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交换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
- 格式:xls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成绩转换与学分认定申请表
(转专业、转学、降级、中关村教学联合学生适用)
注:1、本表格只做成绩转换与学分认定用,以便进行毕业审核。
在学生本人的成绩单中,原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成绩不变;如果出现原来所修课程学分低于认证后课程学分的情况,该门课程审核可以通过,但总学分仍应满足毕业学分要求。
2、课程类别填写: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基础必修、专业基础选修;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专业方
向选修;教师教育必修,教师教育选修。
3、本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交开课院系教学秘书存档,一份由学生留存备查。
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交换生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审批表姓名:学号:联系方式:交流学校:学院专业年级班级交流时间年月至年月交换学校成绩及学分(学生按交流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填写)校内成绩及学分交换学期交流学校课程名称交流学校课程中文名称课程代码成绩学分周学时/总学时成绩认定学期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成绩学分周学时/总学时同意/不同意开课专业主任签字专业主任审核意见:专业系(专业)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副院长审批意见:教学副院长签字:学院教务办(盖章)年月日申请人声明我声明本申请表格内的相关信息及其证明文件都是准确无误的,绝不弄虚作假,否则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学生签名:1.转学分须附交流学校成绩单原件,国(境)外学校成绩单原件须外事处审核,签字并盖章;国内交流学校成绩单须职能部门盖章。
(▲成绩单复印件不能作为学分转换和成绩认定依据)2.交流学校若为国(境)外学校,“交流学校课程中文名称”须如实翻译。
交流学校若为国内学校,“交流学校课程中文名称”不填。
3.交流学校成绩换算: A+=97,A=95,A-=92,B+=87,B=85,B-=82,C+=77,C=75,C-=72,D+=67,D=65,D-=62;优=95,良=85,中=75,及格=65,不及格=0 ;P=80,F=0。
4.交换生返校后自收到交换学校成绩单起一个月之内一次性办理好学分转换及课程成绩认定,课程成绩统一认定在交换学期。
5.本表一式一份,完成各项审批后认定材料原件(本表、交流学校成绩单原件、拟转换申请表)存于学院教务办,同时学生须登录新教务系统进行网上申请。
6.学院审核完成后,将认定材料复印件(一份)交至教务处教务科(行政北楼225室),校级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查看成绩。
学院教务办经办人签字:。
学分认定须知1、公派交流生确认交流资格后,与xx大学教务处签订《xx大学与赴境外交流学习的本科生协议书》并熟知《xx大学赴境外交流学习本科生管理暂行规定》、《xx大学公派交换生学分认定须知》;2、公派交流生返校学分认定前,专业主任应了解学生交流期间的课程学习内容和知识掌握程度并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匹配认证;3、公派交流生履行协议书并按时返校,交流期间xx大学校内教学计划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成绩根据学生赴交流学校之前的平均学分绩点认定百分制成绩,交流期间获得学分满足协议书最低要求的学生,每学期认定跨专业选修课4学分,不计入一对一置换的课程范围;4、校外专业课程与校内专业课程一对一置换,理论课置换理论课,实践课置换实践课;5、交流期间修读的语言能力类课程,认定为校内通识教育选修课(根据学分转换);6、交流期间修读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无相近但相关,则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增加课程信息认定专业选修课学分,实现课程置换;交流期间修读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无相近且无相关,则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增加课程信息认定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实现课程置换;7、交流期间修读课程的等级成绩根据交流学校的等级成绩换算为分数;8、交流期间修读课程可转换为成绩偏低的相同或相近校内已修课程,不记为初次成绩;9、学分认定周期为提交转换申请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学分认定结束后,学生可自主查询成绩;如有疑问,3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情况说明;10、公派交流生学分认定根据本须知执行,各专业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情况制定专业课成绩转换相关规定,提交至教务处备案后实施;11、xx大学公派交换生学分认定申请表采用电子版填写并单面打印,除签字部分,手写无效,下载地址为:表格下载;12、学分认定应备档的材料原件包含(1)交换前xx大学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单(2)xx大学公派交换生学分认定申请表(3)xx大学与赴境外交流学习的本科生协议书(4)交流学校成绩单及中文翻译件(5)学分认定后xx大学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