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防护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6
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1.为加强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和合理使用管理,保证医疗工作正常需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办法所称抗肿瘤药物是指肿瘤患者化疗使用,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或损害生育功能等的危害。
主要指细胞毒药物。
3.医务科、药学科、护理部共同负责全院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
4.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并考核合格。
5.调配抗肿瘤药物需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6.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流程规定:6.1主管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决定病人的化疗,并与病人或者委托人谈话后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
6.2由有资质的护士进行化疗操作,给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性状,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6.3医护人员对化疗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包括个人卫生,食物和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以及病人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6.4观察患者病情,有无恶心、呕吐等反应。
如有出现,应做好处理和记录。
6.5如发生抗肿瘤药物外渗或溢出,按护理部制定的具体措施处理。
7.化疗废弃物处理规定:7.1化疗废弃物是指化疗过程中用过的物品、化疗溢出后的处理用物及用剩后要丢弃的化疗药。
7.2化疗废弃物放在的黄色塑料袋中,双层包装,并标上“化疗废弃物”。
由工人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
8.抗肿瘤药物的管理规定:8.1医务科定期组织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专项点评,公示分析结果。
8.2医务科定期组织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规范的培训和学习,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
8.3加强对抗肿瘤药物安全性监测,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进行监测和报告。
8.4药学科应对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等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临床抗肿瘤用药必须严格掌握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⑴严格控制使用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争取最佳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⑵严格掌握药物联用的指征,降低毒副作用。
⑶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给药方法。
⑷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⑸加强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尽量降低患者的药物使用支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抗肿瘤药物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给药。
3.必须以组织学诊断作为肿瘤化疗的基础,不能用抗肿瘤药做诊断性治疗和预防用药。
4.严格掌握肿瘤化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各类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注意给药的剂量和疗程,结合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5.联合化疗选择药物的原则:⑴每一药物应该在单独应用时有效。
⑵所用药物应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药理作用和毒性。
⑶数药同用不致减效或拮抗,并力求协同或增效。
6.严密观察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严格掌握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
7.开始化疗后,除被迫停药外,不可轻易停药,以防反跳。
8.肿瘤化疗时,必须加强支持治疗。
9.抗肿瘤药物废弃物必须与其它物品分开放置,并密闭存放在有特殊标记的特制的防渗漏的污物袋中,统一焚烧处理。
10.加强专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接触化疗的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血小板等指标测定,并做好记录,以监测其健康状况。
11.医务处督促和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和相应培训,组织检查和考核。
12.严格执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管理办法》,并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考核,与科室挂钩,与个人挂钩,奖惩分明。
医务处、药剂科、信息科等参与考核管理。
长垣市赵堤镇卫生院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血液制剂1、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本办法仅指血浆源医药产品,即血液制剂。
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特制订我院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护基本原则(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充分调动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并进行治疗。
(二)认真学习和了解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知识。
(三)作好健康教育,认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肿瘤患者及家属陪伴的宣传指导工作,普及防护知识。
(四)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疗药物的接触,防止药物由任何途径进入人体;(五)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设置配制抗肿瘤药物的专用房间,在专用层流安全柜内,由专人集中完成药物配制。
二、安全防护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化疗配置间应有明确的分区。
配制间为限制区,须有单独的洗手设施。
在配置间入口应有醒目的标志。
操作中不要在工作区随意走动,在储存药物的区域设置适当的警告标识,提醒操作者应注意的防护措施;在药物配置区域不允许进食、喝水和储存食物。
操作人员不得将个人防护器材穿戴出配制间。
三、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一)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安全配药方法,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二)应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及鞋套。
(三)在配制时选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
四、化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在配制完成后扎紧袋口从安全柜中取出,弃于配制室内的密闭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内,箱上有化疗专用警示标志。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具脱卸后直接丢入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
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垃圾箱的3/4时,及时将废物连箱一起密闭式运送至医院定点存放处处理。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一、总则
1、本规定是为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防止抗肿瘤药物的滥用、滥用错误,保障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有效及合理使用。
2、本规定为全国统一规范,所有在国内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医疗机构(包括诊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和研发机构必须遵守。
3、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包括药物的采购、管理、再购、使用、质
量检测和药物结果报告等全过程的管理。
二、采购
1、抗肿瘤药物采购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采购应从许可范围内
的合法药品供应商处购买正规药品,抗肿瘤药物应由有资质的药品经营企
业发行。
三、管理
1、抗肿瘤药物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购进、入库、配送、出库、使用及回收等渠道管理,进行有序的管理。
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抗肿瘤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直接接触这类药物的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防护知识;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抗肿瘤药物可以从以下途径暴露或污染:1、玻璃瓶在操作时不慎打破,药液溢出;2、药液拔出针头时,形成微粒气雾;3、药瓶内压力增强,以致药液喷出;4、注射器排气时,药液散发到空气中;5、药液瓶被敞致在操作台上;6、操作过程中有时不慎将针栓脱落,药物渗出;所以护理人员必须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在现有条件下把对护理人员的损害降至最低;一、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范1、化疗药物的配制:应在专用的配药室,由专人配药;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主要工作区域由缓冲区域、药品储备区、办公区、排药区、更衣区包括一更和二更、配置区、成品区组成;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垂直层流应全天24h运转,如无法保证,则必须在开机后半小时方可进行配置;操作台面上铺1块一面吸湿一面防水的垫布,消毒用物,1个小污桶以及1个锁口器;为了保证生物安全柜内的洁净度,要求操作台上的物品摆放要少;如没有专用配药室,必须在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室内进行;2、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套各1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3、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副无粉乳胶手套;1手套要求使用无粉乳胶手套,在乳胶手套内戴1副PVC手套;手套的透过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常每60 min手套破损或被药物污染则需要更换手套;在戴手套之前和脱手套之后都必须洗手;2防护服的要求防护服应由非透过性、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并且前部完全封闭袖口须加长并能卷入手套之中;配置化疗药物时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口罩最好带鼻夹,有条件佩戴N95口罩;3佩戴防护眼镜,普通眼镜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4穿防护服,戴双层手套;5护士在药物配置区域不得化妆、戴饰物;6按要求进入一更、二更两次更衣后,进入药物配置区域;4、所有化疗药物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40分钟,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每天在操作前后,分别用蒸馏水和75%的酒精仔细擦拭工作区域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配置过程中,每完成1例病人的加药配置后,应用75%的酒精消毒台面;5、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6、抽吸液体药物时先备好一次性注射器后再掰安瓿,以减少化疗药物在空气中的挥发;1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2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止粉末逸出;3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拔针时应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裹盖住针孔,防止药液外漏;4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吸药液时,药液不能超过针筒长度的3/4,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5自小瓶抽取药液时,应先注入少量空气,再行抽取药液,以防压力过大,造成药液外漏;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6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7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7、再次查对8、操作结束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10、护士将生物安全柜内清洁消毒后,将手套、防护服、口罩、帽子脱在配置区域,依次进入一更、二更换鞋、进入清洁间沐浴更换洁净服;没有配置中心的则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配制人员应严格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以及外渗处理措施;2、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3、配制化疗药物时应在通风宽敞处,戴好口帽及乳胶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4、在给予化疗药物前护理人员应严格三查七对确保用药无误;5、配制药物时,如护理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不慎被污染时应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配制用物应与其它用物分开放置;二、护士在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1 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安全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2 对有关职业危害及化疗药物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足,不系统,不全面;3 化疗药物在领取、摆放、保管及操作时不慎,将玻璃瓶、安瓶打破,药液溢出;4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带口罩不规范,不戴手套或只戴单层手套配置化疗药;5 操作过程中针栓脱落,化疗药外溢;6 配置化疗药时注射器与针头衔接不紧,瓶内压力大时药外溅护士脸、颈及手部皮肤;7 化疗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头帽或拔点滴后,针头随手携带,裸露的针头刺伤手;8 徒手分离和毁型化疗用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等;9 安瓶中未被使用的药液敞置在操作台上;10 徒手扎针,输化疗药;11 无专门配置化疗药的配药室及生物安全柜;12 配药时不能认真执行规范性操作规程,使用橡胶皮塞小瓶时注入瓶内压力过大又未排气至使拔针时药液喷出;13 把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时,药物散发到空气中;14 用过的安瓶或瓶盖通常剩有药液无意中投入生活垃圾桶;15 化疗废弃物末按流程处理;防护对策1加强化疗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专业意识和学科建设,对肿瘤科护士进行专门的从业教育和培训;利用岗前、岗中及日常的每日一题、每周一课,学习化疗基础知识,化疗的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化疗废弃物规范处理流程管理等,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和防护能力,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人员自觉遵守,护士长督促检查;2肿瘤科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工作环境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以减少护士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化疗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装排风装置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4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强化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使人员在操作中自觉遵守防护制度,避免发生过失行为,保证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5操作中严格执行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范;如有抗肿瘤药物外溅后,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他人接触;6加强化疗后医用垃圾的安全处理;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及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防渗漏专用黄色袋双层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一次性锐器物品如针头,头皮针等,用后装入锐器盒里封闭再装入专用黄色袋中与其他化疗废弃物一起集中转运,高温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如隔离衣、裤等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经高温处理;。
抗肿瘤药物防护管理制度
一、宗旨
本制度旨在建立完善的调整抗肿瘤药物管理机制,加强抗肿瘤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确保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保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二、保护范围
本制度所涉及的范围是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指能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或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癌的药物、放射治疗药物、移植用药物等。
三、管理规定
1、购进抗肿瘤药物
(1)购进抗肿瘤药物时,应当优先考虑药品质量。
(2)除体外药物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应当购进有效期在1年以内的药品。
(3)抗肿瘤药物的购进由医疗机构的受托人拍卖买入,并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2、配药抗肿瘤药物
(1)抗肿瘤药物的配药由医疗机构特许发药员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发放。
(2)严格按照药品标准,认真检查药品分装,提高药物质量确保。
3、收发抗肿瘤药物
(1)抗肿瘤药物的收发须建立完善的登记和监控制度,采用有效的药品保管方法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制度为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行为,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本制度特制定。
抗肿瘤药物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控制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和生物治疗药物等。
本制度不包括各种肿瘤治疗辅助药物,如促进白细胞增生药、止吐剂、镇痛剂等。
抗肿瘤药物的正确合理应用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为了谨慎合理地使用抗肿瘤药物,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在用药前,我们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并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避免不当用药行为。
2.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根据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3.医患沟通,知情同意在用药前,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同时,也要切忌重复用药。
5.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对于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充分考虑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6.不良反应,谨慎处理必须参照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抗肿瘤药物的管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确保患者的最大获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精神,鉴于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特制定以下基本原则,请各临床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肿瘤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各专科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谨慎处理不良反应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或减少药物对病患和医务人员的伤害。
2适用范围全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科室及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员。
3定义/术语3.1抗肿瘤药物: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生物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
3.2细胞毒类药物: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或损害生育功能。
4权责4.1本制度由药学部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4.2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监督、实施和建议。
5政策/规程5.1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原则5.1.1权衡利弊,最大利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5.1.2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5.1.3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1.4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实施肿瘤化学治疗应以病理结果为依据,没有病理结果的应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5.1.5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抗肿瘤药物的防护管理制度————————————————————————————————作者: ————————————————————————————————日期:ﻩ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特制订我院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护基本原则(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充分调动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并进行治疗。
(二)认真学习和了解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知识。
(三)作好健康教育,认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肿瘤患者及家属陪伴的宣传指导工作,普及防护知识。
ﻫ (四)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疗药物的接触,防止药物由任何途径进入人体; (五)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设置配制抗肿瘤药物的专用房间,在专用层流安全柜内,由专人集中完成药物配制。
二、安全防护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化疗配置间应有明确的分区。
配制间为限制区,须有单独的洗手设施。
在配置间入口应有醒目的标志。
操作中不要在工作区随意走动,在储存药物的区域设置适当的警告标识,提醒操作者应注意的防护措施;在药物配置区域不允许进食、喝水和储存食物。
操作人员不得将个人防护器材穿戴出配制间。
三、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一)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安全配药方法,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二)应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及鞋套。
(三)在配制时选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
四、化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在配制完成后扎紧袋口从安全柜中取出,弃于配制室内的密闭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内,箱上有化疗专用警示标志。
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特制订我院抗肿瘤药物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护基本原则
(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充分调动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并进行治疗。
(二)认真学习和了解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知识。
(三)作好健康教育,认真作好科室工作人员、肿瘤患者及家属陪伴的宣传指导工作,普及防护知识。
(四)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疗药物的接触,防止药物由任何途径进入人体;
(五)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设置配制抗肿瘤药物的专用房间,在专用层流安全柜内,由专人集中完成药物配制。
二、安全防护管理
环境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化疗配置间应有明确的分区。
配制间为限制区,须有单独的洗手设施。
在配置间入口应有醒目的标志。
操作中不要在工作区随意走动,在储存药物的区域设置适当的警告标识,提醒操作者应注意的防护措施;在药物配置区域不允许进食、喝水和储存食物。
操作人员不得将个人防护器材穿戴
出配制间。
三、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一)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安全配药方法,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二)应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及鞋套。
(三)在配制时选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
四、化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在配制完成后扎紧袋口从安全柜中取出,弃于配制室内的密闭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内,箱上有化疗专用警示标志。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具脱卸后直接丢入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
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垃圾箱的3/4时,及时将废物连箱一起密闭式运送至医院定点存放处处理。
抗肿瘤药物配制工作流程
一、操作前洗手、戴好一次性口罩(加两块无菌纱布);操作时戴两副手套,操作过程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二、使用化疗药物专用层流洁净安全操作台前,应先打开风机及照明开关0分钟,然后使用75%的酒精对操作台进行擦拭,调整座椅,检查所需物品(纱布、启瓶器、砂轮、治疗碗等),将安全操作台玻璃窗降至离台面18厘米,开始配置。
三、配置时应做好核对,选用合适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配置。
四、配置方法:
(一)安瓿:针剂安瓿抽吸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用砂轮划安瓿易折点,垫以纱布掰开安瓿,以防划破手套。
用无菌注射器将药液抽出,注入液体瓶内混匀。
(二)密封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密封瓶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避免针头与注射器之间的泄漏,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将液体抽出,注入液体瓶内混匀。
五、配置完毕,再次核对空安瓿无误后,在输液标签上注明加药时间及加药人姓名。
六、将配好后的药液放在指定的位置待用。
配置结束后应清洁台面,做到台面干净整洁,无水痕、药痕,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
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在配制完成后扎紧袋口从安全柜中取出,弃于配制室内的密闭化疗专用医疗垃圾箱内。
七、规范洗手。
八、配置完毕30分钟后关闭风机、照明。
应急预案
一、当化疗药物外溅时,立即标明污染的范围,避免他人接触。
二、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当药物完全被除去后,被污染的区域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清洁剂反复清洗3遍。
三、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抹擦,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不慎溅到工作服上,要立即更换、冲洗。
四、如不慎使药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三分钟后用洗手液清洗。
如不慎溅入眼睛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五、当溢出量大于150ml时还应对整个安全柜的内表面进行清洁。
六、配药后清洁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