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考点之新航路的开辟3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考点之新航路的开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2)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o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这个时期欧洲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的了解,使他们走出欧洲成为可能。
(4)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对欧洲人的海外探险起了重要作用。
(5)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通过原来的商路经营东西方贸易非常困难。
2、时间:15-17世纪,持续200多年。
3、影响:(1)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16世纪(2)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3)三个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4)过程(结合教材地图掌握):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直达印度;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影响: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初中历史
(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在欧洲广为流传,激
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
③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发展、寻找、垄断、控制)
(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寻新航路。
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
③航海技
术的进步。
(指南针、大型海船)
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1497-1498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4、影响:
(1)它是继郑和远洋航行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
新航路开辟名词解释
新航路开辟是当今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开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它将有助于改善全球贸易和运输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新航路开辟,指的是将国际海上运输航道延伸到距离本国境内更远的地方,以及在新的海域进行海上建设工程、新的港口建设等。
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航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拓宽海上贸易通道,这意味着在贸易等不同方面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机遇和优势,能够满足更多商业机会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同时,新航路开辟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的航路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以为发展中的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因为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才能促进环境、社会等维度的可持续发展。
新航路开辟还可以带来影响政策的更多的财政收入。
新的道路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海上贸易税收,从而使政府有更多的资源来投资于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层面的需要。
此外,新航路开辟也有助于国家在国际间的旅行和交往,因为更多的航路可以使客运船只进行更安全、更迅速的运输,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连接世界各地,也是实现友谊和和谐的重要途径。
总之,新航路开辟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国家带来财政收入,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国家间的友谊与联系,促进全球和谐。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新航路
开辟,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
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但另一方面,也给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如何看待新航路运动,要从两方面对待。
意义
第一,引起商业革命。
由于新航路开辟,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
第二,引起了“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
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摘要】传统史学认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导致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辟新航路。
通过对1500年左右地中海、黑海和伊斯兰世界经济史的分析,文章尝试纠正这个历史中的重大谬误,并指出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中古晚期商业国家推行的垄断商业经营方式,以及近代商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东西交往商路的中断。
【关键词】土耳其;葡萄牙;地中海贸易“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15世纪后半期伟大的海上发现处于同一时期,长期以来历史学家认为,这两个运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土耳其人切断了欧洲和东方之间所有伟大而古老的商路,因而欧洲就不顾一切探索通往东方的其它商路。
1498年,当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时,终于发现了这样一条道路。
这个时间东方的商路转移了,‘但是在土耳其势力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之间极少或根本没有联系。
一系列与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无关的动机导致了像葡萄牙的亨利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样的人去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
当通往印度的道路打通时,便发现该道路占有商业的根本优势。
’从1507年起,他们封锁红海和波斯湾以便不使任何香料沿着过去的商路经过。
”一、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衰败有着复杂的政治原因1500年前后世界是处于从中古向近代的大变动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新的秩序尚未形成。
这种混乱状态对传统商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中古早期,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主要操纵在拜占庭帝国手中。
拜占庭帝国由于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控制了地中海周围的重要经济发达区域,而且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所以中古早期的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都处于它的控制之下。
北部商路与君士坦丁堡关系密切。
而南部商路也主要是经过拜占庭的地中海各个港口将商品进行中转。
拜占庭拥有强大的海上商船队和地中海舰队,这对于控制地中海运输,打击海上行掠者,威慑沿海国家和保持商路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东西方贸易的利润刺激着欧洲人。
罗马教皇梦想控制东西方贸易,通过禁止基督教徒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打击通过伊斯兰世界的商路。
十字军建立的拉丁国家阻碍了伊斯兰世界与地中海港口的贸易。
骑士团和十字军的行动对于传统商路是一场浩劫。
“十字军东侵,特别是第四次十字军战争破坏了君士坦丁堡,彻底改变了地中海贸易格局。
东方商品不再大批集中到特拉比仲德和君士坦丁堡,也很少经过突厥人占领的小亚细亚各港口,再由意大利商船转运到西方。
”中古晚期,各个商业强国都希望通过垄断贸易获得商业霸权。
地中海商业强国为了这个目的发动战争和支持海盗行为。
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利用十字军殖民行动为自己的商业利益服务,通过在拜占庭势力范围的渗透获取贸易特权,以图取代拜占庭的地中海商业霸权。
“威尼斯数世纪以来几乎垄断了与埃及的贸易,在1302年,与苏丹签订了一项新条约。
在亚历山大的基督教殖民地一定是相当大的,因为甚至阿拉伯的史料都提到了它。
”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在拜占庭帝国内部也获得了成功。
意大利人在君士坦丁堡取得了居留地。
“1180年,那里已有一块居住着大约60000意大利人的殖民地,在十四世纪时,佩拉郊区实际上是一个热那亚人的市镇。
”威尼斯人主导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进攻拜占庭帝国企图垄断地中海和黑海贸易。
热那亚人支持拜占庭复国,打击威尼斯的商业垄断利益。
这些战争和海盗行为破坏了地中海贸易。
阿拉贡——加泰罗尼亚人势力范围的发展对地中海西部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王詹姆士一世征服了战略位置重要的西地中海岛屿马略卡岛,打开了通向地中海的大门。
1282年的“西西里晚祷事件”使得阿拉贡——加泰罗尼亚人实现了对西西里的占领,实现了在地中海扩张的第二个步骤。
1235年,阿拉贡人企图把撒丁岛的比萨人撵走。
“对于比西西里更远的战场,阿拉贡也兴味不减,从1326年到1387年间,一个阿拉贡公爵控制着雅典公国。
1289~1335年和1393~1398年之间,西西里占据了杰尔巴和克肯纳诸岛,并以此为据点,控制东柏柏尔。
”通过这些征服战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人控制了从巴塞罗那到阿尔及尔的航线和从巴塞罗那到南部意大利、希腊和爱琴海的航线,成为地中海贸易的有力竞争者。
土耳其人支持过境贸易。
这首先是帝国生存和军事行动的需要。
其次,中东自然条件使其依赖商业。
穆罕默德二世尝试着让他的首都成为帝国境内所有种族和各种宗教信仰者的世外桃源。
穆罕默德二世扩大了国际贸易,结束了拜占庭统治时期拜占庭人给欧洲人的贸易特权。
这样奥斯曼本国的商人就能在国际贸易中占一席之地。
土耳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损害了欧洲垄断商业帝国的殖民利益。
拜占庭帝国后期经济贸易被热那亚和威尼斯人所控制。
东地中海和黑海成为了它们的经济殖民地。
由于土耳其帝国的独立政策,基督教侵略势力被赶出小亚细亚陆地。
“内格勒蓬岛还是在1479年被攻占;罗得岛于1522年失守;希俄斯岛1566年不费一枪一弹就被人占领;1570和1572年间,敌方轻而易举便登陆成功,并包围了尼科西亚和法马古斯塔两座城市,塞浦路斯随后终告陷落;经过一场历时25年的战争,干地亚于1669年失守。
”这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商路的正常贸易。
蒙古帝国消失后中亚的混乱状态威胁着传统商路的安全。
各个汗国及贴木尔之间的持续战争状态,割断了经济联系。
另一个威胁来自于土耳其人与葡萄牙人在红海和阿拉伯海进行的激烈争夺。
中古晚期新兴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贸易垄断中表现出宗教狂热。
葡萄牙人为了垄断香料贸易,控制了阿拉伯海。
这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帝国的过境贸易。
“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
尽管葡萄牙最初的动因大部分是经济方面的,但也有强化宗教方面的原因。
教皇分配给葡萄牙的任务就像西班牙在新大陆里所做的那样,在中东和印度帮助重新恢复基督教信仰,从背后包围伊斯兰世界。
”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
二、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衰败还有众多的经济原因传统商路是与中古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相联系的,是由中古时期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
传统商路形成了一个为它服务的中古特征经济圈。
由于中古晚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传统商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交往的需要了。
中古晚期东西方交往的商路发生了变化。
首先,以内陆商路为支柱的传统贸易路线的停滞。
传统的商路是通过沿海航线、陆路和内河航运组成的。
但是到了中古晚期,传统的水陆联运方式落伍了。
由意大利经过阿尔卑斯山山隘到中欧、波罗的海和法国、佛兰德的贸易路线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易。
法国香槟集市的衰落是一个典型代表。
“香槟集市的逐渐衰落一部分是由于法国国王的政策引起,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意大利人在佛兰德和英格兰建立的先进通商技术。
此外,集市所依赖的陆路通道,也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而受到影响。
”其次,海运也发生了变化。
地中海的海洋沿岸贸易由盛转衰。
地中海航行的特点是沿着海岸线的路线,仅有的外海航行也主要是在各个海岛之间的航行。
中古早期由于人口规模有限和自然经济,限制了大宗日常生活用品的贸易,主要需求来自于富裕阶层,少量的贵重物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物资。
但是中古晚期,由于人口的膨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交往扩大了。
中古时期东西方传统贸易商业中心的变化。
君士坦丁堡的商业地位衰落了。
地中海贸易的传统经济中心——意大利商业城市也衰落了。
这些商业城市在中古时期的贸易中起了中介贸易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劣势在于人口较少,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经济腹地和自身需求和供给不足。
相反,作为民族经济崛起的代表城市,巴黎获得了兴盛。
巴黎通过内河与远洋贸易接轨,人口众多,城市发展前景广阔,经济腹地优越。
三、在中古晚期和近代早期,东西方传统商路并没有消失这些传统商路是与中古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状况相适应。
它是中古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
在近代商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控制商路的国家没有实现正常的转型。
相反,许多国家走向了商业的反动。
近代远洋商业的发展使得中古时期东西方的贸易商路处于一个次要地位。
土耳其人的崛起并不是导致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相反,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传统商路的进一步衰败。
葡萄牙人的商业垄断阻碍了传统商路的发展,导致了奥斯曼土耳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下降。
【参考文献】[1][美]詹姆斯·威斯特福尔·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陈志强.拜占廷帝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美]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