我国、产品质量法等确立了有关市场和的规则。
2.不正当竞争的三种主要行为(1)假冒或者仿冒是典型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发布虚假宣传、制作的行为。
(3)以不正当手段盗取、泄露、使用他人的的行为。
3.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行为、低价倾销行为、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垄断行为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的行为等。
(二)别得罪你的“上帝”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地位(1)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等,用以平衡与之间的关系。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1)经营者首先必须保证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经营者对于可能危及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①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不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3)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消费者有权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
四、思考判断(1)某超市将已过期的食品半价出售。
( )(2)某游泳池的经营者在游泳池入口处挂牌声明:“没有深水证者禁止入内”。
( )(3)某美容院推出套系服务,要求凡光顾的顾客必须选择“美容+美体+护手+足底保健”整套服务。
( )(4) 某药品推销商在销售中隐瞒所推销的药品可能引发的副作用。
3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
一、选择题
1.甲、乙、丙都是生产方便面的厂家,为了更多地获得市场份额,它们采取了以下竞争措施。
下列竞争措施中合法的是()
A.组成价格联盟,在同一时间提高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以获得高额利润
B.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发广告,说明竞争对手的产品已存在及可能存在的缺点
D.搞促销活动,购买四包赠送一包
2.2013年春,上海某食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其13个直营门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
活动宣称上海地区设台湾游大奖100名及3 000名健康奖、5 000名欢乐奖。
经调查,当事人实际只在上海每个直营门店各设台湾游大奖1名,共13名,其余奖项的名额分别以100倍的倍数进行虚假宣传。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
①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②属于合法的有奖销售行为③对
消费者的权利没有侵害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①假冒他人外观设计专利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
潢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④为刺激消费,商家开展适度的有奖销售,让利于
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市场召唤诚信,是因为()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营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很
难分辨商品的品质②不法厂商发布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③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都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经营者和消费者呈现“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易受损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2年5月18日齐鲁晚报报道,江苏省镇江市瓜田里的西瓜像炸弹一样炸开。
“瓜裂裂”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陷入“舆论漩涡”的“西瓜膨大增甜剂”,遭遇消费者和媒体的声讨。
近年来,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即绿色果蔬生产已经不允许用膨大剂了,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仍有很多人在继续使用。
2012年夏天到了,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但是各地爆出因为使用膨大剂而导致西瓜开裂的消息却让很多人都不敢吃西瓜了。
各地西瓜都出现了滞销的现象,让瓜农们叫苦不迭。
据此回答5~6题
5.用法律来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是因为()
①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③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是不平等的④市场交易要以经
营者为主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膨大剂”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A.统一原则B.自主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D.效率原则
7.小宋在某服装店挑选一件上衣,店员介绍让小宋试穿,小宋感觉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员执意要小宋买这件上衣。
店员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小宋的()
A.维护尊严权B.自主选择权
C.安全消费权D.知情权
8.某商场打出“清仓大处理”的广告,西服一套原价1 888元,现价188元,小李立即购买了一套,但在其他商场,他看到同样品牌、同样质量的西服才88元,小李感到上当了,就对某商场进行了投诉,告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商场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属于正当竞争行为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①B.①②C.③D.①②④9.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①商业诋毁行为②低价倾销行为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④
不当有奖销售⑤努力提升本企业的信誉和形象⑥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10.一些电视购物节目夸大治疗效果,如说几天内就能减肥十几斤甚至几十斤,一两个月就能增高十几厘米,或利用医生、患者名义宣传治愈率和有效率等。
下列对虚假广告认识不正确的是()
A.虚假广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B.夸大了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和用途
C.虚假宣传商品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
D.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8月11日,某网讯,最近,一些洋快餐品牌面临着“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频频遭曝光。
继味千拉面“骨汤门”、肯德基“豆浆门”,麦当劳汉堡面包曝光后,又出现了肯德基的炸鸡用油4天才换的“后厨门”。
山西老陈醋“勾兑门”之后,港媒又曝“化学酱油”有害。
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们惊慌不已的同时又无奈至极。
如今,还有什么食品能够放心大胆地食用呢?“达芬奇”造假门事件,崇拜洋品牌危机也对家具业造成极大影响。
不论是食品行业,还是家具行业,还是涂料行业,纵观这些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产品安全已深深地引起人们的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侵害了“上帝”的什么权利?
12.经营者王峰于2013年3月5日以每箱36元的价格购进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28日,保质期至2013年3月28日的100箱米多奇馒干。
为了售完即将过期的产品,王峰购买了打码机和稀料在小包装上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准备再次将这些馒干流入市场销售。
王峰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13.某顾客凭借自己丰富的商品知识和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到几家商场购买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然后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连连得手,获得了较高的赔偿金。
对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有人为之叫好,认为这是合法合理的正义行为。
有人则认为,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动机不纯,是投机行为,把商界搅得不安宁,破坏了经济秩序;不是真正的消费者,而是刁民;
买假索赔所得的收入属于不正当收入,应当没收……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答案
1.D 2.D 3.A4.B5.A6.C7.B8.D9.B10.A 11.(1)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中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企业侵犯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安
全权、知情权,没有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消费的权利。
12.(1)王峰的做法不正确。
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原则,也会侵害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
(2)①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王
峰擅自修改馒干的保质期,并准备将其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②经营者必须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经营者王峰明知食品过期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却有意让过期产品再次流入市场,侵害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③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王峰擅自修改馒干的真实信息,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13.(1)这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
(2)该顾客知假买假,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经营者的
行为,净化商品服务市场。
该顾客索赔,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它唤醒消费者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样可以在全
社会形成查假打假的风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会大为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