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N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89.82 KB
- 文档页数:5
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 A2、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意义蔡国栋;顾扬;刘圣山;朱海荣【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ipoprotein(a)an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raction(ACI).Methods The carotid plaque stability of 60 cerebral infraction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Plasma Lp-PLA2 and Lp(a)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L).Scores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ere assess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Results 44 patients with ACI showed unstable carotid plaques, while 16 patients with ACI showed stable carotid 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plasma Lp-PLA2 and Lp(a)were higher in ACI group (P <0.05).The levels of plasma Lp-PLA2 and Lp (a )in unstable plaqu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table plaque group (P <0.05).The plasma level of Lp-PLA2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P >0.05).Conclusion Increasing of Lp-PLA2 and Lp(a)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In clinic,th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be predicted by detecting the levels of Lp-PLA2 andLP(a),and 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
乳酸杆菌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内容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乳酸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研究假设乳酸杆菌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等多方面途径,发挥对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将通过构建乳酸杆菌干预的ApoE小鼠模型,从多个角度分析乳酸杆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影响着各年龄段的人群。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性在于其可导致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变窄,进而影响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
这种狭窄和硬化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在全球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日益不利的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的普遍性还体现在其广泛的影响范围。
它不仅影响心脏血管,还可能影响到大脑、肾脏、肢体等器官的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需要全球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研究和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
2. 乳酸杆菌在食品和人体中的地位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ctobacillus)作为一种益生菌,在食品和人体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是公认的安全级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饮料以及人类的肠道中。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综述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综述2010-12-12 18:57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AS发生机制和预防、治疗方面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易行、重复性好、有较典型病理改变、易于评价及适于干预治疗的动物模型。
因此建立一种脂质代谢和斑块与人类相似的实验性的AS动物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家兔和小型猪为AS模型,从模型的优缺点、病理形态学、血脂水平评价方面加以综述。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斑块、血脂水平。
正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主要原因。
积极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开发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是当今药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家兔和小型猪是人们用做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动物模型。
家兔脂蛋白的组成和代谢特点适合研究人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家兔在脂代谢方面与人类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对病灶饲料的敏感性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血浆中富含CETP,而CETP在AS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兔在进食富含高胆固醇的饲料后,短时间(3-4个月)便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对外源性高胆固醇吸收率高,容易产生AS斑块,且不同的饮食结构可产生不同的AS斑块。
家兔AS模型建好后,其胸主动脉斑块光镜下可见:AS斑块各向同性地向管腔内占位,未见典型的纤维帽结构。
斑块内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泡沫细胞混杂存在,血管壁的中膜和外膜未见典型病理形态学改变。
在纤维形态学上,家兔AS的病变更接近于人类AS病变的早期病变: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和泡沫细胞存在。
家兔dic实验报告篇一:功能学实验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学实验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应用静脉注射兔脑浸液方法,复制家兔实验性 DIC。
通过实验和几项血液学指标的测定及结果分析,了解实验室诊断 DIC 的常用方法。
并且联系理论知识加深理解 DIC 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实验动物未知性别家兔(实验室提供)一只。
三.实验过程1.家兔于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在颈部皮下注射局麻药1%普鲁卡因约5ml,行局部麻醉。
2. 用剪刀颈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气管后往外侧拉开切口边缘的皮肤及下方的肌肉组织,找到颈动脉并用玻璃分针分离,行颈动脉插管。
3. 第一次采集血标本:预先向10ml 离心管中注入%枸橼酸钠溶液。
再打开血管夹,从颈动脉插管放血,立即反复颠倒混匀(切忌振荡混匀),待离心。
向动脉插管中回推生理盐水,夹好血管夹。
4. 复制 DIC 模型:抽取 2%兔脑浸出液10ml于注射器中,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注入速度为每分钟 2ml以下。
同时密切观察家兔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烦动不安,当即停止注射,迅速进行第二次采血。
若注射完后家兔未挣扎,则在注射后计时2min,2min后进行第二次采血。
采血方式与第一次采血相同。
5. 将前后两次所得的抗凝血,经3000rpm离心5min,将上层血浆清液分别吸至两支清洁试管中,切忌吸入细胞成分,并作好标记备用。
其中一支试管吸入血浆,另一只试管尽量吸取剩下的血浆。
6.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实验):向吸取血浆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鱼精蛋白溶液50μl,轻轻摇匀后,在37℃水浴15min。
取出试管,在灯光下对黑色背景一边晃动试管一边观察,溶液清澈者为阴性,出现絮状沉淀或胶冻状物为阳性。
7. KPTT, PT, TT, FIB实验:剩余两支试管使用凝血仪测定KPTT, PT, TT 和FIB,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药物及器材实验药物:2%兔脑浸出液(临用前配,并在37℃保存),1%普鲁卡因溶液,%枸橼酸钠溶液。
龙血素B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抑制作用闫冬【摘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i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一种分泌型单链糖蛋白,是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家族的成员之一。
在纤溶系统中,PAI-1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iminogen Activator,u 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iminogen Activator,t PA)的天然特异性的抑制剂。
PAI-1的异常表达会引起体内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紊乱,从而导致血栓类疾病的发生。
本实验利用底物荧光发色法确定龙血素B对PAI-1具有的抑制作用。
因此,以PAI-1作为分子靶标,龙血素B可能为研发治疗血栓类相关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名称】《生物化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龙血素B;PAI-1;抑制剂;血栓【作者】闫冬【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龙血竭(亦称广西血竭)是百合科植物龙血树属剑叶龙血树的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而得到的树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有散瘀生新、活血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
其中,龙血素B是龙血竭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1]。
本实验室通过前期工作从大批量天然中草药中筛选得到龙血素B,本实验对其是否拥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抑制作用进行如下检测。
PAI-1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天然抑制剂[2],S2444是uPA的特异性底物,uPA能水解S2444使其释放出黄色的pNA。
uPA的活性可以通过其水解S2444产生的黄色速率来测定。
在405nm下,pNA有最大的吸光度,其他则无吸光值。
反应最终体系为:龙血素B 50μM,50mM Tris-HCl pH为7.5,150mM NaCl,2.5mM CaCl2,0.02%BSA,2%DMSO,0.1%PEG6000,10nM PAI-1,10nM uPA,32μM S-2444。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摘要】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pa)主要的生理性抑制剂,并且为纤溶系统外激活途径的重要活性物质和体内最重要的纤溶活性调节剂,与人体多种疾病相关,并涉及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1 pai-1的结构与功能pai-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 kd的单链糖蛋白,成熟的蛋白由37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等电点约4. 5~5. 5,内含23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 人类pai-1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q21. 3~q22上,片断大小约12. 3kb,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
其mrna有2. 4kb和3. 2kb两种,其反应部位在arg346-met347肽键处,称为“诱饵肽键”[4]。
两种不同长度的mrna均含有全部的pai-1结构基因,也有完全相同的5′端非编码区,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3′端非编码区长度不同。
pai-1在体内有三种存在形态,即活性态、潜在活性态和底物态。
体内pai-1大多以潜在活性态形式存在,正常人血浆中活性态pai-1仅占3%~5%。
只有活性态的pai-1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起抑制作用,从而使活性纤溶酶生成减少,导致纤维蛋白降解减少,给血栓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活性的pai-1是不稳定的,半衰期为30 min。
在人体内, pai-1的mrna存在于血管内皮、单核细胞、血小板、脂肪、胎盘、胎儿肝、成纤维细胞、肺等器官、组织和细胞中,在血管内皮、脂肪、肝脏和脾脏中含量最为丰富,而脑及心脏含量较低。
pai-1的主要生理功能为:(1)特异性抑制pa,调节纤溶活性,维持纤溶-凝血系统的平衡; (2)抑制pa对纤维蛋白的水解和细胞外基质作用,影响平滑肌细胞迁移、组织修复、胶原酶激活以及肿瘤生长转移; (3)影响血管损伤后的重塑过程。
・实验研究・[文章编号] 100723949(2003)1120320214205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N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富 路1,李 佳1,李 晖2,梅 雨1,尹 申2,孔一慧1(哈尔滨医科大学1.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2.生物化学教研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聚合酶链反应; 反义RN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摘 要] 为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反义RNA对家兔血浆纤溶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血脂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第二外显子,将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纯化克隆后连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反义RNA重组质粒。
将pcDNA3.12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重组质粒注射到哈尔滨大白兔腹部皮下组织。
通过发色底物法测定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改变。
测定家兔血脂变化,病理检测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结果显示,应用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NA重组质粒的家兔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升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表达于内皮细胞,而在平滑肌细胞中未表达(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中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细胞内均有表达);应用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NA重组质粒的家兔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96±42mgΠL比123±12mgΠL,15±10mgΠL比46±29mgΠL),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亦轻于后者。
以上提示,反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RNA重组质粒的皮下注射能有效阻断家兔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的合成,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AThe I nfluence of Antisen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 nhibitor21RNA on Atherosclerosis in R abbitsFU Lu1,LI Jia1,LI Hui2,MEI Y u1,YI N Sheng2,and K ONG Y i2Hui1(1.Department o f Card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 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01;2.Department o f Biochemistry,Harbin MedicalUniver sity,Harbin150001,China)[KE Y WOR DS] Antisense RNA; T 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Serum Lipid; Atherosclerosis; Plasminogen Activa2 tor Inhibitor21; Immunohistochemistry[ABSTRACT] Aim T 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21(PAI21)antisense RNA in in fluencing plas2 ma fibrinolytic activity,and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AI21and the process of atherogenesis in rabbits. Methods PAI21 antisense RNA recombination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eukary otic cell expression vector pcDNA3.1. Thirty rabbits were classified into4groups. C ontrol group(n=7)was fed with a normal diet. Atherosclerosis(As)group(n=7)was fed witha high cholesterol diet. Plasmid treatment group(treatment group,n=9)was fed with a high cholesterol diet and injected withPAI21antisense RNA recombination plasmid(20μgΠkg)into the abdominal subcutaneous tissue weekly. Plasmid group(n=7) was fed with a normal diet and injected with PAI21antisense RNA recombination plasmid(20μgΠkg)into the abdominal subcuta2 neous tissue weekly. Then the activitie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2PA),PAI21,and serumal lipid were detected. PAI2 1protein expression in tissues was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Lastly,the extent of atherosclerosis was observed by patho2 anatomy. R esults In plasmid treatment group and plasmid group,the activity of PAI21in plasma decreased while that of t2 PA increased. Although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As group and plasmid treatment group in the activities of PAI21and t2 P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P>0.05),in the e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 PAI21protein only exist2 ed in endothelial cells in plasmid treatment group,while in As group,it not only existed in both endothelial cells and sm ooth mus2 cle cells but als o outnumbered the former. C om pared with As group,the intima of the arterial vessel was thinner in plasmid treat2 ment group. Plasmid treatment group had a lower lipid count(serum 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96±42mgΠL vs123±12[收稿日期] 2002207228 [修回日期] 2003203225[作者简介] 富路,女,1955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联系电话:04512364426525463,E2mail:Fu Lu@。
李佳,女,1971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主治医师,硕士,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E2mail:almaxu@。
李晖,女,1958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mgΠL,15±10mgΠL vs46±29mgΠL)and a lesser degree of atherosclerosis than group B. Conclusions PAI21antisense RNA can block the translation progress of PAI21protein effectively and degrade the severity of atherosclerosis.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21,PAI21)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2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2PA)的生理性抑制剂,存在于血浆、血小板和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内血栓的溶解。
近年研究表明,PAI21血浆水平的增高与血栓性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1],而血栓的形成和机化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展的重要原因,在As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人类冠状动脉PAI21mRNA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程度加重而增加,这说明PAI21与As关系密切。
本研究利用反义PAI21RNA阻断PAI21表达,观察血浆纤溶活性及PAI21蛋白表达情况、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期为As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克隆载体p GE M2T(Promeg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Invitrogen),T ag DNA多聚酶(G ibco),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纯化及质粒提取纯化试剂(Promega),限制性内切酶类Apa I、Not I和Pst I (Promega)。
聚合酶链反应引物P1:5′2C AATCTT2 G AATCCC AT ACCTG C23′,P2:5′2CTTG TCTTTGG T2 G AAGGG TCTG23′(G ibco)。
PAI21及t2PA活性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纯种哈尔滨大白兔购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反义核苷酸的构建提取人外周血基因组DNA,参照基因克隆手册进行PAI21特异片段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