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学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7
兽医临床诊断学整理总结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包括:问诊及一般称为物理检查法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一、问诊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饲养管理、使役或利用情况。
(一)现病历现病历:即关于现在发病的情况与经过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2疾病的表现3病的经过4主诉人估计到得原因5畜群的发病情况(二)既往史既往史即病畜或畜群病史。
主要内容是:病畜与畜群过去患病的情况,是否发生过类似疾病,其经过与结局如何。
过去的检疫成绩或是否被划定为疫区(如猪瘟、传染性水疱病、马的鼻疽、传染性贫血病、布氏杆菌病等),本地区或邻近场、队的常在疫情及地区性的常发病,预防接种的内容及时间、方法、效果等。
这些资料,对现病与过去疾病的关系以及对传染性疾病和地方性疾病的分析上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饲养管理1、饲料日粮的种类、数量与质量,饲喂制度与方法。
饲料品质不良与日粮配合得不当,经常是营养不良、消化紊乱、代谢失调的根本原因;而饲料与饲养制度的突然改变,又常引起马、骡腹痛病,牛的前1 / 113胃疾病,猪的便秘或下痢的原因;饲料发霉,放置不当而混入毒物,加工或调制方法失误而形成有毒物质等,可成为中毒的条件 2、畜舍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如光照、通风、保暖与降温、废物排除设备、畜床与垫草、畜栏设置等)及运动场、牧场的地理情况(位置、地形、土壤特性、供水系统、气候条件等),附近厂矿的三废(废水、废气及污染物)的污染和处理等,也应注意。
3、动物的使役情况及产生性能,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制度也要加以了解。
对动物的过度使役,粗暴的榨取,运动的不足,饲养人员技术的不熟练与管理制度的紊乱等,也可能是致病的条件。
二、视诊(望诊)视诊用肉眼直接地观察病畜的整体概况或其某些部位的状态。
视诊是接触病畜,进行客观检查的第一个步骤。
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其整体状态,如体格的大小,发育的程度,营养的状况,体制的强弱,躯体的结构,胸腹及肢体的匀称性等。
摘要:临床诊断是兽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前提诊断措施,更为疾病的判断和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在临床兽医诊断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诊断体系,依据动物的病症对动物的疾病类型和原因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兽医临床诊断需要接触病畜,或者了解牲畜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群体状况,不断调查和发现牲畜的生病状况、发病原因以及特点,从而为后期的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兽医诊断技术也在进步,准确诊断之后可以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1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1.1 通过问答了解病畜的病史和生活状况主要了解动物的发病时间和发病地点,进食前发病还是进食后发病,个体发病或是群体发病,发病地区有无发病史等。
患病动物病后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恶化情况,患病动物是否用药,用药的过程等。
在发生大型的疾病之前,地区是否有群体疾病发生。
了解养殖户的饲料喂养情况和具体管理情况,了解具体的预防接种以及环境情况,通过问诊的方式能够了解动物的患病情况,之后判断动物是患有何种疾病。
1.2 视诊兽医通过肉眼观察或者在机械设备的帮助下查看动物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动物采取特定的措施,有些动物可能站立困难,需要做疼痛检查,否则让动物自然站立就可检查。
兽医站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动物,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发现异常之后可进一步仔细观察。
兽医通过观察精神状态、外表皮肤和皮肤中是否有溃烂等现象来判断疾病。
1.3 触诊兽医通过触摸患病动物或者借助工具的作用对牲畜的患病部位进行检查,包括直接触诊,即浅部触诊、深部触诊和冲击触诊等。
首先,浅部触诊,兽医通过手轻放于体表且不去按压,该种方法能够判断患病动物的外部特征以及心跳情况。
其次,深部触诊。
兽医使用较大力气对需要诊断的部分进行按压,观察诊断部位的病变情况、发病形状和大小等,主要用于检查肿胀和脉搏等。
最后,冲击触诊。
兽医使用手用力触压,一般检查胃部的情况和腹水情况。
兽医临床诊断学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问诊及一般称为物理检查法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
因为这各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对任何家畜,在任何场所均可进行,并且能直接地、较为准确地判断其病理变化,所以一直被沿用为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一)问诊1.方法在检查病畜前,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病畜或畜群发病情况。
从而使临床检查有所侧重。
2.内容(1)现病史了解发病时间、地点、发病数量、病后表现、对发病原因的估计、病的经过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效果等。
(2)既往病史了解病畜或畜群过去的患病情况。
当有群发现象时,更要详细调查、了解当地疫病流行、防疫、检疫情况等。
(3)饲养、管理、使役情况了解饲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配方、加工情况,饲喂制度,畜舍卫生及环境条件,使役情况及生产性能等。
3.注意事项(1)语言要通俗,态度要和蔼,以便取得畜主的很好配合。
(2)在问诊内容上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搜集情况。
(3)对问诊所得资料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结合现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诊断的线索。
(二)视诊视诊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被检动物的状态和从畜群中发现病畜的有1.方法视诊时先不要靠近病畜,也不宜保定,应尽量使动物取自然姿势。
先观察全貌,然后由前向后、从左到右,边走边看,观察病畜的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尾、肛门及会阴部,并对照观察两侧胸、腹部及臂部的状态和对称性。
最后可进行牵遛,观察运步状态。
观察畜群,从中发现精神沉郁、离群呆立、饮食异常、腹泻、咳嗽、喘息及被毛粗乱无光、消瘦衰弱的病畜。
2.应用范围用于对整体状态(体质、外貌、精神、姿势与步态)、被毛皮肤状态、可视黏膜状态、某些生理活动状态(如采食、咀嚼、吞咽、反刍及呼吸动作等)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物理性状的观察等。
3.注意事项(1)视诊最好在自然光照的宽敞场所进行。
(2)对初来的门诊病畜,应稍经休息,待呼吸平稳后再行观察。
(三)触诊触诊是利用手对畜体被检部组织、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以判断其病理变化。
第十一章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第一节临床检查的方法与程序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兽医临床检查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这些方法亦称为物理检查法。
其中,问诊是兽医临诊检查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可获得第一手临诊资料,对其他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一)问诊1、概念问诊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畜主或有关人员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
2、问诊内容(1)病例登记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
(2)主诉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
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
(3)现病史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包括:发病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患病后的主要症状、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周围环境及舍外气候变化情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
(5)既往史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等。
(二)视诊视诊是兽医利用视觉直接或借助器械观察患病动物的整体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视诊的适应范围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可分成全身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及特殊部位视诊三方面。
1、视诊的基本方法在动物安静或运动的情况下,检查者通过视觉进行直接检查,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
视诊的一般程序是先检视群体动物,判断其总的营养、发育状态并发现患病的个体。
群体视诊是巡视畜群,发现个体病畜的重要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诊断步骤探究马建东(新疆昌吉市大西渠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新疆昌吉831100)摘 要:对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具体步骤做出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诊断中的一些基本方法。
为基层兽医在工作中,规范操作,科学诊断动物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诊断步骤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8.042 引言兽医在临床上进行诊断,需要与病畜接触,了解其生活情况、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牲畜的实际生病情况、具体的发病时间以及疾病发生的原因等。
结合了解的情况,利用合理的诊断方法实现临床分析。
重点分析生病动物的症状、外观表现以及疾病的病理变化等。
结合不同症状,给出有效的检查方法。
临床疾病的诊断步骤临床诊断工作中,为了保证疾病的有效分析,促使操作更加完善,需要在执行期间按照具体的工作流程执行,保证总体流程更加优化,也能促使诊断水平的提升。
兽医在对某个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具体的步骤如下[1]。
(1)对动物的症状进行观察。
初期诊断期间,主要对疾病的种类进行分析,对动物身体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动物的症状,并通过询问主人,进一步了解动物最近的行动和具体发病情况等。
(2)在临床调查工作中,分析流行病的实际情况。
结合动物的行为分析,分析当地流行病情况,缩小疾病的范围。
并在临床上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数据得出对疾病的初步判断结果。
(3)对怀疑的疾病或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详细分析,了解具体的疾病原因和特点等,在现场,如果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器,要加强整体诊断。
特别是特殊的仪器、设备等,需要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检测。
(4)实验室诊断。
兽医在了解动物病情的基本情况,结合详细观察和诊断后,能大致做出对疾病的判断,可以通过实验室诊断,进一步确诊。
在这些步骤执行下,兽医都会对动物的疾病情况做出分析和了解,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观察,按照诊断的结果确定具体的疾病类型,进行实验室诊断等,以确保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2]。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为了发现作为诊断依据的症状、资料,需用各种特定的方法,对病畜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检查。
为了诊断动物的疾病,应用于临床实际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临床检查法。
(一)、问诊1.概念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畜主或饲养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
问诊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式,即通过问诊和查阅有关资料,调查有关引起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代病发生的一些原因。
2.容(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如饲前或喂后;使役中或休息时;舍饲时或放牧中;清晨或夜间;产前或产后,不同的情况或条件,可提示不同的可能性疾病,并借此可估计可能的致病原因,而且还可以以此来推测疾病是急性或慢性。
(2)发病时的主要表现,通常畜主往往只介绍许多疾病共有的一般症状,如家禽的打蔫、不吃、羽毛松乱、下痢等,家畜的腹痛不安,咳嗽,腹泻,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烧等,而对疾病特有症状不一定介绍,这些通常是提示诊断的重要线索。
必要时,可提出某些类似的征候、现象,以求畜主的解答,所以,要耐心询问,要启发但不要暗示,以求全面了解病畜的真实表现。
(3)疾病的经过,目前与开始发病时疾病程度的比较,是减轻或加重,症状的变化,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是否经过治疗,用过什么药物和方法,效果如何,这不仅可推断病势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4)畜主所估计到的病因,如饲喂不当,使役过累,受凉,创伤等,这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5)畜群的发病情况,畜群中同种家畜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发生,附近是否有什么疾病流行等情况,可作为是否传染病的诊断条件。
(6)疾病的传播速度,以识别疾病是爆发型还是散发型,如短期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属于爆发型疾病,如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突然大批死亡,可提示中毒性疾病;而散在性发病,应考虑为慢性传染病(如慢性霍乱、淋巴性白血病)及普通病。
(7)病畜的年龄,许多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与年龄有关,因而年龄条件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