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日月形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作用: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1)地轴: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
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1、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45、纬度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6、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经,一条西经(0°经线和180°经线除外)。
5、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为200W和1600E 组成的经线圈,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3、应用: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
附录1:确定某点经纬度位置的方法在经纬网图中,一般横纬竖经,即横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图中四个点都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因此判断某点经纬度位置时首先要读出该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按照经纬网图中度数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如上图:由图可知,A地所在纬线为80°N,经线为140°E,因此其经纬度位置为(80°N,140°E)。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观测月全食,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圆的)→卫星图片。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站得高望得远;(2)麦哲伦环球航行;(3)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月全食。
3、地球的形状:地球并非正圆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拓展: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点拨: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指的是坐在赤道。
地球仪1、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
3、如果把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地球仪后,其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异微乎其微,所以地球仪就成了一个正球体。
纬线和纬度(重点掌握)1、纬线:地球仪上有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圈,在其中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的圆圈是赤道,赤道和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圈,也称为纬线。
2、纬线的特点(1)形状:圆(除极点外)。
(2)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3)指示方向:东西。
3、纬度的划分(1)起始线:0°纬线(赤道)。
(2)度数划分: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90°。
(3)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4)规律: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5、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是北半球,以是南半球。
七年级上册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练习单项选择题1、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E B.120°W C.120°E D.0°2、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3、在南极上空看,甲飞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飞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A.都自东向西飞行 B.都自西向东飞行C.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4、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5、甲、乙两地之间,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再向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6、关于右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C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7、读右图判断甲点在乙点的方向是A. 东南方B. 西北方C. 正南方D. 正北方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8~10题。
8、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9、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一直向东南10、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为A.5000km B.10000km C.2500km D.3000km11、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12、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③④ B.①②C.⑤⑥ D.③⑦14、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回答15~16题。
15、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A.圆弧ANB B.圆弧AGBC.圆弧AMB D.圆弧ACB16、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A.西→东 B.南→北→南C.东南→东→东北D.东北→东→东南17.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A.111.415千米B.55.803千米C.28.904千米D.110.569千米读下图,回答5~6题。
18.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9.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二、综合题20、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5分)(1)A点的经度是,纬度是。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3)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1: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图中C点的经纬度是,。
D点的经纬度是,。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位于北半球的有(3)图中C点在F点的方向,D点在F点的方向,D点在C点的方向。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字母标出南北极点。
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_____、B______。
(2)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
(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
图1523.读图15,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 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 _____,B 点与A 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 ____________,C 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 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________,F 点在E 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4)图中A 点在C 点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E 点在C 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5)与图中B 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与D 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4.图16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⑴C 点的温度是 ,D 点的海拔是 ,C 、D 间的相对高度是 。
⑵A 、B 间的水平距离约是 千米,如果在它们之间修一条索道,其长度比水平距离(长或短)。
(3) 假设B 点南侧1500 m 等高线与300 m 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2 km ,则该山坡的坡度约 ,是否适合修筑梯田? ,因为 。
25下面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 的 走向,转为BC 的走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
(3)村庄b 在村庄a 的 方;村庄c 分别在村庄a 、b 的 方和 方图16二、综合题46、(1)15ºS,15º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千米低纬度(2)60ºs,170º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3)70ºN,180º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4)东北东北(5)25°S,165°E 60°N,10°W47、⑴6.6℃;900m;300m⑵3;长⑶45o;否;坡度大,陡坡上修筑梯田,投资大,收益少,且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
48答案:(1)东西西南-东北(2)北南(3)东北东南正南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则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2.在下列的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测量地的纬度(单位:度) 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0 111.322 110.56930 96.490 110.85045 78.850 111.13280 19.394 111.6663.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4.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A.111.415千米B.55.803千米C.28.904千米D.110.569千米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6.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读图,回答7~8题。
7.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8.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10.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500 000,图幅面积为10 000平方厘米。
根据需要,现用1∶1 000 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新图图幅的面积为A.20 000平方厘米B.5 000平方厘米C.250平方厘米D.2 500平方厘米12.新图与原图相比,表示的地理事物A.更详细B.较粗略C.没有变化D.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13~15题。
1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14.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米B.199米C.278米D.400米15.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16~17题。
1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17.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读图2,回答18~19题。
18.在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19.③在④的方位是(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20. 读右边经纬网图,若bd 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 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B.cd>ab<bd<acC.ac>bd>ab>cdD.bd=ac>ab=cd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 图B.b 图C.c 图D.d 图2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60° 10° c d b a 120°E ● ● ● ●X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23~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