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第2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变异;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三、合作探究1、“南橘北枳”是什么意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用一种化学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为什么?3、阅读课本P43---44页,完成下表:新的品种遗传物发生改变的方法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小麦太空椒四、达标测试1、“一猪生九仔,连母个样”。
这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变异现象D、进化现象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什么现象()A、适应B、遗传C、进化D、变异3、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又有许多差异,人们能把原鸡驯养成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代谢作用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适应环境的能力4、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耳朵小,这样可以()A、使听觉更灵敏B、适应北极的寒冷气候C、迅速奔跑找到食物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5、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A、不遗传的变异B、遗传的变异C、有利的变异D、不利的变异6、左图是人类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的方法示意图,根据该图所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示中,人们获得的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用_________小麦与___________小麦杂交所得。
(2)通过杂交,____________基因与_____________基因组合在一起,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小麦的新性状是可以______高产抗倒伏的,这是因为其中的_____________改变了。
(3)、图中所示的两个品种的小麦杂交,除了可以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还可能得到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小麦,这种类型由于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要______________。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掌握变异的观点、原因和分类,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1. 引入话题:生物的变异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变异?2. 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回想一下身边的人和动植物,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变异?- 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或基因组的改变,使得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
2. 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变异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突变、人为选择、环境压力等因素。
3. 变异的分类有哪些?- 可以根据变异的性质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和中性变异;也可以根据变异的水平分为微变异、中变异和大变异。
三、生物进化中的变异1.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变异,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缘,从而增进物种的进化和演化。
2. 实例分析:达尔文的观察- 以达尔文的观察为例,诠释变异如何在生物进化中发挥作用,如达尔文的鸟嘴形状观察和适应环境的演化过程。
四、拓展延伸1. 探究变异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请学生思考变异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探讨变异如何增进物种的繁荣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思考变异与人类社会的干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中的变异现象,如文化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创新,探讨人类变异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影响。
五、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变异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增进物种的进化和演化。
2. 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身边的生物,有没有发现它们的变异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环境的呢?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它们的变异特征,并思考这些特征对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有何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生物的变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生物进化中变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增进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新知探究1.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属于变异,如________等;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变异,如_____________等。
2.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导致的,没有____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3.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_____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合作与探究1.这些体态优美、颜色艳丽的金鱼是怎样形成的?你还知道身边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形成的?2.狗的这“一家子”毛色不同,你能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吗?3.无籽西瓜是由于什么数目的改变引起的?4.因土壤条件不同,番茄幼苗的长势不同,你能否列举出有类似变化的生物?说出变化的条件。
5.就上面这些变异你认为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你将变异分为几种类型?基础演练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2.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 不利变异B. 有利变异C. 退化D. 由于用药引起的3.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 两个品种杂交B. 基因变化C. 染色体发生变化D. 环境影响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A. 都是有利的B. 都是有害的C. 能遗传给后代D. 不能遗传给后代6.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A. 有利、不遗传的变异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D.不利、可遗传的变异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 人类的血友病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C. 玉米的白化苗D. 高杆水稻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笼中长大的麻雀不如野外的麻雀飞得高B.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长成太空椒C.充足光照下的小麦比树荫下的小麦穗粒大D.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变得发达3.同卵双生的兄弟分别生活在农村和城市。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种变异的原因。
3.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2.难点: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三、导入示标: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生物的变异。
提问:你喜欢吃什么玉米?菊花中,你的最爱是什么?四、目标三导:学做思一: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各题导学: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3、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其次与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
5、生物的变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相对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产生的。
6、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1〕__________;2〕与_________有关系。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假设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根底,就_________。
导做:看图以及联系生活举例证明导思:1.“南橘北枳〞是指的什么?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
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
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五、达标检测:1、同一品种的菊花,有粉红色的花,有白色的花,有黄色的花非常漂亮,这是生物的〔〕A、遗传B、变异C、进化D、适应2、玉米的品种很多,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花色的,有白色的,性状差异较大。
这里的性状是指〔〕A、玉米粒的大小B、玉米粒的形状C、玉米粒的颜色D、玉米粒的重量3、能遗传的变异是以下哪项引起〔〕A、个体生长很快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C、个体发育很好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4、大花生品种和小花生品种的差异主要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A、遗传物质B、光照权威C、水分D、土壤5、兄弟二人,弟弟在学校念书,皮肤较白,哥哥在外打工,整天暴露在太阳光底下,皮肤很黑。
生物的变异主备人导入:学生展示,交流,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师订正。
学生自学,交流,相互交流,制定标准答案,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影响的原因。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重点探究一种变异现象学生合作,完成探究实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的结论,学生交流,小组互评,教师订正。
难点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教法小组合作学习学法小组同学间交流一、预习导航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其次与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提出问题本组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本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提示:①要做到随机取样②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③建议测量果实的长轴的长短,长轴以厘米计,四舍五入④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⑤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长度,纵坐标为样品的个数,依据两数的交点,连成曲线。
4 实施计划,收集数据 ( 填下表 )5mm 6mm 7mm 8mm 9mm lOmm 11mm 12mm 13mm 14mm 15mm平均值(mm)大花生个数小花生个讨论: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的土壤中,它们接触的果实怎样呢?你做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三、巩固练习⑴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导致,没有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⑵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的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⑶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学习难点变异的原因。
学法指导1、测量工具不能直接用支尺,否则误差太大。
2、引导学生分析,花生果实的大、小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存在着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让学生明白生物变异的原因普遍存在。
生物的如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从讨论中可以启发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4、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测试方法、测量数据的交流,可以使各小组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更加完善。
知识准备学生知道生物的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概念。
情境导入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学习流程预习检测1、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多少?2、什么叫变异?自主学习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__________。
2、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____________,其次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__________。
4、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
合作探究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1、提出问题本组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5 生物的变异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重点)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难点)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通过人工选择育种将有利的变异(产奶量高)选育出来→获得高产奶牛2.通过杂交育种将高产、抗倒伏的优良基因结合在一起→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
3.利用太空条件诱变育种,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获得太空椒。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以教材中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为背景,讨论下列问题:1. 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大、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分别处于一定范围内;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范围内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小花生果实的数量。
2. 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基因不同引起的。
3. 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么样?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答:将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将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获种子一定都是大花生吗?为什么?答:不一定。
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1. 变异现象普遍存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不同,其次与也有关系。
由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的变异,单纯由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遗传给后代。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尝试解释以下育种方法(1)高产奶牛(2)高产抗倒伏小麦(3)太空椒【学以致用】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2.科学家将芹菜等蔬菜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经过多年的培育,可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A.增加了农作物的某些优良性状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C.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3.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4.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A.遗传B.变异C.遗传的变异D.不遗传的变异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C.小麦产量受到肥水的影响,不属于变异D.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参考答案【学习探究】1.变异2.遗传物质环境遗传物质可遗传环境不能3. (1)高产奶牛: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是不同的,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1)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探究生物的一种变异,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看你桌上的花生,你能否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2.变异是指。
●探究新知一、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学习1]1.在“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金鱼和金鲫鱼的外形和体色在生物学上叫,它是由控制的,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
2.观看课本43页图片,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性状变异的例子吗?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探究活动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和阅读教材44、45页相关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完成实验并思考45页的4个讨论题。
提出问题: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我们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制定并实施计划:1.利用三角板、直尺或圆规,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以毫米计,四舍五入。
大花生的平均值为:小花生的平均值为:绘制图解:得出结论:结论是。
讨论与交流:[自主学习2]1.变异的类型有和。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自主学习3]1.教材图7-20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意图,是经过选择繁育,选出高产奶牛,这种育种称为人工选择育种。
2.教材图7-21中,表述小麦的性状有和,它是通过方式,将控制这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这称为杂交育种。
3.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太空中的射线会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发生改变,这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
[归纳总结1]A.鸡和鸭的羽毛颜色不同B.父母双眼皮,后代单眼皮C.家蚕的幼虫和成虫有明显差异D.青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2.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遗传的是()A.杂种小麦生产的高产抗倒伏性状B.“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C.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性状D.经人工选择繁育的奶牛高产奶量性状3.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某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对话如下:甲: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里也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也有个儿大的呀!乙:花生果实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
7.2.5生物的变异一.【学习目标】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养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生物圈中的种类繁多,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的,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原因也是。
3.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的不同,其次与也有关系。
4.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4-45,进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小花生种在肥沃土中,大花生种在贫瘠土中,结果怎样?依据是什么?(2)从大花生中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为什么?(3)小结请归纳:①通过探究花生子粒的大小,使我们明白,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的不同,同时也受的影响。
②变异是由于改变或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遗传给后代。
(后两空填“可以”或“不可以”)【学习任务二】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阅读教材P46-47,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1)高产奶牛的培育是由于。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是由于(3)太空椒的选择培育是由于。
(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2.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 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C.小麦产量受到肥水的影响,不属于变异D.变异是普遍存在的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 两个品种杂交B. 基因变化C. 染色体发生变化D. 环境影响5.科学家将芹菜等蔬菜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经过多年的培育,可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A.增加了农作物的某些优良性状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C.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四、拓展延伸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一、导入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遗传性状的差别;2. 掌握生物变异的原因及分类;3. 理解生物的变异对进化的意义。
三、导学1. 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遗传性状的差别。
这种差别可以是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原因引起的。
2. 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生物变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基因表达调控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个体表现型发生变化;基因重组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合不同,导致后代遗传性状的差别。
3. 生物变异的分类有哪些?生物变异可以分为有害变异、有益变异和中性变异。
有害变异是指导致个体适应环境能力下落的变异;有益变异是指对个体适应环境有利的变异;中性变异是指对个体适应环境没有显著影响的变异。
四、实践1. 请同砚们在小组讨论中列举生物变异的例子,并分析其原因及对进化的影响。
2. 请同砚们观察实验材料,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变异对进化的影响。
五、总结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变异类型对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及机制。
六、拓展1. 请同砚们自主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2. 请同砚们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类型变异对生物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对进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激发同砚们对生物进化的兴趣,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现象(2)能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两种因素(3)能举例说出遗传与变异对生物个体和种族延续的意义(4)能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1.2能力目标(1)通过对变异的现象和变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2)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意义的讨论,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和实际相,并且能够有新的想法,求异的思维方式。
(3)通过小组讨论这一活动形式,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合作。
1.3德育目标(1)通过对变异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分析变异的原因和人类活动变异的影响,学生们能够热爱自然,主动保护环境。
(3)通过对遗传与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学生能够树立辩证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特点难点:生物变异的原因,遗传和变异的意义三、课前准备1.大小品种的花生各l 000 g,随机分装,30 粒1袋。
2.多媒体课件。
3.测量用具 ( 量角器、直尺、三角饭 ) 每组两套。
4.红、蓝两种颜色的笔 ( 描点连线 )。
5.学生活动记录用表。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每一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递给后代。
但是,我们也知道,自然界中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相貌上总会有些差异。
把同一株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植株也是有高有矮,有的结穗多,有的结穗少。
像这样,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新课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除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变异,在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着变异的现象么?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想想你们知道的有关变异的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变异的现象,那么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给生物的变异归纳出一个定义。
《生物的变异》导学工具单设计者:杨海英(清水河县)【学习目标】1.经过展现人工培养的新品种,说出生物的变异是广泛存在的;提升察看和剖析能力。
2.经过研究“花生果实大小” , 运用数听说明生物的变异是广泛存在的;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行遗传的变异并说出惹起两种变异的原由;提升办理和剖析数据的能力 ;研究生物变异的方法。
3.经过剖析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要点】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行遗传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体验研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升办理和剖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取的数听说明生物变异是广泛存在的。
【课时安排】 2 课时【导学流程】一、课前热身铺垫观看人工培养的生物新品种:太空椒、圣女果、金鱼、无籽西瓜。
二、自主建立观看两种葡萄、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肤色正常的父亲母亲和患百化病的孩子和体色各异的鹦鹉等五个生物变异的现象。
(我的问题)生物的变异现象是个别现象仍是广泛现象?三、合作研究1.明确研究的任务2.对本研究提出问题和作出假定(我的问题)你能对研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提出问题并作出假定?3.阅读教材 P45 提示的内容。
(我的问题)1)如何划分大小不一样的两个品种的花生 ?2)丈量花生果实的哪个部位 ?3)如何选择 30 粒花生?4)用什么工具来丈量?5)获取丈量结果后,如何比较?用大花生的最大值与小花生的最小值比较可行吗?4.分组进行实行计划:取样→丈量→画图→数据剖析大花生的数据长度26~28~30~32~34~36~38~40~42~44~(毫28303234363840424446米)个数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度14~16~18~20~222~24~26~28~30~32~3(毫161820224262830324米)个数小花生的数据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座标纸上绘出曲线图。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
的。
2.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
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
原因。
3.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
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
高处理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能力,以
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
论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
变异”
学习难点
变异的原因。
学法指导1.测量工具不能直接用支尺,否则误差太大。
2.引导学生分析,花生果实的大、小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存在着变异,引起变
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让学生明白生物变异的原因普遍存在。
生物的如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从讨论中可以启发学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有的
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4.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测试方法、测量数据的交流,可以使各小组的实验设计
和结果更加完善。
知识
准备
学生知道生物的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概念。
情境导入
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学习流程预习
检测
1.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多少?
2.什么叫变异?
自主
学习
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
的__________。
2.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
定于____________,其次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__________。
4.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
合作探究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提出问题本组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
注意点:①随机取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
②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果实长轴并以四舍五入的方式记录,毫米为单位。
4.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1)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是怎么样呢?你作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3)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展示交流组内展示,纠正错误,达成共识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学成果
反馈
矫正就各展示环节出现的错误进行矫正。
1.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
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2.“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
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达标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
3.不能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两个品种杂交
B.基因变化
C.染色体发生变化
D.环境影响
4.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人类的血友病
B.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C.玉米的白化苗
D.水肥良好条件时,水稻都是高杆
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都是有利的
B.都是有害的
C.能遗传给后代
D.不能遗传
6.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再经选择可培育成太空椒。
太空椒的歌提笔普通甜椒长得更大,这种变异引起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
D.施加肥料
作业布置
预习“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预习问题:
1.举例说说生物的变异有哪些类型?分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你知道人们对生物的变异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