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中学田径校本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2007年南沙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办单位:南沙区教育局承办单位:南沙第二中学比赛时间:2007年11月10、11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守则运动员守则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2、刻苦训练,钻研业务,尊重教练,认真完成训练任务。
3、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群众。
4、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秩序、守纪律。
5、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6、尊重领导、服从组织,遵规守法,反对无政府主义。
教练员守则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体育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运动员。
2、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科学训练,认真制订教案,努力完成训练计划。
3、做好赛前和临场指导,赛后认真总结。
4、严格管理教育,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5、发扬民主,爱护运动员,在训练,学习、生活等方面做运动员的表率,不准打骂和侮辱人格。
6、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裁判员守则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竞赛裁判工作。
2、努力钻研业务,精通本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严格履行裁判员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4、作风正派,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5、裁判员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加强团结,不搞宗派活动。
6、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执行任务时,精神饱满,服装整齐,仪表大方。
2007年南沙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机构主任:姚远副主任:张志东杨晓余李爱华办公室:主任:陈愿副主任:徐海元、邓蔚林工作人员:吴海、刘佐露、樊伟棠、刘佐声、南沙二中2人仲裁委员会:吴海(兼)、朱应波、张柏龄、李兆南、梁干云、邓蔚林(兼)、陈华志后勤组:刘佐声、高碧桃、南沙二中1人医疗组:樊伟高、刘木丰、南沙医院2人资格审查组组长:陈愿组员:邓智勤、邓蔚林、吴海、易名辉、陈福棠、田新、李大虔2007年南沙区田径运动裁判员名单总裁判长:吴海(南沙中学)副总裁判长:刘佐露(南沙二中)陈华志径赛长:刘佐露(兼)检录主裁判:李柏森(黄阁中学)检录裁判员:沈运超(麒麟小学)、黄伟民(义沙小学)、梁荣佳(鹿颈小学)检查主裁判:陈福棠(万顷沙小学)检查裁判员:潘远辉(沙尾一小)、邓晓琼(金洲小学)、刘伟棠(大田小学)发令员:张志明(黄阁中学)召回发令员:刘小强(金洲小学)助理发令员:陈永林(黄阁小学)计时主裁判:何志强(南沙中学)计时裁判员:化兴磊(麒麟小学)、陈礼娴(麒麟小学)、陈世姿(冯马小学)、冯浩棠(麒麟小学)、陈会香(大井小学)、何文锋(鹿颈小学)、冯丽铭(义沙小学)、肖湘仲(金洲小学)、王律(南沙一小)终点主裁判:陈锦泉终点裁判员:李大虔(南沙小学)、黄金龙(南沙实验小学)田赛长:陈华志(兼)跳高主裁判:王汉粦(南沙中学)跳高裁判员:巫建雄(南沙一小)、李丽华(黄阁小学)、黄文郁(大田小学)跳远主裁判:冼桂锋(沙尾二)跳远裁判员:麦锦洪(黄阁小学)、李玉芳(南沙一小)、林炎坤(金洲小学)投掷主裁判:田新(黄阁中学)投掷裁判员:刘敏学(三民小学)、罗礼杭(莲溪小学)、陈景全(莲溪小学)、何志勇(横沥小学)、何垣枝(三民小学)、朱伟文(南沙小学)、郑智民(横沥中学)编排记录主裁判:易明辉(万顷沙中学)编排记录裁判员:江博涛、朱心黎、罗彬(南沙中学)、高碧桃宣告员:肖茜(南沙二中),学生2人场地器材主裁判:陈树明(南沙二中)场地器材裁判员:南沙二中教师2人2007年南沙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南沙区教育局二、承办单位:南沙区体育教研会三、协办单位:南沙二中四、竞赛日期:2007年11月10、11日(2天)五、竞赛地点:南沙二中(橡胶田径场)六、竞赛项目:(一)男子高中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6公斤)、标枪(600克)、五项全能(跳远、标枪、200米、铅球、1500米)(二)女子高中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公斤)、标枪(600克)、五项全能(跳远、标枪、200米、铅球、1500米)(三)男子初中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5公斤)、标枪(600克)、五项全能(跳远、标枪、200米、铅球、1500米)(四)女子初中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公斤)、标枪(600克)、五项全能(跳远、标枪、200米、铅球、1500米)七、参加办法:(一)各中学以校为单位报名参赛。
中学田径特色课程方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田径运动能力提升及竞技精神培养特色课程授课教师:全体体育老师课程时长:本学期共18周,每周1小时,共计18课时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田径比赛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攀高峰的精神。
课程宗旨:通过系统性的田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运动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田径项目分析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将选择以下田径比赛项目进行分析:1、短跑:100米、200米等;技能要求:起跑反应、加速跑、最高速度保持等;训练方法:重复跑、间歇训练法等。
2、中长跑:800米、1500米等;技能要求:合理分配体力、保持稳定节奏、冲刺能力等;训练方法:持续跑、节奏跑等。
3、跳远:技能要求:助跑速度、起跳角度、空中姿态等;训练方法:助跑练习、起跳练习、空中姿态纠正等。
4、投掷:铅球、铁饼等;技能要求:发力顺序、投掷角度、出手速度等;训练方法:分解动作练习、整体动作练习、力量训练等。
三、特色课程设计在分析田径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将设计以下特色课程:1、田径运动技能培训:通过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示范,教授学生正确的起跑姿势、冲刺技巧、跳跃要领、投掷技巧等。
2、身体素质训练:通过耐力跑、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团队协作训练:通过接力赛、田径团队练习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配合能力。
4、竞技精神培养:通过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鼓励学生在比赛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四、教学实施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特色课程设计,我们制定以下教学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1-6周):田径运动技能培训,包括起跑、冲刺、跳跃、投掷等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7-12周):身体素质训练,包括耐力跑、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等。
3、第三阶段(13-15周):团队协作训练,以接力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第四阶段(16-18周):竞技精神培养,通过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
中学田径教学大纲中学田径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中学田径教学中,大纲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导。
首先,中学田径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田径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多个项目。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等。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目标,使学生在参与田径活动中能够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积极的竞争意识。
其次,中学田径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内容。
田径项目繁多,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每个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例如跑步项目中的起跑姿势、跳远项目中的起跳技巧等。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让学生了解田径项目的历史、规则和比赛流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再次,中学田径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分组训练、个别指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明确评价标准,以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评价。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最后,中学田径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田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对于其学习成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学大纲应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组织田径比赛、设置挑战项目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总之,中学田径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它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导。
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中学田径基础校本课程教材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是为了纪念XXX之子XXX而举办的。
当时,希腊各城邦派遣代表参加比赛,其中包括跑步、跳远、铁饼、标枪等项目。
这些项目都与古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是为了锻炼身体素质和提高生产技能而进行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各城邦之间的交流和和平,也成为后来现代奥运会的重要起源之一。
第三节现代奥运会的由来现代奥运会的创办者是法国人XXX,他在1894年召开的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想法。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现代奥运会的项目也逐渐扩大,包括田径、游泳、举重、拳击等多项竞技。
现代奥运会以其高水平的竞技和国际化的参赛阵容,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之一。
田径项目在现代奥运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各国争夺金牌的焦点。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因热爱运动竞技而分成许多城邦,为祭神举办竞技会,其中奥林匹亚举办的竞技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在XXX举办,每四年举办一次,历时1169年,共举行293届,直到公元393年被罗马皇帝XXX一世废除。
近代体育的兴起引发了人们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渴望。
希腊人曾在1859-1889年举办过4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XXX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92年遍访欧洲诸国。
经过两年的筹备,国际体育会议于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决定在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每四年举办一次,在世界各大洲轮流举办。
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和“奥林匹亚德”每四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吸收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古代传统思想。
但现代奥运会并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它是在新背景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XXX成立于1894年6月23日,XXX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和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构成了奥林匹克章程的五部分。
初中体育校本课程方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校提供一个体育校本课程方案,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该方案旨在提供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能、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目标
1.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和团队精神的价值观。
方案
课程内容
本方案包括以下课程内容:
1. 健身活动:包括跑步、跳绳、伸展运动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 球类运动: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通过团队比赛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3. 田径项目:包括各种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
4. 游泳课程: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泳技,提高全身的协调性和耐力。
5. 校本比赛:组织学校内的体育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展示所学技能并培养比赛精神。
课程安排
本方案建议将体育课程安排在每周两个课时,持续16周。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校本比赛。
评估与反馈
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包括技能测试和体能测试。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他们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结论
通过实施本校本课程方案,学校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表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表在中学生的体育教育中,田径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地引导中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田径课教学大纲表是非常必要的。
一、目标与任务田径课教学大纲表的第一部分是目标与任务。
在这部分中,可以列出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1. 教学目标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田径水平。
2. 教学任务田径课的教学任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进行田径运动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二、教学内容田径课教学大纲表的第二部分是教学内容。
在这部分中,可以列出田径课的教学内容,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1. 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1)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规则和裁判规则。
(2)了解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转弯、接力等技术动作。
2. 基本动作和技巧(1)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动作。
(2)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技巧、转弯技巧、接力技巧等。
3. 实践训练(1)进行田径运动的实践训练,包括跑步训练、跳远训练、跳高训练、投掷训练等。
(2)进行田径运动的比赛训练,包括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
三、教学方法田径课教学大纲表的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
在这部分中,可以列出田径课的教学方法,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1. 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动作来展示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 分组合作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和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个别辅导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最新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最新随着体育运动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田径课作为一门基础体育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学田径课的教学,制定最新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的最新内容。
首先,最新的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强调了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田径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项田径项目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因此,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其次,最新的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田径项目往往需要学生们在团队中进行合作,比如接力比赛、团体项目等。
因此,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大纲还鼓励学生们参加学校田径队或校际比赛,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竞技水平。
此外,最新的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田径课作为一门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
同时,大纲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最新的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田径课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体育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大纲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各项田径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最新的中学田径课教学大纲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和健康意识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初中田径校本教材简介初中阶段是学生们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田径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编写一份初中田径校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项田径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目标该教材的主要目标是:1. 介绍田径项目:提供初中学生普及和了解田径项目的机会,包括但不限于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
2. 培养基本技能: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田径项目的基本技能,如起跑姿势、转身技巧、起跳时机等。
3. 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团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在集体项目中实现共同目标。
4. 引导训练方法:介绍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计划,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增进他们的体能水平。
内容安排该教材的内容安排如下:1. 引言:介绍田径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 项目讲解:逐个介绍各项田径项目的规则、技巧和要点,例如针对短跑讲解起跑姿势、加速技巧,针对跳远讲解起跳时机和落地姿势等。
3. 示范演练: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项田径项目的正确示范姿势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4. 实操训练:设计特定的训练练,引导学生实际参与田径项目的训练,同时监督和指导他们的训练过程。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如接力赛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6. 训练计划:介绍合理的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升个人体能水平。
结语通过编写初中田径校本教材,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平台,促进他们在田径运动中健康成长,发展潜能,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这份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资料,为他们提供更具体、系统化的教学指导。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初中田径教育的发展!。
中学田径基础校本教材(第一部分)十五中体育组编目录第一章概述………………………(3-5)第一节前言第二节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第三节现代奥运会的由来第二章跑的基础练习…………………………(6-18)第一节小步跑第二节高抬腿跑第三节后蹬跑第四节仰卧起坐第五节引体向上第六节立定跳远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前言田径运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在运动史上,田径运动具有最古老、最悠久的历史(田径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回顾古代人类生活时,人类为求生存,必须奔跑于山野、跳跃河沟、投掷木石、以猎取食物或抵抗外敌,所以说,现代人的跑、跳、掷、各种动作或运动,对古代人而言,是一种生命的保障、御敌自卫、及直接生产的技术。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了万能的神“阿波罗”所举行的祭典竞技,在祭典竞技中把生产技术之一的跑、跳、掷等运动,在一定规则上竞争其成绩,由于逐渐规则化以后脱离了原来的生产关系,而单独演变成为如今的运动之母----“田径”。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和比耐力的体能项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耐力,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田径运动能较全面和均衡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竞技体育行列,田径项目又享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美誉,是奥运会的第一金牌大户,为众矢之的,各国都高度重视;在群众体育方面,它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锻炼价值高、场地器材简单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正因为它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作用,所以田径课程一直被列为体育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骨干课程。
田径教学与训练也是我校的主干校本课程。
第二节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奥林匹克运动会古称竞技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古希腊有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
古希腊分成许多城邦,为了祭神,各城邦经常举行竞技会,这些竞技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