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教案主题:花瓣飘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花朵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描写花朵的形象词语,培养学生对花朵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细节、感知美的能力,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花朵的结构和特点。
2.描写花朵的形象词语。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花瓣飘香的图片、教学录音机。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花瓣飘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小铁匠》一课,你们还记得小铁匠和花瓣飘香的故事吗?2.利用PPT展示花朵的图片,询问学生对花朵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约10分钟)1.通过教学录音播放课文《花瓣飘香》,让学生聆听并跟读。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步骤三:感受(约15分钟)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朵的结构和特点,例如花瓣的颜色、形状、数量等。
2.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朵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象词语描绘花朵。
步骤四:朗读(约10分钟)1.分散学生,让他们与伙伴一起合作,互相朗读课文《花瓣飘香》。
2.召集学生到一起,将他们小组的朗读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步骤五:小结(约5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概括花朵的结构和特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重点,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活动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花坛观察各种花朵的颜色、形状和数量,并让学生用形象词语描绘花朵。
2.以《花瓣飘香》为题,组织学生创作绘画作品或写一篇短文,来表达对花朵的欣赏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花瓣飘香》重点词语:花朵、花瓣、形象词语描写花朵的形象词语:鲜艳、娇嫩、多姿多彩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花朵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美丽。
通过描写花朵的形象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节的能力和感知美的能力。
《花瓣飘香》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花瓣飘香》,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认识花瓣的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简要描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花瓣飘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友情和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花瓣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花瓣的象征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3 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美好氛围。
4.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花瓣的象征意义。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4.6 小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本节课出现的生字词,加强字词记忆。
5.2 复述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3 家庭作业结合故事内容,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6.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进行评价。
《花瓣飘香》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花瓣飘香》是一篇描绘亲情、关爱他人的故事。
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花瓣飘香》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故事学生齐读《花瓣飘香》,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
4.3 讲解故事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4.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5 情境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章:课后作业1. 复述故事: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3.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作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6.2 故事复述评估: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写作练习和家庭作业,评估学生对亲情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1.3 情感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语音的准确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些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语音的准确性。
4.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5 情景创设: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5.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互动交流,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花瓣飘香》的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6.2 图片或视频资料: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和增强学生的兴趣。
6.3 学习活动指导:提供一些学习活动的指导,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课堂活动设计: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花瓣飘香》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瓣飘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
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1)怎么摘花瓣的?(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3)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感悟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体会她真挚、纯朴的亲情。
3、在反复诵读中积淀情感,唤醒孩子们对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文字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积淀情感,唤醒孩子们对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哪篇课文吗?(花瓣飘香)(师生一起板书课题)(师: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瓣”是左中右结构,中间的“瓜”写得要窄点,这样字才不会像个“大胖子”;“飘”的右边是“风”,有“风”花香才能飘得远。
)师:课前预习了吗?(预习了)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这篇课文,看,老师还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首小诗呢!(课件出示画面,月季花的底纹和淡淡的音乐)。
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花瓣飘香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师:听了这首小诗,你想说什么?(指名说)师:一片花瓣代表了小女孩的一颗心。
(板书:一片花瓣一颗的心)(手指横线)这道横线邓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填写。
你们准备怎么办呢?(读书)真好!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板书)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2—10节,你能不能从文章中读出一颗心来。
好!下面请小朋友们边想这个问题,边读书,可以轻声读课文,可以默读课文,可以边读边画,把你想到的就记在书上。
比一比,谁想得多,想得好。
生:自由读课文,写体会。
《花瓣飘香》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口语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简要介绍《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观念。
2.2 词汇学习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和词汇练习来巩固新词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讲解词汇和语法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课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3 词汇学习教师列出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教师设计词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检查学生的合作能力。
5.2 词汇掌握情况通过词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中新词汇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是否能正确使用所学词汇。
5.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评估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是否能传递正能量,关爱他人。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采用《花瓣飘香》教材,包括故事文本、词汇列表和练习题。
《花瓣飘香》详细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花瓣飘香》是一本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在花园中与花瓣的互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和爱心。
1.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爱心传递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简介介绍《花瓣飘香》的故事情节,主要角色和情节发展。
2.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爱心传递。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瓣的美丽。
3.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3.3 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花瓣相关的作品。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花瓣飘香》绘本。
花瓣道具。
绘画纸张和绘画工具。
4.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适合学生表演的的空间。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花瓣道具,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讲述故事《花瓣飘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5.2 呈现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瓣的美丽。
引导学生体验爱心传递的重要性。
5.3 理解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4 应用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花瓣相关的作品。
5.5 总结总结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爱心传递。
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学生在讨论、表演和创作环节的活跃度。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6.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组织一次学生作品的展示会,邀请家长和其他同学参与。
-让学生向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程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顺利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3
三年级语《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第二时【欢迎浏览。
在本站搜索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
2、结合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一的学习,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在第几段?请你找出。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交流: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
(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13、是啊,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
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要求:轻轻地读读,3-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
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
(懂事在哪里呢?)(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4)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中读出吗?
()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
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6)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她是个——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
(板书:爱花)
(7)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8)“惶恐”是什么意思?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
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
(9)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这是哪一个词的意思?读好词语:不知所措
(10)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板书:善良
(11)我们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
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2)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为什么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很快就会回答的。
(1)出示句子: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1)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
可见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板书:孝顺)
(2)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3)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
(4)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你能加上“——地说”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
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 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B(1)小女孩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板书:听话)“爸爸信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她这样做了,想想她在回信中会怎样对爸爸说呢?
(2)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让妈妈的病好起,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6、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7、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8、现在,让我们再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你会读懂更多!再次投影第三段:(1)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2)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
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3)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
(板书“飘香”)
#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4)现在谁读读题——花瓣飘香。
#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9、小朋友,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
可还有一段,写的是什么呢?(三)读悟最后一段。
1、指名读11小节。
2、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
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
、用心读读这段话。
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6、小朋友,一片花瓣,一盆月季,凝聚了孩子对妈妈的多少真情,
7、认识这么一位可爱的懂事的小女孩,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感动,老师忍不住也想吟一首小诗,
8、这样吧,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先默默地在心里读一边,然后一起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
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9、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10、学了这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聪明的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先说?
11、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欢迎浏览。
在本站搜索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
板书:花瓣飘香
爱花小女孩摘花瓣善良
懂事孝顺听话
转载自仪征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