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2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本单元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等认识其特质,认识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先进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记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记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2.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理解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3.了解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任务。
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科学精神】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含义。
2.教学难点: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
课前准备上网了解共产党员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发挥的作用,感悟党的人民立场,感悟党群关系。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课活动: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教材结构】【教材分析】本框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从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等多方面了解党的先进性。
本框既是对第一课所学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又为下一框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一步学习党的先进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懂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等方面优于其他政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将来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中去,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要求【教学难点】1.党为什么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2.党怎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入党誓词》,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导入本框课题。
知识回顾: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一、党的性质和宗旨1.党的产生:1921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议题教学】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党的性质和宗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回答下列问题议题一:党的性质议题二: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议题三: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学生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1)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2)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对党的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为什么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这两框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两框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框从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发选择。
本框题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1.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
第一目有三层意思: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第二目有四层意思: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什么、坚持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本框题内容多样,图文并茂,说理充分。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2.能理解、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四、教学重难点:能理解、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五、教学方法:探究导入法、正面讲授法、议题拓展法、实践教学法六、学情分析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要充分、灵活运用视频、文本等多种教学资源,通过调研、访谈、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七、教学过程。
议题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探究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材料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以脱贫攻坚为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我们党这样,敢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落下”的庄重承诺,能够组织起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奋战在扶贫第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那一瞬间,刻录了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政党史上树立的新丰碑,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源于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疑结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旨在引领多元复杂的利益主体跳出“零和博弈”的小圈子。
立足于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共同利益来审视维护各国人民的特殊利益。
为世界谋大同。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多项务实举措,彰显了世界大党的责任担当。
探究:结合案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拥有怎样的利益观?决定因素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得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额根部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教师引导,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注意关键性提炼,材料案例概括分析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看学生是否寻找关键词句、结合材料或其他例子分析,对其概况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理解党的利益观获得习得性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概况能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话题,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咱们就像在过日子,谁都希望过得好、活得舒服,不是吗?那我们一起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吧。
1. 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正含义1.1 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以人民为中心”究竟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强调,所有的工作和,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就像妈妈做饭一样,她总是想着怎么做才让家人吃得更好、更健康。
这个理念不仅仅是个口号,而是一种具体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追求。
1.2 这个理念的根基是什么这个理念的根基,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换句话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稳步发展。
如果我们不把这当回事,那就是“舍本逐末”,最终只会让大家吃亏。
2.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个理念2.1 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要想把这个理念落实到实际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了解人民的实际需求。
就像卖小吃的,要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味道,才会做出受欢迎的美食。
我们在做、制定方案的时候,也要根据人民的真实需求来调整,做到“量体裁衣”。
2.2 让更加贴近民生其次,要真正贴近民生。
这就像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服务员的态度好,商品的质量也有保障,才会让人愿意买单。
我们制定的要实际可行,能够切实解决人民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空谈一套理论,最后“空头支票”。
3. 以人民为中心的成效与挑战3.1 取得的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已经在很多地方见到了成效。
比如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提升。
这种变化就像春天来临后的花儿一样,令人欣慰和高兴。
可以说,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好证明。
3.2 面临的挑战当然,路上也有不少挑战。
比如说,如何准确把握人民的真实需求,如何避免实施中的偏差等等。
这些问题,就像爬山时遇到的石头一样,需要我们耐心去解决,不能半途而废。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这两框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两框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框从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发选择。
本框题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1.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
二、教材分析。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
第一目有三层意思: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第二目有四层意思: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什么、坚持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