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具体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对策。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无烟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08.4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2.74%上升到了2007年的4.81%,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但是,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方面来看,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根据服务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若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测算2000~2006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得知2003年以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基本上在0.8以上,但是从2003年开始,常年低于0.8,其竞争力在国际上整体处于中度偏下的位置。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从1997年到2006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客源市场不够丰富。据《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2.7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在我国入境游客中,港澳台同胞的比例是80%以上,而外国人的比例只有20%,并且其中多为韩国及日本游客。多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是港澳台地区,即使是国外游客也多集中在亚洲地区,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前九个国家中没有一个是欧盟国家。我国旅游产业的客源开拓过于依赖几个有限的市场,但其需求量毕竟有限,限制了我国旅游业的扩大发展。2、旅游服务贸易立法滞后。我国针对旅游业先后出台了十余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对规范旅游行为,加强旅游业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立法尚未形成体系,以旅游法为主导,其他旅游专业立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形成,有些旅游领域的立法仍然是空白;现有的立法调整纵向法律关系多,而调整横向法律关系少,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立法层次较低,有些还缺乏透明度,现行旅游服务立法全部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一些内部规定。从宏观上说,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无法确定;从微观上讲,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侵犯游客合法权益的事件后无法可依。3、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出,我国东西部各省1998~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历年来东部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均高于西部地区7倍以上,2003年已达到10倍以上。以2008年

的数据来看,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前10位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8个(粤、京、沪、闽、苏、浙、辽、鲁)处于东部地区,他们以8.6%的国土面积接待了23.11%的海外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67.98%,区域结构失衡。这种失衡的状态所造成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负荷长期超载与中西部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设施闲置并存的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旅游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在宣传方式上,仅靠参加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不够的,各个地区的景点在宣传上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低,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以致使我国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不高。三、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的对策1、积极开拓国外旅游市场。扩大国际需求,将海外旅游市场优势转化为入境旅游接待优势,再进一步转化为旅游创汇优势,使中国不仅成为世界旅游第一接待大国,而且成为世界旅游第一创汇大国。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来吸引国际游客;②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学习外国先进旅游企业集团较为规范的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吸引国外游客目光。通过上海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这个舞台,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旅游服务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熟知GATS规则及我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认识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提升我国国际旅游服务业竞争力的前提。中国加入WTO后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业运营机制;有利于孕育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开放我国旅游市场是必然的趋势,政府为国内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环境而采取的开放市场措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不能违背GATS框架谈判中的承诺,只能对部分欠发达的部门予以适度保护;不能阻碍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旅游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能扭曲市场信息,形成新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3、整合旅游服务贸易资源。我国东西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应该克服静态化比较优势的缺点,以动态化整合资源,有效促进旅游服务的长期发展。对西部地区,政府应利用内外资,借鉴东部地区、甚至是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要在保持自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应注重东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开拓,寻找在要素禀赋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建立与西部旅游有效的沟通机制。

4、加强市场宣传营销力度。重视旅游宣传,提高各景点的知名度,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中国旅游局每年用于市场促销的经费仅为350万美元,远远低于一些旅游贸易发达的国家。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的宣传,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东方风情;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以“名山大川”千篇一律的做法,宣传方式也要多样化,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缔结友好城市、在国外媒体上投放广告等形式提高知名度。(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2.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合理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从1998年的218.07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77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出2.5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由图1可看出,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而有所下降外,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1998-2008年间,随着服务贸易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比重均保持在25%以上,旅游服务贸易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世界占比从1998年的25.98%上升至2008年的42.02%,升幅接近2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保持了平稳发展,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旅游贸易大国之一。

三、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我国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充分利用资源,努力开发创新型品种,重视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突出旅游产品的中国特色。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开发自然、文化、社会的复合型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经济附加值。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内和国际旅游、假日旅游的飞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大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主要城市节点的高速交通网络,不断提高航运服务水平,尤其是要加大民航体制改革,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增加国际直航,减少延误,公平竞争。同时还要全面提高铁路运输的管理与服务,增加中档、低档餐饮和住宿设施建设。

(三)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

要树立对外国直接投资意识,重视旅游服务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结合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走企业联合为主的集团化道路;充分利用品牌联盟,实施品牌战略。各类旅游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加快和完善信息化,建立内部的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预订系统,依靠互联网进行旅游产品的市场宣传和营销。

(四)提高旅游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首先,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旅游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旅游服务业人才。同时,加强国内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谨防国有旅游服务企业人才流失。最后,通过优惠政策增强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2 我国旅游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

2、1、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一)自然风光。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例如,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举世闻名。

(三)革命纪念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革命纪念地的旧址,经过修整建设,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四)民族风情。我国许多地方具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如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节的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旅游者来观光。

2、1、2我国相关旅游服务供应链日趋完善

旅游服务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供给愈来愈充裕,给中国入境旅游业长期、持续的增长提供了根本的保证。旅游发展和航空关系非常紧密,在旅游卫星账户的核算中,航空业就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产业列入其中。航空运力的增加是推动更多潜在客源成为现实入境游客的重要因素。以2005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在中国所有的入境游客中,通过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占12.2%;而在入境外国游客中,这一比例高达57.2%。可见航空运力的变化对入境旅游者,特别是中远程外国旅游者数量有重大影响。“非典”以来,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迅速恢复,国内外航空公司都不断开辟到中国的新航线,或者增加原有航线的班次,以满足前往中国旅游的巨大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最理想投资乐土和最安全旅游胜地”的目的地形象更加突出,在很多国家居民的出游意向中中国都列在前面。此外,中国大中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点的接待设施不断完善,路标指示牌,游客休息厅,公共厕所,流动保安,服务热线等等软硬件水平显著提升,这也有助于保证入境游客的旅游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境外居民来华旅游。这些年中国星级饭店数量增长很快,而且是高中低档合理适当分配,高中星级饭店对入境游客中的商务客人和团队客人的需求总体上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经济型饭店和国际青年旅社的蓬勃发展也为中低端散客市场入境旅游者的住宿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2、1、3我国旅游的安全性成为入境旅游的重要卖点

近几年国际局势有紧有松,部分地区局势不稳,战事频繁,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刚刚有冒出个泰国军事政变。恐怖分子活动猖獗,恐怖活动不断,美国的“9.11事件”又是人们心中摸不去的烙印。再有自然灾害祸事不断,东南亚地震、印尼海啸灾情严重,致使大部分游客惊惶不以,又如美国飓风,几次飓风几乎是美国自“9.11事件”以来遭受的最大袭击。美国把防卫圈扩大到了全世界,但在这样的天灾面前,本土还是一塌糊涂。我国也经历2003年的非典战役,2005年禽流感引发,但是两次疫情最终都被征服了,总的来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局稳定是大量游客涌入的一个重要卖点,而且是关系到游客的一个重要卖点。

2、1、4我国外交改善,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和谐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世界核大国兼能源大国俄罗斯与中国有着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国的边界问题已全面解决。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更是建设性合作者,共同肩负全球责任成为共识。中美高层会晤频繁,战略对话定期举行,军事互访也已恢复。建设和谐周边的中国提倡开放的地区主义,不谋求支配性的地位,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10+3”合作、中韩日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桥梁,努力建设和谐周边,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在14个接壤国中,中国已与12个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目前,与尚余的印度和不丹的边界问题也在朝积极方向发展。

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推动了我国经贸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邻国关系,吸引国外大量游客来我国观光旅游。

近年来,中国还在国内外举行各类双边的“文化节”、“文化年”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各类政治、经济对话会议。如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这些活动无疑促进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1、5 “2008北京奥运会”吸引世界人的眼球

随着2008年的临近,奥运会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将逐步增强。这种直接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奥运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据北京市2004年的测算,预计未来七年里北京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北京奥运经济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入境商务游客。二是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围绕奥运会的各种推介活动,将为中国入境旅游业提供一个最佳的宣传促销平台。同样,“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会在开幕之前的几年对入境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2.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劣势分析

我国旅游贸易在国内服务贸易总体结构中比例较大,发展迅速,但是在国际上,总体水平还很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

2、2、1发展速度快但是水平不高

国内旅游低层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面临挑战。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降低了游客的认知度。

2、2、2法律法规不健全

旅游法规建设滞后,全行业仅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三个行政法规,严重不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产业深层次矛盾凸显。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不断健全完善,使我国旅游贸易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2、3服务管理不当

我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景点景区分布广且复杂,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景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但有相当一部分景区管理散漫混乱,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上不去,卫生环境不好,人文服务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

2、2、4 中日关系不明朗,有可能使日本游客数量继续2005年的低迷态势

我国与日本关系一直处在紧张状态,基于日本对待历史问题,对待台湾问题,对待钓鱼岛问题,使我国与日本关系保持着冷局面,但是如果政治关系长期得不到缓和,必将影响到双边的经贸往来,也同样会影响到双边的人员往来。国际关系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改善的,而目前日本还缺少缓和双边关系的实质举动。中日关系前景的不明朗使得日本很难回到中国最大客源市场的位置。

2、2、5周边国家对游客的竞争

目前亚洲各国和地区对发展旅游贸易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增加,而客源地出境旅游的增量有限,因此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各个国家/地区的竞争会更为激烈。比如,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开张就有可能会将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澳门特区的部分游客吸引到香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地的入境旅游市场。此外,日本为吸引香港居民前往旅游,实行了更为便利的签证制度;而韩国利用电视剧等方式在周边国家/地区掀起了韩国热,并借此加强旅游宣传推广,也可能给中国内地吸引更多入境游客造成一些困难。

3 对策措施

3、1加大开放力度,逐步对外开放我国服务贸易市场

3、1、1全面开放服务贸易

为提高开放水平,必须把贸易的概念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方面,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领域有12类,要发展如此众多的服务业,没有全面开放的意识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要在旅游等多个服务行业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

3、1、2渐进式的对外开放

中国政府已做出决定,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利用外资试点工作;另外要分地区有选择的开放。旅游业要根据地区基础条件的好坏强弱,逐步推进。东南沿海地区基础条件好,先行一步;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要多试点,确实有成效,再推广。

3、2健全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业投资法规,按照多边规则和要求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这不仅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赋予发展中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保障政策透明度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因此,我国应积极组织、参与服务贸易及国际投资的双边与多边谈判,并制定相应的规则,同时还应该加快国内服务业贸易投资的立法步伐。

3、3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管理力度

加大对景区的管理,对服务的管理,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管理。形成管理制度规范,标准。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环境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搞好旅游规划,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推动节约型产业的发展,建设绿色产业体系,提倡生态旅游消费方式,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

3、4提高我国旅游服务的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目前已在国外旅游服务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DIS(目的地信息系统)、PMS(饭店管理系统)、CRS(计算机预订系统)、POS(销售现场信息系统)和BRS(银行结算系统)。PATA本届会长德雷斯德尔说:3年前,亚太地区几乎无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国际旅游营销,而今天,“国际互联网正成为传播信息和营销的重要手段”。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在互联网上没有网业的旅游商将无法生存。目前,我国国际旅游服务的技术含量还较低,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3、5重视创新

“十一五”期间,要特别重视注重创新。旅游开发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重点,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旅游精品品牌。通过加大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深度开发,增加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深度消费。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效率。

3、6加大促销力度,增加旅游市场需求总量.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况,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单一,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与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此它们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吸引力,并造成了热线过于集中,冷线门庭冷落的现象。因此,只有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景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服务领域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带动了社会就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所以我国要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政策上给与大力支持,实现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平稳有序发展。但是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一定要看到我国旅游贸易发展的不足,我们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有目的的改善,进一步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我国无疑将会成为亚洲旅游大国。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课程论文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班级:国贸1025班 姓名:王琛 学号:A08100115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大概介绍,引出其中一个方面——旅游服务贸易,然后主要介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最后阐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它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l、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跨境流动,如电信服务。2、境外消费,即消费者向出口国的流动,如留学、旅游。3、商业存在,指一国允许其他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三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如建零售商店、饭店、律师事务所等。4、自然人流动,是指一国的自然人在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如讲学、技术服务、医务服务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它,具体分为160多个分部门。协定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义务与原则,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措施步骤。 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5.39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而真正构成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既不是与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服务贸易,也不是与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服务贸易,而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服务贸易,其中国际旅游独占鳌头,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二)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而获得持续增长的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其国际交换范围和程度的扩展,旅游服务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愈益重要的份额。在北美洲地区,由于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刺激了加拿大人在美国的旅游支出。中南美洲地区,2007年服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约增长了25%,是旅游收入增长的2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显示,在未来几年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任将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具体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对策。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无烟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08.4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50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基本是连年上升,从1997年的2.74%上升到了2007年的4.81%,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但是,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方面来看,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根据服务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若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测算2000~2006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得知2003年以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基本上在0.8以上,但是从2003年开始,常年低于0.8,其竞争力在国际上整体处于中度偏下的位置。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从1997年到2006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年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客源市场不够丰富。据《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2.7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在我国入境游客中,港澳台同胞的比例是80%以上,而外国人的比例只有20%,并且其中多为韩国及日本游客。多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是港澳台地区,即使是国外游客也多集中在亚洲地区,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前九个国家中没有一个是欧盟国家。我国旅游产业的客源开拓过于依赖几个有限的市场,但其需求量毕竟有限,限制了我国旅游业的扩大发展。 2、旅游服务贸易立法滞后。我国针对旅游业先后出台了十余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对规范旅游行为,加强旅游业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立法尚未形成体系,以旅游法为主导,其他旅游专业立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形成,有些旅游领域的立法仍然是空白;现有的立法调整纵向法律关系多,而调整横向法律关系少,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立法层次较低,有些还缺乏透明度,现行旅游服务立法全部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一些内部规定。从宏观上说,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无法确定;从微观上讲,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侵犯游客合法权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自我国加入WTO九个年头,我国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放开本国市场的义务。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贸易行业——旅游服务贸易,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格局。外国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以其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服务抢占国际旅游市场份额。在21世纪,既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影响,抓住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且在分析某个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时,只是侧重分析当地的历史、地缘等传统旅游优势,对于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一体化格局下该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发展较少涉及。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开放市场承诺的进一步履行,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经历着与过往不同的竞争、挑战、改革与创新,更为开放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也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以浙江为例,研究当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选题意义 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当前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出发,具体结合浙江旅游贸易自由化程度,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图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得出。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的很大比重,几乎占达到了1/3-1/2,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一直排在首位,但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从2001年开始呈下滑趋势,这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阻有一定的关联。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44.46%下降到2009年的28.68%。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09年的32.98%;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37.07%下降到2009年的25.19%。 旅游服务贸易平稳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国主要创汇产业之一以下两个图表显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图2、表1) 图2 来华旅游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旅游服务贸易 292.9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出口 旅游服务贸易 217.37 243.19 297.89 361.6 424.16 进口 旅游服务贸易 75.59 96.30 121.30 46.83 -27.41 差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从图2看,来华游客从1980年至1985年增长了1213.1万人,增长了2倍 多;2005年至2009年增长了19%,人数却增长了2285.64万人,可见我国旅游 服务贸易平稳却高效的发展。从表1看出,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为420 亿美元,而1978年只有2.6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60倍。由此可见,旅游服 务贸易创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我国的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 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 贸易的摩擦。近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09 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5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396亿美元。目前我国已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 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大 图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量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115320795.html,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作者:冯丽娜刘东强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8期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重心逐渐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贸易结构、交易类型、竞争力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逐渐现代化、高级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仍然占有优势。 关键词:服务贸易;世界;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1115320795.html,ki.1672.3198.2016.28.021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进步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世界各经济体联系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也呈几何倍数扩大。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化,服务贸易竞争力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总量指标再创新高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13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达到90258亿美 元,比2012年的85709亿美元增长了5.3%。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4644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5.6%;服务贸易进口额4381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了5%。 2000年至2013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9550亿美元增加到90258亿美元,平均增速达9%;出口额从14913亿美元增加到4644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9.1%;进口额从14637亿美元增加到4381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8.8%。服务贸易占世界对外贸易的比例也在提升,从2000年的18.3%提升到2013年的19.3%。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出现了的降幅,但2010年就出现强劲复苏;除此之外,其余各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均增长迅速。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服务贸易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 2 服务贸易增速快于货物贸易,且稳定性好于货物贸易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人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凭借国内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着手,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对策现状 正文 一、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一)自然风光。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例如,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举世闻名。(三)革命纪念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革命纪念地的旧址,经过修整建设,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四)民族风情。我国许多地方具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如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节的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旅游者来观光。 2、我国相关旅游服务供应链日趋完善旅游服务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供给愈来愈充裕,给中国入境旅游业长期、持续的增长提供了根本的保证。此外,中国大中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点的接待设施不断完善,这也有助于保证入境游客的旅游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境外居民来华旅游 3、我国外交改善,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策略分析——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策略分析 ——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 学号: 姓名: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_______________ 答辩成绩:_______________ 综合成绩:_______________ 2015年4月12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策略分析 ——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为例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单一的货物贸易已经不再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服务贸易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形势,我国正在努力由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旅游发展 【 Abstracts 】 In today's rapidly developing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trade is more frequent, single goods trade is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aced with the gri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ompetition situation, the country is trying to from a big trading country development as a trade power country, improving our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 imperative. Touris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s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in our country is also not be underestimated. 【 Key words 】service trade economics tourism development 一、服务贸易概述 (一)服务贸易的含义 服务贸易的概念正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近五十年来,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货物贸易量的增加,以及国际资本向服务业的倾斜,促使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是相对于产品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求并取得报酬的活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

2012~2016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情况

2012~2016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情况 表:2012-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注 1 2016年只有1~10月份的数据 图:2012-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变化情况 变化情况: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4715亿美元。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0.86%,较上年提高约1.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5%;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长17.8%。贸易逆差额高达8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创历史新高。 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17.5%,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897亿美元扩大至1184.6亿美元,增长32.1%。 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7.6%;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15.8%;服务进

出口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1184.6亿美元扩大至1599.2亿美元,增长34.9%。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9.2%;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相比上年减少了14.6%。 2016年1—10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221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3.6%;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23.7%。贸易逆差扩大至1981亿美元,同比增长45%。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和第三大服务出口国。2016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增速仍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增长的产业:近些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为180万人次,到2009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1.26亿人次,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国内旅游人数21.5亿人次,同比增长13%。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份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10大旅游贸易国之一。但是。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来考虑。我国并不是旅游强国。贸易竞争指数,即TC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几总额相比。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净进口(净出口)的规模。从出口角度讲。该指标值越接近1。则国际竞争力越强。从1997—2005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指标值一直为正,但是即使是1997中的最高值0.1952,也没有超过0.2;而且涨落形势不稳定。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净出口的规模不大,不具备突出的优势地位和稳定的收益水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总额在该产业或产品所占份额之比。其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被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我国的该指标波动较大。同时,根据服务贸易领域的常规判断,若该指标值低于0.8就被认为国际竞争力较弱,而我国最近的2003—2005年都还不到0.7。这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认可,我国已把旅游业列入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第一序列。在“十二五”规划起草中提及需要扶持旅游新业态。其中,包括旅游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产业的联合发展是明确挟持的方向。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年中,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将远远跑赢其他行业。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情况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变 化情况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2~2016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化情况 表:2012-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注 1 2016年只有1~10月份的数据 图:2012-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变化情况 变化情况: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4715亿美元。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0.86%,较上年提高约1.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5%;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长17.8%。贸易逆差额高达8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创历史新高。 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17.5%,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897亿美元扩大至1184.6亿美元,增长32.1%。 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7.6%;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

长15.8%;服务进出口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1184.6亿美元扩大至1599.2亿美元,增长 34.9%。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9.2%;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相比上年减少了14.6%。 2016年1—10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221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3.6%;服务贸易进口额同比增长23.7%。贸易逆差扩大至1981亿美元,同比增长45%。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和第三大服务出口国。2016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增速仍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

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一)自然风光。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例如,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举世闻名。 (三)革命纪念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革命纪念地的旧址,经过修整建设,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四)民族风情。我国许多地方具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如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节的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旅游者来观光。 2、我国相关旅游服务供应链日趋完善 旅游服务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供给愈来愈充裕,给中国入境旅游业长期、持续的增长提供了根本的保证。此外,中国大中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点的接待设施不断完善,这也有助于保证入境游客的旅游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境外居民来华旅游。 4、我国外交改善,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推动了我国经贸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邻国关系,吸引国外大量游客来我国观光旅游。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这种失衡的状态所造成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负荷长期超载与中西部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设施闲置并存的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速度快但是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降低了游客的认知度。 3、法律法规不健全。旅游法规建设滞后,全行业仅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三个行政法规,严重不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产业深层次矛盾凸显。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不断健全完善,使我国旅游贸易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中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中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表1中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中国 出口 额 中国 出口 占世 界比 重 (%) 世界 出口 额 中国 进口 额 中国进 口占世 界比重 (%) 世界 进口 额 中国 进 出口 额 中国进 出口占 世界比 重 (%) 世界 进 出口 额 1982250.73646190.54028440.67674 1983250.73543180.53829430.67372 1984280.83656260.73963540.77619 1985290.83816230.64011520.77827 1986360.84478200.44580560.69058 1987420.85314230.45439650.61075 3 1988470.86003330.56257800.71226 0 1989450.76566360.56855810.61342 1 1990570.77805410.58206980.61601 1 1991690.88244390.585101080.61675 4 199291 1.0923892 1.09471183 1.01870 9 1993110 1.29413116 1.29596226 1.21900 9 1994164 1.61033 2 158 1.5 1043 8 322 1.6 2077 1995184 1.61184246 2.01201430 1.82386

954 1996206 1.61271 224 1.8 1269 7 430 1.7 2540 7 1997245 1.91320 3 277 2.1 1305 6 522 2.0 2625 9 1998239 1.81350 3 265 2.0 1335 504 1.9 2685 3 1999262 1.91405 6 310 2.2 1388 3 572 2.0 2793 9 2000301 2.01492 2 359 2.4 1479 6 660 2.2 2971 8 2001329 2.21494 5 390 2.6 1494 1 719 2.4 2988 6 2002394 2.51601 4 461 2.9 1579 3 855 2.7 3180 7 2003464 2.51834 549 3.0 1802 3 1013 2.8 3636 3 2004621 2.82179 5 716 3.4 2132 8 1337 3.1 4312 3 2005739 3.12414 7 832 3.5 2361 3 1571 3.3 4776 2006914 3.42710 8 1003 3.8 2619 6 1917 3.6 5330 4 20071216 3.73257 2 1293 4.2 3059 1 2509 4.0 6316 3 20081465 3.93731 3 1580 4.6 3469 3045 4.2 7200 3 注: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贸易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数据来源: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 表格情况 一.从1982年开始到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出口由原来的25亿美元增长到1465亿美元。增长了58.6倍。 其中在1993到1994的间隔中在原本110亿美元增加到164美元增加额度为54亿美元(8月27 日-9月1日,美国商务部长布朗率美国企业家和高级政府官员代表团方华,两国签署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关于合作的框架协议及价值近50亿美元的10 多项协议。)1993年6月26日(癸酉年五月初七) 我国首次在国内发行外币债券 2002年11月0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2年11月07日:证监会出台QFII,外资进入中国股市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和转移,经济发展的重点正在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近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发展态势良好,服务进出口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且占对外贸易比重有所提升,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世界排名显著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导致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起点低、基础差,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等等,在国际上还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良好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1)服务进出口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占对外贸易比重有所提升,世界排名显著提升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服务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全球排名第13位,到2012、2013年的连续两年保持第三位,发展速度之快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其中,2013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全球排名仍位居第三,其中服务出口总额达2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实现了2011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2014年1-6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14.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的比重为12.3%,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2011、2012和2013年占比分别为10.3%、10.8%和11.5%。 (2)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1-6月,金融服务、电影音像、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出口分别同比增长53.4%、35.1%、18.2%和14.1%。其中,咨询服务出口209亿美元,金额仅次于旅游出口,占比为18.5%。 (3)总体竞争力较低,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低级化,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严重偏低,劣势明显,总体竞争力低下。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逆差主要集中于旅游、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逆差额分别为519.5亿美元、469.5亿美元、172.7亿美元、167.1亿美元。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由上年的897亿美元扩大至118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2014年1至8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开题报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自我国加入WTO九个年头,我国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放开本国市场的义务。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贸易行业——旅游服务贸易,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格局。外国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以其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服务抢占国际旅游市场份额。在21世纪,既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影响,抓住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且在分析某个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时,只是侧重分析当地的历史、地缘等传统旅游优势,对于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一体化格局下该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发展较少涉及。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开放市场承诺的进一步履行,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经历着与过往不同的竞争、挑战、改革与创新,更为开放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也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以浙江为例,研究当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选题意义 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当前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出发,具体结合浙江旅游贸易自由化程度,分析浙江省旅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大国竞争的焦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服务出口,充分发挥服务贸易附加值高、吸收就业多、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中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增速略有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低于2006年0.1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全球货物贸易增长有所回落的同时,服务贸易高速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8%,高货物贸易出口15%的增长率。 (一)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2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其中,出口32600亿美元,增长18%;进口30600亿美元,增长16%。 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1.服务贸易推动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2006年增长18%,比2006年同期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货物贸易15%的出口增速。从图1-1可以看出,1997-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波动幅度明显小于货物贸易,说明服务贸易较少受到外部环境如能源价格变动、通货膨胀、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稳定世界贸易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经济波动。而且2007年服务贸易一改以往与货物贸易增长基本同向的趋势,在货物贸易增速减慢的同时增速提高,这显示服务贸易发展的独立性增强。

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一、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基本情况 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下降态势。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5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亿美元,下降24.1%;进口712.4亿美元,下降5%。服务贸易逆差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 1.进出口总体规模缩减。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上年同期的增长28.6%转为下降14.4%,为1999年以来首次缩减。 2.出口和进口呈现“双降”。服务贸易出口锐减,比上年同期下降24.1%,主要源于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等行业出口的明显下降。进口略有下降,降幅为5%。 3.贸易逆差显著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的大幅下降导致服务贸易逆差的显著增加。逆差额为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 4.3倍。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逆差额分别为91.5亿美元、44.4亿美元、42.5亿美元、28.5亿美元和13亿美元。 二、2009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特点 2009年上半年,尽管运输和旅游两个传统行业仍占据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主导地位,但出口开始出现下降。而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广告宣传为代表的高附加值行业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1.运输出口和进口均呈下降态势,逆差大幅增加。运输出口10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6%;进口197.8亿美元,下降21%。逆差91.5亿美元,增长56.1%,仍为中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行业。 2.旅游出口下降,差额由顺转逆。旅游出口18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进口210.9亿美元,增长19.6%。进出口差额由上年同期的顺差26亿美元转为逆差28.5亿美元。 3.通讯服务进口降幅高于出口,出现小额顺差。通讯服务出口和进口均呈现下降。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5.5亿美元和 4.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 5.7%和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与思考

Tourism 旅游经济 144 2012年8月 https://www.doczj.com/doc/1115320795.html,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分析与思考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系 卢小金 摘 要:自2009年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规模增长过快,高额旅游服务逆差不符合我国长远的贸易利益,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并非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优选项目。关键词:旅游服务 贸易逆差 国际收支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144-03一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和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口)。入境旅游获得的外汇收入与出境旅游的外汇支出之差为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两者之差为负数称为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项目,其贸易收支状况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乃至我国整体的国际收支平衡都有较大的影响。 表1 中国1997~2011年出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支情况表 年份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国际旅游收支余额 (亿美圆) 1997532.39 5.25758.7912.64191998842.5658.36347.8410.23341999923.249.67279.5614.6732.320001047.2613.438344.3914.6331.220011213.315.98901.29 6.6738.820021660.2336.89790.839.9949.920032022.1921.89166.21-6.322.220042885.2942.6810903.8218.265.9200531037.512029.2310.327520063452.3811.312494.21 3.996.320074095.418.613187.33 5.574.520084584.4411.913002.74-1.4346.920094765.63412647.59-2.7-40.32010573920.413376 5.8-90.72011 7025 22 13542 1.24 -22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中国旅游出版社 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状况 严格来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是在1997年7月国家颁发《中国公 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后步入正规发展轨道。总体而言,旅游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大幅上升,2008年以前旅游服务贸易为顺差,顺差规模都在100亿美元以内,顺差金额经历从低到高在到快速回落的过程。2009年后一直是逆差,逆差规模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具体来看,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履行入世在 服务业的承诺,国家逐渐放松对出境旅游的管制,出境旅游得到明 显增长。2002年中国人均GDP 突破1000美元大关,国民的可支配的收入明显提高,消费信心得到增强,旅游消费意识逐渐加强,出境旅游的需求增大,从2002年到2004年出境旅游人数出现跳跃式的增长。2005年~2009年进入平稳增长期。2010年我国开始允许外资经营出境旅游后,出境旅游人数增长超过20%。从出境旅游人数规模看,2011年我国出境市场已是美国的1.2倍、日本的3.5倍。入境旅游方面,1997年~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2003年非典除外),2008年开始,入境旅游人数出现负增长,之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这一趋势至今没有出现回暖迹象。由于出境旅游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本就规模不大的顺差从2009年开始逆转,旅游服务贸易结束了之前多年的贸易顺差,进入到逆差时代。从2009年逆差金额为40.3亿到2011年的225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35%,2011年的逆差占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40%以上。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2》预计,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扩大至33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规模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原因分析 2.1 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的需要进行旅游发展战略调整 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01年旅游出口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4.1%。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低,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旅游服务贸易曾经承担着增加外汇收入、减少服务贸易逆差以平衡服务贸易收支的重任。在加入WTO 以后,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关于纺织品配额一体化和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从2005年1月1日起,原来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国家将取消对我国的配额限制,我对外贸易顺差呈现加速扩大之势,由此不断引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在高额顺差和外汇储备充足的背景下,2005年国家旅游局开始调整旅游市场的发展战略,由原来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 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过渡到“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在规模上放松对出境旅游限制,实际上是对旅游服务贸易进行战略调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市场低迷,国家制定了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战略。为了配合国家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局战略,国家旅游局将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和规范发展出境旅游”,用扩大旅游内需以弥补旅游出口的不足,在拉动旅游内需的同时,也拉动了出境旅游的需求,增加了旅游的进口,而入境旅游由“大力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其地位再次被弱化。2010年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监管暂行办 作者简介:卢小金(1967-),男,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系副 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旅游经济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