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法

【评估】

一、测量前30分钟内患者舒适体位,情绪稳定,无进食、喝冷热饮料、运动、冷热应用、洗澡、灌肠等(如有应隔30分钟再测)。

二、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计划】

一、操作者准备:规范着装、备挂表、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清洁方盒(内盛已消毒的体温计且读数在35℃以下,纱布若干)、体温计消毒盒(内盛消毒液)、血压计、听诊器、垫巾、记录本、笔、弯盘。

【实施】

一、核对解释:携用物至床旁→举手→核对并解释。

二、腋温测量:解开患者上衣上部纽扣→打开体温计盒盖→取纱布轻轻抹干患者对侧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于胸前→夹紧体温表(不可用力)→看时间(测10分钟)。

三、脉搏测量:将患者近侧手平放,掌心向下→操作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在患者桡动脉表面→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以2即为每分钟脉搏数(异常情况数1分钟,脉搏短绌者,两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数脉搏,记数1分钟)。

四、呼吸测量:维持数脉搏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正常情况下数半分钟乘2(气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次数→数1分钟)。

五、血压测量: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露出近侧手臂→手臂位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袖子上卷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如太紧可脱掉近侧衣袖)→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取垫巾包裹上臂中段→取血压计→平放于近侧手臂外侧→打开血压计→取出袖带→驱净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打开水银槽开关→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的搏动→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贴肱

动脉处→左手固定→右手握加压气球→关闭气门→打气(使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Hg)→放气(使水银柱以每秒4㎜Hg的速度缓慢下降),眼睛视线与水银面同一高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声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搏动音减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放尽余气→撤除血压计袖带→将患者衣袖放下或穿好衣服→将血压计右倾45°,使水银全部进入水银槽后→关水银槽开关→将袖带折叠平整,放入血压计盒内→盖好血压计盒盖→将血压计、听诊器放于治疗盘内。

六、收体温计,记录:取纱布→从患者腋下取出体温计→擦干汗液(玻璃管)→体温计读数→将体温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协助患者扣上衣纽扣→整理被子并盖好→洗手→记录→必要时健康宣教→举手。

(刘海燕)

生命体征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操作流程 一、背景介绍 生命体征是指反映人体生理状态的一系列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监测和操作生命体征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操作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体温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整洁。 2. 选择测量位置:常用的体温测量位置有口腔、腋下、直肠和耳道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 3. 使用适当的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是常用的测量工具,确保电池电量充足,清洁探头。 4. 进行测量:将体温计置于测量位置,根据体温计类型选择相应的测量时间,等待测量结果。 5. 记录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和测量位置。 三、脉搏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整洁。 2. 寻找脉搏点:常用的脉搏点有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股动脉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

3. 使用合适的方法:可以使用手指或听诊器等工具进行脉搏测量,保持手指或听诊器与脉搏点的贴合度。 4. 计算脉搏频率:根据测量时间计算脉搏频率,通常以每分钟跳动次数为单位。 5. 记录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和脉搏频率。 四、呼吸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整洁。 2. 观察呼吸: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动作,包括胸部起伏、呼吸节奏和呼吸深度等,初步判断呼吸情况。 3. 计算呼吸频率:根据观察时间计算呼吸频率,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为单位。 4. 记录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和呼吸频率。 五、血压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整洁。 2.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包括手动血压计和自动血压计。 3. 定位测量位置:通常在上臂的肱动脉处进行测量,确保患者舒适并松弛。 4. 进行测量:根据血压计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血压计进行测量,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一、按医院要求着装 二、评估 1、评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 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是***,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您不用紧张,不会感觉疼痛的。 在三十分钟内您没有剧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有没有淋浴? 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检查测量脉搏部位肢体活动度,有无皮肤破损,如果患者有动静脉造疼应测健侧肢体,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患者意识清楚,可与护士配合。 三、准备 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

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使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准备棉球(测量呼吸时用)……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 四、操作过程 1、核对并向病人解释,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 2、体温测量: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届臂过胸加紧。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协助思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脱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及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协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时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心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胧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日米与水银柱平行)。

生命体征的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的测量操作流程 以生命体征的测量操作流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 生命体征是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生命体征,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生理状态,为医疗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 二、体温测量 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一种反映,通常通过测量口腔、耳朵、腋窝或直肠的温度来确定。在测量体温之前,需要准备一个无菌的体温计,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将体温计放置在相应部位,等待一定时间后,读取体温计上的数值。 三、脉搏测量 脉搏是血液通过动脉时产生的一种周期性波动。通常,在测量脉搏之前,应让患者休息片刻,以稳定心率。然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动脉,感受脉搏的跳动。计算脉搏的频率时,可以计算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或者计算15秒内跳动的次数并乘以4。 四、呼吸频率测量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在测量呼吸频率之前,应让患者保持自然呼吸。然后,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计算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

五、血压测量 血压是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在测量血压之前,需要准备一个血压计和一个袖带。袖带应正确安装在患者的上臂上,并调节至适当的位置。然后,用听诊器听取动脉搏动的声音,并同时读取血压计上的数值。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记录收缩压,最后一次听到声音时,记录舒张压。 六、血氧饱和度测量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在测量血氧饱和度之前,需要准备一个脉搏血氧仪和一个传感器。将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手指上或耳垂上,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血氧仪上的数值。 七、总结 生命体征的测量操作流程包括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频率测量、血压测量和血氧饱和度测量。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并确保工具的清洁和消毒。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测量生命体征,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医疗护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测量生命体征的注意事项 一、测量体温时的注意点: 1、30分钟以内不能进食、喝水、剧烈活动。体温表汞柱必须甩至35度以下。 2、测量方法有三种:口腔温度和肛温测量的时间都是3分钟,测量腋温的时间是十分钟。 3、腋温要擦干汗液,紧贴皮肤,曲臂过胸。 二、测量脉搏时的注意点: 1、了解30分钟前的活动情况,测量婴幼儿的脉搏应在测体温和血压前进行。 2、一般选择桡动脉为测量部位,健侧肢体,不用大拇指诊脉。 3、测量半分钟,异常脉搏、危重患者应测一分钟,测不清用听诊器。 4、测量时注意脉搏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管壁的弹性。 5、遇到脉搏短拙的患者应同时测量心律和脉搏。 三、测量呼吸的注意点: 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姿势似数脉搏状避免患者察觉。 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约半分钟,呼吸不规则及婴儿应测一分钟。 3、不宜观察呼吸时用棉絮。 4、同时注意呼吸的深度、接律、有无异常声音等。 四、测量血压的注意点: 1、选择合适的袖带。 2、一般安静休息5至10分钟,必要时休息30分钟。 3、应做到四定:部位、时间、体位、血压计。 4、选择部位: 1)一般选择右上肢,偏瘫、肢体外伤者选择健侧。除右上肢外,均应注明测量部位,如下肢血压。 2)手外展,掌心向上,血压计、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绑袖带时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4)当听不清搏动音的变化或测量到异常血压时,应保持镇静,并重新测量。 稍等片刻再测第二次,一般连测2-3次,取其低值。 最后提几点建议: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须认真测量,因为这是基本生命体征。 2、新病人的首次生命体征很重要。 3、在四个体征中最重要的是脉搏、呼吸,但容易轻视。 4、要重视体温不升的病人。 5、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要重视病人的疼痛主诉。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供患者的生命状态和身体状况的信息。下面是一篇关于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的简要描述。 操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护士或医生应该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之前洗手,并戴上适当的手套。接下来,应准备好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例如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仪等。确保这些仪器是干净和处于工作状态。 接着,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告知患者有关生命体征测量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他们的同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帮助减轻他们的紧张和不安。 第三步是测量体温。通常使用电子体温计,根据具体的指示将温度计放在患者的嘴下或腋窝下,直到听到“滴”声。读取温度并记录。 第四步是测量血压。首先,让患者坐下或躺下,保持舒适的姿势。然后将血压计套在患者的上臂上,确保套子位置适当。之后使用听诊器听取袖带下降过程中的心脏声音,并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第五步是测量心率。可以使用手动或自动心率测量仪器。将心率计放在患者的手腕上或颈动脉上,计数记下60秒内的心跳次数,并记录心率。

第六步是记录其他生命体征。根据需要,测量其他生命体征,例如呼吸频率、氧饱和度、体重等。 最后,整理和记录测量的结果。将每项测量结果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确保它们能够被医护人员随时访问和参考。 在整个流程中,护士或医生应该时刻注意患者的舒适和隐私,并及时回答他们可能有的问题和疑虑。测量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和噪音。 总结而言,生命体征测量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生命体征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相应的医疗判断和决策,以提供更好的照护和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着装整洁,七步法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测温盘内盛温度计、纱布、记录本、笔、有秒针的表、血压计、听诊器。三、评估:评估病人意识与合作程度,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检查患者腋窝和脉搏测量部位的皮肤情况,肢体功能和皮肤情况,询问有无吸烟、运动、情绪变化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等情况,如有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量。 四、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检查体温计无破损及在35?以下。 3、解开衣扣,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曲臂过胸。 4、讲解体温计的安全使用。 5、测脉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桡动脉搏动处,测试半分钟,如有异常可测1分钟。 5、测呼吸时,将手指按在挠动脉处不动声色,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数半分钟,如有异常数1分钟。 6、记录脉搏、呼吸次数,并告知病人。 7、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 8、据病人病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一臂。 9、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45?,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肱动脉应与血压计汞柱零点、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10、排尽袖带内的空气,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开启水银槽开关。

11、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头置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固定。 12、一手握住加压气球、关气门并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使其上升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 13、测量毕,排尽袖带中空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向右倾斜血压计45?,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记录所测数据,告知病人。 14、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检查度数,告知病人,并记录。 15、健康知识指导,整理用物并消毒处理。

生命体征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评估,可以掌握集体生理状况的基本情况,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患者的年龄、病情、心理、合作程度。 2、有无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 3、患者腋下是否有创伤,治疗及用药反应。 【准备】 护士:按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听诊器、碗盘一套,内有75%酒精纱布2快、干纱布1块、体温计)、血压计(检查完好)、手消液、护理记录单、笔、秒表针。 环境:安全、安静、整洁、注意保暖。 体位:取正确舒适体位。 【操作流程】 按护理级别或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核对患者→评估患者 护士: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王丽 护士:王女士,你好,你今天刚入院,我现在需要跟你检测一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个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你不要太紧张,请问你来医院时有没有进行剧烈的运动?有没有进食热的食物或热水?请问你有没有做过腋下手术、腋窝下有没有伤口? 患者:没有 好的,请你稍等,我准备一下用物就过来给测量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床旁查对患者,解释(王女士,东西以为你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测量了,请问你准备好了吗?)→打开碗盘→解开衣扣,检查患者对侧腋窝(王女士,我现在给你测体温,我看一下你的腋下有没有汗)→用干纱布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放进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前臂曲肘过胸夹紧体温计测5→10分钟 将患者近侧手掌朝下(如为偏瘫患者应选择健侧)→护士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压在桡动脉上,力道适宜→计数30s×2(异常脉搏测量1分钟)→手不离开患者手腕→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30s×2(呼吸不平稳时测1分钟)暴露上臂,了解患者平时血压情况(护士:王女士,我现在给你测血压,请你把手伸直,掌心向上,好的,王女士,请问你平时血压情况怎么样?患者:正常)→手消→取血压计放于床旁(肱动脉、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打开血压计→驱尽袖带余气,缠绕袖带(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手消→戴听诊器,将听诊器置于肱

生命体征评估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评估技术操作流程 一,体温评估 1.物品准备:体温计(甩至35°以下)、弯盘、笔、记录单、石蜡油、消毒液。 2.查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位、姓名及手腕带信息。 3.自我介绍,评估患者:(1)责任护士自我介绍;(2)解释测量的目的;(3)询问患者30分钟内有无运动、进食、淋浴;(4)评估患者意识情况,腋下有无破损,肢体活动度,有无偏瘫及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测体温:(1)测腋温:擦干腋窝,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屈臂过胸,10分钟后取出;(2)测口温:体温计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紧闭口唇,三分钟取出;(3)测肛温:患者取屈膝侧卧,润滑肛表,水银头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 5.取回体温计,正确读数。 6.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感谢患者配合。 7.整理用物,体温计甩至35°以下,浸泡消毒分钟。 8.洗手,记录结果,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二、脉搏呼吸评估 1.物品准备:手表(有秒针)、听诊器、笔、记录单、消毒液、必要时备棉球。 2.查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位、姓名及手腕带信息。 3.自我介绍,评估患者:(1)责任护士自我介绍;(2)解释测量的目的,方法;(3)评估患者15分钟内有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有无偏瘫及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测脉搏:(1)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桡动脉表面,记数30秒,所测数值×2;(2)异常脉搏记数1分钟;(3)脉搏细弱触之不清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4)脉搏短绌者,由2名护士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脉搏;(5)偏瘫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5.测呼吸:(1)作诊脉状,观察胸部和腹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默数30秒,所得数值×2;(2)气息微弱不易观察者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次数,记数1分钟。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一、按医院要求着装 二、评估 1、评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缘由、有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异样、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 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是***,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特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您不用惊慌,不会感觉难受的。 请问您在30分钟内有没有猛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有没有淋浴? 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 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患者意识清晰,可与护士协作。 三、打算 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用物打算: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运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打算棉球(测量呼吸时用)---------------------- 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 ------ 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 四、操作过程

1、核对并向病人说明,赐予舒适、平安卧位,并留意保暖 2、体温测量: 帮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说明: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非常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 帮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槎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 测量脉搏后手仍旧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视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 帮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与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 帮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 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目光与水银柱平行) 松开气门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4mmHg为宜,同时听搏动音并双眼平视水银柱下降所指刻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所指刻度数值为收缩压,接着放气当听到声音突然减弱或消逝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1.准备:在开始测量之前,首先要确保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 并且已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同时,需要准备好测量记录表格或计算机 软件,以记录测量结果。 2.询问患者信息: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以 了解可能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有些情况下,患者也可能需要脱掉重要影 响测量结果的衣物,例如测量体温时需要脱掉外套。 3.测量心率:将心率计放置在患者的脉搏点上,如腕动脉或颈动脉,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测量。一般来说,要连续测量60秒,以获取准确的心 率值。 4.测量呼吸:观察患者的胸腹部运动并计数,或将手放在患者的腹部上,感受呼吸频率和深度。时间一般在一分钟内,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5.测量体温:选择适合的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或数字体温计。将体 温计放入患者的口腔、腋窝或直肠中,按下开始按钮开始测量。一般来说,腋窝体温测量需要3-5分钟,口腔体温测量需要2-3分钟,直肠体温测量 需要1-2分钟。 6.测量血压:选择适合的血压计,如汞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将袖 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臂上,然后打开血压计,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进行测量。一般来说,需要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然后记录测得的值。 7.结束操作: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将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将记录结 果保存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告知患者测量结果,并与患者进行交流,解 答可能存在的问题。

除了上述步骤,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测量期间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培训和技能,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测量结果应该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便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参考 和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休克等危急情况,测量应立即停止,同时 进行急救措施。 总之,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对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必须严谨执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 1.体温测量技术与流程: 体温是人体内部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腔、腋下和肛门测温。其中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 操作流程:首先选择一个可靠、安全、舒适的温度计,由于电子温度 计操作简单,且测量时间短,因此常用电子温度计。使用前,需要按照说 明书的要求对温度计进行预热。然后,将温度计温柄放入患者口腔下侧舌 根部,要求患者闭上嘴唇,用舌尖轻轻碰触温度计的感应点。当体温计品 字型显示屏数字稳定后,可读取体温。 2.心率测量技术与流程: 心率是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操作流程:常用方法包括手动触摸测量和心率监测仪测量。手动触摸 测量方法是通过手指触摸患者动脉搏动来计算心率。操作时,需选择手指 指腕、颈动脉等有搏动的部位,用手指轻轻按压触摸动脉,记录30秒内 的心动次数,然后将心动次数乘以2即可得到心率。心率监测仪测量是通 过将心电图或脉搏波信号传感器固定在患者身上,实时测量心率。 3.呼吸频率测量技术与流程: 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是判断肺部功能的指标之一 操作流程: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或听到呼吸声来计算呼吸频率。操作时,让患者保持安静的状态,观察患者腹胸部起伏,计算30秒内呼吸的次数,然后将次数乘以2即可得到呼吸频率。 4.血压测量技术与流程:

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动脉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评估心血管 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操作流程:测量血压需要使用血压计。首先,需告知患者停止剧烈活动、进食咖啡等刺激性物质,需要尿液排空,腰带松脱,足底放平。操作时,将血压计的袖带固定在患者上臂上,并调整袖带位置以确保紧贴皮肤。然后,按照袖带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包括充气、放气、听音等步骤。根 据听到的心音开始和消失的时刻,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的全过程中 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测量的目的和过程,并确保患者的合 作和舒适。 2.保持测量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3.使用符合标准的测量设备,并进行准确的校准和维护。 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5.记录和及时报告测量结果,以便医生或护士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总结起来,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和流程是保证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患者健康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 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法 【评估】 一、测量前30分钟内患者舒适体位,情绪稳定,无进食、喝冷热饮料、运动、冷热应用、洗澡、灌肠等(如有应隔30分钟再测)。 二、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计划】 一、操作者准备:规范着装、备挂表、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清洁方盒(内盛已消毒的体温计且读数在35℃以下,纱布若干)、体温计消毒盒(内盛消毒液)、血压计、听诊器、垫巾、记录本、笔、弯盘。 【实施】 一、核对解释:携用物至床旁→举手→核对并解释。 二、腋温测量:解开患者上衣上部纽扣→打开体温计盒盖→取纱布轻轻抹干患者对侧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于胸前→夹紧体温表(不可用力)→看时间(测10分钟)。 三、脉搏测量:将患者近侧手平放,掌心向下→操作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在患者桡动脉表面→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以2即为每分钟脉搏数(异常情况数1分钟,脉搏短绌者,两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数脉搏,记数1分钟)。 四、呼吸测量:维持数脉搏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正常情况下数半分钟乘2(气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次数→数1分钟)。 五、血压测量: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露出近侧手臂→手臂位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袖子上卷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如太紧可脱掉近侧衣袖)→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取垫巾包裹上臂中段→取血压计→平放于近侧手臂外侧→打开血压计→取出袖带→驱净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打开水银槽开关→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的搏动→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贴肱

测量生命体征操作流程

测量生命体征操作流程 测量生命体征,是医护人员用来确定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状况的一项重要技术。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关键指标。下面是典型的测量生命体征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测量生命体征的工具和设备。这包括体温计、血压计、脉搏计等。确保这些设备是干净的、无损坏的,以确保精确的测量结果。 然后,为了保持测量的准确性,应当提醒被测者做好准备。告知他们需要保持平静、放松,并确保他们已经休息好,没有剧烈活动或摄入热量过多的情况。 开始测量生命体征前,首先需要进行适当的洗手,并穿戴好一次性手套。这样做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 首先进行体温测量。将体温计插入被测者的口腔、腋窝或肛门,保持固定,然后等待几分钟,直到体温计的指示稳定下来。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并将体温计予以清洁消毒。 接下来测量心率。使用脉搏计或手表计时60秒内的心跳次数。也可以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腕动脉的方法直接计算30秒内心跳 次数并乘以2。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呼吸测量。观察被测者胸部悄然抬起并再次下降的次数,记录1分钟的次数。另外,还可以观察气管和鼻孔的运动,以确保呼吸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测量血压。将被测者的手臂伸直放在水平位置,戴上正确大小的血压袖带,并确保袖带位置正确。使用血压计来测量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测量结果,并清洁消毒血压袖带。 测量生命体征后,应当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发现异常或不寻常的结果,需要额外的检查和评估来确定原因。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关文件中,以供医疗记录和评估之用。 总结起来,测量生命体征是确保一个人基本生理状况的关键步骤。通过以上的操作流程,可以准确地测量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关键指标。这些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被测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和意识。 一、体温的测量 (一)目的 1.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二)影响体温测量结果的因素 1.剧烈活动 2.精神紧张 3.洗澡后都能使体温一次性升高一些 所以,测体温应在饭后半小时、安静状态下进行。 (三)实施要点 1.操作要点: ①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 ②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 ③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④测口温时应当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3分钟后取出。 ⑤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⑥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 2.指导患者

①告知患者测口温前15-30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侯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二、血压的测量 (一)目的 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二)禁忌 1.血压的测量应在静息的情况下进行,测量血压前应体息5 -10 分钟, 2.测量前30 分钟内不要吸烟,避免喝浓茶、咖啡及其他剌激性饮料。 (三)实施要点 1.操作要点: ①检查血压计。 ②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③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④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