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推断预测法-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8
一、名词解释1、广义犯罪学:P2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2、犯罪学:P4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3、犯罪现象:P4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
4、犯罪原因:P5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现象。
5、犯罪对策:P5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原因,由有效地防止、遏制、减少犯罪的方针、原则、措施及其体系。
6、犯罪组织形式:P84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
7、犯罪方式:P84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8、犯罪类型结构:P89指按一定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各种有机结合,是整体犯罪现象中不同犯罪类型的比例关系。
9、犯罪后果:P89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一般是指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10、犯罪动态:P90指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11、犯罪的起伏率:P113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
12、犯罪的消长率:P114指犯罪的升降主要取决于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彼此消长。
13、犯罪的辐射率:P116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扩散。
14、犯罪人:P117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的一切人。
15、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P136是产生犯罪的源泉,它由犯罪人的需要。
欲望和客观环境的诱发及刺激因素等构成。
16、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P138它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运作机制对犯罪行为的作用方向相反,具有抑制、约束作用。
17、犯罪条件:P147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8、犯罪诱因:P148指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的现象。
19、犯罪动力:P156即犯罪发生的内趋力、外诱力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内控力和外控力等的差力关系的称谓。
阅读理解中的推断题技巧课件在阅读理解中,推断题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题型。
它要求我们在理解文章表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得出文章中没有直接表述的信息。
掌握有效的技巧对于解答这类题目至关重要。
一、推断题的特点和常见类型推断题通常不会在文章中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文章的细节、主旨、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多方面因素。
常见的推断题类型包括:1、细节推断:根据文章中的某个具体细节进行推理。
2、主旨推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推断出作者的观点或文章的深层含义。
3、逻辑推断:基于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对比、类比等,得出结论。
二、解答推断题的基本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是关于细节、主旨还是逻辑的推断。
2、回读文章有针对性地查找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尤其关注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分析信息对找到的信息进行仔细分析,思考其潜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关联。
4、做出推断根据分析得出合理的推断,注意要基于文章内容,不能主观臆断。
三、具体技巧1、关注文章中的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却”等,这些词往往暗示着前后内容的变化,可能隐藏着重要的推断线索。
例如:文章中说“他一直以来都很努力学习,然而这次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可能在考试中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或者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2、留意文中的比较和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倾向和重点。
比如:“A 方案虽然成本低,但效果不佳;B 方案成本较高,却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可以推断出作者更倾向于选择 B 方案。
3、结合上下文语境有时候,单独的一句话可能难以理解其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准确推断。
比如:文中提到“她看着窗外的雨,心情十分沉重。
”如果前文提到她有重要的事情要出门,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她可能因为下雨而无法出行,感到烦恼。
4、注意作者的态度和语气作者的态度可以是支持、反对、中立等,通过语气词和表述方式可以判断,从而帮助我们进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