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大金融考研每日一题: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凯恩斯人们货币需求动机有哪些?凯恩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学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被称为经济学的“革命”。
其中,货币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需求动机是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的关键概念。
它涉及到货币的用途与价值,经济主体使用货币的动机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属于货币需求动机的范畴。
下面,将会从四个方面探讨凯恩斯人们货币需求动机都有哪些。
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出于满足日常交易活动的需要而使用货币的动机。
它是指个人为了购买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这种需求通常与消费支出有关。
凯恩斯认为,交易需求与货币数额的大小成反比,即货币数额增加,交易需求就会减少。
因此,当货币供应增加时,通常会导致价格上涨。
而当货币供应减少时,通常会导致价格下跌。
二、预防动机预防动机是指出于防止不确定的未来风险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它是指个人持有货币为了应对意外紧急情况的需要,比如突发疾病、失业和意外事故等。
凯恩斯发现,预防需求与货币所持有者的收入增加相关,即收入越高,预防需求就越高。
因此,当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不稳定时,人们通常更倾向于持有更多的货币,以应对可能的未来风险。
三、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出于投机目的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它是指个人持有货币为了获得未来利润的需要,比如购买低价股票或资产,然后等价值上涨后再出售。
凯恩斯认为,投机需求与货币的利率相关,即利率越低,投机需求就越高。
因为当利率较低时,人们就会减少储蓄,增加投资,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也会随之下降。
四、资产动机资产动机是指出于持有特定资产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它是指个人持有货币为了未来购买特定资产的需要,比如房屋、汽车等。
凯恩斯发现,资产需求与货币之间的的关系相对复杂,往往由多个因素影响,比如货币需求、供给、利率等等。
综合来看,凯恩斯人们货币需求动机主要包含了以上四个方面。
其中,交易动机是最基本的需求动机,而预防、投机和资产需求动机则是在交易需求基础之上的补充。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费雪交易方程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强调即期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B.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和交易数量T短期内不变C. 首次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视角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研究D. 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正确答案:B2、剑桥方程式Md=kPY中的k表示的是()。
A. 金融资产收益率B. 利率C. 货币流通速度D. 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受利率的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B. 主要受收入的影响,是收入的递减函数C. 主要受收入的影响,是收入的递增函数D. 主要受利率的影响,是利率的递增函数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微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B. 人们对货币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也是无限的C. “货币需求”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D.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仅指对现金的需求正确答案:C5、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剔除了汇率变动的影响B.是否剔除了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C.是否剔除了利率变动的影响D.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正确答案:D6、若一国货币一年周转4次,该年该国共生产商品10000亿元,物价不变,则该国当年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为()。
A.2000亿元B.2500亿元C.40000亿元D.5000亿元正确答案:B7、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社会化改革主要引起下列哪类货币需求的增加()?A. 资产性货币需求B. 预防性货币需求C. 增值性货币需求D. 投机性货币需求正确答案:B8、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的是( )。
A.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基本原理B. 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决定性作用C. 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决定性作用D. 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A9、现金余额说又被称为()。
一、填空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商品生产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2.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_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构成。
6.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实质是平衡还是失衡要区分自主性交易交易和平衡性交易交易。
7、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认为,人们要么持有货币,要么持有债券,不会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
托宾克服了这个缺陷,认为除了预期回报率之外,风险对货币需求也很重要。
二、单项选择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3、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
A、法定准备金率上升B、超额准备金率上升》C、通货存款比率上升D、基础货币扩张4、如果法定准备金率等于,流通中现金为6000亿元,支票存款为7000亿元,超额准备金为10亿元,那么货币乘数等于()。
A、B、C、D、5、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通货存款比率为,超额准备金率为,如果中央银行减少50亿元的基础货币,那么货币供给减少()。
A、亿元B、亿元。
C、亿元D、亿元6、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流通中现金为10000亿元,支票存款为5000亿元,准备金总额为800亿元,那么超额准备金率等于()。
A、B、C、D、7、如果中央银行计划减少基础货币,应当()。
A、提高超额准备金率B、购买政府债券】C、提高通货存款比率D、减少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贴现贷款8.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应记入()。
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附录9.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内容
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总结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此理论。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源于凯恩斯对货币供求动态关系的研究。
他认为,货币需求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收入、利率、货币贬值和原材料价格。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正相关,但与利率以及货币贬值和原材料价格的关系是负相关的。
其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也会发生变化。
伴随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货币需求也会提高;反之,收入水平下降,货币需求也会下降。
同时,当利率和货币贬值上升时,货币需求会下降;反之,当利率和货币贬值下降时,货币需求会上升。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购买力下降,货币需求也会随之下降。
最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指出,货币需求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
它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政策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来改变货币需求,以改善经济状况。
比如,当收入水平下降时,政府可以减少利率和提高货币贬值,从而有利于提高货币需求。
综上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它明确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且指出了政府可以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的需求运行机制,
对于有效及时地调节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价格水平的上下波动。
这种波动将引致投资支出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或下降。
同时,物价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消费者对货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
L1(l, s)沿着l1 (1, s2)方向运行到l2 (2, s3);反之亦然,当L2(2, s3)沿着l3(2, s1)方向运行到l2 (3, s4)时,就表明消费者需要的货币量比较充裕,此时货币供给量就是充足的。
凯恩斯认为,在一个既定经济体中,流动性的偏好不仅取决于实际产出,还与预期相联系。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关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相对性B.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大量心理分析法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D.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由利率的高低决定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
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选项A错误。
2.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相关理论。
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3.通货膨胀可按其成因分为很多类型,因()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A.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B.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C.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D.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类型。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选项A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选项C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选项D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4.根据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A.单位活期存款B.单位定期存款C.个人存款D.财政存款除外的其他存款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层次。
按照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货币;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一、判断题1-5:××√×√ 6-10:√×××√11-15:√√×√√二、单选题1-5:B C B A A 6-10: D C A A A11-15:D A B C B三、多选题1-5:AB BC ACD BCD AC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4、凯恩斯认为,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5、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发达,货币需求量越少。
6、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7、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8、交易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9、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11、费雪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
12、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3、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4、收入间隔期越长,货币需要量越多。
1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永恒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二、单选题1、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提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5、一般地说,价格水平上涨,货币需求会随之()。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一( 两者发展经历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若干发展1936年,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面世,凯恩斯彻底告别了古典学派阵营,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货币需求理论,被后1人称作“流动性偏好说”。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有四点:第一为所得动机,即经济单位、个人及家庭为应付商品与劳务支出,在收入与支出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第二为营业动机,即企业在支付营业费用及获得营业收益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第三为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即为防备意外或不时之需,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第四为投机动机,即为了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购买债券进行投机谋利,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四种动机中,由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因为二者均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有关。
由第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预防性货币需求。
由于这种货币需求最终目的主要还是应付交易,因此,也可视为交易需求。
由第四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资产性或投机性货币需求。
这样,全社会的货币需求总量就可以概括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之合。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依存于收入的多少,收入越多,需求量越大。
因为,收入增加,必然会使开支增加,交易数量增多,人们的预防要求也会更多。
因此,交易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若以M1表示满足交易需求的货币需要量,L1表示决定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函数,Y表示国民收入,则:M1=L1(Y)。
资产性货币需求则依存于利率的高低,利率越高,需求量越小。
因为,债券未来的市场价格是随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化的。
现行利率越高,未来下降的可能性越大,那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因此,人们宁愿在日前购入债券而不愿手持货币。
并且,现行利率越高,手持货币的机会成本(即牺牲的利息收入)就越高,也会促使人们尽量减少手持货币量。
可见,资产需求为利率的递减函数。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构成了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题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一种物价的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没有将货币引入到生产之中去进行研究,因而不可能解释失业问题。
而要说明和解决资本主义所面临的事业和经济问题,就必须将货币决定物价的理论转变为货币影响就业和产量的理论。
这种转变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由此,凯恩斯将就业作为其货币理论的中心主题。
同时,将利息率的决定看作是纯粹的货币问题。
货币与利益一道成为凯恩斯解释就业问题的关键。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其划时代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而完成了从物价的货币理论到就业、产量及收入的货币理论的转变,并推翻了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将货币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相融合,从而开创了以国民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为了建立自己的理论,首先抨击了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1)“萨伊定律”。
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供给会自行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因而其理论重点是在供给方面;凯恩斯则颠倒过来,认为是需求创造供给,可见,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点是在需求方面。
(2)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利息率的调节作用,储蓄最终永远等于投资,且储蓄决定投资;凯恩斯则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的,它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均衡。
对储蓄和投资的均衡起作用的,是产量或收入水平,且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储蓄决定投资。
(3)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实际工资的自由升降,会通过劳动供求之间的自动调节而实现充分就业,即工资决定就业;凯恩斯认为劳动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工会的存在,工资是刚性的,无法向下调整,因此,就没有理由认为可通过工资的升降变动而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2016人大金融考研每日一题: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华南理工大学2011,东北财经大学2011)
参考答案: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他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能生利但不易变现的资产这样一种心理倾向。
这种流动性偏好实质上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主要有三个,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是指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又可分为个人交易动机与企业的营业动机。
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日常支付和交易需要,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而持有的货币数量则要取决于个人收入与支出的间隔长短,和企业销售收入与费用支出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的数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预防动机。
是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凯恩斯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有各种意外需要货币。
为提防不虞之支出,或抓住未能预见的有利进货时机,人们必须在持有交易的需货币这外,再保留一定的货币余额,这就是所谓的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由于这部分货币主要也是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所以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3)投机动机。
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凯恩斯假设,人们只能在货币和债券这两种资产中选择持有财富的形式,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因而,预期利率上升者将售出债券,持有货币,以便在债券价格下跌后,能以低价买进债券。
而预期利率下降者则将减少持有货币,买入债券,以便在债券价格上升时高价卖出债券,从中获利。
凯恩斯称这种与利率高低有关的货币需求为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
所谓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指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要求,而不是对交易媒介的南求。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水平成负相关,而与预期利率升降成正相关。
现实利率水平高,或人们预期利率水平下降,则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减少;现实利率水平低,或人们预期利率水平上升,则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为其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和国民收入等实际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
利率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其中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利率与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成反比例变化关系,而利率与投资成反比。
在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就能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和产出水平。
因此,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央银行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能达到刺激经济发展、减少失业的目的。
当然,这些影响都取决于人们的心里
因素,特别是当经济严重衰退时,人们的投资需求严重不足时,会出现投资对理论缺乏弹性,此时,利率变动不会影响投资。
而当利率降到一定水平后,货币论改变不会使利率降低,投机性货币需求变得无穷大时出现了流动性陷阱,此时,货币政策也是无效的。
解析: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比较好理解,但属于重点理论知识。
另外,该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基础。
为大家解释了为什么货币需求与利率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