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练习题(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19.03 KB
- 文档页数:6
全等三角形习题精选(含答案)1.在图中,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过点E,∠ACB=∠AED=105°,∠CAD=10°,∠B=50°,求∠DEF的度数。
2.在图中,已知△AOB中,∠B=30°,将△AOB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OB′,边A′B′与边OB交于点C(A′不在OB上),则∠A′CO的度数为多少?3.在图中,已知△ABC中,∠A=90°,D、E分别是AC、BC上的点,若△AADB≌△EDB≌△EDC,则∠C的度数是多少?4.在图中,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5.已知,如图所示,AB=AC,AD⊥BC于D,且AB+AC+BC=50cm,而AB+BD+AD=40cm,则AD的长度是多少?6.在图中,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过点A的垂线BC、CE,垂足分别为D、E,若BD=3,CE=2,则DE的长度是多少?7.在图中,AD是△XXX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连接EF,交AD于G,需要证明AD与EF垂直。
8.在图中,△ABC中,AD为∠BAC的角平分线,DE⊥XXX于E,DF⊥AC于F,△ABC的面积是28cm,AB=20cm,AC=8cm,求DE的长度。
9.已知,如图所示:AB=AE,∠B=∠E,∠BAC=∠EAD,∠XXX∠DAF,需要证明AF⊥CD。
10.在图中,已知AD=BD,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H,需要判断BH是否等于AC,并解释原因。
11.在图中,已知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ABF=AC,FD=CD,需要证明BE⊥AC。
12.在图中,△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F、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需要证明:(1)AE=BD(2)CM=CN(3)△CMN为等边三角形(4)MN∥BC。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AD BC BACDF21E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7.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8.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 AD BC A9.已知:BC=DE,∠B=∠E,∠C=∠D,F是CD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和EF。
∵BC=ED,CF=DF,∠BCF=∠EDF。
∴三角形BCF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中,BF=EF。
∴ ∠EBF=∠BEF 。
又∵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10.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EFD =CGDDE =DC∠FDE =∠GDC (对顶角)∴△EFD ≌△CGDEF =CG∠CGD =∠EFD又EF ∥AB∴∠EFD =∠1∠1=∠2∴∠CGD =∠2∴△AGC 为等腰三角形,AC =CG又 EF =CG∴EF =AC1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B ACDF21 E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AD 平分∠BAC∴∠EAD =∠CAD∵AE =AC ,AD =AD∴△AED ≌△ACD (SAS )∴∠E =∠C∵AC =AB+BD∴AE =AB+BD∵AE =AB+BE∴BD =BE∴∠BDE =∠E∵∠ABC =∠E+∠BDE∴∠ABC =2∠E∴∠ABC =2∠C1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CE ⊥AB∴∠CEB =∠CEF =90°∵EB =EF ,CE =CE ,∴△CEB ≌△CEF∴∠B =∠CFE∵∠B +∠D =180°,∠CFE +∠CFA =180°∴∠D =∠CFA∵AC 平分∠BAD∴∠DAC =∠FAC又∵AC =AC∴△ADC ≌△AFC (SAS )CD B A∴AD =AF∴AE =AF +FE =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已知:AB=4 , AC=2 ,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 AD延长AD 至U E,使DE=AD, 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 BE=AC=2 在三角形 ABE 中,AB-BE<AE<AB+BE 即:10-2<2AD<10+2 4<AD<6 又AD 是整数,则AD=512.已知:D 是 AB 中点,/ ACB=90 °,求证: CD - AB2为BC=ED,CF=DF, / BCF= / EDF 。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 EDF (边角边)。
所以BF=EF, / CBF= / DEF 。
连接 BE 。
在三角形 BEF 中,BF=EF 。
所以 / EBF= / BEF 。
/ ABE= / AEB 。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 ABF 和 / ABF= / ABE+ / EBF= / AEB+ / BEF= / AEF 。
所以/ C= / D , F 是 CD 中点,求证:/ 1 = / 2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又因为 / ABC= / AED 。
所以 三角形 AEF 中, AB=AE,BF=EF,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所以 / BAF= / EAF ( / 仁/ 2)。
A3因为 EB = EF ,CE = CE , 所以△ CEBCEF 所以/ B = / CFE 因为/ B +/ D = 180° / CFE + / CFA = 180° 所以/ D = / CFA 因为 AC 平分/ BAD 所以/ DAC = / FAC 又因为 AC = AC 所以△ ADC 也厶AFC ( SAS ) 所以AD = AF 所以AE = AF + FE = AD + BE1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 // DC ,BE 、CE 分别平分/ ABC 、/ BCD ,且点 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DAB B A CDF2 1 EAC D E F 21 A D BC A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14. 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AC-AB15. 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D C B A FE PD A CB16. 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18.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19.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求证:∠OAB =∠OBA20.(5分)如图,已知AD ∥BC ,∠P 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 .21.如图,△ABC 中,AD 是∠CAB 的平分线,且AB =AC +CD ,求证:∠C =2∠B22.(6分)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1)求证:MB =MD ,ME =MF(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F AEDCB P E D CB A DC B A23.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24.(7分)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证明:25、如图:DF=CE ,AD=BC ,∠D=∠C 。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锐角相等。
2、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A.∠AB.∠BC.∠CD.∠B或∠C3、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边和夹角B.已知两角和夹边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4、在△ABC与△DEF中,已知AB=DE;∠A=∠D;再加一个条件,却不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A. BC=EF B.AC=DFC.∠B=∠E D.∠C=∠F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6、在△ABC和△A'B'C'中有①AB=A'B',②BC=B'C',③AC=A'C',④∠A=∠A',⑤∠B=∠B',⑥∠C=∠C',则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保证△ABC≌△A'B'C'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⑤⑥7、如图,已知∠1=∠2,欲得到△ABD≌△ACD,还须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A、∠ADB=∠ADCB、∠B=∠CC、DB=DCD、AB=AC8、如图,△ABC≌△ADE,若∠BAE=120°,∠BAD=40°,则∠BAC的度数为A. 40°B. 80°C.120°D. 不能确定9、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A.600 B.700C.750D.85010、如图,已知AB=DC,AD=BC,E.F在DB上两点且BF=DE,若∠AEB=120°,∠ADB=30°,则∠BCF= ( )A. 150°B.40°C.80°D. 90°11、①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③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以上条件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13、如图,已知,,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A)(B)(C)(D)∥14、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则∠D的度数为().A.50° B.30° C.80° D.100°15、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F,若BF=AC,则∠ABC的度数是.16、在△ABC和△中,∠A=44°,∠B=67°,∠=69°,∠=44°,且AC=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17、如图,,,,在同一直线上,,,若要使,则还需要补充一个条件:或.18、(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如图,已知∠CAB=∠DBA,要使△ABC≌△BAD,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延长AD 到E ,使DE=AD ,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 —BE<AE 〈AB+BE 即:10—2〈2AD<10+2 4<AD 〈6 又AD 是整数,则AD=5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为 BC=ED ,CF=DF,∠BCF=∠EDF 。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所以 BF=EF ,∠CBF=∠DEF 。
连接BE 。
在三角形BEF 中,BF=EF.所以 ∠EBF=∠BEF.又因为 ∠ABC=∠AED 。
所以 ∠ABE=∠AEB 。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所以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所以 ∠BAF=∠EAF (∠1=∠2).ADBC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证明:过E 点,作EG//AC,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 ,∠DGE=∠2又∵CD=DE ∴⊿ADC ≌⊿GDE(AAS)∴EG=AC ∵EF//AB ∴∠DF E=∠1∵∠1=∠2∴∠DFE=∠DGE ∴EF=EG ∴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AD=AD ∴⊿AED ≌⊿ABD (SAS )∴∠AED=∠B ,DE=DB ∵AC=AB+BD AC=AE+CE ∴CE=DE ∴∠C=∠EDC ∵∠AED=∠C+∠EDC=2∠C ∴∠B=2∠C6. 已知:AC 平分∠BAD,CE ⊥AB ,∠B+∠D=180°,求证:AE=AD+BE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 ⊥AB 所以∠CEB =∠CEF =90° 因为EB =EF ,CE =CE , 所以△CEB ≌△CEF 所以∠B =∠CFE 因为∠B +∠D =180°,∠CFE +∠CFA =180° 所以∠D =∠CFA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DAC =∠FAC 又因为AC =AC所以△ADC ≌△AFC (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12.1全等三角形1.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2.如图,△ABD≌△ACE,则∠B与________,∠AEC与________,∠A与________是对应角;则AB与________,AE与________,EC与________是对应边.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C≌△CDA,∠ACB=30°,则∠CAD的度数为________.4.如图,若△ABO≌△ACD,且AB=7cm,BO=5cm,则AC=________cm.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ACB≌△DEB,∠CBE=35°,则∠ABD的度数是________.6.如图,△ABC≌△DCB,∠ABC与∠DCB是对应角.(1)写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若AC=7,DE=2,求BE的长.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边边边”1.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A.①B.②C.③D.④2.如图,已知AB=AD,CB=CD,∠B=30°,则∠D的度数是()A.30° B.60° C.20° D.5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DC,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其能由“SSS”判定△ABC≌△DCB. 4.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ABC≌△DEF.5.如图,AB=AC,AD=AE,BD=CE.求证:∠ADE=∠AED.第2课时“边角边”1.如图,已知点F、E分别在AB、AC上,且AE=AF,请你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其能直接由“SAS”判定△ABE≌△ACF.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________.3.如图,AB=AD,∠1=∠2,AC=AE. 求证:△ABC≌△ADE.4.如图,AE∥DF,AE=DF,AB=CD.求证:(1)△AEC≌△DFB;(2)CE∥BF.第3课时“角边角”“角角边”1.如图,已知∠1=∠2,∠B=∠C,若直接推得△ABD≌△ACD,则其根据是() A.SAS B.SSS C.ASA D.AAS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在△ABD与△ACD中,已知∠CAD=∠BAD,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直接由“ASA”证明△ABD≌△ACD,需再添加一个条件,正确的是()A.∠B=∠C B.∠CDA=∠BDAC.AB=AC D.BD=CD3.如图,已知MA∥NC,MB∥ND,且MB=ND.求证:△MAB≌△NCD.4.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F为直线AD上的两点,连接BE,CF,且BE∥CF.求证:(1)△CDF≌△BDE;(2)DE=DF.第4课时“斜边、直角边”1.如图,∠BAD=∠BCD=90°,AB=CB,可以证明△BAD≌△BCD的理由是() A.HL B.ASA C.SAS D.AAS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A=∠D=90°,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使Rt△ABC≌Rt△DCB,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3.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求证:∠AEB=∠F.4.如图,点C,E,B,F在一条直线上,AB⊥CF于B,DE⊥CF于E,AC=DF,AB=DE.求证:CE=BF.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如图,在Rt △ACB 中,∠C =90°,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若CD =6,则DE 的长为( )A .9B .8C .7D .6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在△ABC 中,∠C =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以小于B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B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以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③作射线BG ,交AC 边于点D .若CD =4,则点D 到斜边AB 的距离为________.3.如图,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AB =10,S △ABD =15,求CD 的长.4.如图,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BE ,CD 相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求证:OB =OC .第2课时角平分线的判定1.如图,DE⊥AB于点E,DF⊥BC于点F,且DE=DF.若∠DBC=50°,则∠ABC的度数为()A.50° B.100° C.150° D.200°第1题图第3题图2.在三角形内部,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都相等的点是()A.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B.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D.以上均不对3.如图,∠ABC+∠BCD=180°,点P到AB,BC,CD的距离都相等,则∠PBC+∠PCB 的度数为________.4.如图,P是∠BAC内的一点,PE⊥AB,PF⊥AC,垂足分别为E,F,AE=AF.求证:(1)PE=PF;(2)AP平分∠BAC.5.如图,B是∠CAF内的一点,点D在AC上,点E在AF上,且DC=EF,△BCD与△BEF的面积相等.求证:AB平分∠CAF.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1.D 2.∠C ∠ADB ∠A AC AD DB 3.30° 4.7 5.35°6.解:(1)对应边:AB 与DC ,AC 与DB ,BC 与CB .对应角:∠A 与∠D ,∠ACB 与∠DBC .(2)由(1)可知DB =AC =7,∴BE =BD -DE =7-2=5.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 “边边边”1.C 2.A 3.AC =BD4.证明:∵AF =DC ,∴AF -CF =DC -CF ,即AC =DF .在△ABC 和△DEF 中,⎩⎪⎨⎪⎧AC =DF ,AB =DE ,BC =EF ,∴△ABC ≌△DEF (SSS).5.证明:在△ABD 与△ACE 中,⎩⎪⎨⎪⎧AB =AC ,AD =AE ,BD =CE ,∴△ABD ≌△ACE (SSS),∴∠ADB =∠AEC .∵∠ADB +∠ADE =180°,∠AEC +∠AED =180°,∴∠ADE =∠AED .第2课时 “边角边”1.AB =AC 2.SAS3.证明:∵∠1=∠2,∴∠BAC =∠DAE .在△ABC 与△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ABC ≌△ADE (SAS).4.证明:(1)∵AE ∥DF ,∴∠A =∠D .∵AB =CD ,∴AC =DB .在△AEC 与△DFB 中,⎩⎪⎨⎪⎧AE =DF ,∠A =∠D ,AC =DB ,∴△AEC ≌△DFB (SAS). (2)由(1)知△AEC ≌△DFB ,∴∠ECA =∠FBD ,∴CE ∥BF .第3课时 “角边角”“角角边”1.D 2.B3.证明:∵MB ∥ND ,∴∠MBA =∠D .∵MA ∥NC ,∴∠A =∠NCD .在△MAB 与△NCD 中,⎩⎪⎨⎪⎧∠MBA =∠D ,∠A =∠NCD ,MB =ND ,∴△MAB ≌△NCD (AAS). 4.证明:(1)∵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BE ∥CF ,∴∠FCD =∠EBD .在△CDF 和△BDE 中,⎩⎪⎨⎪⎧ ∠FCD =∠EBD ,CD =BD ,∠CDF =∠BDE ,∴△CDF ≌△BDE (ASA).(2)由(1)知△CDF ≌△BDE ,∴DF =DE .第4课时 “斜边、直角边”1.A 2.AB =DB (答案不唯一)3.证明:∵∠ABC =90°,∴∠CBF =90°.在Rt △ABE 和Rt △CBF 中, ∵⎩⎪⎨⎪⎧AE =CF ,AB =CB ,∴Rt △ABE ≌Rt △CBF (HL).∴∠AEB =∠F .4.证明:∵AB ⊥CF ,DE ⊥CF ,∴∠ABC =∠DEF =90°.在Rt △ABC 和Rt △DEF 中,⎩⎪⎨⎪⎧AC =DF ,AB =DE ,∴Rt △ABC ≌Rt △DEF (HL),∴BC =EF ,∴BC -BE =EF -BE ,即CE =BF .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1.D 2.43.解:∵S △ABD =15,AB =10,∴点D 到AB 的距离h =2×1510=3.∵AD 平分∠BAC ,∠C =90°,∴DC =h =3. 4.证明:∵CD ⊥AB ,BE ⊥AC ,AO 平分∠BAC ,∴OD =OE ,∠ODB =∠OEC =90°.在△DOB与△EOC 中,⎩⎪⎨⎪⎧∠DOB =∠EOC ,OD =OE ,∠ODB =∠OEC ,∴△DOB ≌△EOC (ASA),∴OB =OC .第2课时 角平分线的判定1.B 2.B 3.90°4.证明:(1)∵PE ⊥AB ,PF ⊥AC ,∴∠AEP =∠AFP =90°.在Rt △AEP 和Rt △AFP 中,⎩⎪⎨⎪⎧AP =AP ,AE =AF ,∴Rt △AEP ≌Rt △AFP (HL),∴PE =PF .(2)∵PE⊥AB,PF⊥AC,PE=PF,∴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故AP平分∠BAC. 5.证明:∵DC=EF,△DCB和△EFB的面积相等,∴点B到AC,AF的距离相等,∴AB 平分∠CAF.。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延长AD 到E,使DE=AD,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AE<AB+BE 即:10-2<2AD<10+2 4<AD<6 又AD 是整数,则AD=5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因为BC=ED,CF=DF,∠BCF=∠EDF 。
所以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所以 BF=EF,∠CBF=∠DEF 。
连接BE 。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所以 ∠EBF=∠BEF 。
又因为 ∠ABC=∠AED 。
所以 ∠ABE=∠AEB 。
所以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所以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所以 ∠BAF=∠EAF (∠1=∠2)。
ADBC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证明:过E 点,作EG//AC ,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 ,∠DGE=∠2又∵CD=DE ∴⊿ADC ≌⊿GDE (AAS )∴EG=AC ∵EF//AB ∴∠DFE=∠1∵∠1=∠2∴∠DFE=∠DGE ∴EF=EG ∴EF=AC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 ,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 ,AD=AD ∴⊿AED ≌⊿ABD (SAS )∴∠AED=∠B ,DE=DB ∵AC=AB+BDAC=AE+CE ∴CE=DE ∴∠C=∠ED C ∵∠AED=∠C+∠EDC=2∠C ∴∠B=2∠C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 ⊥AB 所以∠CEB=∠CEF =90° 因为EB =EF ,CE =CE , 所以△CEB ≌△CEF 所以∠B =∠CFE 因为∠B +∠D =180°,∠CFE +∠CFA =180° 所以∠D =∠CFA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DAC =∠FAC 又因为AC =AC 所以△ADC ≌△AFC (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AD +BE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证明:连接 BF 和 EF T BC=ED,CF=DF, / BCF= / EDF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 EDF (边角边)1.已知:AB=4 , AC=2 , 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 ADD • BF=EF, / CBF= / DEF 连接 BE 在三角形 BEF 中,BF=EF • / EBF= / BEF 。
: / ABC= / AED 。
二 / ABE= / AEB 。
• AB=AE 。
在三角形 ABF 和三角形 AEF 中AB=AE,BF=EF, / ABF= / ABE+ / EBF= / AEB+ / BEF= / AEF • 三角形 ABF 和三角形 AEF 全等。
•/ BAF= / EAF ( /仁/ 2)4.已知:/ 1 = / 2, CD=DE , EF//AB ,求证:EF=AC解:延长 AD 到E,使AD=DE •/ D 是BC 中点二BD=DC 在厶 ACD 和^ BDE 中 AD=DE / BDE= / ADCBD=DC /•△ ACD ◎△ BDE ••• AC=BE=2 •••在△ ABE 中 AB-BE V AE V AB+BE •/ AB=4 即 4-2 V 2AD V 4+21 V AD V 3 • AD=21 2.已知:D 是 AB 中点,/ ACB=90 °,求证:CD —AB 2A CG// EF ,可得,/• △ EFD ^A CGD•,/ EFD =Z 1过C 作CG //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EFD = CGDDE = DC / FDE =Z GDC (对顶角) EF = CG / CGD =Z EFD 又,EF // AB / 1= / 2 •/ CGD =Z 2 • △ AGC 为等腰三角形, AC = CG 又 EF = CG 「. EF = AC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
连接 AP,BP •/ DP=DC,DA=DB • ACBP 为平行四边形又/ ACB=90 •平行四边形 ACBP 为矩形 • AB=CP=1/2AB 3.已知:BC=DE ,/ B= / E ,Z C=Z D , F 是 CD 中点,求证:/ 1 = / 2 5.已知:AD 平分/ BAC , AC=AB+BD ,求证:/ B=2 / C证明:延长 AB 取点E ,使AE = AC ,连接DE •/ AD 平分/ BAC• / EAD =Z CAD•/ AE = AC , AD = AD • △ AED 也厶 ACD ( SAS )•••/ E = Z C•/ AC = AB+BD •AE = AB+BD•/ AE = AB+BE •BD = BE •••/ BDE =Z E •••/ ABC =Z E+ / BDE •••/ ABC = 2 / E •••/ ABC = 2 / C ••• AE = AF + FE = AD + BE1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 在AD上。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ADBCCDB AB A CDF2 1 E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7.已知:AB//ED,∠EAB=∠BDE,AF=CD,EF=BC,求证:∠F=∠C8已知:AB=CD,∠A=∠D,求证:∠B=∠CDCBAFEAB CD9.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10.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 12.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 (1)求证:MB =MD ,ME =MF(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3.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F A ED C BOED C B A24.(7分)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 证明:延长BA 、CE ,两线相交于点F ∵BE ⊥CE ∴∠BEF=∠BEC=90° 在△BEF 和△BEC 中 ∠FBE=∠CBE, BE=BE, ∠BEF=∠BEC∴△BEF ≌△BEC(ASA) ∴EF=EC ∴CF=2CE∵∠ABD+∠ADB=90°,∠ACF+∠CDE=90° 又∵∠ADB=∠CDE∴∠ABD=∠ACF 在△ABD 和△ACF 中 ∠ABD=∠ACF, AB=AC, ∠BAD=∠CAF=90° ∴△ABD ≌△ACF(ASA) ∴BD=CF ∴BD=2CE 25、(10分)如图:DF=CE ,AD=BC ,∠D=∠C 。
初三数学证明( 二)测试题
一、选择填空题
2.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一锐角对应相等 B.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3. 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三边对应相等B.
C. 两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锐角对应相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
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两条边和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o,那么此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6.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
A. 顶角
B. 底角
C. 顶角的一半
D. 底角的一半
7.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另一边长为9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 。
9. 某Rt/ ABC 中和Rt/ A'B'C'中,C C' 90°, A B' , AB A'B',那么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
A. AC AC' '
B. BC B'C'
C. AC B'C'
D. A A'
10.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例为1:1:2 ,则这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 。
11. / ABC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c为奇数,且a b c是3的倍数,则c应为
,
此三角形为_____________ 三角形。
12. 已知在/ ABC中, AB=ACAB的垂直平分线AC于D, / ABC和/DBC勺周长分别是60cm和38cm 则/ ABC的腰长和底边BC的长分别是()
A. 28cm 和12cm
B. 16cm 和22cm
C. 20cm 和16cm
D. 22cm 和16cm
13. 若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ABC中, AB=AC=2 B 15o,则/ABC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直角/ABC中, C 90o, 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若AD=2cr p则BD= ______________ 。
16. 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5则线段PB的
长度为( )
A. 6
B. 5
C. 4
D. 3
17. 如图,等腰/ ABC中,AB=AC A 20°。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E,连接BE,则/ CBE等于()
A. 80 °
B. 70 °
C. 60 °
D. 50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在/ ABC 中, A 90
°
, AB=AC CD 平分/ ACB 若 AD=1,则/ABC 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如图,已知在/ ABC 中 , / BAC=120若PM QN 分别垂直平分 AB AC ,那么/ PAQ= _______ _ 如果BC=10cm 则/APQ 勺周长为 _____________ 。
23. 已知/ABC 求作一点P ,使P 到/A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 PA=/ PB,下列确定P 的方法正 确的是
()
A. P 为/A 、/ B 两脚平分线的交点
B. P 为/A 的角平分线与AB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P 为AC , AB 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P 为AC, AB 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二、解答题
1.如图所示,在/ ABC 中,D 为AC 上一点, A 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延长
线于点F 。
求证:CD=CF
D E 分别是等边三角形 ABC 勺边BC, AC 上的点,且BD=CE 连接BE, AD
AFE 60°
30° , ACB 80o
4.已知,如图所示,
它们交于点F 。
求证:
DE 垂直平分AC 交AB 于E ,
C
A
题18图
19如图,在/ ABC 中,
C 90°, DB 平分/ ABC 交AC 于点D, DE 是AB 的中垂线,且DE=1cm
20.如图,已知 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MN 与AE 的交点,MN 交AB 于点C, CB=4crp Z ADB+3 /
ABD=2l0, BE! AD 于 E ,贝U BE= ___________ 。
5.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 AMC/ BNC是等边三角形,且在线段AB同侧求证:AN=MB
13.如图,已知/ ACB2 ADB=90, AC=AD E是AB上一点。
求证:CE=DE
7.如图,已知/ ABC 中, AB=AC D E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连接DE并延长与AC的延长线交于F ,若DE=EF求证:BD=CF
11.如图,在RT/ABC, C 90。
,过点B作BD// AC 且BD=2AC连接AD试判断/ ABD的
形状,并说明理由
12.如图所示,已知:
求证:BE! AC
D
AD为/ABC的高,E为AC
上
B
16.如图①,A, E, F, C在一条直线上,AE=CF过E, F分别作DEL AC;BF丄AC;若AB=CD 19.如图所示,在/ ABC中,/ CAB的平分线AD与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点D, DM L AB于M 17.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 b2 c2338 10a 24b 26c,试判断/ ABC的形状。
DN L AC的延长线于求证:BM=CN
22.如图,在/ ABC中,/ C=90,/ A=22.5o,求证:AF=、、2FC 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垂足为E
求证:(1)BD平分EF;
23.如图,在/ ABC中,AB=AC Z BAC=120), EF垂直平分AB, EF=2 求AB与BC的长。
27.如图,在/ ABC中,/ C=90,
D到AB的距离
28.如图所示,已知E是正方形ABCD勺边CD的中点,点F在BC上,且/ DAE M FAE 求证:AF=AD+CF
29.如图所示,在等边/ ABC中, D在BC上,延长BA到E,使AE=BD连接CE DE求证:CE=D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