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篇ppt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自由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由的内涵。
2理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教学难点:自由的内涵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四教学时间: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有关自由的视频1、“自由”的内涵(板书)提问:何为自由?你如何理解自由?自由,在古代多指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在,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就是社要在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
2、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板书)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是在内心和精神的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着自由的灵魂、都同样构建着独立的人格,都可以因为心灵的独立自由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
道法自然。
——老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追求自由平等4、守护自由实现自由(板书)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离的,法治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自由是法治的表现和产物,无法治就无所谓自由。
因此,数千年以来,人类苦苦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与争取,实质上就是在追求和争取法治。
从一定程度上讲,自由是一种理想,是较为抽象的,而法治却是现实,是具体而生动的。
人类通过艰苦劳动和斗争,甚至是流血牺牲造就的具体现实的法治社会,为人类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自由与幸福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在法治的怀抱中得以生存。
二、探究与思考1、【案例】金昌市一中风筝节——放飞自由“借一方蔚蓝的天空,是为了在自由的风中寻找目标……” 3 月 30 日,金昌小学足球场上,风筝翩翩,诗乐交响,全校师生在骀荡春风中共享着校园风筝节的文明、和谐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