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学习与行为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92 MB
- 文档页数:90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合辑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困惑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一名幼儿进行观察的记录与分析合辑。
姓名:李明年龄:3岁观察时间:2024年10月10日观察记录:1.观察时间:8:30-9:00行为描述:在幼儿园的进门处,李明主动与同伴打招呼,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开朗。
他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并开始自己的早餐时间。
在用餐过程中,他专注地吃完了自己的点心,并主动与坐在旁边的同伴分享自己的食物。
分析:从这次观察中可以看出,李明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他能够主动与他人互动,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表明他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2.观察时间:10:00-11:00行为描述:在园区的户外活动时间,李明选择了参与滑滑梯的活动。
他第一个上去,滑下时表现得非常激动和开心。
接着,他又尝试了攀爬设施,并且顺利地攀爬到了顶端。
在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过程中,李明表现得非常友好,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
分析:从这次观察中可以看出,李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欲。
他愿意尝试新的活动和玩具,并且在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时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合作。
这表明他对身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观察时间:14:00-15:00行为描述:在幼儿园的绘画时间,李明选择了画画。
他专注地用颜色涂抹纸张,并且在画纸上用画笔进行创作。
在完成自己的画作后,他自豪地向老师展示,并询问老师对自己作品的意见。
分析:从这次观察中可以看出,李明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自我意识。
他能够专注地进行创作,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这表明他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4.观察时间:16:00-17:00行为描述:在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时间,李明选择了玩积木。
他尝试了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坚持不懈地尝试直到成功。
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自豪地与同伴分享,并鼓励他们也尝试。
一年级学习成绩与行为分析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深入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成绩与行为方面的表现,以便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成绩分析1. 成绩分布情况- 数学:平均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 语文:平均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 英语:平均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2. 成绩变化趋势- 数学:从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成绩呈上升趋势。
- 语文:成绩相对稳定,部分学生在第二单元有所下降。
- 英语:成绩在第三单元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3. 优秀学生与待提高学生分析- 优秀学生:在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程中,均有较高的成绩表现。
- 待提高学生:在某一门或几门课程中,成绩较低,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
三、行为表现分析1. 课堂表现-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待提高。
2. 作业完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质量较高。
- 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佳,需要加强自律。
3. 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 大部分学生能够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 部分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存在一定的困扰,需要关注和引导。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 学生在行为表现方面总体良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建议- 针对成绩优秀的同学,鼓励其发挥优势,全面发展。
- 对成绩待提高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加强辅导。
- 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加强学生自律意识,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 关注学生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促进其社交能力的提升。
五、附录- 一年级学习成绩统计表- 一年级学生行为表现观察记录表。
语言学常用术语英汉对照表语言学常用术语英汉对照表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Ling uistics语言学简介1、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2、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3、arbitrariness任意性4、petence 语言能力5、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机语言学6、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递性7、descriptive(grammar) 描写(语法)8、descriptive function描写功能9、design features识别特征10、diachronic linguistics历时语言学11、duality二重性12、displacement不受时空限制得特征13、emotive function表情功能14、expressivefunction表达功能15、general linguisitcs 普通语言学16、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17、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18、langue语言19、linguistics [li?'gwistiks] 语言学20、morphology 形态学21、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数理语言学22、metalinguistic function23、neurologicallinguistics 神经语言学24、phonetics语音学25、phonology 音系学26、pragmatics 语用学27、prescriptive(grammar)规定(语法) 28、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29、parole言语30、performance语言运用31、productivity能产性32、poetic function诗学功能33、phatic munion 交感性谈话34、referential function所指功能35、semantics语义学36、social function社会功能37、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38、synchroniclinguistics共时语言学39、syntax句法学40、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41、Traditional Grammar传统语法Chapter 2 Phonology 音系学1、acousticphonetics声学语音学2、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3、affricate破擦音4、allophone音位变体5、alveolar齿龈音6、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7、aspiration送气8、assimilationrules同化现象9、back vowel后元音10、bilabial双唇音11、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音标12、central vowel中元音13、close vowel闭元音14、plementarydistribution互补分布15、deletion rules省略规则16、dental齿音17、diphthong双元音18、fricative摩擦音19、front vowel前元音20、glide滑音21、glottal声门音22、hard palate硬腭23、InternationalPhonetics Alphabet国际音标24、intonation语调25、labiodental唇齿音26、liquid流音27、manner ofarticulation发音方式28、minimal pair 最小对立体29、minimalset最小对立组30、monophthong单元音31、narrow transcription严式音标32、nasal鼻音33、nasalcavity鼻腔34、open vowel开元音35、oral cavity口腔36、palatal硬腭37、pharyngealcavity咽腔38、place of articulation发音部位39、phone因素40、phoneme音素41、phonemic contrast音位对立42、rounded vowel元唇元音43、semi-close vowel半闭元音44、semi-openvowel半开元音45、sequential rules序列规则46、segment切分成分47、segmentation切分48、soft palate软腭49、stop塞音50、stress重音51、suprasegmentalfeatures超切分特征52、teeth ridge齿龈53、tone声调54、unrounded vowel非圆唇元音55、uvula小舌56、velar软腭音57、velum软腭58、voicing浊音化Chapter 3 Morphology 形态学1、affix词缀2、allomorph语素变体3、base词基4、bound morpheme黏着语素5、lexicon词汇6、closed classwords封闭词类7、pound words 合成词8、derivation派生;派生过程9、derivational morphem派生语素10、free morpheme自由语素11、inflectionalmorpheme屈折语素12、infinitive marker不定式标记13、morph形素14、morphological rules形态规则15、open classwords开放词类16、root词根17、stem词干Chapter 4Syntax 句法学1、auxiliary助动词2、category范畴3、plement补足语;补充成分4、plement clause补足分句5、coordinationrule并列规则6、coordinate structure并列结构7、deep structure深层结构8、determiner限定词9、head中心词10、head movement中心词移位11、insertion插入12、inversion倒装13、majorlexical categories主要词汇范畴14、matrix clause主句15、minor lexical categories次要词汇范畴16、phrase structure短语结构17、modifier修饰成分18、qualifier后置修饰成分19、specifier标志语20、subcategorization次范畴化21、surface structure表层结构22、syntactic category句法范畴23、trace语迹24、transformation转换Chapter5Semantics语义学1、antonymy反义现象2、argument谓元;变元3、behaviorism行为主义4、co-hyponym并列下义词5、collocationalsynonym搭配同义词6、plementaryantonym互补反义词7、pletehomonym完全同形异义词8、ponential analysis成分分析9、conceptualist view概念论10、contextualism语境主义11、contradition自相矛盾得说法12、dialectal synonym方言同义词13、emotive meaning情感意义14、entailment蕴含15、evaluative meaning评价意义16、gradable antonym层级反义词17、homograph同形异义词18、homonymy同音同形异义关系19、homophone同音异义词20、hyponym下义词21、hyponymy下义关系22、inconsistency自相矛盾23、polysemy多义关系24、polysymous word多义词25、presupposition预设26、predication analysis述谓分析27、predicate谓词28、namingtheory命名论29、no-place predicaiton空位述谓解耦股30、one-placepredication一位述谓结构31、reference(所指)语义32、referent所指物;所指对象33、relational opposite关系反义词34、semantic triangle语义三角35、sense意义36、stylistic synonym语体同义词37、superordinate上坐标词38、symbol符号39、synonym同义词40、synonymy同义关系41、two-place predicaiton二位述谓结构42、three-place predication三位述谓结构Chapter6 Pragmatics语用学1、missives承诺类2、CooperativePrinciple合作原则3、constatives述事话语4、context语境5、conventional implicature规约含义6、declarations宣告类7、directives指令类8、expressives表情类9、illocutionaryact言外功能10、illocutionary point言外之得11、implicature蕴含;含义;会话含义;言外之意12、indirectspeech act间接言语行为13、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14、maximofrelation关系准则15、maximof manner方式准则16、maxim of quality质准则17、maximofquantity量准则18、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特殊会话含义19、perfomatives行事话语20、perlocutionaryact言后行为21、presupposition前提22、primaryspeechact 主要言语行为23、representatives表述类24、secondary speechact次要言语行为25、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26、speechacttheory言语行为理论27、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Chapter 7 LanguageChange语言变化1、acronyms词首字母缩略词2、back-formation 逆成法3、blending混成法4、borrowing借词5、clipped words截略词6、coinage创新词7、functionalshift功能性变化8、historical linguistics历史语言学9、MiddleEnglish中世纪英语10、Modern English现代英语11、morphologicalchange形态变化12、negation rule否定规则13、Old English古英语14、phonological change音位变化15、semantic change语义变化16、semanticshift语义转移17、syntactic change句法变化Chapter 8 Languageand society语言与社会1、bilingualism双语制2、Black English黑人英语3、creole克里奥尔语4、diglossia双语;双言制5、ethnic dialect种族变体6、field of discourse语场7、gender性别8、idiolect个人变体9、mode ofdiscourse语式10、multilingualism多语制11、pidgin洋泾浜语12、regionaldialect地域方言13、register语域14、sociolect社会变体15、speechmunity言语社团16、speech variety言语变体17、tenor of discourse语旨Chapter 9Language andculture语言与社会1、acculturation 同化过程2、amalgamation混合3、assimilation同化(现象);同化(作用)4、connotativemeaning内涵意义5、colour words颜色词6、culturaloverlap文化重叠7、culturalimperialism文化帝国主义8、denotative meaning外延意义9、linguistic relativity语言相对性10、metaphor隐喻11、Sapir-Whorf Hypothesis萨丕尔——沃尔夫假说12、socialization社会化13、taboo禁忌语14、intercultural 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15、linguisticimperialism语言学中得帝国主义16、linguisticnationalism语言学中得民族主义Chapter 10 Language acquisition语言习得1、aphasia失语症2、behaviorist 行为主义者3、caretaker talk保姆式语言4、cognitive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5、content word实词6、Critical PeriodHypothesis临界期假说7、dysgraphia书写困难8、dyslexia失读症9、feedback反馈10、function element起功能作用成分11、hearing impairment听力受损12、innatist语法天生主义者13、interactionist互动主义者14、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15、lexicalcontrast词汇对比16、mental retardation智障17、motherese保姆式语言18、over-extension过度扩展19、prototype theory原型理论20、recast修正性重复21、stuttering口吃22、telegraphic speech电报式言语23、under-extension扩展不足24、Universal Grammar普遍语法Chapter 11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1、affect/social strategies社会策略2、ageofacquisition习得年龄3、cognitivestrategies认知策略4、prehensibleinput可理解性输入5、Constrastive Analysis对比分析6、cross-association互相联想7、Error Analysis错误分析8、foreign language外语9、foreigner talk外国人谈话10、fossilization语言石化(现象)11、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12、instrumental motivation工具动机13、intake 纳入14、integrativemotivation综合动机15、interference干扰16、interlanguage中介语17、interlingual errors语际错误;受母语影响得错误18、Intralingual error语内错误19、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20、intuition知觉;语感21、learnerlanguage学习者语言22、learning strategies学习策略23、language aptitude语言能力24、languagetransfer语言迁移25、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26、motivation动机27、modified input修改后得输入28、modified interaction变化性得互动29、negative transfer消极迁移;负迁移30、overgeneralization概括过头31、personality人格;性格;个性32、positive transfer积极迁移;正迁移33、resultativemotivation结果动机34、secondlanguage第二语言35、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36、teacher talk教师谈话37、target language目标语Chapter 12Language and the brain 语言与大脑1、acquired dysgraphia习得性书写障碍2、acquired dyslexia习得性失读症3、angular gyrus隅骨4、autopsy studies尸检研究5、brain stem脑干6、Broca’s aphasia布罗卡失语症7、Broca’s area布罗卡区8、bottom-up processing自下而上处理过程cerebrum大脑9、central sulcus中央沟10、cerebellum小脑脑向背侧突出得一个较大得部分,尤与肌肉得共济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11、cerebral hemisphere大脑半球12、cohort model交股模型13、putarized Axial Tomography计算机化轴向层面X射线摄影法14、corpus(语言)素材15、corpuscallosum胼胝体16、cortex大脑皮层17、deep dyslexia深层诵读困难18、Dichotic listening studies双耳分听实验19、event-related potential experiment20、eye movementexperiment眼动实验21、fissure裂缝;裂隙22、fluent aphasia流利性失语症23、frontal lobe额叶(大脑半球得前部,其下部位于颅前窝,后界中央沟24、Functional MRI功能磁共振成像25、garden path sentence花园路径句26、global aphasia整体性失语症27、gyrus回28、hierarchical structure层级结构29、late closure principle后封闭原则;晚封闭原则30、lateral fissure侧脑裂31、lateralization侧化32、lesion损害33、lexicaldecision词汇判断;词汇确定法34、lobes叶,身体器官得由表面得沟裂分出得部分35、longitudinalfissure纵裂36、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37、neuron神经细胞,神经元38、minimalattachment principle最低限度结合原则39、module模块;组块40、non-fluent aphasia失语症41、occipital lobe枕叶大脑半球得后叶,呈三面得锥形, 与前方得顶叶与下方得颞叶没有明显得界限42、parietal lobe顶叶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 phy正电子发射X射线层析照相术;计算机辅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43、phologicaldyslexia拼音性失读症44、priming启动45、priming effect启动效应46、priming experiment启动实验47、right earadvantage右耳优势;右耳听力强48、selectional restriction选择限制49、sentenceambiguity句子歧义50、“Sodium Amystal“Test阿米妥纳实验Spoone rism斯本内现象51、splitbrain studies裂脑研究52、sulcus沟53、surface dyslexia浅层诵读困难54、syntactic parser句法处理器55、temporallobe颞叶56、timed-reading experiment限时阅读实验57、top-down processing自上而下处理过程58、Wernicke’s aphasia韦尼克失语症。
初中政治行为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行为与后果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行为与后果的思考,故事内容可以是关于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不良后果的例子。
2. 新课导入:介绍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并讨论这些后果是否符合个人的预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课堂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6. 总结:强调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交流能力。
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的分享内容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行为与后果的故事。
2. 案例素材:有关行为与后果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指导: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2. 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行为与后果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和行动。
《外语教育学》教学大纲【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外语教育学》是一门探讨英语教学规律的专业性教育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揭示英语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和探讨英语教学的路子、方法和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增强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了解当代国内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最新理论,能将英语的教与学上升到理论去认识,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评价和进行英语教学实践,并能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科学地进行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评价教学效果诸方面的工作。
●学习方法指导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既强调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有结合教学案例的示范和讨论加深理解。
2.结合学生的教学实际和已有经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请学生结合理论学习谈体会和认识。
3.布置小论文,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将学生论文推荐给相关杂志,鼓励学生进行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
●本课程的重、难点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外语教育学的实用性。
有关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作到少而精,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注意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3.难点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要尽可能借助英语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具体应用上。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英语教学法的性质、内容和作用,英语教学环境及简史,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计划4课时。
[教学内容]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1.2.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1.3. A Brief History of ELT Methodology第二章外语学习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和分析学习计划一、选定观察和分析目标在进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和分析的目标。
我选择了三岁至六岁的儿童作为观察目标,主要观察其日常行为和活动,例如社交行为、情绪表达、体验活动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和发展状况,为他们的学习和教育提供更合理的指导和帮助。
二、观察和分析方法1. 现场观察:选择一个儿童活动频繁且多样的场所,如幼儿园、家庭等,进行观察。
观察时间为一个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观察,观察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在观察过程中,记录下儿童的各种行为和活动,包括言语表达、情绪反应、脾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2. 问卷调查:向儿童的家长或教师发送调查问卷,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
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学习成绩等,以及家长或教师对儿童行为的看法和观点。
3. 个案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包括儿童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地了解儿童的成长情况。
三、观察和分析内容1. 儿童的社交行为观察和分析:观察儿童在社交交往中的表现,包括与同龄人的互动、与成年人的互动、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
分析儿童的社交能力、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方式、处理冲突的能力等。
2. 儿童的情绪表达观察和分析: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包括喜怒哀乐、忧郁焦虑等。
分析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处理情绪的方式和方式、情绪与行为的关系等。
3. 儿童的体验活动观察和分析:观察儿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游戏、运动、手工等。
分析儿童对各种体验活动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
四、观察和分析结果的应用1. 家庭教育指导: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向儿童的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和成长。
2. 学前教育指导:向幼儿园教师提供观察和分析结果,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和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我读《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龚佳敏专业:工商管理类班级:工管4班学号:2014211439一)引言《寂静的春天》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并出版的一部有关环境保护和呼吁公众环保意识觉醒的书籍。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生了一次以生态观为主旨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这次环保运动是美国历史上自然和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和继续,它的直接起因是人们对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它也有着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正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下。
在书中,她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她大胆预言,农药危害人类环境。
因此受到了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强烈抨击。
好几家大型化工公司都试图禁止《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出版;反对者指责她是歇斯底里的极端主义者。
不仅如此,因为她女性的身份,很多冷嘲热讽直接与她的性别挂钩。
在进行《寂静的春天》创造过程中,卡森正忍受着乳腺癌的折磨。
可是她依然坚持着将书写完。
此书出版后两年,1964的春天,她就因乳腺癌辞世。
虽然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并没有被立即解决,但是书本身深受欢迎。
销量超过50万册、肯尼迪总统专门为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派出调查小组调查、广播公司特地为它作了时长1小时的节目……身为科学家兼理想主义者的卡森是孤独的,然而她却善于倾听民众的声音——这对一个声名显赫的人来说,通常是难以做到的。
深入研究本书,你会发现:作者除开挑战那些愚昧的行为观念外,更有深层的质疑,而这种质疑反而被人们所忽略。
“在所有的这些情况中,人们都回避了去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做了这个决定?”二)文本分析Chapter1—2(明天的寓言、忍耐的义务)池上的芦苇已经凋零,也听不到鸟儿的吟唱。
——济慈在书的扉页上,卡森写下了济慈的这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