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货币市场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三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一.名词解释1. 汇率:2. 复汇率:3. 套算汇率;4. 间接标价法:5. 浮动汇率制度:6. 钉住浮动:7. 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8. 铸币平价:9. 固定汇率制:10. 联合浮动:二.填空题。
1.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字增大时则本币币值()。
2.银行的现钞买入汇率要比电汇汇率()。
3.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大致以()为界限。
4.影响一国货币汇价变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5.一国货币贬值通过(),(),()等三个主要方面表现出来。
6.我出口企业向银行结售外汇时,应按()汇率折算。
7.一般情况下,一国提高国内利率水平,其货币的对外汇率就会()。
8.纽约外汇市场公布的美元与英镑的汇率,采用的是()标价法。
*9.战后美元第一次贬值后,西方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为金平价的上下各2.25%,而西欧共同市场为加强政治经济联系,把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缩小为上下各1.125%,这被称为(“”)。
10.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与()挂钩,()与()挂钩。
11.一国货币当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称为()。
12.从国际汇率制度角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3.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角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4.从外汇管制的松紧程度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5.从外汇交易的支付方式划分,汇率可分为()和()。
16.欧盟成员国当今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17.西方国家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于()年确立的,它标示着()的崩溃。
18.在金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汇率波动的界限是()。
19.在直接标价法下,标价数的数字比以前增加,表明外汇汇率(),本币汇率()。
20.一般来说,一国通胀率越高,则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就会()。
21.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和()则是采用间接标价法。
22.按外汇资金性质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汇率和()汇率。
第三单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 投资的边际效率与投资函数;2. IS曲线;3. 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4. LM曲线;5. 两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一、单项选择1.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a. 将变得很小;b. 将变得很大;c.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 不变。
2.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a. 交易需求量增加;b. 投机需求量增加;c. 投机需求量减少;d. 交易需求量减少。
3.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4.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5.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6.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7.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 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8.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9. 如果资本边际效率等其它因素不变,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0.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I>S,L<M;b. I>S,L>M;c. I<S,L<M;d. I<S,L>M。
第3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3.1 考点难点归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如下:产品市场总产出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
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
1.投资的决定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在西方国家,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被说成投资,但在经济学中,这些都不能算是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转移。
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投资被视为外生变量参与总需求的决定,但一项投资是否可行,首先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来源于外借,利息可视为其成本,而预期利润率可视作收益。
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投资是可行的,当投资预期利润率固定时,投资需求就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r I I =。
一般而言,假定投资需求与利率存在线性关系,即dr e I -=。
其中,e 为自主投资,d 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2.资本边际效率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n i i ni r J r R R )1()1(1+++=∑=。
R 代表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i R 代表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 代表资本品在第n 年年末的处置残值,r 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由左上向右倾斜,表示资本边际效率之值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将曲线上各资本边际效率之值与利息率作比较,即可得均衡投资量。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测算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测算则是了解货币市场走势和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货币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衡量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通过测算货币市场价格指数,能够有效地反映货币市场行情,预测货币市场的走势,为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和企业资本运作提供参考。
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越高可以表明市场的活跃度越高,反之则表示市场的活跃度较低。
二、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1. 同比法同比法是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市场价格的变动幅度来计算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方法。
例如,货币市场在10月份的价格指数为100,但是在同期的去年10月份,市场价格指数为96,则10月份货币市场的价格指数为4(100-96)。
2.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市场交易量和价格的权重来计算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方法。
例如,甲行在某货币市场上贡献了5%的交易量,而乙行则贡献了15%的交易量。
此时如果甲行的价格变动幅度为4%,而乙行的价格变动幅度为5%,则该市场的价格指数为(5%×4%)+(15%×5%)=0.95。
三、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应用案例1. 企业资本运作在企业的资本运作过程中,货币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被用来参考和分析企业股价的走势和市场风险,为资本运作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
2. 国家金融政策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测算可以为国家制定金融政策提供重要支持和参考,对于政府控制货币流通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货币市场价格指数的测算对于了解货币市场走势和市场供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市场收集的数据来科学测算和分析货币市场价格指数,为金融市场和企业资本运作提供更有效、更合理的决策依据。
货币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货币是现代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媒介交换、计量价值和存储价值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读者提供对货币的全面理解。
一、货币的基本概念货币是指由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颁布并在一定范围内强制流通的支付手段,是经济交换的一种普遍接受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特性包括普遍性、可流通性、稀缺性和信用性。
1. 普遍性: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被社会各个群体广泛使用。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依赖货币来进行经济交换。
2. 可流通性:货币可以在经济系统中流通和交换。
它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并能够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转移。
3. 稀缺性:货币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具有稀缺性。
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和调控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4. 信用性:货币依赖于人们的信用和认同。
人们普遍相信货币能够兑换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使货币具备价值。
二、货币计量方法货币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M0、M1、M2和M3等不同货币供应量的分类。
这些分类根据货币的流通程度和可用性来划分,从而反映了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
1. M0(现金货币供应量):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货币供应量,即现金在市场上的流通量。
它包括纸币和硬币的发行量,是最窄义的货币供应量。
2.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最流通的货币供应量。
它包括M0和可即时使用的活期存款,如个人和企业的活期存款。
3.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除M1外的其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货币供应量。
它反映了较宽泛的货币供应状况。
4. M3(超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指除M2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存款,如证券公司发行的存单、债券等,也包括人民银行的存款。
三、货币计算方法货币计算主要涉及到货币的价值换算和汇率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货币计算方法:1. 货币价值换算:货币价值换算是指将一种货币的金额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金额。
这在跨国交易和外汇市场中非常重要。
货币量计算公式咱们在生活中啊,常常会听到一些跟钱有关的话题,比如说经济增长啦、通货膨胀啦,这背后其实都和货币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货币量是咋算出来的呢?这就有个专门的计算公式。
咱先来说说啥是货币量。
简单来讲,货币量就是在一个经济体系里流通的货币总数。
比如说,咱们手里的现金、存在银行的存款,这些加起来就是货币量。
那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这看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咱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说,在一个小镇上,一年里大家买东西总共花了 100 万元,这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而这 100 万元在一年里从一个人的手里流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平均转了 5 次,那货币流通速度就是 5 次。
这样算下来,这个小镇的货币量就是 100÷5 = 20 万元。
再比如说,我之前去菜市场买菜,就发现了一个跟货币量有点关系的小细节。
我去买西红柿,发现今年的西红柿价格比去年涨了不少。
我就好奇问摊主为啥,摊主说今年种西红柿的少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上去了。
这其实就跟货币量有点关系。
如果货币量过多,大家手里的钱变多了,买东西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货币量的多少对经济的影响可大了。
要是货币量太少,大家都没钱买东西,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经济就可能衰退;要是货币量太多,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钱就不值钱了。
咱国家的央行就会通过各种政策来调节货币量,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比如说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等。
就像我有一次去商场买衣服,看中了一件特别喜欢的衬衫,结果发现价格贵得离谱。
后来一打听,原来是因为当时市场上货币量比较多,商家觉得大家都有钱,就把价格定高了。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货币量对咱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的货币量情况也不一样。
有些国家货币量控制得好,经济发展就比较稳定;有些国家货币量没控制好,就可能出现各种经济问题。
总之,货币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背后的学问可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