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8.50 KB
- 文档页数:13
ART公司生产三种电子产品,分别是产品X、产品Y、产品Z。
产品X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件;产品Y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Z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件。
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
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
ART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并使用直接人工小时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公司有关的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表1 传统计算方法下的成本资料公司一直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作为定价策略,按照产品成本的125%设定目标售价,而三种产品的实际市场价格分别为:产品X为258.75元,产品Y为328.00元,产品Z为250.00元。
但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产品X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
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产品Y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377.5元。
产品Z的售价定于157.5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产品Z的售价提高到250元。
即使在250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产品Z 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
上述情况表明,产品X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产品Z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产品Y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产品Y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业成本库,然后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归集的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作业成本库分配结果管理人员认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如表3所示: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令人吃惊。
产品X和产品Y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远远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NC卷烟厂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卷烟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为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逐渐在卷烟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并以NC卷烟厂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其在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适用性和优势。
通过详细剖析NC卷烟厂的成本核算实践,展示作业成本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卷烟制造业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以期为其他卷烟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卷烟企业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内涵和应用价值,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精细度,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也期望能够推动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卷烟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其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NC卷烟厂为例,其成本核算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NC卷烟厂在成本核算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时,其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卷烟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设备折旧等费用会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无法及时反映这些变化。
成本核算数据获取困难。
卷烟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每个环节的成本数据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计量和记录。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获取手段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NC卷烟厂在成本核算数据的获取上往往存在困难。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将成本与活动相关联,而不是仅仅将成本分配给部门或产品。
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每个活动或“作业”,为管理者提供了对成本和效益之间关系的更准确的了解。
这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潜在的低效率或高效率的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业务绩效。
1.标识活动或作业:首先需要明确企业中的各项活动或作业。
例如,生产线上的装配、测试和包装等活动。
2.捕捉成本:将直接成本(直接与活动相关的成本,例如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不直接与活动相关的成本,例如间接人工和制造间接费用)捕捉到每个活动中。
3.分配成本: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中。
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任何与活动相关的因素,例如工时、机器使用时间或产品数量等。
4.计算成本:通过将直接成本和分配的间接成本相加,计算每个活动的总成本。
5.评估效益:与每个活动相关的成本可以与活动产生的效益进行比较,以评估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性。
然后,他们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将间接成本分配到每个活动中。
例如,装配线上的间接人工成本可以根据工时来分配。
还可以将制造间接费用按照每辆汽车的制造时间来分配。
通过将直接成本和分配的间接成本相加,汽车公司可以计算出每辆汽车的生产成本。
他们可以比较每辆汽车的成本和售价,以评估该产品的经济性。
通过作业成本法,汽车公司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活动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他们可以发现哪些活动是低效率的,可以采取措施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率。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汽车公司可以使用这些成本数据来确定是否应该自行生产一些零部件,还是将其外包给供应商。
他们可以根据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比较,做出最经济和有效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准确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和传统成本法(Traditional Costing)是两种主要的成本计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活动中,更准确地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而传统成本法则通常采用简单的成本分配标准,如直接劳动小时或机器小时。
本文将分析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这两种成本法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该企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它们在成本分配、产品定价、利润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基于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该企业的建议。
这些建议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从而优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它通过识别企业的各种活动并计算这些活动消耗资源的成本,进而将成本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在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这类企业通常具有复杂的生产流程和多样化的产品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如材料采购、加工、装配、检验等)识别并分类,然后根据每种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来计算成本。
天业通联是一家专业从事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解决方案的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持续的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天业通联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方面的案例分析,展示其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成就。
一、案例背景天业通联作为一家以时间驱动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致力于通过精确的时间管理和作业成本核算,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在其日常运营中,天业通联采用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来精确计算作业成本,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简介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作业活动的时间进行精确测算,按照时间成本来核算作业成本。
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出作业的实际成本,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
三、案例分析天业通联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下是具体的案例分析:1. 优化作业流程通过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精确成本核算,天业通联能够深入了解每个作业活动的成本构成,发现作业流程中的低效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通过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天业通联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2. 精确计算成本在实际运营中,天业通联能够准确测算作业活动的时间成本,实现了作业成本的精确计算。
这为天业通联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3. 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天业通联提高了作业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客户对天业通联的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结语通过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天业通联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解决方案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未来,天业通联将继续深化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不断提升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解决方案。
天业通联作为一家致力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解决方案的公司,始终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创新。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企业的成本。
相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精确地反映了不同操作活动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影响,提供了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操作活动上,再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首先,确定企业的各项操作活动,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然后,识别和计量这些操作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例如材料使用量、工作小时数、产品数量等。
最后,根据这些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每个操作活动的成本,并将其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例如,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真实成本,以便制定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操作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绩效评估,帮助企业确定每个操作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下面以制造企业为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假设该企业有三个操作活动:采购、生产和销售。
采购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采购订单数量和采购订单金额。
管理者按照采购订单数量和采购订单金额计算了采购活动的成本。
生产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生产员工的工作小时数和产品数量。
管理者按照工作小时数和产品数量计算了生产活动的成本。
销售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销售订单数量和销售订单金额。
管理者按照销售订单数量和销售订单金额计算了销售活动的成本。
根据作业成本法,企业将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例如,若产品对采购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贡献较大,则较大比例的采购成本将分配给该产品。
这样,企业可以更精确地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从而制定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精确计算和分配企业成本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通过将成本与操作活动和产品相关联,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各个操作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以顺丰物流为例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在物流行业中,顺丰物流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生产成本进行计算和管理。
本文以顺丰物流为例,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旨在探讨该方法对企业成本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行业、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正文: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规模较小、生产流程相对简单的企业,计算成本的方法。
其特点是将成本进行分类,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采用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进行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作业为单位,首先将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作业,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且将这个成本分配到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上。
二、作业成本法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在物流行业中,作业成本法应用广泛,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将每个作业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根据成本要素的变化,调整各个作业的成本构成,改进分摊方法,达到优化成本控制的目的。
以顺丰物流为例,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应用方法为:1.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按照物流业务特点,将作业分组,分别计算出各组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同时,对于独立的业务,按照每个业务使用的资源和时间长度,计算出所需的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将每个作业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按照各项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将每组作业的成本费用分摊到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上,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3.根据成本要素的变化,调整各个作业的成本构成根据作业的生产效率、资源使用率等指标,不断调整各个作业的成本构成,优化成本控制效果。
4.改进分摊方法通过不断改进分摊方法,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三、顺丰物流的作业成本管理案例顺丰物流作为中国最大的快递和物流企业之一,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生产成本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案例背景X公司是国内一家以仓储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某月该企业顺利完成了甲、乙两个服务合同。
月末结算时该月的总成本为185000元。
已知甲、乙两合同的货物仓储空间分别为18000立方米和32000立方米。
同时通过公司会计部门的费用汇总得到本月的员工工资及福利为40000元、电热等费用为10000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0000元及办公费用为15000元。
企业还可以提供其他的一些详细资料如:(1)员工在各个作业步骤的人数及工资福利及劳动时间:出入库叉车司机6人,月工资3000元、总共有效工作时间为1000工时;分类、仓储类员工各3人,月工资2000元、总共有效工作时间为各500工时;订单处理及货物验收人员各2人,月工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总共有效工时为各350工时;(2)电热、折旧和办公费等的详细情况及分摊规则等。
如表1所示。
(3)本月内该企业共完成订单处理1000份,其中甲400份、乙600份;货物托盘数为3000个,其中甲为1000个、乙为2000个;现在需要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来分别计算和确定甲、乙两个服务的成本。
(此案例中不考虑各种损失因素)2、计算(1)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请在下面空白处写下计算过程)甲服务合同的成本=185000×{18000÷(18000+32000)}=66600 元乙服务合同的成本=185000×{32000÷(18000+32000)}=118400 元(2)作业成本计算法第一步:确认该物流企业仓储系统中涉及的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通过分析可知该公司的仓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的作业:(请在下面空白处写上作业)该公司的仓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的作业:订单处理、货物验收、入库、分类、仓储、出库六个作业。
第二步:确认企业仓储系统中涉及的资源及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心成本库中去。
一些专属于某项作业的资源是不需要分配的,所以也就无须为其确认资源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作业或环节,针对每个作业进行成本核算,最终得出产品的完工成本。
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其基本原理以及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或活动来确定产品成本。
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或环节,每个作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然后,通过将作业成本与实际完成的数量相关联,按比例分配到最终产品上,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能够直接与特定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间接成本则是无法直接归属到特定作业的成本,需要通过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摊,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费用。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法的运作方式,我们以一家制造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该公司生产定制家具,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作业:原材料准备、加工制造和包装运输。
原材料准备:在这个作业中,主要涉及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和原材料准备工作。
相关直接成本包括所用原材料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仓库租金、仓储管理人员工资等。
加工制造:这个作业包括木工加工、喷漆等制造环节。
直接成本包括木材、油漆等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成本;间接成本包括生产线设备折旧、厂房水电费等。
包装运输:这个作业涉及将成品包装运输到客户处。
直接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运输费用;间接成本包括包装工人工资、运输工具折旧等。
通过作业成本法,这家公司可以准确地将每个作业的成本核算出来,并按照实际完成的数量分配到最终产品上,从而确定每个定制家具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有效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把握产品成本情况,做出合理的定价和经营决策。
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作业或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分配,可以更精确地掌握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作业成本法应用指南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就说有这么个小工厂,叫酷玩小厂,专门生产超酷的玩具。
以前啊,这厂计算成本就用传统方法,简单粗暴。
老板呢,总感觉这成本算得不太对劲儿,利润好像没自己想的那么多,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问题。
酷玩小厂生产两种玩具,一种是超级英雄玩偶,一种是魔法精灵小摆件。
传统成本计算就是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
比如说,这个月总的制造费用是10万块钱,超级英雄玩偶用了600个人工工时,魔法精灵小摆件用了400个人工工时。
那按照这个算法,制造费用就这么分给两种产品了。
但是呢,超级英雄玩偶老是卖得不太好,价格也不敢往上提,因为按照这个成本算出来的利润空间小得可怜。
可老板觉得这超级英雄玩偶制作过程挺复杂的啊,咋就不赚钱呢?三、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后来啊,有个聪明的会计小哥就说,咱们试试作业成本法呗。
于是呢,他们就开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作业。
1. 作业识别。
首先是设计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的设计可复杂了,要根据各种超级英雄的形象来设计,还要不断修改,魔法精灵小摆件相对来说设计就简单多了。
然后是原材料采购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的原材料供应商少,采购起来麻烦,魔法精灵小摆件的原材料到处都能买到,采购成本低而且简单。
还有生产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生产的时候,工序多,而且每一道工序都得小心翼翼,像给超级英雄玩偶的衣服上色,那可得很精细;魔法精灵小摆件工序就少些,简单得多。
最后是包装作业。
超级英雄玩偶因为个头大,包装材料用得多,包装起来也费事儿;魔法精灵小摆件小巧玲珑,包装起来就轻松多了。
2. 成本动因确定。
对于设计作业,成本动因就是设计的小时数。
超级英雄玩偶设计用了100个小时,魔法精灵小摆件设计只用了20个小时。
原材料采购作业的成本动因就是采购订单的数量。
超级英雄玩偶的原材料采购订单有10个,魔法精灵小摆件的采购订单就3个。
生产作业的成本动因是生产批次。
超级英雄玩偶一个月生产5批,魔法精灵小摆件生产3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