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分级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96.00 KB
- 文档页数:12
静脉炎评分标准
静脉炎分级标准,主要是按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的,目前分为0~4级。
1、0级: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基本上能自行痊愈。
2、1级:会有轻微症状,一般于静脉走行的地方,会有皮肤泛红或轻微疼痛,有的可能不会有疼痛症状。
3、2级:在有静脉血管的地方,一般会有轻度发胀或皮肤发热的情况,有的皮肤表层会有变化,会表现为红肿,常伴随疼痛。
4、3级:除了有二级症状以外,静脉血管走行的地方,通常能触到条索样硬结。
5、4级:条索样硬结一般长度会超出2~3厘米,皮肤会有感染现象,比如红肿或渗出等。
静脉炎分级临床护理工具量表、分级标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在临床工作中,常根据静脉炎的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治疗措施。
量表简介
静脉炎分级是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S)制订,该机构是目前全球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权威,分级标准的制定使临床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分级釆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分级标准
0级:无临床症状。
1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
2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
3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4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摸到条索样物>2.5cm,有脓液流出。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外周静脉短期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例数X1000)/ 外周留置静脉导管的总例数=外周静脉炎发生率%。
2. 与输液相关的静脉炎:拔除输液通道停止该部位输液,并进行干预。
3. 2级及以上的静脉炎,应进行异常事件报告。
4. 外周短期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应低于5%或更低。
静脉炎的分类与处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推断尺度依据好国静脉输液照顾护士教会造定的静脉炎分级尺度:I度:局部构造痛痛大概火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已触及硬结.II度:局部痛痛,黑肿大概火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已触及硬结.III度:局部痛痛,黑肿大概火肿,静脉炎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二)静脉炎的分类及处理1.化教性静脉炎(1)收病本果:由于刺激性及毒性药物、PH值及渗透压超出平常值、稀释没有充分、微粒战导管尖端位子所致.细胞毒性药物由皮肤脉管系统渗出扩集至周围构造,引导局部炎症反应称化教性蜂窝构造炎.进一步照成局部构造坏死,称为渗出性坏死.(2)临床表示:收炎的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有痛痛感,血流受阻.(3)防止步伐1)普及博业技能:控造化疗输注的护士须经博业锻炼,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个性,有下度的责任心,不妨使用系统化循环管造,防止化疗患者静脉炎的爆收.化疗前必须仔细阅读证明书籍,为防止支配中爆收板滞益伤,静脉脱刺尽管保证一次乐成.如脱刺波折,没有克没有及使用共一静脉的近端.脱刺后要粗确牢固输液针,防止其滑脱战刺破血管壁.2)合理采用血管:①输液部位的采用:所有情况下应躲启脚背侧、肘窝及真止过广大切除性脚术的肢体终端.输液的适合部位为前臂的近端(已脚术)及要害结构上覆盖有洪量下构造的部位.②粗确采用输液器具:若静脉条件短安.留置针劣于尺度静脉注射针.预期大概有共同输液者,应试虑采与皮下贮液器大概深静脉留置管,PICC亦能灵验落矮静脉炎的爆收率.3)统造微粒输进:护士应庄重无菌支配,治疗室尽大概采与气氛洁化技能以缩小气氛中的微粒传染.据钻研报导,应用粗细输液过滤器能落矮静脉炎的爆收率,能灵验天遏止微粒加进人体.4)粗确的给药要领:粗确掌握化疗药物给药的要领、浓度、速度,并搞到现配现用.粗确的给药要领为:①先注进死理盐火确认针头正在血管内、无渗漏后圆可注进化教药,没有克没有及用戴有化疗药液的针头间接脱刺大概拔出;②共同用药时,先相识药物刺激性的大小,准则上应先注进非收疱剂,如均为收疱性药物,应先注进矮浓度的,二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等渗液赶快清洗;③若将止吐药加进茂菲滴壶时应正在输注非化疗药时给进;④化疗药物没有宜过下,给药速度没有宜过快,20ml药液起码需3分钟,大概者以5ml/min的速度注进,防止血管正在短时间内受到热烈刺激而出现益伤.5)护患协共:化疗前对于患者举止针对于性的宣教,特天是初次用药时照顾护士人员应搞佳阐明,与消其恐惊感.将保守的静脉输液办法改为博业化血管评估的步调化输液,既能呵护患者的血管,防止给患者减少新的血管徐病又能包管治疗乐成举止.6)药物防止静脉炎A.静脉用药:静脉输注25%硫酸镁可使静脉炎爆收率明隐落矮;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0.5%普鲁卡果5~10ml加进天塞米紧2.5mg静脉推注,输完化疗药物后用死理盐火250ml赶快灌注.B.药物中敷:正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将33%硫酸镁纱布沿静脉走止干敷正在注射的静脉上至化疗液体局部滴完,拔针后1~2分钟停止干敷.C.揭剂的应用:正在化疗前将硝酸苦油揭剂揭于脱刺面,对于化疗所致静脉炎起到防止效率.(4)照顾护士重心1)按药物证明书籍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2)注药历程中应稀切瞅察患者有无痛痛等没有适,即时查看本果并赋予处理.3)庄重真止无菌技能支配:庄重掌握消毒液的灵验期战使用浓度,以及脱刺部位皮肤消毒的范畴.一般输液针皮肤消毒范畴为5cm,留置针皮肤消毒范畴为8cm,均正在消毒液搞时举止静脉脱刺,防止细菌熏染.4)启关疗法:采与启关注射可遏止药物与细胞构造分离,一朝创造药物中渗拔针后死存针头,接注射器回抽皮下的药物,而后注进解毒剂,时常使用硫代硫酸钠战碳酸氢钠,1%普鲁卡果.5)热敷:热敷不妨使局部血管中断,缩小局部火肿战药物的扩集,进而减少局部构造的益伤,用热的马铃薯片揭敷爆收渗漏处周围的静脉上,效验较佳.、、6)药物干敷:临时上时常使用静脉化疗药物中渗局部干敷的药物为50%硫酸镁干热敷,屡屡2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进,革新构造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构造渗出液的吸支战消肿的脚段.采与云北黑药加乙醇干敷治疗静脉炎,效验隐著;应用下渗葡萄糖、维死素B12战天塞米紧混同液治疗药物所致静脉炎效验佳,且适用于各型静脉炎;正在中草药治疗圆里,有黑花、当归组成的黑规酊对于化疗药的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较佳.7)芦荟中敷:芦荟中的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量,具备间接杀菌效率.芦荟中的同柠檬酸钙,具备促进血液循环、硬化血管、扩弛毛细血管,使血液疏通的效率.新陈芦荟中敷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疗效隐著、要领简朴、经济真用.8)物理疗法:局部超短波理疗,黑中线局部映照,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验.微波是指频次300MHZ~300 GHZ范畴内的电磁波,微波治疗仪其辐射功率10~15W效率于肌体构造时,可引起构造细胞中的离子、火分子战奇离子下频振荡,进而达到巩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总代开,巩固局部的免疫力的效率,果此能灵验的革新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火肿吸支,消炎止痛.9)中敷火胶体敷料:将巩固型透明敷揭剪成条索状沿静脉走背粘揭正在肿胀部位.巩固型透明敷揭属于火胶体敷料,其便宜是不妨吸支局部的渗出液战有毒物量,有好处坏死构造的纤维蛋黑的溶解,减少痛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战火蒸气的接换,它又具备对于中界颗粒性同物的阻隔效率,可防止熏染.2.板滞性静脉炎(1)收病本果:与使用深静脉导管战中周静脉留置针有关;正在使用历程中采用尺寸分歧适的深静脉导管;支配者缺累支配体味;置管时间延少;过分一再的敷料受益;患者果素如年龄、病果、病情等.(2)临床表示1)沿静脉走止的收黑、敏感、条干脆改变.2)肿胀、热、痛.3)局部的硬结.(3)防止步伐1)脱刺前搞佳情绪照顾护士,支配历程中脆持与患者的良佳接流,道解相关知识,使患者搁紧,协共支配.2)交战导管前清洗搞洁附于脚套上的滑石粉.3)将导管充分天浸泡正在死理盐火中.4)支导管中的动做沉柔,尽管匀速疏通.。
静脉炎判定标准
静脉炎判定标准可以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
该标准将静脉炎分为0到4级,具体如下:
0级: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需特殊治疗,基本上能自行痊愈。
1级:患者的穿刺部位出现红斑,可能伴随或不伴随疼痛。
2级:穿刺部位疼痛,同时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条索状物形成,可以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3厘米,同时可能有脓液流出。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静脉内血液淤积或血管壁受损引起的。
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根据其症状和体征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下面将介绍静脉炎的分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轻度静脉炎。
轻度静脉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
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处的红肿情况以及患者的自述症状来初步判断为轻度静脉炎。
此时,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局部冷敷等方法缓解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二、中度静脉炎。
中度静脉炎的症状相对较重,局部疼痛、红肿明显,可能伴有患处皮肤发热、硬结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局部热敷、使用抗炎药物等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重度静脉炎。
重度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患者局部症状明显,甚至可能出现溃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全身症状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恶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此时,需要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局部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清创等,以及全身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四、并发性静脉炎。
并发性静脉炎是指静脉炎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情况,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此时,患者的症状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紧急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不同,需要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级。
轻度静脉炎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局部冷敷等方法缓解症状;中度静脉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局部热敷、使用抗炎药物等治疗;重度静脉炎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局部手术治疗和全身抗生素治疗;并发性静脉炎需要紧急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通常发生在静脉内壁受到损伤或感染的情况下。
静脉炎可以导致疼痛、肿胀和其他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血栓形成。
因此,对静脉炎进行分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轻度静脉炎。
轻度静脉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和轻微的发热。
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有明显的压痛感。
此时,静脉内壁可能出现轻微的损伤或炎症反应,但并未引起明显的血栓形成。
针对轻度静脉炎,通常可以通过局部冷敷、升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等方法进行治疗,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凝药物。
二、中度静脉炎。
中度静脉炎的症状相对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和发热。
局部皮肤可能呈现明显的红斑或硬结,触摸时疼痛感更加明显。
此时,静脉内壁的炎症反应已经比较明显,可能已经引起了局部的血栓形成。
针对中度静脉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和预防血栓进一步扩大。
三、重度静脉炎。
重度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明显的肿胀和发热。
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明显的紫红色瘀斑,触摸时疼痛感极为剧烈。
此时,静脉内壁的炎症反应已经非常严重,血栓可能已经完全堵塞了静脉腔。
针对重度静脉炎,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干预,清除血栓并修复受损的静脉壁,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四、慢性静脉炎。
慢性静脉炎是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静脉炎症。
患者常常会出现慢性的下肢肿胀、色素沉着和溃疡等症状。
此时,静脉内壁可能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改变,血栓形成和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可能已经成为慢性静脉炎的主要特征。
针对慢性静脉炎,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以减轻症状、改善静脉功能。
总结: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患有静脉炎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分级是非常关键的。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通常是由于静脉内发生炎症而引起的。
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级,这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分级标准。
一、轻度静脉炎。
轻度静脉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触痛。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和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内可能会有一些血栓形成,但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上,可以采用局部热敷和轻度的抗炎药物来缓解症状,并且建议患者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中度静脉炎。
中度静脉炎的症状相对较重,局部红肿和疼痛程度增加,触痛感也更加明显。
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发热和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内的血栓形成也更为明显。
此时,治疗上需要更加重视,可以考虑口服抗生素和抗凝药物,以减轻炎症和预防血栓进一步扩散。
同时,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站立和走动过多,以免加重症状。
三、重度静脉炎。
重度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非常明显。
局部红肿和疼痛非常剧烈,触痛感极强,甚至可能出现皮肤溃烂和渗液。
发热和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也十分明显,血管内的血栓形成严重影响了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上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和抗凝药物,以及局部引流和清创手术。
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活动,直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四、并发症静脉炎。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静脉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上需要立即进行抗凝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散和脱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同时,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护,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急救情况。
总结: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患者在发现静脉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避免长时间站立和久坐不动,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静脉炎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局部皮肤、皮温、血管情况;局部肿胀、疼痛情况;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根据药物性质正确掌握药物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注速度,加强巡视;
2.合理选择血管,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建立系统使用静脉的计划;
3.局部治疗:50%硫酸镁、75%酒精交替湿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敷,碘伏湿敷或微波理疗等。
附静脉炎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2.5cm,有脓液渗出。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由于静脉内血液淤积、血栓形成或感染等引起。
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下面将介绍静脉炎的分级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轻度静脉炎。
轻度静脉炎是指患者出现轻微的症状,如局部红肿、疼痛或触痛等,但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轻度静脉炎通常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按摩和口服消炎药等方法进行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二、中度静脉炎。
中度静脉炎是指患者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如局部红肿、疼痛、触痛和患部皮肤温度升高等,且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静脉炎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局部抗炎药物或抗生素的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三、重度静脉炎。
重度静脉炎是指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局部红肿、疼痛、触痛、皮肤潮红、水肿、溃疡等,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重度静脉炎需要紧急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局部手术治疗或静脉内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四、并发症静脉炎。
并发症静脉炎是指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栓塞、感染性休克等,已经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并发症静脉炎需要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紧急手术治疗或静脉内药物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通过以上分级标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如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穿着舒适的衣物等。
一旦出现静脉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疾病加重影响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静脉炎,并加强对其预防和治疗的重视。
静脉炎分级与护理关于《静脉炎分级与护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脉炎又叫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是指静脉血管发炎,而静脉炎的分级主要是根据静脉炎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级。
静脉炎分级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
一般情况下是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分级。
一、0无临床症状1+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2+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3+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浸润二、0无临床症状1.皮肤苍白,水肿范围小于英寸(2.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2.皮肤苍白,水肿范围1英寸(2.5cm)-6英寸(1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3.皮肤苍白,呈透明状,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皮温降低,轻度致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皮肤苍白,呈透明状,皮肤紧绷并褪色,有液体渗出;皮肤青肿,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压迫水肿部位后组织呈凹陷状;循环系统功能下降,中度致重度疼痛.任何剂量的血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液体的渗漏都属该级.三、护理1、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
2、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
3、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
4、若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5、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可分为五级,分别是零级、一级、二级、三级以及四级。
1 .零级,无任何症状。
2 .一级,发病部位发红,伴或者是不伴有疼痛症状。
3 .二级,大部分患者发病部位有疼痛症状,有的还伴有肿胀情况。
4 .三级,发病部位疼痛、红肿,并且可触及条索样的物质。
5 .四级,在三级的基础上更加严重,输液部位疼痛、红、肿,可触及条索样静脉,长度在2.5厘米以上,同时有脓液流出。
出现静脉炎时,应及时进行治疗,可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比如应用硫酸镁、肝素钠乳膏等外敷,以缓解症状,为了控制感染,还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逐渐加重,有可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皮下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
静脉炎分级标准标尺范围:0级--4级颜色标识:绿色0级浅黄1级橙色2级红色3级紫色4级频次:1、1-2级每天评估;2、3-4级每班评估预防措施:□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静脉输液时宜选择上肢静脉,成人不宜选用下肢静脉输液□输注前评估穿刺点及静脉情况,确认导管通畅□行中心静脉置管时戴灭菌无滑石粉手套□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宜选择中心静脉□多种药物输注时,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在两种药物之间用等渗液体冲洗管路后再输注另一种药物□进行穿刺时应待干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适当放慢点滴速度,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避免在瘫痪、肿胀、关节部位做静脉穿刺和输液,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精密过滤器的输液器,以减少微粒对机体的损伤处理措施:1级□停止在静脉炎发生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湿性敷料:水胶体敷料外贴□药物治疗:喜疗妥外涂2级□停止在静脉炎发生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湿性敷料:水胶体敷料外贴□药物治疗:喜疗妥外涂□药物治疗:如意金黄散外敷□局部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3级□停止在静脉炎发生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湿性敷料:水胶体敷料外贴□药物治疗:喜疗妥外涂□药物治疗:如意金黄散外敷□局部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4级□停止在静脉炎发生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外科换药参考文献:[1]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2016:78—80.[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17-418.[3]徐波,耿翠芝.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第一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127.[4]吴玉芬,杨巧芳.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5-302.。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通常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局部症状的表现,可以将静脉炎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一级:静脉炎仅局限于注射部位,局部炎症反应轻微,仅有红肿、局部疼痛等症状。
2. 二级:静脉炎在注射部位明显扩散,红肿、疼痛加重,并伴有局部温度升高、硬化等症状。
3. 三级:静脉炎波及相邻的深部静脉系统,局部红肿、疼痛进一步加重,可伴有淋巴管炎的表现。
4. 四级:静脉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局部组织的坏死、化脓性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可以有所不同,具体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专业指南而定。
最好在实际接受治疗时,根据医生的诊断和临床病情来确定具体的分级。
高渗药物静脉炎临床表现、程度分级标准、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静脉炎静脉炎是血管内皮性炎症,表现为沿静脉走行出现的红肿热痛,可触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或触及硬结,有明显痛感,严重者局部会出现脓性分泌物甚至伴有发热症状。
高渗溶液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称为渗透浓度,渗透浓度愈大的溶液,准透压也愈大,临床上用渗透浓度直接比较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8x102kPa,渗透浓度在280-320mmo1∕1之间。
溶液渗透浓度在此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此范围称为高渗溶液。
静脉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沿着注射部位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感觉。
静脉炎程度分级标准静脉炎程度分级标准为:①。
级:静滴后无任何不良症状;②I级:输液部位出现发红,偶尔疼痛;③∏级:输液部位出现发红或水肿,伴明显疼痛;④III级:输液部位在II级症状基础上,能够触摸到条索状静脉;⑤IV级:输液部位在II级症状基础上,触摸到的条索状静脉长度超过2.5cm,且伴有脓液渗出。
护理对策穿刺静脉选择。
在输液前,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先建立静脉通路,在行穿刺时应优先选择粗大直的静脉,穿刺完成后开始输入药物。
输液工具选择。
对具有刺激性及易引发静脉炎特殊药品,使用一次性营养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滴注,经精密输液器终端过滤后,不溶性微粒被阻滞,大幅度减少药品对血管刺激。
强化静脉穿刺技术。
选择回流顺畅、充盈度好、弹性好血管进行穿刺,避开肢体关节部位、静脉瓣或炎症处的静脉血管,成人不宜选取下肢静脉进行穿刺,避免穿刺不成功;连续输液需以先细后粗、先远后近的原则制定静脉穿刺。
输液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成功后输入药物,药物性质进行适当稀释、加温及减慢滴速,加强对穿刺部位保暖工作。
加强巡视。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采取责任追究制,纳入绩效考核,加强巡视。
输注高危药品时,需在床旁悬挂警示卡,定时巡视,每小时1次,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静脉炎、用药管道通畅程度、输液部位的疼痛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