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电阻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21
单片机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
单片机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是:
1. 使用单片机的ADC模块进行模数转换,测量电压信号。
2. 在接地电阻两端施加一个已知的电流源(通常为数百毫安左右)。
3. 根据欧姆定律,接地电阻两端会产生一个电压信号:U=I*R。
4. 通过单片机测量两端电压U,并计算当前接地电路中的电流I。
5. 将测得的电压U除以已知的电流I,就可以得到接地电阻R的值。
6.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采样多次并取平均, 并且控制好电流源的稳定性。
7. 还需要注意对干扰的滤波、放大增益设计等。
8. 最终测量结果会由单片机通过LCD、LED数码管等方式显示出来。
9. 该方法可实现自动、数字化测量,并可以设计不同量程满足需要。
综上所述,这就是单片机实现接地电阻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于单片机电阻电容电感测量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计任务,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应用中。
以下是简要的介绍,具体实现方式可能因应用、单片机型号和测量精度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1. 电阻测量:使用单片机进行电阻测量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构建电压分压电路,然后使用模拟输入通道或模数转换器(ADC)来测量分压后的电压。
基本步骤如下:•构建电压分压电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
•通过单片机的ADC模块测量分压电路的电压。
•使用欧姆定律和分压电路的关系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2. 电容测量:电容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充放电时间常数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电容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RC电路。
•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来测量电容充电或放电的时间常数。
•通过时间常数和电阻值计算电容值。
3. 电感测量:电感测量一般使用LC振荡电路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电感与已知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
•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测量振荡周期。
•通过振荡频率和已知电容值计算电感值。
注意事项:1.校准: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建议在使用前进行校准。
2.信噪比:在测量中要注意信号质量和干扰,尤其是在电容和电感的测量中。
3.电源电压:确保单片机和测量电路的供电电压稳定。
4.选择合适的元件值: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选择合适的已知电阻、电容和电感值。
5.滤波:可以在测量结果中引入滤波以降低噪声。
这仅仅是一个简要的概述,具体的实现可能因项目要求和硬件平台而有所不同。
在设计时,请仔细考虑电路的特性和单片机的性能。
电阻\电容和电感简易测量方法一、系统原理与结构系统框图结构如图1所示。
由单片机选择通道,向模拟开关送两位地址信号,取得振荡频率,然后根据所测频率判断是否转换量程,或是把数据进行处理后,送数码管显示相应的参数值。
二、测量Rx的Rc的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由555电路构成的我谐振荡器电路。
其振荡周期为:T=T1+T2=(In2)(R4+2Rx)C8,故此:Rx=1/[(21n2)C8f]-R4/2为使振荡频率保持在10Hz~100kHz频段(单片机计数的高精度范围),需选择合适的C8和R4值,同时要求电阻功耗不能太大。
在第一个量程选择:R4=200Ω,C8=0.22μF;第二个量程选择:R4=20Ω,C8=1000pF。
这样在第一量程中,Rx=100Ω时(下限)f=16.4kHz。
因为RC振荡的稳定度可达10-3,而单牌机频率最多误差一个脉中,所以由单片机测量频率值引起的误差在1%以睛。
量程转换原理为:单片机在第一个频率的记录中发现频率过小,即通过继电器转换量程。
再测频率,计算出Rx值。
在电路中采用了稳定性良好的独石电容,所以被测电阻的精度可达1%。
三、测量Cx的RC振荡电路测量Cx的RC振荡电路与测量Rx的振荡电路完全一样,若将图2中的R4的Rx换成R1、R2。
C8换成Cx,且R1=R2,则f=1/[3(1n2)R1Cx]。
两量程中的取值分别为:第一量程R1=R2=510Ω;第二量程:且R1=R2=10Ω。
这样取值使电容挡的测量范围很宽。
在电路中采用精密的金属膜电阻,其值的变化能够满足1%左右的精度,使得电容的精度也可以做得较高。
四、测量Lx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如图3所示,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C1、C2分别采用1000pF和2200pF 的独石电容,其电容值远远大于晶体管极间电容,所以极间电容可以忽略。
根据振荡频率公式,对于10μH的电厂其频率约等于1.92MHz。
由于单片机采用6MHZ 晶振,最快只能计几百kHz的频率,因为在测电感这一挡时,只能用分频器分频后送单片计数。
MSP430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温度测量测量温度一般采用热敏电阻做传感器,测量的方法有R —V 转换电压测量法和R —F 转换频率测量法。
这两种方法的电路复杂且成本高,电路中很多元器件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本文论述一种类R —F 转换频率的测量法,用NE555定时器和热敏电阻等器件构成振荡器,由MSP430单片机的捕获功能来捕获多谐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并计数,热敏电阻Rt 与捕获高低电平时的计数值的差值成正比关系。
该方法电路简单、成本低,系统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1负温热敏电阻PT-25E2热敏电阻温度阻值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PSB 型负温热敏电阻由Co 、Mn 、Ni 等过渡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组成,经高温烧成半陶瓷,利用半导体毫微米的精密加工工艺,采用玻璃管封装,耐温性好,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且灵敏度高。
它采用轴向型结构,便于安装,能承受更高温度,且玻璃封装耐高低温(-50~350℃)。
2 MSP430单片机计数法测温原理以NE555定时器为核心组成典型的多谐振荡器,把被测热敏电阻Rt 作为定时元件之一接入电路中,NE555定时器输出引脚接MSP430单片机的P1.2脚(Timer_A:捕获、CCI1A输入引脚)。
系统电路如图3所示。
由NE555工作原理可知,多谐振荡器输出信号(周期性矩形波)的高电平时间(1个周期内)为:由上述测量原理可知,误差主要来源为:R1、R2精度,单片机的定时器和电容器的精度以及稳定度。
这里选用高精度(±0.001%)、温度系数小于±0.3×10-6/℃的精密金属箔电阻器。
因此当选用高精度、高稳定度的电容器,且单片机的工作频率足够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测温精度。
3 MSP430单片机捕获原理捕获计数法的原理如图4所示。
通过MSP4.30单片机TACTL寄存器给定时器A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钟频率,和计数模式(本系统设为连续模式)。
又知Timer A工作在连续计数模式时,TAR(16位)计数范围是O-FFFFH值。
学校代码:14057学号: 20083005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________基于51单片机的电阻测量________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__电气自动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王仁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余红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2011年5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提纲一、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阻测量二、论题观点来源:用A/D测电阻时,由于A/D采样的是电压值,根据电阻的分压原理算,用采样的电压值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三、基本观点:A/D采样出电压值,根据电阻分压原理,计算出电阻值。
当用5.0V基准电压8位A/D时,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19.5mV当用2.5V基准电压8位A/D时,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9.8mV采样精度提高一倍,另外采用运放放大微弱的电压信号,再经单片机采样精度又能提高一倍,所以用8位A/D也能达到1%的精度。
四、论文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电路基础部分二部分:原理图和板图部分三部分:Protues仿真部分四部分:软件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系别:班级:基于51单片机的电阻测量中文摘要电阻是基本电参数之一,常在直流条件下测量,也有在交流情况下测量的。
工程上常用的电阻范围为10的负七次方~10的负十五次方欧。
在材料研制、基本研究或特殊情况下进行实验时,测量电阻的范围一般扩大到接近零欧至10的负十八次方欧。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基于单片机的电阻测量方法探究北京邮电大学张昊摘要:电阻是任何电路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它的作用很多,可以分压限流,可以进行能量转化,可以应用于传感,电阻阻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路的性能。
基于电阻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单片机进行电阻测量是很重要的方法。
本次探究中,我们正式是使用了数字化的方法来实现对模拟电路值的间接测量。
TI的Cortex- M4总共为我们提供了四种测量电阻的方式,并且均可以在液晶板上显示相应的数值。
在具体实验时,我们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加上跳线帽,并将电阻插在适当的模块上,计算得到我们要测量的电阻。
电路的相关原理会在本文中具体的阐释,实验当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遇见一些问题,我们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阻测量单片机恒流源ADS1100 仪用放大1.背景与意义:电阻是一类很重要的元件,它的作用极大,分压,分流,限流,有些特性电阻还有一般电路所没有的功能。
例如输入电阻是用来衡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的一个性能指标。
输入电阻越大,表明放大器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器输入端得到的信号电压也越大,即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
同时,电阻是产生热损耗与热噪声的重要原因,它的阻值大小直接决定了电路的好坏,因此围绕电阻测量产生了大量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电桥法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方法,但普遍精度不高。
当前范围内有许多种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比如对于低值电阻,有采用四线制电流倒向技术测量的方法,高值电阻而言,也有兆欧的欧姆表用于测量。
本次探究是基于单片机的电阻测量,它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并且方便简单,由于使用了嵌入式系统,数字化测量方法是其一大特点,对于这一方法的探究很有价值,并且它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2.内容及原理:围绕电阻测量展开,我们分别用了4种方式,分别是恒流源,电桥配上ads1100与仪用放大器,共同目的是精准地测量电阻,每个实验所测电阻均是通过万用表测量与LCD显示屏所示数据计算所得,并将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得出一致的结论。
单片机测量电阻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电子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电阻值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单片机来测量电阻值的原理和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电阻的基本原理。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被动元件,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大小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不同的电阻值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测量电阻的值来确保电路的设计符合要求。
单片机可以通过模拟输入引脚来接收外部电路的信号,并通过内部的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电阻测量电路。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然后将这两个电阻连接到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上。
通过测量单片机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单片机来实现电阻值的测量。
首先,我们需要将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器配置为合适的参数,如参考电压、采样率等。
然后,编写程序来读取模拟输入引脚的数值,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来得出电阻值。
最后,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器或串口输出来显示。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电阻值的测量,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电阻值的测量,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元件的参数测量,如电容、电感等。
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简单易懂,是一种实用的电子测量方法。
总的来说,利用单片机测量电阻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中。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和编写程序,我们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电阻值测量,为电子设计和调试工作提供便利。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有所帮助。
单片机测量电阻原理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维修中,经常需要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单片机是一种微型电脑,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特点,可以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一、电阻的基本原理电阻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电压降与电流之比,用欧姆定律表示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二、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利用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和内部的模数转换器(ADC)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测电阻与单片机连接,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模拟输入引脚。
2. 单片机通过模拟输入引脚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3. 单片机将模拟电压值转换为数字信号。
4. 单片机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三、实现方法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实现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
1. 硬件连接:将待测电阻与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连接,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模拟输入引脚。
2. 程序设计:编写单片机的程序,实现测量电阻的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模拟输入引脚为输入模式。
(2)读取模拟输入引脚的电压值。
(3)将读取的模拟电压值转换为数字信号。
(4)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到电阻值。
(5)将电阻值输出。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单片机测量电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确保其具备模拟输入引脚和ADC功能。
2.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阻范围和精度。
4. 考虑电阻测量的精度要求,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五、总结通过单片机测量电阻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我们可以方便地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单片机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大多数电阻测量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和测量方法,以实现准确、快速的电阻测量。
六、参考文献[1] 陈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2] 陈志强.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