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还需“绿叶”衬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红花还需绿叶衬
你欣赏过草吗?它有花儿美吗?你可能说:不,它没有五彩斑斓的花朵美,它永远只是一株草,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花。
草,它永远只是被忽略的“小人物”。
花,有姿态万千的花瓣,有甜甜的花蜜,还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古人常赞赏花的芬芳,“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花,连蝴蝶都舍不得离去,鸟儿都被这芬芳所吸引,不停地鸣唱,不停地赞美。
花,固然是美,是香,但时间不长,我要说:草才更值得欣赏!
虽然草没有花枝招展的容貌,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撼人心魄。
草,一株默默地把头低下的草,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地位,只能在花朵下躲藏着。
如果不经意地发现了躲藏在花下的一株草,不要认为它是来与花争夺养分的,怀着一颗慈爱的心接纳它吧,如果一把抓住它,让它一命呜呼,就算一株水草,也只会破坏一份好心情。
要知道,阳光不是花的专利。
当花被所谓的“爱花者”采去时,这株草便能用眼睛来看这广阔的大地、青青的草原,它似乎被解放了。
古人云:“红花还需绿叶衬。
”人们只爱红花,却看不见绿叶,当草被欣赏时不要觉得奇怪,草有它那坚毅、顽强的精神;当草被欣赏时,我们应去思考,它何以能从石缝中生长;当草被欣赏时,我们才懂得,
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哲学:坚持不懈,向往太阳,征服任何阻碍,勇往直前。
红花还需绿叶衬再绽放灿烂、鲜艳娇嫩的红花,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也显得黯然失色!正因为绿叶默默无闻的衬托,才显示出了红花的娇艳亮丽和与众不同!同样的道理,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的小说、散文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
一、多媒体是学生求知欲的激发者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的美文。
多媒体的介入,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也能将课文中一些凭空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充分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首先用视频展示了同学们都很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随着歌曲的播放,学生的兴趣渐渐提高,刚开始时有几个同学不自觉的跟着唱了起来,渐渐地全班同学都跟着唱了起来。
这样就为整节课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生仍然沉浸在歌声的世界里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这为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花还需绿叶衬英语In the vibrant tapestry of nature, the blossoming of a flower is a spectacle that captures our attention. Yet, it is the subtle presence of leaves that truly enhances its beauty.The delicate green leaves serve as a canvas, providing the perfect backdrop for the flower's vibrant hues. Without them, the flower's splendor would be diminished, its colors less striking.In life, we often find that it is the unsung heroes wh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our success. Just as the leaves support the flower, they are the silent strength that propels us forwar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er and the leaves is symbiotic, a dance of dependence and support. It is a reminder that even the most beautiful achievements require a foundation of support to truly shine.In our pursuit of excellence, we must not overlook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Just as the leaves work in harmony with the flower, we too must collaborate to creat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our parts.The leaves teach us the value of humility. They do not seek the spotlight but instead focus on their role in nurturing the flower. This selfless act is a lesson in thepower of supporting others.In the garden of life, let us not only admire the flowers but also appreciate the leaves. For it is their quiet dedication that allows the flowers to bloom and flourish.As we navigate our own paths, let us remember to be both the flower and the leaf. To stand out in our own right, but also to support those around us, creating a world that is more beautiful for all.。
红花须得绿叶衬,水扰青山风景馋高中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这件事发生在去年的暑假里。
那时,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旅游。
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我就不告诉你们了,反正就是一个风景超级漂亮的地方。
到了那里以后,我们先入住了一家很不错的宾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背上行李出发去爬山啦!那座山真是太高too高了,从下面往上看简直就是笔直的。
不过不用担心,沿途有很多树木、小溪和各种各样的野花,看起来又很漂亮。
我们爬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吧,终于到了一处平缓的地方。
大家都觉得有些累了,就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会儿。
爸爸在那里架起帐篷,妈妈则拿出了一些吃的喝的。
我和哥哥就在周围闲逛,欣赏美景。
突然,我发现附近有一条小溪,水看起来清澈见底,里面还有很多可爱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我对哥哥说:"哥,我们过去溪边玩会儿吧?"哥哥点点头,我们就跑了过去。
没想到啊,刚一靠近溪边,我的脚就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好在水不太深,也没有受伤。
不过我全身上下都湿漉漉的,让人好不逗趣啊!哥哥看到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爸爸妈妈赶过来时,我已经自己爬了出来。
妈妈拿出干净的衣服给我换上,并嘱咐我以后要当心。
接下来的一路,我们就更加小心翼翼了,没有再出什么岔子。
终于,在爬了将近四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山顶!那里真是美景无穷啊!青翠的树林、清澈的溪流、还有那些红彤彤的野花,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我兴奋得连连赞叹,真希望时间能就这样停止下来。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毕竟还要下山。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顺利地回到了出发地。
虽然中途有些小插曲,但这次探险之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下次再去爬山,我一定会更加当心,好好享受沿途的美景。
嘿嘿,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爬山虽然辛苦,但只要有美丽的风景相伴,一切就都值得了。
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去尝试一下这种探险哦!篇2红花须得绿叶衬,水扰青山风景馋大家好啊!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次我去爷爷家乡游玩的经历。
绿叶陪衬红花名句“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正因为绿叶日日夜夜的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等工作,才能使整个生物体进行生长,然后才能看出美丽的红花。
但也有“红花配绿叶”之意,单纯一色会显得单调,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由于对比映衬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绿叶虽没有红花那样娇艳,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但它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红花若离开了绿叶,它的美也会遭到削弱。
比如,如果没有小的苹果,每一个苹果都一样大,那还有大的苹果么?如果没有丑陋,人人都像西施那样美丽,那还有什么美丑之分呢?如果没有坏人,每个人都富有正义,有胆有识,你还能分出谁是好人么?所以,红花虽然美丽,但没有绿叶的陪衬,那也不算美了。
又如,我们平日里看的电视剧,剧中的演员固然演得栩栩如生,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演员再好又怎样?我们听过许多歌手的歌,虽然歌手们唱的悦耳动听,但如果没有许多作词者和作曲家的辛勤劳动,歌手如何能唱出美妙的歌声?我们看的各种电视节目,不论台上的演员、主持人有多好表演技能,如果没有幕后各种工作人员精心的编制,节目怎么能精彩呢?所以,红花虽然美丽,如果没有绿叶的支持,那也不算美了。
红花开得再美再艳,也离不开绿叶对它的陪衬和支持;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
15绿叶底下有害虫。
绿叶是眼药。
奥维德:没有青草的原野,没有绿叶的农田,或没有头发的脑袋,这些总是丑陋的。
如果最终不结果,那就做一朵鲜花;如果绽不出花蕊,那就做一片绿叶.人才是有层次的,月亮不因太阳存在而失去赞美,星星不因月亮的存在而失去价值.赞绿叶(散文诗)春夏季节,景色非常迷人,漫步在乡村桃红柳绿中,兜人陶醉,站在崇岭远眺,一弄弄梯田,一块块嫩叶绿秧,环绕在群山很是显眼,令人心旷神贻.当金灿烂收获季节到来之即,谁能忘记那些在四季辛勤的身影,是他们默默地耕耘,才得到今天的果实.而当秋时落叶归根时,谁又不在感叹他们如绿叶般的奉献,他们不为此而自豪,而为他们所付出的深感欣慰.我赞美绿叶,更赞颂那绿叶般的默默无闻的劳作人.《浣溪沙》年代:宋作者2113:晏殊绿叶红花媚晓烟。
用绿叶造句绿叶一般是指树的叶子,那绿叶这个词应该怎样造出比较好句子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绿叶怎么造句,欢迎欣赏用绿叶造句1、英雄模范离不开群众,红花还要绿叶烘托。
2、红花经过绿叶的陪衬,显得更加美丽了。
3、绽开的花朵由绿叶烘托着,显得更鲜艳。
4、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就没有花儿的香艳。
5、春天像参天的大树,生着粗壮的枝干,带着绿叶向上前进。
6、红花和绿叶相得益彰。
7、翠色欲滴的绿叶长满了一片树林,真是一碧千里啊。
8、红花还需绿叶扶持,离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你就是有三头六臂,把这件事也办不成。
9、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陪衬。
10、盛开的鲜花需要绿叶来点缀。
绿叶精彩造句1. 一窝绿叶衬托着一朵樱草花。
2. 绿叶红花令人赏心悦目。
3. 干瘪的种子裂开了,卷曲的绿叶伸展了。
4. 满树是绿叶。
5. 它象是从一片绿叶子的海里伸出来的一根长茎。
6. 花和果由于鲜艳的色彩和绿叶形成醒目的对照。
7. 一位年轻小姐身边没有几个亲戚,就好比红花没有绿叶。
8. 两棵芳香扑鼻的大桔子树,绿叶成荫,给人以爽凉之感。
9. 烛光都安在红绿颜色纸糊成的灯里,高高地挂在青枝绿叶之间。
10. 每一片绿叶,每一片草叶和谷叶,都憔悴可怜得象那些不幸的人民一样。
11. 一阵狂风暴雨之后,雨势减弱了。
大地沐浴在绿叶吐纳的芬芳气息之中。
12. 小鸟们在高大的橡树和榆树的绿叶垂垂的枝头上啾啾地叫着或颤声唱歌。
13. 一根根光秃秃的树枝似乎在迎着那淡淡的太阳向上伸展,急不可待地要吐出绿叶和花瓣儿。
14. 莱伊府第的榆树现在已是绿叶葱茏,浓密而贴切的青葱草木,使这所房子显得十分堂皇而雄伟。
15. 一只画眉刚巧在高处的树枝中轻啼妙啭的时候,就仿佛是一位天使从天而降,落到那微微透明的绿叶丛中。
16. 走廊上的玫瑰,还在开着,那些篱笆还是青枝绿叶的;眼前这片景色可以说没有一点点秋深的情调扫人兴致。
17. 绿叶恋爱时变成了花,花崇拜时变成了果实。
18. 若无绿叶,树木有何美丽?19. 有强的重点在绿叶和露天场所。
作文教学导学案(教案)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教学对象:七上·七教学目标:能根据写作目的确定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学会根据中心安排详略。
教学重点:学习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中心确定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安排详略。
课时建议:1-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班上有过照相经验,特别是照生活照经验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请大家想想自己在照相的时候,除了会对自己刻意打扮一番,比如发型、衣着、姿势等以外,还要不要考虑照相的背景?为什么要选择背景?通常会选择怎样的背景呢?请大家谈谈。
(学生发言略)师:一般会选择有花、草、树等好看的背景。
因为好的背景能更好的衬托出你的美丽和青春。
照相如此,其实,作文中对材料处理的道理也如此。
有道是“红花(人)虽美,还需绿叶(背景)相衬”。
(板书)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
红花占主导地位,绿叶起陪衬作用,缺一不可,主次分明,才和谐漂亮。
那么一篇文章,怎样安排主次材料,确定详略,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呢?(板书: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二、例文导学(一)一位同学要写一篇《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的作文,他准备选用的材料如下,你能帮助他确定好主要、次要材料吗?1)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
2)他从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毎学习一个新知识,只要不明白就请教别人直到弄懂为止。
3)他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做补充练习。
4)他带病坚持听课。
5)他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主要材料:(3 、4 );次要材料:(1、2、5 )(二)读《银杏树》,你能从“中心与材料的详略”这个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吗?银杏树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
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
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
路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服堂哥的技术。
不一会儿就到了。
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点汽水,才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
“红花”需要“绿叶”衬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乐教学必须坚守以⾳乐为本,但也要突出⾳乐学科的特点。
所以⾳乐教学是“ 红花”⽽相关⽂化是也就是“绿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花需要绿叶衬”。
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才能让⾳乐在孩⼦们⼼灵⽣根发芽;才能让⾳乐在⼼灵开出绚烂之花;才能在⼼灵打上深深的烙印。
哲学中讲“度”是“质”是“量”的统⼀。
当相当⽂化的“量”过多,⾳乐课堂的“质”就会发⽣变化、“度”还涉及、取舍的问题,也涉及如何处理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的关系问题,“度”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分⼨。
⾳乐与相关⽂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可通过具体的⾳乐作品了解其相关的⽂化,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在了解其相关⽂化的同时,学⽣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相关⽂化是⾳乐作品的⼀种补充和延伸,它能让⾳乐课堂的氛围更活跃,信息量更丰富,内涵更丰实。
如同“红花”与“绿叶”关系⼀样,主次各负其责,却⼜映衬得当。
切不可忽略“绿叶”的存在,因为“绿叶”不仅能更好地衬托红花,还发挥着⾃⾝重要的作⽤,使整节课更加出神⼊化、情节动⼈,它和红花同样重要,缺⼀不可。
在⾳乐与相关⽂化两者中,“⾳乐”是主导地位,“相关⽂化”是辅助是课堂的延伸。
也就是必须以⾳乐为核⼼,围绕核⼼来渗透适宜的相关⽂化。
切不可喧宾夺主,把⾳乐课上成了⼈⽂地理欣赏和节⽬浏览等,脱离了⾳乐作品与⾳乐实践活动来强调相关⽂化是毫⽆意义的。
相关⽂化在⾳乐课堂中的“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都要遵守⼀个原则“相关⽂化的渗透必须为学⽣学习⾳乐服务”的原则,注意相关⽂化渗透的⾃然性、⽣动性、巧妙性和有效性。
最后很想引⽤专家李蓓蓓那句:倾⼼载得“花”万朵,道似有痕却⽆痕。
“红花”还需“绿叶”衬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提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走进了语文课堂。
它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它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妙用。
关键词:激趣;高效;拓宽;升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走进了语文课堂。
它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给语文课改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因为引进了多媒体而变得生动具体、丰富精彩,就好比“春姑娘”为“大地”送来百花争艳、献上阵阵芬芳。
因此,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它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多媒体课件先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课文这时不再是单一的、抽象的文字,多媒体将它变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又如:在《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故事,看完后要告诉大家:鱼不是只能生活在水里吗?那它是怎么游到了纸上的?”接下来,同学们聚精会神的观看多媒体课件,那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响、适时的解说,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同学们的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对文章的理解有限,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快捷、有效的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锤敲打”,缩短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因为这些词句、段落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阅读课文,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充气雨衣》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弄懂小林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他是从什么事物中受到启发的,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它的图文声像再现了课文内容:“六一”晚会上小演员们跳舞时徐徐张开的“花伞”似的裙子,让小林仿佛看到了下摆能张开的雨衣的样子;再从塑料救生圈
中受到启发想到了雨衣可以叠起来。
再配上老师优美的范读同步,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有一定的感受,再深入地学习课文,就没那么难懂。
这比教师费尽口舌来讲解要有效得多,学生也能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进而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
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中,通过自读学生知道日月潭是台湾的名胜古迹之一,但作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几乎没有人去过日月潭,对日月潭掌握的知识不多,而仅根据课文介绍又很难对日月潭产生直观的了解,这对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日月潭的图片,有清晨雾里看花的朦胧美,有中午艳阳高照的清晰美,有傍晚点点灯光的隐约美,让他们对日月潭有了很直观的感受,在惊叹之余再来观赏:台湾的景点很多,有著名的阿里山、美丽的蝴蝶谷、幽静的太鲁阁峡谷等,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台湾的知识,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四、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升华课文感情。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动之以情,悉心品味,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感情得以升华,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生命生命》一课虽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但思想含蓄深邃。
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意识的好课例。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接着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来展示生命的意义:虽然什么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我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小飞蛾的“挣扎”,实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
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
挣扎着的飞蛾让学生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
小小的昆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此时,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小飞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在震撼中学到了知识,感情得到升华。
尽管现在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进入课堂已是必然的趋势。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不断地去探讨、研究其运用方法,避免一些不正确的误区,从而真正发挥它的巨大功能。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为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这一片春天赢来姹紫嫣红、满园芳香!
[参考文献]
[1] 葛娟.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2008,(4)
[2] 韩仙.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 教育信息化,2004,(3)
[3] 陆声坚.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会[J]. 计算机辅助教育,2007,(3)
[4] 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J].渭南教育,2001,(12)
[5]陈莲莲,《略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