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981.00 KB
- 文档页数:16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5篇第一篇: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1.随身听、饮料罐2.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细胞模型、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谈话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与思考。
(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学生说出使用方法)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2.讲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符号1.列举。
你能说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过的符号吗?(学生回答:如“速度v”、“冷锋、暖锋”等。
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你能说出在生活中,我们用到过哪些符号吗?你能简要画出来吗?(学生回答并画简图:交通标志、厕所标志、电源标志等)2.读图并思考。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图1-1,结合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思考为什么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呢?(1)分析交通标志,得出结论: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分析电流表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分析时间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提问。
请大家分析并说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展示饮料罐上的请勿乱丢的提示、开关上的“开”与“关”、交通标志等)4.实践。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2章复习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原子核:带正电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回顾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如地球仪、细胞模型等。
2、符号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基础巩固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 欧姆定律B. 植物细胞结构C. 奔驰车标D. 等腰三角形【答案】C2.下列各图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答案】A3.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
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A. 磁感线B. 时间tC. 一氧化碳分子D. 眼球结构【答案】B4.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原子结构B. 空气成分C. 结胞结构D. 注意行人【答案】D5.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A. 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B. 通过水分子模型认识水分子结构C. 用红色水滴的移动来证明动物的呼吸作用D. 通过两个塑料杯中的水温变化研究温室的保温原理【答案】B【考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动物的呼吸作用,磁场和磁感线思维拓展提高6.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B. 向内推书使书隆起C. 地球仪D.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答案】C7.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 原子结构B. 接种疫苗标志C. 新冠病毒D. 二氧化碳分子【答案】B8.模型法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电子云原子模型。
下列排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A. ①③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答案】A9.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目录 (1) (3) (5) (7) (9)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4)模型的类型【说明】由于模型具有简单化、理想化的特点,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应用模型方法时也要注意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模型毕竟不是原型,它与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因此将由模型得来的信息处理后所得结果外推到原型时,要注意原型的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因素。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例如,s(路程)、t(时间)、g(克)等。
2.符号的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符号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图形等。
某些公共标志,如交通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等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3.几种常见符号简介符号能简明地表示事物,在生产、生活、各学科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
(1)常见数学符号。
加、减、乘、除(+、、×、÷)、三角形(△)、平行(//)、数的平方(n2)、数的开平方(√n)等。
(2)常见天气符号(如图所示)(3)常见物理符号。
力(F)、电流(I)、电压(U)、电阻(R)、速率(v)等。
(4)常见的通用符号(如图所示)一、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A.H2O(表示水的符号)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C.电流ⅠD.沙盘中的校园2.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B.注意行人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3.下列属于符号而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C.甲烷分子结构D.欧姆定律4.下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中,没有用到模型的是( )A.宇宙体系(哥白尼)B.表示磷元素(道尔顿)C.叶结构D.二氧化碳分子5.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⑤6.下列所示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7.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水分子B.开关C.眼球模型D.植物细胞8.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肯德基店B.眼球结构C.中国政区图D.动物细胞9.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A.B.C.D.10.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磁感线B.眼球结构C.电流表D.CO2分子结构二、填空题11.模型类型: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或的示意。
模型可以是的,也可以是的。
12.符号的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
如:、等。
13.符号的意义和作用:(1)用符号能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引起的混乱。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分析】一.模型1.模型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模型的分类:(1)对不易观测的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地球仪、行星模型、分子结构、细胞结构。
(2)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计算机图像。
(3)可以是对复杂的对象和过程的示意: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模型描述。
(4)模型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二.符号1.符号的定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的分类:数学运算符号、交通符号、汽车标志、元件符号、商标、单位符号等。
三.模型与符号的应用1.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2.简化事物的描述【例题分析】【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A.足球烯B.电路图C.m-V图D.危险品标识【答案】D【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vtB.C.D.【答案】C【解析】A.这是一个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 .这是一个水分子模型,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警示标志,故C 符合题意;D .这是一个C 60分子结构模型,故D 不符合题意。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下列是公交车上常见的警示图,属于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后果的是( ) A.B.C.D.2.下列模型将微观的事物变为宏观的是( )A.“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模型B.人体结构模型C.牛顿第二定律:F=ma D.水分子模型3.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A.杭州地铁标志 B.眼球结构C.直方图 D.“玉兔号”月球车模型4.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计算机图像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5.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I=UD.R6.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奔驰标志B.新冠病毒C.地球仪D.电路图7.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 B. C. D.8.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A.B.C.D.11.以下属于符号的是( )A.甲烷分子B.地磁场C.电压表D.欧姆定律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B.水分子A.欧姆定律I=URC.金属元素钠Na D.漏斗13.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和,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