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27
兽医临床诊断学提纲绪论一、名词解析:1、兽医临床诊断学:以畜禽为诊断对象,系统地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2、诊断学:是系统的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里理论的科学3、诊断:用各种检查方法在搜集所有的症状以后,对患病动物的发病本质作出判断4、症状:动物患病后经过检查所发现的技能异常和病理现象5、治疗诊断:两种疾病的症状同时存在或对原发症、伴发症一时难以区别,可对其中某一疾病使用特效药,以此效果而建立的诊断6、局部症状:动物患病后,常在其主要的受害组织或器官,表现明显的局部反应,称作局部症状7、后遗症状:当原发病已基本恢复,而遗留下的某些不正常现象,称作后遗症状或后遗症8、论证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已某个疾病的固有特征建立起来的诊断或检查的结果是否和该病的固有特征相符9、预后不良:动物可能死亡或不能完全恢复,生产能力降低或丧失10、黄疸: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液胆色素增多渗入组织,造成皮肤发黄,又称黄疸11、固有症状: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为固有症状12、前期症状:某些疾病的初期阶段,在主要症状尚未出现以前最早出现的症状,称前驱/早起症状13、综合症状: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有一些症状不是单独孤立地出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出现14、典型症状:指能反应疾病临床特征的症状15、预后良好:动物能完全恢复,保留着生产能力16、次要症状:在查明的症状中,能反应疾病性质的症状为主要症状,其他为次要症状17、鉴别诊断:在许多症状相似的疾病中,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而得出的诊断18、嗅诊:以检查者的嗅觉闻动物呼出的气体、排泄物及病理性分泌物的气味,并判定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诊断方法19、恶病质:长期极度消瘦称为恶病质20、弱脉:(小脉)脉搏减弱而振幅小21、破壶音:类似敲打破壶的所发出的声音,此乃叩诊支气管与外界相通的较大的肺空洞时空洞内的空气受排挤而急速从支气管逸出所发出的声音22、全身症状:一般指动物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刺激所呈现的全身反应23、主要症状:在查明的症状中,能反应疾病性质的症状为主要症状24、预后可疑:由于病情正处在转化阶段25、观察诊断:一时不能建立诊断,也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出现有价值的症状和补充检查结果而建立起来的诊断26、偶然症状: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出现的症状称为偶然症状27、强脉:(大脉)脉搏增强且振幅大28、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29、湿啰音:气流通过呼吸道内稀薄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或液体移动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总结准备:检查者站右侧,先做自我介绍,准备、清点器械,当着被检者的面洗手。
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检查一.生命体征检查★: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体温:(进食、喝热饮等休息30min)→看→甩(35℃以下)→擦汗→放→等10分钟报告内容:体温正常指标:口测法:36.3~37.2腋测法:36~37肛测法:36.5~37.7呼吸:计数1min报告内容:节律、类型、深度。
正常指标:12~20次/min,呼吸:脉搏=1:4脉搏:三指并拢,放在右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计数1min报告内容:脉搏、节律,感知血管壁紧张度、脉搏强弱,检查对称性。
正常指标:60~100次/min,节律规整血压:排空膀胱→排气,打开开关,水银与0平齐→缚袖带,肘上2.5cm(约两横指)。
松紧:能伸进一指→扪及肱动脉搏动,放听诊器→充气→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30mmHg→缓慢放气(2~4mm/s)→→整理,向右倾斜血压计越45度,关闭开关(向右)间隔1~2min后重复测量,如2次度数相差5mmHg以下,取平均;大于5mmHg,再次测量,取平均。
报告内容:血压正常指标:血压:充盈于血管内的血压作用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高血压:在安静、清醒、未服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正常:90~139mmHg/60~89mmHg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二.全身状态其他情况检查:(性别、年龄、发育与体形、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1、发育: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8~1/7;胸围为身高的1/2,双上肢展开与身高基本一致,坐高等于下肢长度2、体形:测腹上角:无力型(瘦长体型),正力型(匀称型),超力型(矮胖型)3、营养状态:前臂屈侧/上臂背侧下1/3,良好中等不良4、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三.皮肤检查1.颜色2.湿度:上臂内侧肘上3-4cm3.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肘上3-4cm4.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5.脱屑6.皮下出血: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5mm,血肿: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7.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上腔静脉,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掌:大小鱼际发红,加压后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出现【慢性肝病】8.水肿★:双手拇指按胫骨前或踝部,5s,两侧对比。
兽医临床诊断学复习题兽医临床诊断学复习题名解1、症状:动物受到致病因素的刺激,导致组织,器官形态发⽣改变和机体机能异常⽽呈现⾮⽣理的临床表现。
2、综合症候群:在许多疾病过程中,有⼀些症状不是单独孤⽴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时或按照⼀定次序出现,把这些症状概括成为综合症候群。
3、姿势: 动物在静⽌时或运动中的空间位置及其体态表现。
4、⼼悸:⼼搏动过度增强⽽引起的体壁震动。
阵发性⼼悸(见于敏感⽽易兴奋的家畜),⼼悸亢进(强⽽明显的⼼悸)5、窦性⼼律:⼼脏跳动由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脏跳动,每次⼼⾳间隔时间相等,强弱⼀致。
6、⼼律不齐:每次⼼⾳的间隔时间不等、强弱不⼀致称为⼼律不齐。
7、奔马律:是指在正常⼼⾳之外能听到⼀种附加⼼⾳,类似于马奔跑时的蹄声。
8、异嗜癖:佝偻病、⾻软症、微量元素和维⽣素缺乏、狂⽝病、伪狂⽝病弛张热:体温昼夜间有较⼤的升降,温差在1-2℃或3℃以上,不降到正常温度间歇热:持续数天的发热后出现⽆热期,之后交替出现。
9、⾎尿: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时称为⾎尿。
10、昏厥:突然发⽣,短暂的意识丧失。
例如,低⾎糖。
11、共济失调:是各个肌⾁收缩正常,⽽在运动时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为运动时四肢配合不协调,⾏⾛或站⽴不稳,摇摆12、.稽留热:⾼温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并且昼夜温差在1℃以内,见于猪瘟等13、潮式呼吸:呼吸逐渐加强、加深、加快,当达到⾼峰后,⼜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暂停,然后⼜以同样的⽅式反复出现14、⾥急后重:动物屡呈排粪动作,但每次仅排出少量的粪便或粘液15、预后: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结局做出估计和判断16、预后不良:根据现有症状和资料预计动物会死亡或不可治愈或治愈后留下后遗症17、潮式呼吸:呼吸逐渐加强、加深、加快,达到⾼峰后,⼜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暂停,反复出现18、库⽒呼吸:深⽽慢的⼤呼吸,呼吸数减少,是呼吸中枢衰竭的晚期表现,预后不良。
兽医外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概述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汉族本科、民族本科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开课学期:第五或第七学期学时:54(理论:34;实验:20)。
学分:3二、课程教育目标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它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临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程过度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并逐渐掌握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对疾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临床诊断方法,并能应用于各种家畜和家禽的疾病诊断中;掌握一般检查的临床意义,并能够根据各临床意义初步判断典型病例;初步掌握血、尿、粪便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症状、资料综合分析及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方法和原则;学写处方及完整病历,为以后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及兽医产科学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
2、理解症状的分类及相互区别。
3、了解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及其内容。
教学难点:症状的分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兽医临床诊断学概念2、诊断学的内容3、学习诊断学的要求4、诊断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2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2、理解常见病理变化的原因、特征和临床意义。
3、培养学生注重基础的素养。
教学重点:听诊、问诊、叩诊、视诊和触诊的使用范围。
教学难点:叩诊的操作要领和叩诊音的鉴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节。
主要讲解视诊、听诊、问诊、触诊、叩诊和嗅诊的操作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第二节临床检查的程序本节简略讲解,讲解内容为一般临床检查的顺序以及不同动物临床检查的基本要点。
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填空题1.触感可分为()()()()和()。
捏粉样感、波动感、坚实感、硬固感、气肿感2. 触诊可分成两种,分别是()(),其中()又可分成()()。
浅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重压触诊、冲击触诊3. 叩诊法可以分成()(),其中()又可分为()()。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锤板叩诊法名词解释视诊: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被检动物的状态和从群体中发现病畜的有效方法。
触诊:是利用手对畜体被检部组织、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以判断其病理变化。
叩诊:就是用手指或叩诊器敲打被检部位,并根据所产生的声音的性质链推断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
清音: 叩击具有弹性和含气组织器官是产生的宏大而清晰的音响。
如叩诊正常肺区中部所产生的声音。
浊音(实音): 叩击柔软致密及不含气组织器官时所产生的弱小而钝浊的音响。
如叩诊臀部肌肉是所产生的声音。
半浊音:是介于清音以浊音之间的一种过度音响。
如叩诊肺边缘部分时所产生的。
鼓音:叩诊含气较多的马盲肠或反刍兽瘤胃是所产生的声音。
听诊: 是听取病畜某些器官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声音,借以判断其病理变化。
嗅诊: 是嗅闻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味及口腔气味,从而判断病变性质的一种检查方法。
简答 1. 问诊的方法?在检查病畜前,问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病畜或畜群发病情况。
2. 问诊的内容?1) 现病史了解发病时间、地点、发病数量、病后表现、对发病原因的估计、病的经过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效果等。
2)既往病史了解病畜或畜群过去的患病情况。
当有群发现象时,更要详细调查、了解当地疫病流行、防疫、检疫情况等。
3)饲养、管理、使役情况了解饲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配方、加工情况,饲喂制度,畜舍卫生及环境条件,使役情况及生产性能等。
3. 问诊的注意事项?1)语言要通俗,态度要和蔼,以便取得畜主的很好配合。
2)在问诊内容上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搜集情况。
3)对问诊所得资料不要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应结合现状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诊断的线索。
经典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与程序一名词解释:1.理学诊断法即基本检查法,就是兽医人员用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对病畜进行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和嗅诊等。
2.捏粉状也称面团状,特征是稍柔软,手指按压如同压于生面团上,留有指痕,手指挪开后指痕缓慢平复,多无热无痛,见于体表的水肿(浮肿)。
3.坚实感特征是有坚实致密感,硬度如肝,是组织间细胞浸润或结缔组织增生的结果,见于炎性肿胀。
4.冲击式触诊冲击式触诊是用并拢的手指或拳头抵住被检部位,作连续数次短而急促的冲击,常用于确定腹腔是否积液,若有液体,强力冲击时,可引起震动发出拍水音。
5.问诊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家畜所有者或饲养、管理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
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等。
6.清音清音也叫满音,是叩诊音的一种,其振动持续时间较长、音响强、清脆。
如叩打正常家畜肺区中部所发出的声音,表明肺组织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二.填充题:1、临床基本检查法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诊。
2、触诊的症状学也叫触感,主要有:捏粉状;波动感;坚实感;硬固感;捻发样等。
3. 三种常见的基本叩诊音为:浊音;清音;鼓音。
4. 问诊的主要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
5. 对就诊病畜一般应按:病畜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以及病历书写等顺序进行检查。
6. 举出三种牛的常规法:牛鼻钳;六柱栏法;牛头角根。
三问答题:1.试述视诊的一般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答:观察病畜时,不要先急于接近它。
可先站在动物的左侧前方2-3米的位置,观看其全貌。
然后绕病畜一周,从前向后、边走边看,有顺序地观察全身各部,到病畜后方时,稍停一下,观察尾部、会阴部、臀部,同时对照两侧胸腹部及臀部的状态和对称性;由右侧走到前方。
最后牵遛动物,观察运步情况。
如发现病畜某一部分或系统有异常现象,再侧重详细检查。
视诊时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刚到的病畜,让其休息后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