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超全面概念+分析+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语文句型专项练习一、判断句子类型1、妈妈,请您喝口水歇歇吧!()2、这地方真是山青水秀啊!()3、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非下苦功不可。
()4、你认识那位穿花衬衣的阿姨吗?()5、小明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6、难道这里的景色不美吗?()7、妹妹是不是饿了?是的,她很饿。
()二、把字句、被字句(一)把句子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1、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2、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3、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4、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5、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6、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7、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8、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9、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
()()10、他很快就把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吃光了。
()()11、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12、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13、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14、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三、陈述句、反问句(一)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
()2、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
()4、我们不能忘记李老师的亲切教诲。
()5、谁都是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才尝到了成功的。
()6、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7、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8、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0、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
()1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1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1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14、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1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二)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天空越来越灰,水越来越臭,这难道没有我们人类的责任吗?()2、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3、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4、听了战斗英雄赵五的故事,谁能不被他感动呢?5、这张画难道算得上艺术品吗?()6、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8、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10、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1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2、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13、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14、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怎么舍得离开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15、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二)、把陈述句先改成否定句,再改成反问句,意思不能变。
一、基本句1、谁(什么)是什么2、谁(什么)有什么3、谁(什么)干什么4、谁(什么)怎么样二、量词 +名词;形容词 +名词;动词 +名词三、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句子训练一以下边例句:1 姐姐学打字。
2 妈妈是优异教师。
3 菊花真漂亮。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 -- 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 -- 妈妈是优异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 -- 菊花真漂亮”。
假如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好,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1 你礼拜天去图书室吗?2 房屋建好了吗?3 爸爸下班了吗?第一句问:“你礼拜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屋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否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提问的语气,句子的末端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理解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例三:1这棵白杨多高啊!2我玩儿得多么高兴啊!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高兴”,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叹和“我”的快乐心情,句子的末端加上了“啊”字和“!”。
1、谁干什么例:学生写字。
1农民 ___________ 。
2__________ 扫地。
3小鸟 __________ 。
4__________吃害虫。
2、谁是什么例:爸爸是工人。
1我是 _________ 。
2_________ 是英豪。
3北京是 _________ 。
4_________ 是益虫。
3、谁怎么样例:解放军很英勇。
1弟弟 _________ 。
2_________ 勤劳。
3菊花 _________ 。
4_________ 凉爽。
想想,练一练: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 ______ ______(谁干什么)② ______ ______ (什么干什么)③ ______ ______(谁是什么)④ ______ ______ (什么是什么)⑤ ______ ______(谁怎么样)⑥ ______ ______ (什么怎么样)2.把以下句子增补完好。
小学语文句型总结语文是学习的基础课程,而句子则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掌握好句子句型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小学语文句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句子,进而提高语文水平。
一、基本句型1. 主谓句:主语和谓语动词构成的句子,是最基本的句型。
例如:“小明跑步。
”、“鸟儿飞翔。
”等。
2. 主谓宾句: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构成的句子,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小明吃苹果。
”、“我看见了一只小猫。
”等。
3. 主谓补句:主谓动词和补语构成的句子,补语通常是对主语或宾语的描述或补充说明。
例如:“我觉得很疲倦。
”、“小狗变得很乖巧。
”等。
二、陈述句的变化句型1. 反义疑问句:在肯定或否定句后面加上相反意义的疑问句,用来询问对方是否同意或不同意。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对吗?”、“他不喜欢跳舞,是吗?”等。
2. 否定句:在句子前面加上“不”、“没”等词,表示否定的意思。
例如:“我不去学校了。
”、“她没吃饭。
”等。
3. 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等,常用动词原形开头。
例如:“请帮我倒杯水。
”、“关上窗户。
”等。
三、特殊疑问句型1. 什么句型:用来询问事物、情况、性质等。
例如:“你在做什么?”、“这是什么动物?”等。
2. 哪里句型:用来询问地点、位置。
例如:“他在哪里?”、“这本书在哪里买的?”等。
3. 谁句型:用来询问人、动物、物体的名称。
例如:“谁是你的好朋友?”、“谁拿走了我的书?”等。
四、感叹句型1. 多么……的句型:用来强调程度或感叹事物。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啊!”、“多么棒的表演!”等。
2. 多么……的一句话句型:用来强调简短语句的含义或情感。
例如:“多么勇敢的一句话啊!”、“多么动人的一场演出!”等。
五、比较句型1. 像……一样句型:用来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
例如:“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这个橙子像太阳一样明亮。
”等。
2. 和……一样句型:用来比较事物的相等之处。
例如:“她的成绩和我一样好。
句型梳理小学六年句型总结与分析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句子是学生们逐渐掌握的基本语言单位。
正确使用丰富多样的句型结构,不仅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而且还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常见的句型进行总结与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
一、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型,用来陈述事实、描述事物的状态等。
例如:1. 主语 + 谓语 + 宾语他喜欢读书。
2. 主语 + 谓语 + 表语花朵是美丽的。
3.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他把书翻到了最后一页。
二、疑问句疑问句用于提问,可以分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例如:1. 一般疑问句谓语动词提到主语前面,即可构成一般疑问句。
你喜欢游泳吗?2.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用于询问事物的特征、原因、方式等具体信息。
你住在哪里?三、祈使句祈使句用于发出命令或请求,通常省略了主语。
例如:1. 动词原形 + 其他请保持安静。
2. “Let”+ 宾语 + 动词原形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四、感叹句感叹句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或对事物的赞叹。
例如:1. 多么 + 形容词 + 名词多么漂亮的蝴蝶啊!2. 多么 + 形容词/副词 + 谓语多么快乐啊!五、条件句条件句用于表示一种条件成立时所带来的结果。
例如:1. 如果 + 条件,就 + 结果如果你认真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2. 要是 + 条件,就 + 结果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去看电影吧。
六、比较句比较句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例如:1. A + 比较级 + than + B他比我更高。
2. A + 和/与 + B + 一样 +(形容词/副词)我的书包和他的一样重。
七、否定句否定句用于表示否定的意思。
例如:1. 主语 + 不/没 + 谓语我不喜欢吃蔬菜。
2. 谓语 + 不/没 + 宾语他没听到我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常见句型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同的句型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句型搭配案例总结大全一、简单句型搭配1. 主语 + 谓语- 例句:小明跑步。
- 解析:主语为小明,谓语为跑步。
2. 主语 + 谓语 + 宾语- 例句:我喜欢苹果。
- 解析:主语为我,谓语为喜欢,宾语为苹果。
3.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 例句:他把桌子擦干净了。
- 解析:主语为他,谓语为把桌子擦干净了,宾语为桌子,宾语补足语为干净了。
4. 主语 + 谓语 + 表语- 例句:她是一位医生。
- 解析:主语为她,谓语为是,表语为一位医生。
5.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 + 地点状语- 例句:他把车停在车库里。
- 解析:主语为他,谓语为把车停,宾语为车,宾语补足语为在车库里,地点状语为里。
二、并列句型搭配1. 主语 + 谓语,主语 + 谓语- 例句:小明喜欢游泳,小红喜欢跳舞。
- 解析:并列句中有两个句子,分别表示小明喜欢游泳和小红喜欢跳舞。
2. 主语 + 谓语;主语 + 谓语- 例句:我喜欢苹果;她喜欢橘子。
- 解析: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中间用分号隔开。
三、主从句型搭配1. 主句 + 从句- 例句: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
- 解析:主句为老师告诉我们,从句为要好好学习。
2. 从句 + 主句- 例句:如果下雨,就留在家里。
- 解析:从句为如果下雨,主句为就留在家里。
3. 主句 + 连词 + 从句- 例句:我想去公园,因为天气很好。
- 解析:主句为我想去公园,连词为因为,从句为天气很好。
四、特殊句型搭配1. 疑问句- 例句:你喜欢吃苹果吗?- 解析:直接提问对方是否喜欢吃苹果。
2. 祈使句- 例句:请把门关好。
- 解析:表示请求或命令对方把门关好。
3. 感叹句- 例句: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解析:用于表达强烈感叹或赞叹的句子形式。
总结:以上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型搭配案例总结大全。
掌握这些句型搭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组成形式:“谁(什么、哪里)”“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即:谁干什么。
哪里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三、句子的类型按照用途和和语气分类:(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气。
陈述句语调平缓,书面语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
2.明天我们去春游。
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
陈述句的分类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否定句是表达否定意思的句子。
否定句又可分为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比肯定句强。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2、疑问句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1)疑问句的分类疑问句可分为疑问句、反问句和反问。
①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
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
②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③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者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2)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
语气强用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
如: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的分类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
祈使句要求委婉,祈使句禁止严厉强势。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一、缩句与扩句恰好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保留其主干。
二、作用:1、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就知道这句子是写小麻雀的。
2、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我们班光荣地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称号。
”一句,经缩句成为“我们班被评为称号。
”这就容易发现句子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
三、步骤:1、去掉枝叶。
先把起修饰作用的“……的”、“……地”、“……得”的内容删掉;2、分辨句式。
先看句子讲什么,然后画出主语“谁”或“什么”,再画出“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3、把画出的部分连起来读读,看句子是否还有表修饰或限制的词,如果有,再删去;4、看句子是否完整;5、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
四、缩写句子。
(谁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样?)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
3.老师和同学兴高采烈地参加“六一”节的晚会。
4.红豆酒的味道特别好。
5.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6.美丽的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林木。
7.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8.暴风雨像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9.礼堂的墙上挂着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像。
10.一个个拴着纸包的气球在田野里升起。
11.热情的主人端进来两盆热腾腾的羊肉和喷香的奶茶。
12.英勇的战士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3.山腰的公路两旁横七竖八地堆着许多木头。
14.泸定桥的桥头立刻响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15.班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16.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17.前天,电台发布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18.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的小车。
19.响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0.她穿着一件颜色跟树差不多的绿上衣。
一、什么是扩句?如果把一个句子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缩句就是给“句子”这棵大树修枝剪叶;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
小学一年级基本句式训练附解析+练习;全面、细致一、基本句1. 谁什么是什么2. 谁什么有什么3. 谁什么干什么4. 谁什么怎么样二、量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三、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01怎样把句子写完整如下面例句:1. 姐姐学打字..2. 妈妈是优秀教师..3. 菊花真好看..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又如:1. 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2. 房子建好了吗3. 爸爸下班了吗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例三:1. 这棵白杨多高啊2. 我玩得多么开心啊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1. 谁干什么例:学生写字1. 农民___________..2. __________扫地..3. 小鸟__________..4. __________吃害虫..2. 谁是什么例:爸爸是工人..1. 我是_________..2. _________是英雄..3. 北京是_________..4. _________是益虫..3. 谁怎么样例:解放军很勇敢..1. 弟弟_________..2. _________勤快..3. 菊花_________..4. _________凉快..想一想;练一练:1. 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①______ ______谁干什么②______ ______ 什么干什么③______ ______谁是什么④______ ______ 什么是什么⑤______ ______谁怎么样⑥______ ______ 什么怎么样2.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①同学们 ..②小猴子 ..③太阳 ..④是我的好朋友..⑤ 真大..⑥在海上航行..02怎样把句子写通顺例如:1. 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2. 妈妈告诉我;桂花开了..3. 弟弟告诉我;鱼儿长大了..4. 我告诉弟弟;我吃过饭了..例如:1. 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2. 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1. 扩词成句..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2. 整理词序..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想一想;练一练:1. 照样子扩词成句..例:球:排球→打排球→中国队打排球→勇猛的中国队打排球→勇猛的中国队在奥运会上打排球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①走来走去大草原上在羊群一眼望不到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军民联欢晚会我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八一建军节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 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①分给大家吃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吃过晚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吹得树叶乱摇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忽然一阵大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例如:1. 翠鸟掠过湖面..2. 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例如:1.我们高兴..2.我们高兴地跳起来..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1. 加定语..例:队旗在空中飘扬..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②人群热烈欢呼起来..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2. 加状语..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是怎样跑来的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战士们完成了任务..战士们完成了任务..3. 加补语..例:飞机飞..飞机飞得怎样呢飞机飞得又高又快..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想一想;练一练:1. 照“例”把句子写具体..例:燕子飞过田野.. 什么样的燕子飞过怎样的田野黑色的燕子飞过绿油油的田野..①天空飘着白云.. 什么样的天空飘着什么样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阳升起来了.. 什么样的太阳怎样地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北风刮着.. 什么样的西北风刮得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青蛙爬出来..从什么地方爬出来青蛙从洞里爬出来..它是怎样爬出来的青蛙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洞是什么样子的青蛙从又黑又湿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①鸭子游过来..从什么地方游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怎样游过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溪是什么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数星星..什么样的孩子数星星他在什么地方数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怎样数星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星是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使每个句子表达得更具体..①太阳冉冉升起;照在草原上;草原到处洒满阳光..牧民们怀着心情;放牧着牛羊..②在土地上;长着庄稼..那玉米; 高粱;还有那谷穗;真惹人喜爱..3. 把样子写具体..①原句:熊猫真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原句:晚霞真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把动作写具体..①原句:老爷爷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原句:山羊跑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把程度写具体..①原句:西瓜真甜②原句:天气真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句子解析练习题句子解析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提供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句子解析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
练习题一:分析下面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并指出句子的成分:1. 小明看见了一只小鸟。
2. 妈妈买了一本新书给我。
3. 孩子们在学校里玩得很开心。
4. 我们今天要去动物园参观。
5. 他帮助了我解决了问题。
解析:1. 主谓宾结构:小明(主语)看见了(谓语)一只小鸟(宾语)。
2. 主谓宾结构:妈妈(主语)买了(谓语)一本新书(宾语)给我(间接宾语)。
3. 主谓宾结构:孩子们(主语)在学校里(状语)玩得很开心(谓语)。
4. 主谓结构:我们今天(主语)要去(谓语)动物园(状语)参观(宾语)。
5. 主谓宾宾结构:他(主语)帮助了(谓语)我(宾语)解决了(谓语)问题(宾语)。
练习题二:给下列句子配对,找出相应的状语,并进行句子解析。
1. 早上,我爸爸开车去上班。
2. 奶奶在家里有许多花。
3. 妹妹站在树下看书。
4. 春天里,花儿开得很美。
5. 小猫从树上跳下来。
解析:1. 状语:早上。
这个状语表示时间,说明动作“爸爸开车去上班”发生的时间。
2. 状语:在家里。
这个状语表示地点,说明状态“奶奶有许多花”的地点。
3. 状语:在树下。
这个状语表示地点,说明动作“妹妹站着看书”的地点。
4. 状语:春天里。
这个状语表示时间,说明状态“花儿开得很美”的时间。
5. 状语:从树上。
这个状语表示地点,说明动作“小猫跳下来”的起点。
练习题三:分析下面句子的句型,并指出句子的成分:1. 爸爸正在看电视。
2. 妹妹昨天生病了。
3. 这个问题太难了!4. 她是一个好老师。
5. 他们一起去公园玩。
解析:1. 句型:主谓结构。
成分:爸爸(主语)、正在看(谓语)、电视(宾语)。
2. 句型:主谓宾结构。
成分:妹妹(主语)、昨天生病了(谓语)。
3. 句型:主系表结构。
六年级语文句型一、陈述句。
1. 概念。
- 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
- 例如:- 肯定句:他是一个好学生。
- 否定句: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否定句一般会有“不”“没”等否定词)2. 语调。
- 陈述句一般用降调,句末用句号。
3. 转换。
- 把字句和被字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把字句:小明把窗户擦干净了。
(强调动作的执行者“小明”对动作对象“窗户”的处置)- 被字句:窗户被小明擦干净了。
(强调动作的对象“窗户”受到了动作执行者“小明”的动作影响)- 肯定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 肯定句:他今天会来。
- 双重否定句:他今天不会不来。
(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更强烈)二、疑问句。
- 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 主要类型有:- 一般疑问句:你吃饭了吗?(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 特殊疑问句:你什么时候去学校?(句首有特殊疑问词,如“什么”“哪里”“谁”“什么时候”等,回答需要提供具体信息)- 选择疑问句:你喜欢苹果还是香蕉?(提供两个或多个选项让对方选择回答)2. 语调。
- 一般疑问句通常用升调,句末用问号;特殊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也用升调,句末用问号。
3. 用法。
- 一般疑问句的构成:- 对于含有be动词(am/is/are/was/were)的句子,将be动词提到句首,如:Are you a student?- 对于含有助动词(do/does/did)的句子,将助动词提到句首,如:Do you like reading?- 对于含有情态动词(can/may/must等)的句子,将情态动词提到句首,如:Can you swim?三、感叹句。
1. 概念。
- 感叹句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如喜悦、惊讶、愤怒等)的句子。
- 由“what”或“how”引导。
- What引导的感叹句:- What + a/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例如:What a beautiful flower it is!- What+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例如: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What delicious food it is!- How引导的感叹句:- How+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例如:How beautiful the flower is! How fast he runs!四、祈使句。
小学语文常见句型结构分析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是一个好孩子。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
例:今天下雨了吗?
8.把子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子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完整版)小学句子专项讲解及练习小学句子专项讲解及练(完整版)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若干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有意义的完整表达形式。
一个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
二、句子的基本结构1. 简单句: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我喜欢画画。
2.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连接而成,意思相对独立。
连接并列句的常用连词有“和”、“或”、“但”等。
例如:我喜欢画画,他喜欢弹钢琴。
3.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主句和从句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例如:我喜欢画画,因为它可以让我放松。
三、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被动作施加的中心人或事物。
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我、小明、花儿。
2. 谓语:表示主语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一般位于主语之后。
例如:跑、喜欢、看见。
3. 宾语:句子中受到动作影响的人或事物。
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例如:书、你、我。
4. 表语:说明主语特征、状态或行为的词语。
一般位于系动词之后。
例如:高兴、好。
四、句子练1. 造句练:- 请用一个并列句描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用一个复合句描述你喜欢的季节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善句子:- 我爱读______。
- 她有一只可爱的______。
- 我们去公园______。
五、总结本文讲解了小学句子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成分,并提供了相关练习题目。
通过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句子,提升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级下册《句式》专项训练附相关知识解析 (一)《句式》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部编版级下册的《句式》专项训练,旨在帮助孩子掌握句子的基本构成,扩大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句子的基本构成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组成。
主语一般指句子主要表达的对象,谓语则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则是句子动作的承受者。
其他成分包括状语、定语、补语等。
二、句式的分类句子可以根据结构形式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其中,简单句中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并列句则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合并而成,主要表达两个或多个相关的意思;复合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主要用来表示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复杂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从句组成。
三、句子的运用技巧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句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记忆常用的句式结构。
例如主谓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2、感受句子的韵律和音调。
对于不同类型的句子,需要注意其音调变化和停顿的位置,让孩子逐渐形成感性认识。
3、学会运用句式进行表达。
在写作中,孩子需要学会如何选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结掌握好句式对于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而《句式》专项训练正是为了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句子的构成,掌握运用技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句式,提高语文水平。
探索一年级疑难题认识基本的句型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孩子们通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和困惑,特别是在句型的认识上。
本文将探讨一些一年级疑难问题,并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基本的句型。
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组成的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一个句子通常包括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内容,而谓语则是对主语进行说明或描述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句子“小明喜欢吃苹果。
”中,“小明”是主语,“喜欢吃苹果”是谓语,也就是对小明喜欢吃苹果这个动作进行的描述。
二、句子的基本成分除了主语和谓语以外,句子还可以包含其他成分,如宾语、定语、状语等。
这些成分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得句子更加丰富和生动。
1. 宾语: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接受者,它通常回答“干什么?”或“做什么?”这类问题。
在句子中,宾语一般紧跟在谓语后面。
例如,句子“小明喜欢吃苹果。
”中,“苹果”是宾语,回答了小明喜欢做什么这个问题。
2. 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它可以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属性。
在句子中,定语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前。
例如,句子“小明喜欢吃红色的苹果。
”中,“红色的”就是定语,用来修饰苹果的颜色。
3.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词语,它可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在句子中,状语通常位于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前或之后。
例如,句子“小明喜欢在公园里玩耍。
”中,“在公园里”就是状语,表示小明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耍。
三、常见的句型在学习句子构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句型。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句型。
1. 主谓句型:这是最基本的句型,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组成。
例如,句子“小红跑得很快。
”就是一个主谓句型,主语是“小红”,谓语是“跑得很快”。
2. 主谓宾句型:在主谓句型的基础上,扩展加入一个宾语。
例如,句子“小红吃苹果。
”就是一个主谓宾句型,主语是“小红”,谓语是“吃”,宾语是“苹果”。
3. 主谓宾定句型:在主谓宾句型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定语。
专题08句式变换✒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
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
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
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
(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
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
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
(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1. 下列句子中,句型错误的是()A. 我今天很开心。
B. 明天要下雨了,记得带伞。
C. 这本书很有趣,我推荐给你。
D. 妈妈做的菜真好吃,我每天都想吃。
答案:D解析:D选项中,句子“妈妈做的菜真好吃,我每天都想吃”句型错误,应改为“妈妈做的菜真好吃,我每天都想吃这个菜。
”2. 下列句子中,句型正确的是()A. 这本书我看过。
B. 他昨天去了公园。
C. 她长得真漂亮。
D. 我在公园里玩得很开心。
答案:B解析:B选项中,句子“他昨天去了公园”句型正确,主语“他”与谓语“去”构成了简单句。
3. 下列句子中,句型错误的是()A. 我很感谢你。
B. 她很努力学习。
C. 他每天都上学。
D. 我们一起去公园玩。
答案:C解析:C选项中,句子“他每天都上学”句型错误,应改为“他每天上学去。
”1. 我很()。
答案:高兴解析:根据句子结构,空格处应填入表示情感的形容词,如“高兴”、“开心”等。
2. 他()很努力学习。
答案:一直解析:根据句子结构,空格处应填入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一直”、“经常”等。
3. 我们()一起去公园玩。
答案:应该解析:根据句子结构,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建议的副词,如“应该”、“最好”等。
三、简答题1. 请问下列句子中,哪些句子使用了“把”字句?答案:A. 他把书放到了桌子上。
解析:句子“A. 他把书放到了桌子上”使用了“把”字句,表示主语对宾语的处置。
2. 请问下列句子中,哪些句子使用了“被”字句?答案:B. 书被他放到了桌子上。
解析:句子“B. 书被他放到了桌子上”使用了“被”字句,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四、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情景,写一个句子。
情景:放学后,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好朋友小红。
答案:放学后,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好朋友小红,两人一起聊着天,有说有笑。
解析:根据情景,句子应表达小明和小红在放学后相遇的愉快氛围。
小学语文句型解析一、常见句式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①今天下雨了.②我还没有吃饭。
2、疑问句:对事物表示疑问的句子。
①他是个老师吗?②今天下雨了吗?3、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一般用句号。
当语气比较强烈时,用感叹号。
①请你把窗户打开一下。
②油库重地,请勿吸烟!4、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①今天下雨了啊!②你真聪明啊!5、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
①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②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6、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①数学难吗?其实不难.②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①你是一个好孩子。
②你不是不会做作业.二、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谁是主语谁是宾语。
例如: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包住了.被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
练习: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孙民找到了这本书.指导员交给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中外游客.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
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把字句变被字句1、首先将”把“前面主语放在“把"的后面,“把”后面的宾语放在“把"的前面。
2、然后将“把”换成“被"例如: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这幅画被我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练习: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小猫把一条小鱼吃了。
3、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
4、清洁工人把一堆堆的垃圾清理干净了。
5、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被字句变把字句1、首先将被前面的宾语放在“被”的后面,“被"后面主语的放在“被”的前面;2、然后将“被”换成“把".例如: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一阵清脆的铃声把睡梦中的小芳惊醒了.练习:1、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2、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3、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4、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被他吃光了。
5、小狗被我牵住了。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1、陈述句变反问句(1)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不"。
如有,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前的“否”定词不去掉;如没有否定词,将在肯定词(能是会)前加否定词“不”;(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反问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练习: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2、反问句变陈述句(1)首先,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
(2)其次,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3)最后、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例如: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上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四、肯定句与否定句否定句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否定句。
这是指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
例如:他不知道问题这样严重。
二是双重否定句。
这是指否定句中有两个否定副词。
例如:此时此刻,同学们没有一个不被邱少云的顽强毅力所震撼。
肯定句换成单纯否定句,可按照“否定词+原词的反义词”的形式来换。
例如: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
-—这次考试他考得不错。
练习:1、街上的人真多。
2、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3、张明对学习认真。
4、多学一些知识是好事。
5、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肯定句换成双重否定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没有……不”“非……不可"“不能不”“不得不”“不是不”“决非”“不会不”“不可不”“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
.。
例句: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练习: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五、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1、人称的改写.首先搞懂人称.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
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
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
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
注:说的话中有反问句,我们要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还要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2。
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小李对小何说:“我今天要批改这些文件.”改:小李对小何说,他今天要批改那些文件。
如:他说:“我没做什么,我不能凭着爸爸的名义享受这些照顾。
”改:他说,他没做什么,他不能凭着他爸爸的名义享受那些照顾。
3。
如果内容中出现让某人做某事,并在结尾出现“吧”和“!”(祈使句),应加上“让”,把“吧"去掉,“!”改成“。
”。
如:妈妈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吧。
”改:妈妈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让我先睡觉。
如:母亲对客人说:“你们快尝尝荔枝吧!"改:母亲对客人说,让客人们快尝尝荔枝。
4.当直述句内有对其他人说话并出现那人名字时,应提前到提示语中.如果提示语中已经出现过那人的名字,应把直述内容中出现的名字改成“他”或“她".如:他轻轻的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改:他轻轻的对先生说,他买不起,他的钱不够.如:王老师对小伟说:“小伟,你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改:王老师对小伟说,让他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5。
没有代词的情况如: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6.趋向动词的情况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练习:1、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2、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间接叙述变为直接叙述1、首先在叙述内容前面加冒号以及针对叙述内容引号;2、变叙述内容中第三人称的“他”或“她”,为第一人称的“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例句:妈妈对我说,她今晚晚点回来,叫我自己吃饭睡觉。
妈妈对我说:“我今晚晚点回来,你自己吃饭睡觉."练习: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2、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我还小呢,不懂.3、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4、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5、陈宁说,他之所以天黑还要走这条小路,是因为锻炼自己的胆量。
六、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拟人(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我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三)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四)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设问(一)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