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f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二自然科学第一章第五节至第七节浙江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五节至第七节第五节表示元素的符号[学习目标]1. 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的写法,会查阅元素符号。
2. 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
3. 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
[知识重点]1. 元素符号的写法:采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
若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则再写上第二个小写字母。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a 一种元素 b 这种元素的1 个原子。
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学会几个原子的表示方法。
如二个氢原子五个铁原子3. 元素周期表.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一行(即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质子数逐渐增加,并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
同一列(即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学习目标]1. 初步学会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2. 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应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3. 能解释化学式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4. 能用符号表示离子或带电原子团。
[知识重点]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下角写上一个小数字,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分下列情况:A. 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如:Fe Cu S P SiB. 稀有气体 He Ne ArC. 气体物质 H2 N2 O2 Cl23.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首先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物质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整数比。
如氯化钠NaCl 硫化镁 MgS4. 离子符号离子的形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由于阴、阳离子带有异性电荷,故要用正负号把所带的电荷表示出来。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学习目标: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以及各元素的质量比。
(二)重点和难点1、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2、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知识要点1]相对原子质量1.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1份质量为 1.993×10-26×1/12=1.661×10-27千克,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因此,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
以下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为“1”。
2、查阅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查出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可以在相对原子质量表中按其字母的排列顺序查阅。
3、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单位是“1”。
4、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第一,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如H2O第二,查出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1,O:16第三,计算出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原子个数的和,即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5、化学式的涵义化学式涵义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注意:(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标准量)相当,因此,一个质子或中子的相对质量即为1;(2)电子的质量很小,其相对质量可以忽略;(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典型例题】例1、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m/12nB、12n/mC、n/12mD、12m/n精析:解答这类习题关键是正确地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对”的内涵和C-12质量的1/12。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10-25千克,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9B.24C.56D.108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08B.1.33C.108克D.1.33克3.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4.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2B. 16C. 5D. 105.某气体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该单质气体可能为()A. COB. CO2C. Cl2D. N26.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没有变价,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已知它的氯化物RCl x相对分子质量为208,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49B. 153C. 161D. 1697.“2CaO”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计算式正确的是()A. 2×40×16B. 2×40+16C. 2+40+16D. 2×(40+16)8.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
1个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12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8b/(b-a)B. 32b/(a-b)C. 16b/(b-a)D. 32b/(b-a)9.已知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一个氧原子质量的2倍,假设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n作为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R的氧化物R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3nB. 2nC. nD. 4n10.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
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
我门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预设与生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怎样利用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对于整堂课的成败也十分关键。
1、在制作分子模型的过程中,我口述的要求是用桂圆代表氢原子,用冬枣代表氧原子,因为冬枣的个头比桂圆大,符合氧原子个头比氢分子大的科学事实,但是幻灯片上出现了疏漏,冬枣和桂圆的顺序调换了,开始活动以后,学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是直接就将其更改过来了,并未将其利用起来,其实设想一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利用这个失误,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观察给出的材料——八个桂圆、四个冬枣,如果用冬枣表示氢原子、用桂圆表示氧原子,那么能否得到两个水分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与原子的数量关系。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教学目标:1、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三、教学用品:PPT课件四、教学过程:双边活动设计意图过程反思【引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元素符号表示的量,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C 表示一个碳原子表示碳元素的质量关于前面两层意思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第三层含义【新授】我们知道“C”这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且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 C:1.993×10-26千克H: 1.674×10-27千克O: 2.657×10-26千克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取他们相对的值。
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
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
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就来规定这个标准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1/12C-12 M=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1/12C-12作为标准?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例如:O: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一、相对原子质量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也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过关。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本节教材3课时,第三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2、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能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质量比。
二:重点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了解及查阅;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质量比。
难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质量比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C”表示的意思表示碳元素表示一个碳原子表示碳的单质表示碳元素的质量由相关的表中可以查得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C:1.993×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H: 1.674×10-27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O: 2.657×10-26千克由此可见,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实质量会使计算复杂,且数据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采用取他们相对的值。
在取这个相对的值之前我们必须先有一个标准。
就像画地图时用的比例尺,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按比例缩小画到一张纸上,现在我们的原子质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让它按比例扩大,而且扩大后的数值要尽可能易记,实际上这就是建立原子质量模型。
找出了原子质量的标准,我们就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之相比,把比值就定义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相对原子质量1:标准: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C-12(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由于碳有两种同位素,即C-12,C-14,所以必须指明是哪种碳原子。
)C-12 M=1.993×10-26千克C-12 的1/12 即1/12×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所以:标准=1.661×10-27千克先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C-12的1/12作为标准?找到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出任意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了2:相对原子质量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个氧原子质量是2.657×10-26千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个氧原子质量/标准=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16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个氢原子质量是:1.674×10-27千克则,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个氢原子质量/标准= 1.674×10-27千克/1.661×10-27千克=1以此类推,也可得出其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提问:这里的1和16有单位吗?没有,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表:H-1C-12O-16S-32Cl-35.5K-39Ca-40N-14Na-23Mg-24Al-27Zn-65Fe-56P-31Si-28Ba-137Ag-108Cu-64Mn-55F-19选择几个强调下是什么意思。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例如:一个C-12质量为M,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N,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一个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一个铁原子的实际质量是多少?思考:第28页“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对此表有何启发?⑴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⑵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可以比较它们的真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它的真实质量也大)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3),也可以从有关物理化学手册中查。
【练习】查找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激发爱国热情(二)相对分子质量过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也是各原子的质量总和。
因此,我们也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实际的分子质量。
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二氧化碳(化学式CO2)为例,说明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相对分子质量也是没有单位的。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求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氯化钠二氧化硫水氢氧化镁硫化氢硫酸铜结合第五节中有关“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P29页的读图并填写在书上化学式可以表示?①表示某种物质(二氧化碳)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碳元素和氧元素)③表示物质的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④表示物质分子的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⑤表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选择水、二氧化硫为例说明化学式的5个方面含义。
课后小结。
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1: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例题:水的化学式是H 2O ,求H 2O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题格式:H ︰O =2H ︰O =2*1︰16 =1︰8答: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例题】NH 4NO 3解:N ︰H ︰O =2N ︰4H ︰3O=2×14︰4×1︰3×16=7︰1︰12【练习】Fe 2O 3、CO 2、H 2SO 4、NH 4HCO 3、2、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讲解例题。
计算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解:N%=342NO NH N ×100%=8028×100%=35%答: 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例题2:计算5t 氧化铁中含铁多少吨。
解:在氧化铁中(Fe 2O 3)Fe%=322O Fe Fe ×100%=160112×100%=70% 铁的质量:5t ×70%=3.5t答:课堂练习:求出下列化学式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H 4)2SO 4 NH 4HCO 3 CO (NH 2)2表示物质的量练习(第3课时) 姓名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B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C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相对比值D 、相对原子质量以千克作为单位。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其意义是:( )A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12克B 、一个镁原子有24个质子C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4倍D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3:(1)已知一个碳-12的原子质量为X 千克,A 原子的质量为Y 千克,则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XY 12 B Y X 12 C X Y 12千克 D Y X 12千克 (2)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 ︰b,而乙原子与C-12原子的质量比为c ︰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d ac 12B 、 ad bc 12C ac bd 12D bcad 12 4:下列各一个分子中,质量最大的是( )A、CO 2 B SO 2 C H 2S D H 2O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这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氮气( ) ②:氧化钙( )③:氯化钠( ) ④:氢氧化钙( ) 。
⑤:某元素R 的氧化物R X O Y,式量为M,则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6:求出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①:3O 2 ②:2H 2SO 4: ③:5H 2O :④:2KClO 3: ⑤:Ca(H 2PO 4)2 ⑥:KMnO 4 你能计算出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吗?7:根据化学式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写出过程)SO 2:Fe 3O 4:N 2O 5:H 2SO 4:Ca(OH)2:(NH 4)2SO 4:8:根据化学式计算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过程)NH 3HNO 3NH 4HCO 3CO(NH2)2你能计算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中所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吗?9:下列各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Fe3O4 Fe2O3 FeO B FeO Fe3O4 Fe2O3C FeO Fe2O3 Fe3O4 D Fe2O3 Fe3O4 FeO10:根据比较含氮的比例分析肥效,去市场上买空买1千克的尿素【CO(NH2)2】与买多少千克的碳铵(NH4HCO3)的肥效是一样的?11: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试求:⑴硝酸铵的式量⑵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⑶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⑷100克硝酸铵与多少克尿素【CO(NH2)2】的含氮量是相等的。
12: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式量为180,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C=60% H=4.4% O=35.6%,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13:某氮的氧化物中,已知:N︰O=7︰4,则氮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14:某金属R形成的氯化物中,含氯元素64%,R的原子量为40,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的化合价为15:在一种碳、氢化合物,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式量为28,则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6: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已知A与B的质量比为2︰3,A与B的相对原子量比为2︰1,则该化合物的最简式为:17:在下列含铁的化合物中,FeO Fe2O3 Fe3O4若含铁质量相等,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8: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硫原子的个数比为、,分子个数比为:。
19:某CuO样品中,测得含氧量64%(杂质不含氧),则氧化铜的含量为20: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测得含氧量为64%,则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质量比为,分子个数比为,C、O的原子个数比为:CO2的质量分数为21: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