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们爱和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我们爱和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和平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平的意义。
3. 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信仰。
4. 了解和平的保护方式。
5. 提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和平的主题展开,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和平的认识,理解和平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教育学生树立和平的概念和价值,了解和平的保护方式。
教学重点:1. 掌握和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和平的意义和价值。
3. 了解和平的保护方式。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平的内涵和深度。
2. 帮助学生有转变为和平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1. 自主探究教学法。
2. PPT演示法。
3. Discussion(讨论)法。
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我们爱和平”的文本内容,理解和平的概念和重要性。
Step2 课堂探究1. 询问学生和平的概念和重要性。
-问:你们对和平的理解是什么?回答:和平是指没有战争、没有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相互尊重。
-问:为什么和平重要?回答:和平可以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可以让我们在安宁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可以让社会进步和发展。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建立和平的世界- 问:你们认为如何能建立和平的世界?回答:建立和平的世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学习和传播和平文化,需要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信仰,需要促进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需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3. 学生答疑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和解释。
4. PPT展示通过PPT展示和平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平的概念和内涵。
Step3 家庭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作文,探讨如何建立和平的世界。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自主探究教学法、PPT演示法和Discussion(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平的概念和意义,加深了学生对和平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文素养。
10.《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寿阳东关小学崔艳芬教学目标: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 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3.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教学重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战争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组照片,想看吗?出示一组幸福生活照片2.教师引导:是啊,正如歌词所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刚才我们一起沉浸在这平和安详的幸福中,然而,这样的幸福,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
世界上,还有他们一出示一组战争中的儿童照片。
3.透过一双双眼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痛苦忧伤吗?板书:战争4.教师小结:绵绵战火,硝烟弥漫,顷刻间,便是断壁残垣,血流成河!这一幅幅惨烈的画面,就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补充完课题:战争带来的伤害二、初步感知,了解战争战争,这个话题,由来已久。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000 多年的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14000 次。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就“20 世纪前50 年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来,我们一起召开交流会。
三、交流探索,感受危害1.结合课本与你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我们了解了战争确实带来了很多伤害,那么带来哪些伤害呢?●生命伤亡,痛失亲人①数字:一战死亡1000 多万人,二战死亡7000 多万人。
②事例:凡尔登绞肉机③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刻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果谁要颠覆这段历史,我们绝不容许!)④儿童伤亡图片。
(多么惨不忍睹的画面,无辜的儿童,是战争的牺牲品。
)⑤教师介绍战争亲历者的述说。
同学们,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师小结: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死亡,是生命的瞬间消失!●财产损失,能源浪费①伊拉克战争,让美国耗费了5000 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年的全部工业生产总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并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安全、生存环境及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带来的巨大伤害、破坏。
2.道德修养:体会和平的美好,感受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为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形成向往和平、热爱和平、乐于宣扬和平的情感态度。
3.责任意识:了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所秉持的主张和态度,知道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增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爱之情与国家认同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多角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和平成为世界潮流,从中感受和平的力量。
(重点)2.了解在和平潮流带动下世界各地开展的和平活动,知道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
(难点)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动听歌曲呼和平1.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播放视频Heal the World ,时长约1分钟)2.介绍Heal the World是已故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当时为全世界的儿童而写的歌,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关爱儿童的优秀作品。
3.提问歌曲Heal the World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这是为什么呢?预设1:这首歌很好听,有一句歌词深深打动了我,因为它向世界发出疑问一一“那么,为何我们仍在扼杀生命,伤害地球?”我想,这世界上的人们,都应该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不要有战争,不要有杀戮。
预设2:因为它表达了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愿,而世界人民是热爱和平的。
4.小结是啊,就如同歌词里唱的——“拯救这世界让它变得美好!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全人类!”战争的伤害这样巨大,而这首歌曲之所以被誉为最动听的歌曲,就是因为它传达出人类共同的梦想、共同的呼声一世界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活动二:和平潮流不可挡1.过渡尽管战争从未远离,但所幸的是,和平仍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反对战争仍是世界的主旋律,祈盼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我们爱和平》其次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二战结束后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缘由和背景,理解和平的定义。
2、了解在和平潮流带动下世界各地开展的和平活动,如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红十字会等。
3、知道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如《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和平的规定等。
4、培育同学的和平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同学乐观参与到和平活动中来,为促进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和平的定义和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和缘由。
2、把握在和平潮流带动下世界各地开展的和平活动。
3、知道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
教学难点:1、理解和平的含义和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和缘由。
2、理解和平活动和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
课前预备:1、老师预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2、老师预备一些视频、图片或者音频资料,以及一些案例资料,用于引导同学思考和争辩。
3、老师预备一些小组争辩或者个人思考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学情背景:同学已经学习了一些和平相关的学问,如和平的含义、和平的标志、和平的重要性等。
同学已经有肯定的思考力量和表达力量,能够参与到一些小组争辩或者个人思考的活动中来。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我们爱和平》其次课时开放,主要包括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和缘由、在和平潮流带动下世界各地开展的和平活动,以及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了解和平的含义和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和缘由,把握在和平潮流带动下世界各地开展的和平活动,以及了解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和平的含义和和平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和缘由,以及理解和平活动和当今世界为促进和平共处而达成的共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老师播放和平相关的视频,如国际红十字会的宣扬片,让同学感受和平的力气。
10 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的含义和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意识和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人权,反对武力解决冲突的能力。
4.提高学生通过沉静思考和理性表达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和平的含义和意义。
2.建立珍惜和平的意识和情感。
3.掌握拒绝暴力解决冲突的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安静思考请学生们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什么是和平?为什么和平如此重要?以及我应该如何珍惜和平?2. 常识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和平的含义和意义。
并通过给学生们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假设自己和好朋友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了冲突,你会怎么做?3. 情景体验以两个小组之间的小冲突为例,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拒绝暴力解决冲突的方法。
先由教师模拟两个小组之间的冲突,然后给学生们反馈教师的表现,指出哪些方面有不妥之处。
接着再由学生们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同样让其他学生给出反馈意见。
4. 思考问题请学生们站起来,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和平?2.和平对每个人来说都重要吗?为什么?3.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你会怎么做?5. 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向家长讲述本次课程学到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练习珍惜和平的方法和技能。
四、学情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期,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也比较成熟。
通过本次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平的含义和意义,并针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小冲突,帮助他们理性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步骤内容描述步骤一:安静思考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关于和平的问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讲解和平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步骤三:情景体验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拒绝暴力。
步骤四: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思考关于和平的各种问题。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10.我们爱和平》一课的第二课时。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和平主题,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和平的理论学习,又有和平主题的相关活动,适合进行深入的教学和研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对和平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和平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的重要性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平的重要性,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3.相关实例材料4.分组讨论的准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战争和和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珍惜和平。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分析实例中和平的重要性。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出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平,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 10 课我们爱和平教学目标1.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作的贡献。
2.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3.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作的贡献。
教学难点: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引入1.播放歌曲:《heal the world》,学生聆听。
2.介绍《heal the world》的创作背景。
《Heal the World》是已故流行曲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Dangerous》中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91 年。
杰克逊生前曾表示该曲是他最自豪的作品之一。
《Heal the world》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相当优秀,歌词倡导人们保护和珍惜我们的环境,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爱,让我们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荒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关怀的世界,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爱。
3.思考:《heal the world》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这是为什么呢?4.揭示课题:我们爱和平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和平是世界潮流(一)世界爱和平1.世界对好战分子的态度(1)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
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始进行,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
审判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宣判25名被告有罪,其中判处日本7名甲级战犯绞刑。
木户幸一等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
另外3名甲级战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审判,另外二名因在审判期间死亡免于追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 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十课《我们爱和平》的第二课时。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平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平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能够理解战争和冲突对生活的影响。
但是,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学来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平,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战争和冲突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和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战争和冲突对生活的影响。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平的含义。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材料,用于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平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战争和冲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对生活的影响,引出和平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战争和冲突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和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再次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巩固学生对和平的认识。
10《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的第10课,名为《我们爱和平》。
本课时是第2节课,主要围绕“和平是人类最大的幸福”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本堂课的教材来源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本学科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活动和道德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习惯、道德能力,以及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为主要目标。
在本节课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和思维方式,包括绘画、小组合作、思考问题等方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是人类幸福的根本保障,学习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设计海报、绘图等形式,发表对和平的看法和理解;3.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和平意识,强调和平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和平的追求和保护意识;教学难点是如何在实际中理解和平的意义,做到深入浅出。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首先,老师可以对世界上一些曾经发生的战争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战争不发生,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每个人都珍惜和平、追求和平、捍卫和平,人类会更加幸福。
2.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在此复述教材中关于和平的描述,强调和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平的意义,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盲人摸象中的合作意义,一个人沐浴中关注安全问题的意义,团队比赛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等。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关于和平的看法和理解。
老师在带领小组讨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平问题对团体、对国家和对整个世界的重要意义。
4.合作小结在小组讨论后,让小组的成员共同制作一张海报,表达他们对和平的看法和理解,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表达内容准确、简洁、直观地展现,这样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10《我们爱和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2.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3.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的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感受和平的美好。
4.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学校课题和平是世界潮流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国际组织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悟科学精神,感受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2.知道我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了解人类共同体的主张是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热爱科学热爱和平的情感萌发中国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战争和和平的比较,是学生了解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珍惜,需要捍卫难点:懂得要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三、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各国也开始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战争和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但同时又支持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被迫进行的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歌颂为正义而战的人们,我国目前也强调加强军队建设。
巩固国防学生对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观察照片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之心,从一开始就为本科的讲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
我们爱和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了解不同的和平组织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的和平组织的背景和目标。
2. 培养学生对和平组织的认知和理解。
3. 鼓励学生关注和参与和平事务。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2. 打印的和平组织信息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向他们提问“为什么和平如此重要?”并激发他们对和平的思考和讨论。
2. 学习和平组织(15分钟)a.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和平组织,如联合国、红十字会、国际和平日组织等。
解释每个组织的背景和目标。
b. 分发打印的和平组织信息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做笔记。
c. 学生分组,让他们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和平组织,并让其他组的学生提问。
3. 小组讨论(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和平组织进行深入研究。
b. 要求学生讨论该组织的成就、挑战和重要性,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c.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4. 总结与扩展(10分钟)a. 回顾学生所学的和平组织,让他们表达他们对这些组织的看法和态度。
b.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参与和平事务,如通过志愿者工作、参加和平活动、推动环保等。
c.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平,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5. 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和平的理解以及如何为和平事务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了解不同的和平组织,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知和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此外,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平,可以培养他们对和平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10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 说课稿-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教材概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儿童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本次教学内容为“我们爱和平”,主要教授学生如何维护和平、如何处理不同观点和意见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1.学生能够了解和平的含义,学习维护和平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2.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意见和观点之间的矛盾,并了解处理这些矛盾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3.学生能够了解法律对于和平的保护作用,了解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和概念。
###2.能力目标本节课的主要能力目标是:1.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解决意见和观点之间的矛盾。
2.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交流。
3.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如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
###3.情感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情感目标是:1.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谐与和平。
2.培养学生的公正和公平观念,引导学生在处理意见不合时保持公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和平的含义;(2)学习如何维护和平,如何处理意见矛盾;(3)学习法律对于和平的保护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法律概念和知识理解不深刻,对于处理矛盾和冲突缺乏经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 分钟)1.通过提问学生“和平”是什么意思,和“战争”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话题。
2.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展示世界和平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和平带来的幸福和美好。
###2.知识讲授(15 分钟)1.讲解和平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和平。
2.讲解不同意见和观点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3.讲解法律对于和平的保护作用,介绍一些基础的法律概念和知识。
10我们爱和平(第2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理解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2.能够明确自己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和平宣传活动,倡导爱和平,珍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1.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2.明确自己为维护和平应该做什么教学难点:如何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和推动和平宣传活动教学准备:PPT、教具、课件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给学生展示战争及和平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
2.通过提问和讨论的形式,询问学生对和平的理解和看法。
Step 2.讲解内容(15分钟)1.讲解什么是和平,以及和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将爱好和平、爱护生命、珍爱和平的主题贯穿整个讲解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爱和平的精神和道德要求。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爱和平,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以最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为案例,让学生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以和为贵,珍惜生命”,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Step 4.教学活动(2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平宣传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和平象征物品,如白鸽、和平标志等,并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Step 5.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参与活动的情况。
2.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积极维护和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到爱和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同时也明确了自己为维护和平应该做些什么。
通过小组活动和案例讨论等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了解了其它同学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通过设计海报和制作象征和平的物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