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准时制20 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创立流水线作业体系,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这种福特制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组织生产方式曾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福特制陷入了危机。
穷则思变,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开始实施JIT。
福特不再是大规模批量生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上涨的单位成本是否会使福特再次陷入危机?答案是否定的。
福特汽车的准时生产将利润源挖掘对象设定在物流领域,即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
福特汽车的准时生产以最低库存直接针对市场需求的小批量生产,其生产设计具有迅速转产或转型的灵活性。
准时制战略是基于时间竞争的战略,准时生产强调在生产组织运行过程中消除一切浪费。
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厂方的布局十分关键,要是机械加工过程组合尽量密切,以减少材料移运。
厂内系统近了流程是重点,为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福特将大部分原料直接递送到生产线进料地点,从而取消额外的物资管理,以节省成本。
而在一般企业,由于供应商等级不同则存在一个进料检验问题。
一旦有了进料检验这一环节,零库存实施起来就会有难度。
2、包装系统准时制生产对包装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包装必须便于快速运输,便于快捷准确地搬运。
这就要求搬运物如零部件、半成品等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化。
目前国内标准化改革与管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3、运输系统准时制生产在时间上的苛刻要求使企业必须选择可靠的运输供应者,并且为了便于管理控制尽量减少运输承运人的数量。
4、内向运输系统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如福特工厂采用转动式拖车卸货、循环取货等方式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措施其他公司没有必要一定仿效,只要将JIT理念贯彻到实际生产作业流程中即可。
5、供应者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变竞争模式为合作模式。
此外还要与供应商建立一个最大限度信息共享的沟通平台,二者之间可以很好的沟通,以便于供应商制定供货计划,这样使得企业在无限接近零库存的同时有足够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分析及设计目录1,福特公司的战略------------------------------------------------------------------------------------------- --------3 2,福特公司任务陈述和近期目标-----------------------------------------------------------------------------------3 3,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应用波特无力竞争模型分析)--------------------------------------------------4 4,分析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应用SWOT矩阵分析)-------------------------------------------------5 5,配置全球资源的策略-----------------------------------------------------------------------------------------------7 6,构造一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8 7,构造一个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8 8,给出可持续发展战略---------------------------------------------------------------------------------------------9 9,福特公司生命周期与战略特点----------------------------------------------------------------------------------10 10,有效的战略评价与控制------------------------------------------------------------------------------------------11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在战略评价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现在的战略能否取得想要的结果?福特汽车公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福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被证明是⾮常成功的。
20世纪80年代早期,福特⾯临着严峻的挑战:利率飞涨、世界范围内经济严重的衰退以及激烈的外国竞争。
这个世界上的企业之⼀必须重新塑造⾃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福特做到了许多⼈认为不可能的事。
福特⼈使公司恢复了元⽓,加强了其业务并开始开创⼀个新的未来。
福特在新⼯具、新技术和⼀整代新车上投资了数⼗亿美元。
福特在汽车运输和其他关键技术上已成为标兵,⾃从1980年以来,福特的主要成就有以下⽅⾯:(1)福特相对于其他国内⽣产商来说达到了⽣产质量的汽车和卡车的⽔平。
(2)福特在员⼯参与和参与管理运动中处于地位。
(3)福特开发出了30条新的汽车⽣产线。
(4)福特的技术跨越了⼀代,在汽车电⼦设备、机器⼈、⼈类⼯程学、空⽓动⼒学等⽅⾯是全球的者。
(5)福特由于其在新⼀代汽车和卡车上别具⼀格的设计和完善的驱动装置⽽受到赞扬。
⼀、福特战略成果的综述福特的董事长和⾸席执⾏官Donald E Petersen和副董事长兼⾸席⾏政总裁Hauold A Poling在公司的年报中对福特战略的成果给出了下列综述:福特的三⼤主要业务组成——汽车集团、多样化产品集团和⾦融服务集团,显⽰了强劲的实⼒和成长性。
对汽车集团来说,1987年到1988年福特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5%,1988年达到了10年来的份额21.7%。
福特的卡车销量达到了美国卡车市场销售的历史天量,并且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29%。
1987年在美国的利润稍有下降,主要是因为不太好的产品组合和较⾼的⽣产和销售费⽤。
在加拿⼤,福特的⼩汽车和卡车的总销量创下了记录,⼩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了1.6个百分点,在⾏业中增幅。
在欧洲,福特是第四⼤汽车销售商,市场占有率达到11.5%,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
⼩汽车的销量与1987年持平,卡车的销量创了新⾼,卡车的市场份额为11.1%,在欧洲处于第三位。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和效率工资在20世纪初的美国是“大王”频出的时代。
铁路大王斯坦福、银行大王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耐基,当然,还有汽车大王福特。
虽然同是被称作“大王”,但我更认为福特和之前的大王有了本质的不同——福特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而其他人只是成功的生意人。
亨利·福特为制造汽车而生。
15岁的时候,福特就在自家的工具间里制造出了一台内燃机。
1887年,24岁的福特进入爱迪生的电灯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员。
10年之后,福特辞去工程师的职位,在底特律和别人合伙创立了汽车公司。
直到1947年去世,福特一生都在领导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
1936年,福特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慷慨地捐助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改良等事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福特基金会的捐助额一直名列美国榜首。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1913年8月一个炎热的早晨,当工人们第一次把零件安装在缓缓移动的汽车车身上时,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就此开始了。
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福特的这一创造成为人类生产方式变革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铁、砂子和橡胶从流水线的一头运进去,有2500辆T型车从另一头运出来。
在这座大工厂里,有多达8万人在这里工作。
1924年,第1000万辆T型汽车正式下线,售价从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60美元。
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流水线彻底改变了汽车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成为现代工业的基本生产方式。
时间过去了将近100年,流水线仍然是小到儿童玩具大到重型卡车的基本生产方式。
流水线之前,汽车工业完全是手工作坊型的,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人工小时,当时汽车的年产量大约12辆。
这一速度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所以使得汽车成为富人的象征。
福特的梦想是让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所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是关键。
管理四项基本原理的案例以下是几个成功应用管理四项基本原理的案例:1. 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一直是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严格执行管理四项基本原则的策略。
它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一直强调品质、效率和创新,这三个原则在苹果公司的每个方面都有体现。
苹果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品质控制非常严格,一丝不苟。
公司还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并将这些成本节约投入到研发中,持续创新,推出一款又一款颠覆性的产品。
2.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这部分得益于其出色的品质管控,以及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创新、协作以及不断优化流程的方式来实现效率和品质。
丰田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合作,了解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寻求提高效率。
3.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其管理四项基本原则的成功应用可以追溯到该公司的创建初期。
在发展初期,福特专注于制造简单、高效的汽车,并将产能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生产模式造就了美国的现代化工业,并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福特不断创新,推出了许多颠覆性的创新产品,例如汽车组装线。
4. 中国淘宝网:淘宝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领导者,是因为它的管理方针非常符合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淘宝网鼓励创新,并为卖家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资源。
同时,淘宝网通过多方面的扶持政策来确保客户满意度,促进卖家与客户之间的信任,这就是淘宝作为一个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动市场效率方面,淘宝网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来确保客户和卖家的需求得到满足,并采用了一系列的促销措施来提高市场效率。
福特汽车的物流战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准时”物流战略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汽车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的作业体系。
从而为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典定了基础。
因此福特汽车公司的管理体系也被称为泰勒制或福特制.其基本特点表砚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及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二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袖特侧出现了产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昨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t要的足他们无法时市场的多样化窝求做出更快更适合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目.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福特汽车是北美3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生产的重点在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管理方法.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准时生产是以最低库存直接针对市场需求的小批全生产.正是由于录低库存、面向市场和小批量生产这些特点.使其生产设计其有迅速专产或转型的是活性.厂房布置合理使得机械加工过程组合得很密切.这样能够减少材抖的移动.另外,由于与零德商达成协议.因此生产计划很稳定.以此大大加速了汽本生产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近日,福特全顺与中国区域内敦豪分公司正式签约,预计在未来3年内向DHL提供1700辆货架车。
福特全顺的成功中标,标志着全顺已成为DHL在中国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将为未来DHL物流快递业务在中国的快速扩张提供强大助力。
福特全顺和DHL的合作,早在中外运-敦豪(DHL)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
当时经福特和DHL总部搭桥,江铃成为中外运-敦豪快递运输车辆的供应商。
随着中外运-敦豪业务的不断扩展,对全顺的采购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中外运敦豪已经累计采购全顺600多辆,加上本次采购的1700辆全顺,全顺已成为中外运敦豪最大的车辆供应商之一。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
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
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
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
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
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每天晚上,通讯系统将次日物资需求信息传递给运输公司。
供应商必须随时将物资准备好以便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