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心理健康进度表.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记录表活动基本信息活动标题:初中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活动日期:[填写活动日期]活动地点:[填写活动地点]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初中生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活动内容填写活动内容描述,包括活动的具体安排、参与方式、参与人员等信息]活动目标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让参与者能够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和情感。
增加参与者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理解。
帮助参与者学习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呼吸调节、放松训练等。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助和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参与者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进行积极的表达和沟通。
活动记录活动1:团体分享活动日期:[填写活动日期]活动内容:参与者围绕主题自由分享个人心理体验和感受。
参与人员:[填写参与人员名单]活动评价:参与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互相支持和鼓励的氛围得以建立,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2:情绪管理技巧训练活动日期:[填写活动日期]活动内容: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呼吸调节、放松训练等,帮助参与者学习应对和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参与人员:[填写参与人员名单]活动评价:参与者积极学习和尝试情绪管理技巧,反馈效果较好,对日常生活有积极影响。
活动3:合作游戏活动日期:[填写活动日期]活动内容:通过一系列合作游戏,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助、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参与人员:[填写参与人员名单]活动评价:参与者积极参与游戏,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
活动总结通过初中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参与者在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中,得到了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宣泄和关注,提高了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中的情绪管理技巧训练和合作游戏,进一步促进了参与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教育方针,落实《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____〈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____》、《____办公厅____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____》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以新修改的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心理健康》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班级情况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级____个班心理健康课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不少。
1、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八个管理区的小学毕业生,小部分是由外省学校转过来学习的。
对于初一学习还是不适应。
2、有一部分是各班所谓的“差生”,小学的时候就极少受到老师的“阳光关爱”。
3、有一部分同学受家庭因素(如:离异、单亲)影响,心理存在着障碍,人际关系缺乏热情、协调。
4、因年龄以及所受教育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极具缺乏,不系统,没有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5、小学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课堂学习。
6、初一学生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很科学的认识。
三、目标和任务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主要内容1、学会认识自己、关心自己,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2、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积极的沟通;3、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等方面常识。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题项与评分标准)测试说明: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测试题: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表格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
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最新素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共5个素龙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心理辅导员辅导对象陈启星班级九(5)性别男年龄15辅导时间2015.10问题表现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
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
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
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他。
他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
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
他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
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他不能如愿。
他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原因分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
启星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
他的过于自信使他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他瞧不起而远之。
他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
所以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
他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他内心又渴望大家对他友善和关爱。
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他向同学推荐自己。
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对策及过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
要求家长配合,在与启星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
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他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他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
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
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201X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表一、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立足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
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结合市区工作安排,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校本课程“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上好心理健康课,办好“心灵驿站”,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201X年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心理辅导课程安排表
本课程旨在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内心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以下为课程安排表:
第一周
-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导论
- 课程日期:X月X日
- 课时:2小时
- 内容概述: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心理问题的常见迹象,了解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第二周
- 课程名称:情绪管理技巧
- 课程日期:X月X日
- 课时:2小时
- 内容概述:研究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等,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第三周
- 课程名称:自我认知与自尊心培养
- 课程日期:X月X日
- 课时:2小时
- 内容概述:探讨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四周
- 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课程日期:X月X日
- 课时:2小时
- 内容概述:研究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技巧,包括积极倾听、非暴力沟通和冲突解决等,提升交际能力。
第五周
- 课程名称: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 课程日期:X月X日
- 课时:2小时
- 内容概述:研究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包括放松技巧、时间管理和积极应对策略等,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请注意,以上课程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课程负责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