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6分)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4分)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风采;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dān( )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lù()、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滋暗长;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ān(______)精竭虑劳lù(_____)②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潜._____滋暗长炽.热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了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D.这件精美器具的设计真是巧妙绝伦....,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溃退(kuì)要塞(sài)仲裁(zhòng)锐不可当(dāng)B. 颁发(bān)翘首(qiào)悄然(qiǎo)屏息敛声(liǎn)C. 畸形(qí)诘责(jié)匿名(nì)深恶痛疾(wù)D. 镌刻(juàn)炽热(zhì)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
B. 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
C. 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
D. 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C. 对于经典之作,我们要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5. 默写。
(12分)二、阅读理解(4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霜之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略无阙处()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属引凄异()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题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介胄之士不拜/予无重寡人之过B.天子为动/臣闻师众以顺为武C.何辱命焉/且焉置土石D.寡人之过也/人恒过然后能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炽.热(chì)荒谬.(miù)甲胄. ( wèi) 殚.精竭虑(dān)B.要塞.(sà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qiān)C.教诲.(hùi)诘.责(jié)轩邈.(miǎo )猝.死(cuì)D.瞥.见(piē)屏.息(bǐng)锃.亮(zèng) 踌.躇(chóu)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他满怀激情地演讲着,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B.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敌阵,令对岸的敌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窜。
C.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D.不可否认,当今许多富翁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愿意坚持,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5、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张目结舌”“坦荡如砥”“家庭琐屑”“积雪初融”(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里钻出来。
”(这句话的主语是“每个严寒的冬天”。
)C.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树是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站在球体极目远眺,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所有风光尽收眼底。
②在黄浦江边,矗立着一座高达四百六十八米的广播电视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晕(yùn)拾掇(duō)哄堂大笑(hōng)B. 嘴唇(chún)咀嚼(jué)呆若木鸡(jiāo)C. 蹒跚(pán)眼眸(móu)倾盆大雨(pén)D. 悄然(qiǎo)颠簸(bǒ)沉湎(mi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使我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提高成绩,我们每天努力学习,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耐心的讲解。
C. 老师给我们讲解,我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 我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耐心的讲解。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明生气地问。
B.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明生气地问。
C.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明生气地问。
D.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明生气地问。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
B. 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
C. 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
D. 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像闪电一样犀利。
B.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像闪电一样犀利。
B.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像闪电一样犀利。
B.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颁.发(bān)眼花瞭乱锐不可当.(dǎng) 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弹精竭虑镌.刻(juān)遗嘱.(zhǔ)默契.(qi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B.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
C.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D.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无耻啊!无耻啊!6、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liáng qiǎo)沉思(chén sī)精湛(jīng zhàn)B. 剧烈(jù liè)融洽(róng qià)倾盆(qīng pén)C. 妥协(tuǒ xié)殷切(yīn qiè)淋漓(lín lí)D. 漫步(màn bù)倾诉(qīng sù)摧毁(cuī hu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非常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他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了很大的负担。
C. 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刻苦的结果。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下列词语中,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A.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 满载而归,喜出望外D. 轻车熟路,一帆风顺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D. 这场雨下得很大,整个城市都被淹了。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的句子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六雁行飞上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背影》中,作者通过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背影,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7. 《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8. 《卖油翁》一文中,卖油翁的技艺非常高超,他可以将油从勺子中滴入瓶中,而不溅出一滴。
9.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描绘了夜晚的景色。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纷纷溃退(kuì)镌刻(juān)凌空(líng)殚精竭虑(dān)B.屏息敛声(bǐng)歼灭(jiān)悄然(qiǎo)鸢飞戾天(nì)C.翘首以待(qiào)缥碧(piǎo)娴熟(xián)锐不可当(dāng)D.眼花缭乱(liáo)咆哮(páo)仲裁(zhōng)摧枯拉朽(xiǚ)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益严重的雾霾天,使得全国 100 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一片。
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用品香料等2314 个品种。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造”“报答”“维护”“分析”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你说说看!”李经理严肃地说,“怎么让市场复活?”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八、阅读理解题(20分)1. 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2. 古诗文阅读理解(10分)九、写作题(30分)1. 话题作文(30分)十、语言运用题(10分)1. 病句修改(5分)2. 词语搭配(5分)十一、文学常识题(10分)1. 选择题(10分)十二、文言文阅读题(10分)1. 文言文翻译(10分)十三、古诗词鉴赏题(10分)1. 古诗词鉴赏(10分)十四、名著阅读题(10分)1. 名著阅读理解(10分)十五、综合实践题(10分)1. 综合实践(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题(20分)1. 字词积累: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包括字词的读音、字形、字义等方面。
例如:注音、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词语等。
2. 语法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时态等方面。
例如:选择正确的句子成分、判断句子的时态等。
3. 修辞手法:主要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例如: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等。
二、古诗文默写题(10分)1. 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书写能力。
例如:默写《静夜思》等。
三、古诗文阅读理解题(20分)1. 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分析古诗文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题(20分)1. 考察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分析文章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
五、写作题(30分)1. 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语言表达等方面。
例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
六、语言运用题(10分)1. 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病句修改、词语搭配等方面。
例如:修改病句、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七、文学常识题(10分)1. 考察学生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等方面。
例如:选择正确的作者和作品、判断文学流派。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考模拟卷(北京专用)期中模拟卷(一)(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4.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一、基础·运用 (共16分)北京最美的季节到了。
初二年级开展了“漫步京城,寻味秋天”的文学研学活动。
有的同学在故宫漫步,有的同学在胡同徜徉,还有的同学攀登香山、长城……下面是同学们赏秋归来的所见所感,请你阅读文段,完成下列任务。
1.(4分)前往故宫赏秋的同学撰写了一则感想。
请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游故宫一直令同学们翘.首以盼。
此时的故宫是最佳的打卡圣地,它不再像个正襟危坐的君王,而是一个和_______(yán)悦色的老人,为我们呈现故宫独有的韵味。
②走在朱红的宫墙外,你就会发现紫禁城的秋色,早已悄.然降临。
树梢借着秋风从墙边探出了头,像位好奇的公主;滚圆的柿子争相越过琉璃瓦展露身姿,全力昭示着好运头。
踏进宫门,那更是满目皆秋。
秋阳正飞檐走壁地四处巡视,房檐上的五脊六兽精神抖擞;南窗下的宫猫,好不容易捱过夏日的_______(zào)热,欢喜地逗弄着满庭的海棠果:连原本深藏不露的西区银杏林,也跃动着满树金黄,气势非凡。
此时,宫墙内的秋色处处透露着凄凉之意。
(1)(2分)下列选项中字义、字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qiào)悄(qiāo)和言悦色躁热B.翘(qiáo)悄(qiāo)和颜悦色燥热C.翘(qiào)悄(qiǎo)和言悦色躁热D.翘(qiáo)悄(qiǎo)和颜悦色燥热(2)(2分)画线句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2.(2分)故宫午门正在举行“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的展览。
八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塞(sè)了结(liǎo)中看(zhōng)B.间或(jiàn)差使(chāi)蛮横(héng)C.肖像(xiāo)煞白(sà)豁亮(huò)D.请帖(tiě)涨潮(zhàng)绰号(chuò)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雾淞沆砀僦赁看幕清荣竣茂唠唠叨叨B.充耳不闻在劫难逃五彩斑阑无动于衷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D.衰草连天世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3、没有语病的是()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D.人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B.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C.我们看到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那分明是有人在它飞翔时用气枪打伤的。
D.这不是一只名贵的鸽子:灰色、嘴大且长,名贵的鸽子该是杂色。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孤芳自赏,卓尔不群,同学们渐渐地都疏远了他。
B.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画之所以脍炙人口,是由于他观察仔细,笔墨变化、写照传神已达到极高境界的缘故。
C.妈妈问小明:“作业写完了吗?”小明理直气壮地说: “没有。
”D.他望着遭劫后的家园,黯然神伤。
6、语序最顺当的是()A.经阳光的照耀,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常绿树,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B.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经阳光的照耀。
C.常绿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D.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
7、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2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③①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8、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功夫,太抱歉了!”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9、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靖节先生,著有《陶隐居集》。
B.《湖心亭看雪》描写了作者和朋友在西湖上游玩赏雪的情景。
C.《渡荆门送别》中“怜”字有“留恋”之意,是全诗的题眼,真切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D.《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诗人眼中大漠壮美的景象。
二、阅读部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8小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便舍船,从口入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B.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②具答之C.①见渔人,乃大惊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D.①处处志之②寻向所志1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问今/是何世。
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主要目的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B.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为了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C.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的句子是:“遂迷,不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D.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3段的两个“乃”意义相同,两个“具”意义也相同。
B.“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对外世社会的动乱、黑暗以及人们生活的困苦而感慨万分的情状。
C.“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了桃源人担心外人进入的狭小气量。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样划分朗读的音节停顿是错误的。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人—一替他们讲到了见闻。
B.这个人—一给他们详细地讲了所听到的事。
C.这个人—一都讲了他的见闻。
D.这个人—一都详细地讲了他们的见闻。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记住17、例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1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2段描写桃花源的宁静祥和,展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
B、第3段叙述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表现了桃花源良好的社会风尚。
C、第5段补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只是人们的幻想。
D、文章叙述武陵人探访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阅读下文,完成19小题华歆、王朗俱乘舟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9、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宁愿因为危机而抛弃他吗?B.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在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呢?C.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急着抛弃他呢?D.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呢?(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20----21小题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隔,界而未界,因而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20、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
下边诗文名句中加点的词语哪一个不能用来表现这种效果(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欧阳修《醉翁亭记》)21、下边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A.在适当的位置上装镜子的目的是要增加景致的深度。
B.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一面大镜子,就能使整个园林的景致翻一番。
C.装上镜子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更多的层次,但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
D.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镜子,园林的实际空间并没有扩大,但在视觉效果上,园林的景致丰富多了。
(四)回顾《阿长与山海经》一课,完成22----25小题2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23、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A. 保姆大抵面如土色B. 福橘烦琐莫明其妙C. 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 哀悼和蔼深不可测24、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开头)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大家)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2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 张开摆开压烤B. 伸开摆成挤烤C. 张开摊成挤烘D. 伸开摊成压烘第Ⅱ卷非选择题三、语言运用:某餐馆门口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使之完整。
(2分)四、默写(5分)1、《归园田居》(其三)中能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句是。
2、《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3、《使至塞上》中的名句是。
4、《黄鹤楼》中包含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是。
五、课外阅读:阅读《生命与气候》一文,回答问题。
(13分)生命与气候⑴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