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虚词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案概述《正确使用虚词》教学对象:高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2. 让学生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法和作用;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2.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虚词的辨析和正确运用;2. 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词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用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虚词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内容1. 虚词的定义和分类1.1 什么是虚词?1.2 虚词的分类: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2. 虚词的基本用法2.1 介词的用法: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2.2 连词的用法:连接词、短语和句子;2.3 助词的用法:表示语气、时态、句式等;2.4 叹词的用法:表达情感;2.5 语气词的用法:表示说话人的态度、语气等;3.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3.1 虚词的作用:连接、修饰、补充、强调等;3.2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虚词,提问:“这个句子中的虚词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虚词的定义和分类;3. 讲解虚词的基本用法:举例说明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4. 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5.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虚词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练习题,加强虚词的运用能力;3. 选取几个句子,分析其中的虚词用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虚词定义和分类的理解;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虚词基本用法的掌握程度;3. 句子分析:评估学生对虚词在句子中作用的理解;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运用。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3正确使用词语(虚词)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实词合并命题,更多体现在语病辨析题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题点讲解(一)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五看”辨析虚词使用正误1.看词性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连词,但“诚然”还可充当副词意思是“实在”。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过分推崇文笔,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孱弱的文学观。
文笔差劲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
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沾沾自喜,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
退一步说,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应有所节制。
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
A.虽然就算还绝对B.固然即使也充其量C.诚然尽管却或许D.当然如果仍实际上2.看搭配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混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常用关联词语如下: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活动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正确使用虚词”专题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选用虚词;
2、正确判断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是否恰当。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选用虚词及判断虚词使用的正误。
三、教学设想
1、典型例题分析加上经典考题实践总结高考命题方法及趋向;
2、要求学生掌握虚词的分析方法,并运用于解题实践;
3、通过精讲、精练典型试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一)介词误用
1、介词的滥用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
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典型例题:
(1)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销售的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是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非常熟悉的。
(4)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口角引起的家庭命案,人们都为这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2.介词的漏用
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
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
(5 ) 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江北地区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
楚。
)
(6)他今天特别高兴,和自己一同出国学习的。
好朋友见了面
(7) 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
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句首加上“从”)
3、介词的混用
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
(8)凡事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
(9) 对于招生问题,招生办有个详细说明。
(10)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
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把”应改为“用”)
(11)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
B.介词宾语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12)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
(“武器”
的后边应加上“的观点”)
(13)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形象”的后
边应加上“方面”)
经典考题:
1、(2010山东)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2、(2010辽宁)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3、(2009全国2)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4、(2009山东)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5、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6、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原型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7、在被问及抵澳后回避媒体的问题时,郭晶晶回答:“媒体对我的关注很多,好在还不至于影响我的生活和比赛造成太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