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594.67 KB
- 文档页数:6
探究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电气设备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
一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状态异常,对工业生产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施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全面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在制定电气设备维修决策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设备的实施状态信息,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工作环境、使用频率、故障发生率、维修频率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为设备状态评价提供参考,帮助分析设备的健康状况和故障率,为设备维修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建立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在全面收集设备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设备状态评价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直观地判断设备的实施状态。
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可以基于设备历史数据,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率、可靠性等多个因素,给出设备的维护保养建议,为设备维修决策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依据。
三、确定维修策略在确定电气设备维修策略时,需要根据设备实施状态评价模型,综合考虑设备的状况、维修成本、生产计划等因素,制定出可行可靠的维修方案。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维修策略:1. 预防性维修:根据设备状态评价模型,预估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使用寿命,及时进行例行性的维修保养,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对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2. 抢修维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或状态异常时,需要立即上门抢修,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 更换维修:当设备老化或部件严重损坏时,需要考虑更换设备或更换设备部件,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基于全面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建立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及确定维修策略等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规范地实施设备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电气设备的维修决策一直是电气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和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的维修决策方法也在不断探讨和完善。
本文将就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和方法论出发,分析电气设备维修决策的重要性和方法的选择。
一、电气设备维修决策的重要性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生产和安全都至关重要。
而电气设备的维修决策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个合理的维修决策方案,不仅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修决策的基本原则在制定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案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安全第一是制定维修方案的首要原则,任何维修方案都必须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为前提。
(2)可靠性原则:维修方案应该能够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故障次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经济性原则:维修方案应该具有经济性,在确保安全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1)经验法:即根据维修人员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对维修方案进行制定。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尤其适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缺点。
(2)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故障发生可能的各种可能性的组合与排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为制定维修方案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设备和系统的维修决策。
(3)状态监测法: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找出设备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维修决策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设备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维修决策的影响因素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的工作环境、运行状况、工作负荷等因素都会影响维修决策的制定。
摘要:通过不断探索和推进基于状态监测与状态检修为主的发电设备优化检修管理,实现设备风险的可控在控,为发电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发电设备状态监测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管理中图分类号:tm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70-03一、概述二、状态管理体系建设从我厂成立点检以来,逐步加大以精密点检为主的状态检修管理力度,改变原基于缺陷维修的点检方式。
我厂将精密点检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作,通过精密点检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安全因素控制,并确定了从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性能测试、劣化分析等几方面全面开展精密点检的管理思路,分别采取和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实施基于日常点检、全员参与的精密点检管理模式。
针对振动、红外成像等检测项目,分别制定了《张家口发电厂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标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文件,并成立状态监测小组,由技术负责人牵头进行监督管理。
并将在线监测系统按一类生产设备全部纳入点检日常管理,形成常态化的检查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通过设备管理体制创新,不断拓宽精密点检管理范畴。
尤其随着大容量和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对水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厂于2009年6月正式实施在线化学仪表点检,积极开展水汽系统在线化学仪表的性能检验和状态诊断,通过对仪表系统的综合性测试、对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判定,定量地确定我厂在线化学仪表系统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根据状态评价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有效提高化学管理水平,杜绝出现热力系统结垢、腐蚀和积盐等问题。
2012年我厂又在系统内首创成立了自动化点检,整合了热控和继电保护两个专业,实现了设备专业点检的全覆盖。
三、状态监测技术与系统应用1.应用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在役设备状态监测为了更好地检测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获得在役设备运行状态,将全厂设备进行分类和筛选,着重加强主机以及重点和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探究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电气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支持。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电气设备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时,如何做出正确的维修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就探究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的重要性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决策,即在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确定维修的具体方法和时机。
正确的维修决策可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而错误的维修决策则可能会导致设备进一步损坏,增加修复难度和成本,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设备状态监测与评估在进行维修决策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设备的工作情况、使用年限、工作环境、历史维修记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维修方案比对与选择在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估基础上,需要对不同的维修方案进行比对与选择。
维修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维修成本、维修周期、维修后的设备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和权衡各方面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维修方案。
3.维修决策的风险评估在确定了维修方案之后,还需要对维修决策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应该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维修后设备可能的工作状态等因素,全面评估维修决策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4.维修实施与监控一旦确定了维修决策,就需要按照维修方案进行实施。
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对维修进展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跟踪,确保维修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还需要及时调整维修计划,处理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维修的顺利进行。
5.维修后的状态检查与评估维修完成后,还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和评估。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电气设备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生产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和损坏,这就需要进行维修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施电气设备维修时,决策方法的选择对于维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相关问题。
一、电气设备维修的必要性电气设备的维修是维护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设备性能和寿命的重要举措。
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老化、过载、功率不足、环境恶劣等,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
这时就需要进行维修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而忽视维修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在实施电气设备维修时,决策方法的选择对维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故障类型,可以采取以下决策方法:1. 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进行的维修,目的是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
常见的预防性维修包括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和更换易损件等。
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2. 故障性维修:故障性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进行的维修,目的是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性维修通常需要在设备停机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过程中需要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以减少停机时间。
3. 改进性维修:改进性维修是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进行的维修,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改进性维修通常包括优化设备结构、改进设备工艺和技术更新等。
以上三种维修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相互结合的,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维修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三、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的影响因素1. 设备类型和性能: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在使用特性上有所区别,性能差异也比较明显。
因此在选择维修决策方法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类型和性能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2. 故障类型和原因:设备的故障类型和原因不同,所需的维修决策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探究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方法是指将各种维修需求和维修类别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以确定最优维修方案,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电气设备状态在进行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之前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状态分析,通过现场测量、试验、检查等方式,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以及各种断路器、开关的状态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分析设备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以及各种故障率数据,确定出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分析,可以确定出设备维修的重点和方向。
二、确定维修需求和维修类别在分析完电气设备的状态之后,还需要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确定维修需求和维修类别。
维修需求包括预防维修和故障维修两种,预防维修是指在设备正常工作期间进行的一系列维修工作,以保证设备长期正常运行;而故障维修则是针对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的维修,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三、进行维修方案比较和评估在确定维修需求和维修类别之后,需要进行维修方案的比较和评估,从而确定出最优维修方案。
维修方案比较和评估包括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
成本方面,要考虑维修所需的时间、人力和物资等成本,以及维修后设备的运行费用,从而确定出维修的成本。
同时还需要考虑维修对设备寿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长期成本。
可靠性方面,要考虑维修方案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以及维修后设备能否长期正常运行。
安全性方面,要考虑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从而保证维修过程的安全。
通过对维修方案的比较和评估,可以得出最优维修方案。
四、实施维修确定维修方案之后,需要进行实施。
在实施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整洁,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变化,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电气设备在各种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决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希望为电气设备维修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电气设备维修决策在日常生产和工程维护中非常常见,它对设备的性能、寿命、安全性等方面至关重要。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维修决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准确地识别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和严重程度?如何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和时机?如何在维修过程中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的方法应当包括故障诊断和评估。
故障诊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来确定设备的故障原因和严重程度。
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人工巡检、数据分析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不够准确。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在故障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振动分析、红外热像仪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设备的故障原因,并为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维修决策方法还应包括维修策略的选择。
在确定了设备的故障原因和严重程度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维修策略。
一般来讲,维修策略可以分为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和更换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指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其目的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修复性维修是指在设备故障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修复,其目的是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更换性维修是指在设备故障无法修复时对设备进行更换或更新。
选择合适的维修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维修决策方法还应包括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在进行维修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维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维修工具和材料,保证维修的质量和可靠性。
还需要对维修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包括故障诊断和评估、维修策略的选择以及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摘要:传统的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都是以时间周期为基础,采用定期维修的计划检修制度。
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这种计划检修制度已不能真正满足现代电气设备的维修需求。
在不断的探索中,人们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设备检修体系,即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并将逐步以状态检修代替计划检修。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引言定期检修和状态维修是目前维修电气设备的两种主要方式,状态维修逐步取代定期检修已是必然趋势,实施状态维修的关键是正确判断设备的当前状态、合理预测设备的发展趋势及确定最佳的维修时机,但由于电网环境、技术水平、设备状况和维修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状态维修具有技术要求高、维修系统复杂、前期投入大、准备工作量大等特点,全面实施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状态维修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电力企业已相继选取试点开展状态维修工作。
1状态维修对水电企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电力的输送是发电、送电、供电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设备。
保证这些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就能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
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水力发电企业在市场化中,也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就要求水力发电企业要保证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以便实现电力的稳定的发电能力。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现有的定期维修保养,没有把设备运行状态放到第一位,而是进行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这样就会使大量不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进行了重复的维修保养,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而且大量的维修保养也会增加出现误操作的几率,反倒对现有运行正常的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故障。
同时,由于定期保养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常用电,这样的维修保养因涉及的设备多,保养维修的时间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更大。
而状态检修是对现有检修模式的完善,在现代检修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状态异常,需要实施维修。
然而,根据电气设备的不同特点和维修需求,不同的维修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维修效果,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为此,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相关问题。
状态维修是指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与诊断,针对性地采取维修措施,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根据维修措施的不同,状态维修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指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早期发现并纠正设备隐患,从而防止设备损坏或失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修复性维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状态下,采取一定的维修措施,修复设备并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改进性维修是指在设备修复或维护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设备结构和工艺,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改进性维修是状态维修的最高境界,它不仅可以解决设备的当前问题,还可以为设备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状态诊断与判断状态诊断是指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症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设备的状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状态诊断需要依靠一定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如故障检测仪、电子多用表等,同时还需掌握一定的电气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病因分析和判断。
(2)维修方案设计维修方案设计是指在状态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的故障类型、影响程度和维修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维修方案,并确定维修措施、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等具体内容。
维修方案实施是指按照设计好的维修方案,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4)维修效果评价维修效果评价是指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检测、测试和评估,检验维修效果的好坏和维修质量的合格程度,为下一次维修提供参考和借鉴。
(1)选用合适的维修措施根据设备的故障类型和影响程度,合理选择维修措施,避免因维修方法的不当而导致的二次损伤。
doi:10.3969/j.issn.1001-893x.2013.08.023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方法任 猛1,,黄年全2,徐国良1,黄 斌1(1.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站,海南三亚572427;2.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710043)摘 要:为解决定期预防性维护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方法,并参照OSA CB M 标准,构建了适用于测控系统的维护决策系统。
通过对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性能评估、状态预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进一步提升测控设备维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测控设备;基于状态维护;物联网;故障诊断;性能评估;灰色预测中图分类号:V556;TP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93X(2013)08-1088-06Decision making Method of Condition basedMaintenance for TT &C SystemREN Meng 1,HUANG Nian quan 2,XU Guo liang 1,HUANG Bin 1(1.Sanya Station,Xi 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Sanya 572427,China;2.Xi an Satellite Control Center,Xi an 710043,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existing in periodic preventive maintenance,th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of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for TT&C syste m is put forward and a maintenance resolution syste m is construc ted,which is applied to TT&C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OSA CBM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 ondi tion based Maintenance)standard.Through the study on such critical technologies as state monitoring,fault di agnosis,performance evaluation,sta te prediction,i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practicable and it can further im prove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TT&C system.Key words:TT&C syste m;condition based mainte nance;I OT;fa ult diagnosis;performa nce evalua tion;gre y prediction1 引 言定期预防性维护是目前测控站设备广泛采用的一种维护方式,维护时间间隔一般可设置为半年、月或周。
但随着测控站运行管理技术的提高,定期预防性维护的弊端也日趋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测控站设备复杂、规模较大,对部件和系统的寿命统计很难开展,维护周期的确定较为盲目,容易出现维护过剩或维护不足,预防效果并不理想;(2)测控工作日趋密集,一些设备甚至常年处于开机工作状态,定期维护经常难以按期、按量实施;(3)各测站维护信息化水平较低,对测试数据缺乏有效分析和积累;(4)反复拆卸和测试,可能导致设备性能的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分析决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基于状态的维护(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 M)。
本文采用基于状态的维护思想,并参考OSA CB M 七层标准对其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应当前航天测控领域发展趋势的维护模式,以满足日趋常态化的航天发射任务和在轨卫星管理工作需求。
2 基于状态维护基于状态的维护其主要思想是从设备内部植入的传感器或外部检测设备中获得系统运行时的状态1088 第53卷第8期2013年8月电讯技术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Vol.53 No.8Aug.2013通讯作者:renmeng041647@ Corresponding auth or:renmeng041647@收稿日期:2013-01-05;修回日期:2013-04-23 Received date:2013-01-05;Revised date:2013-04-23信息,通过对这些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或周期性的评价,最终确定设备的维护需求[1]。
由于它能够较好地克服事后维护和定期维护的弊端,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增强系统的通用性,相关研究机构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CB M 的标准。
根据OSA CB M,即CBM 开放系统体系结构,CB M 系统可划分为7层结构[2],如图1所示。
图1 OS A CB M 七层结构Fig.1The seven layer architecture of OSA CB M该标准由美国海军联合Boeing 、Caterpillar 、Rock well 等公司共同制定,目前已在美国陆军AH -64/UH-60直升机和空军F-22/F-35战斗机等项目上得到应用和推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标准中各层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现场数据,提供给上层服务;(2)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相关的计算,如滤波、特征提取等;(3)状态监测层:对下层输出数据与其相应的系统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状态偏差,可根据需要完成报警功能;(4)健康评估层:对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的性能状态进行评估,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5)预诊断层:预测设备未来性能状态,可推断其未来有效工作时间RUL(Re maining Useful Life);(6)决策支持层:提供维护策略和相应的动作指令。
由于要考虑设备工作和资源限制等实际因素,OSA CB M 体系中对这一层没有明确的要求;(7)表示层: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和各种信息的显示功能。
3 维护决策系统设计根据目前测控系统体系结构,我们参照OSACB M 7层结构,设计了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系统,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系统Fig.2Decision making system of condition basedmai ntenance for TT&C system该系统以基于状态维护为主导思想,结合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 O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进行设计。
其主体框架为基于状态的维护决策过程,设备状态感知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为故障等设备态势信息提供可视化管理功能。
4 关键技术分析4.1 设备状态感知基于状态维护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获取所需的充足状态信息,做出维护决策的过程。
在感知层,主要考虑采用物联网和在线测试等相关技术,完成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或定期采集,以满足对系统状态全面监测和故障信息正确判断的要求。
4.1.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网络相连,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3]。
在测控设备中,其应用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设备多级监控目前测控系统多采用网络化监控方式,设备级监控通过设备内置检测/传感装置采集设备状态信息,由ARM 微处理器或其他控制器件进行初步处理;系统级监控通过监控网络,对系统当前状态进行统一管1089 第53卷任猛,黄年全,徐国良,等:基于状态的测控设备维护决策方法第8期理,完成测控系统状态的集中监视和处理。
非网络接口设备通过工业级接口转换设备接入系统监控网中。
测控系统的长期运行表明,目前其监控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的较为可靠的底层信息采集能力。
(2)无线传感网络由于设备自身监控接口有限,无法满足信息的全面性和完备性要求,可以考虑采用无线传感器来扩大设备底层信息的采集范围。
如使用温度、振动传感器增强对天线电机工作状态的监测和分析,通过振动传感器监视天线运行状态等。
目前物联网技术中主要无线传输协议有蓝牙(Blue tooth,IEEE802 15 1)、射频(Radio Frequenc y,RF)、WiFi(IE EE802 11b)、Zigbee (IEEE802 15 4)等[4],其中Zigbee协议技术由于成本少、功耗小、复杂度低等特点,比较适合在测控系统中应用。
(3)射频识别目前测站装备管理主要沿用传统模式,通过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和专人管理制度来实现装备实力统计和备件库存管理,其过程由人工完成,需形成相应的纸质文件记录,效率较低。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构成,通过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由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物品信息,完成对应物品的识别和相关数据获取[5]。
由于其具有非接触识别、读取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物流管理和维修跟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使用RFID进行测控设备管理时,对于整台套的设备或独立模块、板卡可分别安装电子标签,以记录其详细信息;对于通用型或体积小、数量多的备件,可统一包装并在包装上安装电子标签,注明备件的详细信息和数量。
利用RFID,可以实现装备的自动出入库管理、状态监视和履历追踪,可对配属设备、配套备件进行全寿命管理,使测站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4.1.2 在线测试技术内嵌检测/传感装置往往无法获取系统的一些宏观状态信息,如设备性能指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 CBM允许通过外接检测设备采集系统状态数据。
对于测控系统,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不必要的拆卸测试,可使用逐渐成熟的自动化测试设备(ATE),通过外接测试仪器网络,完成测控设备宏观性能数据的在线获取。
4.1.3 数据库设计根据基于状态维护要求,系统数据库设计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数据库设计Fig.3System database desi gn(1)实时状态库实时状态库用于存储设备运行期间采集到的底层状态数据。
目前测控系统已经具备较为完善和合理的状态数据库,可考虑继承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