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100
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护理
消毒和灭菌是在医疗和护理环境中常见的术语,用于防止病菌和微生物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1. 消毒:
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将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杀灭或去除,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消毒可以用于多种物体,如手术器械、医疗设备、表面、衣物等。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消毒液、紫外线照射、高温蒸汽等。
消毒是广泛应用于日常清洁和医疗环境的重要步骤。
举例:在医院中,医生和护士经常使用酒精消毒剂来消毒他们的双手,以杀死潜在的病原体。
2. 灭菌:
灭菌是指完全杀灭或去除物体上的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病毒和细菌等。
灭菌通常用于具有高致病性的物体,如手术器械、注射器、植入物等。
彻底灭菌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化学灭菌等。
举例:在手术室中,手术器械经过灭菌后,可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没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存在,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和灭菌是不同的概念。
消毒可以杀灭或去除大部分的病原体,但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所有的微生物。
灭菌则致力于彻底杀灭或去除所有的病原体,以确保物体的彻底清洁和无菌状态。
简述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消毒和灭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卫生概念,它们都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处理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虽然这两个词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目的。
一、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通过杀灭或去除绝大部分致病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消毒通常应用于非活体物品表面、设备、表层皮肤和其他非生命体表面等地方。
它是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可用于医疗机构、家庭、餐厅、学校等场所。
消毒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消除的微生物类型、表面材质和所处环境。
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方法通过使用热、辐射或过滤等方式来杀灭微生物。
高温煮沸、干热灭菌和紫外线消毒等。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方法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和去除微生物。
酒精、漂白剂、消毒液和氯等都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的目标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然而,消毒并不能完全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有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在消毒过程中存活下来。
二、灭菌的概念灭菌是指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以及其他特定条件,彻底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
灭菌一般应用于医疗设备、外科手术器械和药品等需要高度清洁和无菌环境的场所。
与消毒不同,灭菌的目标是完全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以确保完全无菌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在医疗过程中引入病原微生物,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1. 蒸汽灭菌: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水蒸气,将微生物完全灭活。
这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
2. 干热灭菌:使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将微生物杀灭。
这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物品。
3. 气体灭菌:使用带有灭菌剂的气体,如乙烯氧化物等,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灭菌是一个严格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湿度和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所有微生物都可以被彻底灭活。
灭菌后的物品应在无菌环境中密封保存,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三、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与联系消毒和灭菌都是用于控制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消毒,灭菌,清洁的概念
消毒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有害菌群、病毒等完全杀灭或去
除的过程。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消毒液、消毒喷雾、紫外线照射等,以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目的。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灭菌是消除或杀灭所有活的细菌、真菌、孢子和病毒的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
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手术室、实验室、医疗
器械等环境和设备的消毒。
清洁是指将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污渍等清除或去除的过程。
清洁可以通过物理方
法如擦拭、刷洗、冲刷等进行,也可以使用清洁剂、洗涤剂等化学物质辅助清洁。
清洁的
目的是使物体表面保持干净、整洁,消除污染和有害物质,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消毒、灭菌和清洁作为卫生防护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
室等许多领域。
通过彻底的消毒和灭菌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而
清洁可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一、消毒、灭菌、防腐、化疗、无菌、无菌技术等基本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包括芽胞。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繁殖体和芽胞。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消毒剂:高浓度防腐剂:低浓度化疗:化疗即化学治疗,是利用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治疗该宿主所染疾病的方法。
无菌: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技术:是指在进行外科手术或分离、转种及培养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实验材料的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所用的器具和材料,都必须先经灭菌处理。
二、物理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有那些?热力灭菌法:高温、低温、干燥辐射杀菌法:电离、非电离物理学方法滤过除菌法超声波杀菌法等离子体渗透压(一)、热力灭菌法分类: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A 焚烧:B 烧灼:C 干烤:160°~180℃,2hD 红外线灭菌:2.湿热灭菌法A 巴氏消毒法:61.1-62.8℃,30 min71.7℃,15-30secB 煮沸消毒法:100℃,5min -10minC 流通蒸气消毒法:100℃,15-30minD 间歇蒸汽灭菌法:100℃,15-30min,37℃过夜(3次)E 高压蒸气灭菌法:15磅(121.3℃),15-30min湿热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1 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凝固变性2 湿热穿透力强3 湿热蒸气有潜热存在,水蒸气凝固成水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二)、光线与射线的消毒作用1 日光与紫外线机理:损坏DNA构型->细菌死亡或变异特点:穿透力弱2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机制:干扰DNA的合成;破坏细胞膜;产生过氧化氢等特点:穿透力强,不升高温度(三)、滤过除菌法用滤菌器除去液体及空气中的细菌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四)、超声波的消毒作用可裂解细菌,尤其对G+更敏感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五)等离子体法对微生物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灭菌与消毒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灭菌”和“消毒”这两个词,它们与保护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然而,不少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
本文将详细解释灭菌和消毒的含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两个概念。
1. 灭菌灭菌是指将特定物体或环境中的所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完全去除的过程。
灭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感染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等。
1.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利用高温对细菌进行物理性的杀菌处理。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煮沸、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等。
煮沸是指将物体置于沸水中加热至一定时间,蒸汽灭菌则是利用蒸汽的高温将细菌杀死。
干热灭菌则是使用烘箱或高温炉等干燥设备,将物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一段时间,达到灭菌效果。
1.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细菌进行灭菌处理。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有使用消毒剂、消毒液和气态消毒等。
消毒剂是指一种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物质。
消毒液则是将消毒剂稀释后,制成一种能够达到预期灭菌效果的溶液。
气态消毒是将消毒剂制成气体或雾状状态,通过空气或喷雾器等方式进行灭菌处理。
1.3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能对细菌进行灭菌处理。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有紫外线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等。
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的照射对细菌进行杀灭,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和空气净化等领域。
电离辐射灭菌则是利用电离辐射源对物体进行辐射处理,削减微生物数量,达到灭菌效果。
2. 消毒消毒是指将特定物体或环境中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常见病原体,保证环境或物体的卫生水平,不同于灭菌去除全部的微生物。
消毒主要是为了使一定区域或物品达到卫生标准的需求。
2.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利用物理性手段对物体进行消毒处理,不依赖于化学物质。
常见的物理消毒方法有流动消毒、热消毒和过滤等。
流动消毒是将物体放入流动的水中,将细菌随水流带走。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概念。
灭菌(Sterilization)、除菌(Disinfection)和消毒(Sanitization)这三个经常被误用的词必须加以区别。
灭菌和除菌是绝对化的术语。
灭菌是指杀灭或不活化所有生命形式;除菌则是破坏或不活化致病微生物的传染,但在应用于细菌孢子时{往无效。
灭菌法是对无菌制剂等的生产过程中的灭菌,常用的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可用无菌保证值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采表示效果;干热灭菌法;除菌滤过法;辐射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
监测灭菌效果往往使用生物指示剂——一种标准的对灭菌条件稳定的微生物。
而消毒可以说是减少微生物数量,使之达到安全或相对安全的水平,而与使用规定和使用目的相符合。
抗微生物剂是一种用来抑制微生物繁殖或消灭微生物的试剂的总称,它包括:(1)消毒剂能消除以细胞繁殖形态出现的微生物污染的化学试剂;(2)灭菌剂杀灭在无生命环境内的所有微生物生命形态的化学试剂;(3)除菌剂用来消灭在无生命物体上的病原体的抗菌剂;(4)杀菌剂可按具体作用分类:杀细菌的称为杀细菌剂;杀霉菌的则称之为杀霉菌剂;杀病毒的则称为杀病毒剂;杀孢子的则称之为杀孢子剂;(5)抑菌剂仅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试剂。
因此灭菌和消毒是不可互换的术语,消毒剂在定义上也并不意味着是灭菌剂。
消毒是消灭采自繁殖形态的细胞的活微生物的污染,但它不保证灭菌。
(二)消毒剂的选择和配制l.消毒剂的选择在选择一种消毒剂时,首先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质,但同时又应认识到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全理想的。
细菌学家建议理想的消毒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能广谱地杀灭微生物;②对人体无毒;③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污染;④具有洗涤剂作用;⑤具有稳定性;⑥作用迅速;⑦不因有机物的存在而失去活性;⑧产生所期望的后效作用;⑨廉价。
各种试剂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应选择一种试剂或几种试剂结合使用,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果。
2.无菌室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无菌室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净化工作台上配制,需过滤的应准备好已灭菌(122.l℃,45min)的滤膜及容器。
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医学消毒和灭菌是医学领域中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针对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1. 消毒(Disinfection):消毒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处理并不要求完全杀死所有微生物,而是杀死致病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不再能引起人发病。
消毒的目的是使物品和环境变得相对无害。
2. 灭菌(Sterilization):灭菌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不仅要求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还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和杀灭,包括细菌芽孢。
经过灭菌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通常用于需要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用器材或其他物品,例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和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
总的来说,消毒和灭菌都是重要的卫生措施,但它们的处理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
消毒更侧重于清除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而灭菌则更强调完全消除和杀死所有微生物。
一、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在发酵工业中均广泛应用。
1、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而不能杀死细菌芽孢。
2、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除掉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在生产上习惯叫做消毒但它与消毒是的严格意义上的区别。
二、灭菌方法灭菌的方法主要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化学药品灭菌法、过滤除菌法、过滤除菌法。
根据灭菌的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方法。
1 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高温条件下,将微生物杀死。
干热对微生物有氧化、蛋白质变性和电解质浓缩引起中毒的作用,其中氧化作用是主要的。
干热灭菌必须高温,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条件是摄氏160℃,1h。
主要使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器械、容器的灭菌。
生产实例:在接种操作和镜检涂片时用的灼烧灭菌法就是最简单的干热灭菌法,在投罐前的空消(125℃、30min)也属于干热灭菌,所以在空消之前必须先把PH、溶氧电极拔掉,否则会大大削减其使用寿命。
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是借助蒸汽释放的热能和水的参与,能使微生物细胞中蛋白质、酶、核酸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破坏,特别是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变性,使微生物死亡。
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热,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尤其适用于大量培养基及发酵设备的灭菌。
温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湿热灭菌时,菌体蛋白质吸收热量容易变性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如表1所示)(3)蒸汽冷凝时放出大量潜热,温度上升快;(4)蒸汽制取简便、成本低、数量大,适于工业生产。
高温灭菌也会给培养基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所以在生产中就要求我们在实消时一定要严格按工艺要求来控制实消的温度和时间。
超温超时对培养基的破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造成培养基成分相互作用;二造成热稳定性差的原材料严重破坏。
前者在降低培养基质量的同时还会引起培养基褐变、沉淀,褐变反应包括类黑色素褐变(主要是氨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棕红色的色素),焦糖化褐变(糖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下,加热到其熔点逐步形成焦糖),糖类破坏后易和有机氮源结合,产生氨基糖,对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严重时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破坏整个发酵所以在一、二步种子罐时,一旦发现料液发黑会发现其菌量很少,产糖或产酸会大受抑制甚至造成代谢停滞,严重时不得不倒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