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重量与载重线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72
船舶积载第一章 船舶与货物基础知识1、相关字母:船舶总重W ,排水量 ∆,空船排水量L ∆,满载排水量S ∆,载重量(船舶所 装载的载荷重量),总载重量 DW ,净载重量 NDW 。
2、有关公式:)(t DW L ∆-∆=,NDW = DWmax -∑G - C )(t ,)(max t DW L S ∆-∆=3、船舶常数包括重量:1)因船体、机械及舾装进行定期修理和局部改变而产生的空船重量的改变量;2)因货舱内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量;3)因油、水舱柜及污水井内残留污油,积水及沉淀物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4)未计入船用备品重量的库存破旧机件、器材和各种废旧物料的重量; 5)船体外附着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等引起的重量增加值;6)集装箱船上可移动系固设备的重量。
4、舱柜容积(ch V )包括货舱散装容积、货舱包装容积、液货舱容积、液舱容积,是指船 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或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是用船舶装载处所的 容积直接表示船舶的容积性能。
5、舱容系数:船舶每一净载重量所能提供的舱容。
)/(3t m NDWV ch ∑=ω,舱容系数可表示 船舶适宜装载重货还是轻货,系数越大,尽可能装轻货,从整体上反映船舶的容积性能。
6、船舶登记吨位:是指船舶为登记注册的需要,按照有关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丈量规范的 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容积。
包括总吨位GT 、净吨位NT 、运河吨位CT 。
总吨位用途:1)表示船舶规模的大小,作为商船拥有量的统计单位;2)作为船舶规范、 国际公约中划分船舶等级及对船舶进行技术管理和设备要求的依据和标准;3)作为船舶 登记、检验和丈量等收费的标准;4)作为估算船舶建造、买卖、租赁的费用以及海损事 故最高赔偿额的基准;5)作为某些港口使费的计算基准;6)作为计算净吨位的基础。
净吨位的用途:是作为计算各种港口费用或税金(如港务费、引航费、码头费、进坞费、 吨税费等)的基准。
第一章船舶与货运基础知识第一节船舶的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一、船舶的重量性能:1、排水量(Displacement)△: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该装载状态下船舶的总重量。
公式:△=V×ρ(t)。
包括空船排水量(Light ship displacement)△L(有船体、机器设备、机器中的燃料及润料、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及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的总和);满载排水量(Full loaded displacement)△S(包括空船重量、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等重量的总和);装载排水量(Loaded displacement)△(空、满载水线之间任一吃水下的排水量。
)2、载重量:运输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
包括总载重量(Dead weight)DW:船舶在空载水线与满载水线之间任一确定的吃水下,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公式:DW=△-△L,(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总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的总载重量,DWs);净载重量(Net deadweight)NDW: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
公式:NDW=DWmax-ΣG-C(t).(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净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为零)。
3、航次储备量ΣG:具体航次中船舶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备的所有重量的总合。
4、船舶常数(Constant)C:包括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的改变量;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污油、积水、沉淀物;未计入备品重量破旧机件、器材、废旧物料;附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物。
二、船舶的容积性能:船舶所具有的容纳各类载荷体积的性能。
1、舱柜容积(Compartment capacity):船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
包括货舱散装容积(Grain capacity);货舱包装容积(Bale capacity);液货舱容积(Liquid capacity):船舶的液货舱所能容纳液货的最大容积;液舱容积(Tank capacity):船舶的燃料、润料、淡水、压载水舱柜容纳相应液体的最大容积。
船舶吨位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船舶吨位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船舶吨位(Ship|s Tonnage)船舶吨位是船舶大小的计量单位,可分为重量吨位和容积吨位两种。
用重量来算吨位:通常是按船体在水中部分的容积,即以排水量来计算,海水每35立方米尺重1吨(或每立方米重1公吨),由此即可算出船舶的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nage).排水量吨位有轻载和满载之分,轻载排水量吨位只包括船体,全船的机器和设备以及压舱物等;而满载还须加上所装的货物,旅客,行李,燃料,物料,淡水等,满载排水量减减去轻载排水量后的余数,也就是船舶的载重吨位(Deadweight tonnage).用容积来算吨位:轮船的总吨位与船舶的重量完全无关,它是以船舶的容积来计算的.它以英制100立方尺或公制立方米为1吨,两者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总吨没有公制与英制的区别,它的计算方法是丈量舰艇各部围蔽空间的容积,如用英尺量的话,就以容积的总和用不100除;如用公尺量,则除以,得出的商数就是船舶的总吨位(Gross tonnage).总吨位在船舶的各种吨位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船舶的登记,统计等都是以它作为根据央船舶计算出总吨位后,减去驾驶室,轮机舱以及船上其他设备或工作需要的地方外,也就是凡是可以装载货物,旅客等用的空间都是净吨位(Net tonnage).船舶吨位具体计算办法(一)船舶的重量吨位(Weight Tonnage)船舶的重量吨位是表示船舶重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以1000公斤为一公吨,或以2240磅为一长吨,或以2000磅为一短吨。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公制作为计量单位。
船舶的重量吨位,又可分为排水量吨位和载重吨位两种。
(二)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nage)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
排水量吨位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
总载重吨(DWT):指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即货物重量+ 燃料重量+ 淡水重量+供应品种量+ 船舶常数。
总载重吨对应于船舶的夏季吃水载重线标志,包括船舶所载运的货物、船上所需的燃料、淡水和其他储备物品的总和。
载重吨用于对货物的统计,表示船舶的载运能力,可作为租金的依据、也可作为新船造价和旧船售价的计算单位。
一、船舶登记吨船舶登记吨,也叫做船舶注册吨,是衡量船只大小的重要指标。
船舶登记吨分为总登记吨和净登记吨,分别简称为总吨、净吨。
总吨按照船舶丈量法规规定为船内封闭处所的总容积,从总吨中按规定减除不适于载运货物、旅客处所的容积,即为净吨。
因此,总/净吨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因此不能说某船的总/净吨是XX吨,而应说某船是XX总/净吨。
一登记吨等于2.83m^3(合100立方英尺)。
登记吨在实际航运业务中的应用主要是港口使费的计算依据。
另外,船员的配备标准等也以登记吨为标准制定。
二、船舶载重吨顾名思义,载重吨是指船舶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分为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
总载重吨是指在任意的吃水下,所能允许船舶装载的最大重量,其数值等于船舶满载排水量减去空船排水量。
在不同的海区、不同盐度、不同纬度和季节,总载重吨的数额并不一致,诸如国际航行海船一般有热带淡水、淡水、热带、夏季、冬季、北大西洋冬季等不同的载重吨位,木材船还有木材载重吨位。
这些吨位都以载重线的方式勘绘在船体上。
净载重吨是指在具体的某个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货物重量。
也就是总载重吨减去燃油、柴油、淡水、备件、物料、供应品、船员和/或旅客及其行李以及船舶常数(包括船底壳附着物、机械内油品残留物等)所得到的载重吨位。
我们熟悉的干散货船、油轮的分类,例如好望角型、巴拿马型、灵便型、阿芙拉型、苏伊士型……等,均是以载重吨为标准划分。
三、船舶排水量船舶排水量也是衡量船舶大小的单位,具体是指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
换句话说,就是水对船舶的浮力大小。
1.民用船舶排水量民用船舶的排水量有两种,空船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
船舶超载标准船舶超载标准是指船舶在装载货物或乘客时,所能承载的最大重量或人数。
超载是指船舶的负载超过了其设计或法定的承载能力。
船舶超载可能会导致船只不稳定、减少操纵能力、增加沉没风险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安全和环境问题。
船舶超载标准的具体要求会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以及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船舶超载标准:1. 总吨位(Gross Tonnage,GT)和净吨位(Net Tonnage,NT):船舶的总吨位和净吨位是评估其尺寸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是根据船舶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的,船舶在设计和建造时需要符合相应的吨位要求。
2. 载重线:船舶的载重线是规定船舶安全载重范围的水线。
船舶在装载货物时,应当确保货物的重量不超过载重线以上的限制,以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全载重线和稳定性计算:船舶超载会影响其稳定性,因此,船舶的设计和操作需要考虑船舶的安全载重线和稳定性计算。
这些计算包括确定船舶的KG(重心高度)、GM(稳心距离)和BM(稳性矩)等参数,以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4. IMO规则: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船舶载重和稳定性的规则和指导文件,旨在确保船舶在运输货物或乘客时的安全性。
其中包括《国际海上运输货物规则》(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简称SOLAS)和《船舶稳性规则》(International Code on Intact Stability,简称IS Code)等。
请注意,具体的船舶超载标准可能因国家、船舶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当参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定,并遵守相关的航海安全标准。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重要国际公约之一,旨在规范船舶的载重线并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关于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详细解释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背景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最初于1930年制定,目的是防止船舶超载而造成海难事故的发生。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船舶设计技术的进步,公约多次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航运需求和技术标准。
二、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内容1. 载重线的定义和确定方法:公约规定了载重线的定义、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始终保持稳定和安全。
2. 船舶建造和装备要求:公约要求船舶建造和装备应符合载重线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措施来确保船舶的稳定性、浮力和航行安全。
3. 载重线标志和标识:公约规定了载重线标志和标识的格式和位置要求,以便相关人员在船舶上能够清楚地识别和测量载重线。
4. 船舶检查和认证:公约要求船舶在进入或离开港口时进行载重线检查,并颁发相应的载重线证书,以确保船舶符合公约的要求。
5. 运输文件和报告要求:公约规定了船舶运输文件和报告的要求,包括船舶的载重线计算表、船舶的实际载重情况等,以便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核查。
三、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实施和执行1. 各国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公约规定了各国政府对于船舶载重线的监管、检查和认证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机构,以确保公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2. IMO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IMO作为国际海事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广航海安全和载重线标准,通过举办培训课程和研讨会等方式来加强各国政府和航运从业人员对载重线公约的了解和实施。
3. 船舶管理公司的责任:船舶管理公司应确保船舶在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要求下进行建造、装备、操作和维护,同时配备合格的船员和技术人员,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船级社和船检机构的作用:船级社和船检机构负责对船舶进行分类和检验,以确保船舶符合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要求,并颁发相应的船级证书。
船舶吨位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船舶吨位(Ship|s Tonnage)船舶吨位是船舶大小的计量单位,可分为重量吨位和容积吨位两种。
用重量来算吨位:通常是按船体在水中部分的容积,即以排水量来计算,海水每35立方米尺重1吨(或每0.9756立方米重1公吨),由此即可算出船舶的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nage).排水量吨位有轻载和满载之分,轻载排水量吨位只包括船体,全船的机器和设备以及压舱物等;而满载还须加上所装的货物,旅客,行李,燃料,物料,淡水等,满载排水量减减去轻载排水量后的余数,也就是船舶的载重吨位(Deadweight tonnage).用容积来算吨位:轮船的总吨位与船舶的重量完全无关,它是以船舶的容积来计算的.它以英制100立方尺或公制2.83立方米为1吨,两者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总吨没有公制与英制的区别,它的计算方法是丈量舰艇各部围蔽空间的容积,如用英尺量的话,就以容积的总和用不100除;如用公尺量,则除以2.83,得出的商数就是船舶的总吨位(Gross tonnage).总吨位在船舶的各种吨位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船舶的登记,统计等都是以它作为根据央船舶计算出总吨位后,减去驾驶室,轮机舱以及船上其他设备或工作需要的地方外,也就是凡是可以装载货物,旅客等用的空间都是净吨位(Net tonnage).船舶吨位具体计算办法(一)船舶的重量吨位(Weight Tonnage)船舶的重量吨位是表示船舶重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以1000公斤为一公吨,或以2240磅为一长吨,或以2000磅为一短吨。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公制作为计量单位。
船舶的重量吨位,又可分为排水量吨位和载重吨位两种。
(二)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nage)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
排水量吨位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
(1)轻排水量(Ligth Displacement),又称空船排水量,是船舶本身加上船员和必要的给养物品三者重量的总和,是船舶最小限度的重量。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于1966年通过,旨在规范船只的载重能力以确保其安全航行。
以下是关于该公约的相关参考内容:一、背景和目的:-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船舶在不同水深和装载条件下的结构安全。
- 公约的目标是确保船舶按照其设计和建造的特定要求,具有适当的安全载重线。
二、公约内容:1. 载重线的规定:- 公约规定了每艘船舶的载重线,即船舶在不同航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 载重线的高度在船舶的船体上表示,并根据特定重量和体积计算。
- 公约规定了根据船舶类型、航区和航行条件等不同因素所设置的载重线的标志和规格。
2. 船舶稳定性和结构要求:- 公约规定了船舶的稳定性要求,确保船体在各种货物负载情况下保持稳定。
- 公约还规定了船舶的结构要求,包括船体的强度和刚度等方面,以确保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性破坏。
3. 负载线的计算和控制:- 公约规定了计算船舶负载线所需的参数和公式。
- 船舶运载能力必须在计算载重线过程中进行验证,并且需根据航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 船舶的负载线设定必须在船舶建造时和定期检验时进行检查和核实。
4. 船舶检验和认证:- 公约规定了国际船级社和船舶检验机构的责任,以确保船舶建造和运行符合公约要求。
- 船舶必须通过船级社或认可的机构的检验和认证,方可取得载重线证书。
5. 监督和合作:- 公约鼓励国际合作,以确保公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 参与国需定期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载重线证书的复印件和相关信息,以监督和评估船舶载重线的执行情况。
三、实施和效果:-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从1968年起正式生效,目前有13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约的缔约国。
- 作为船舶载重能力的国际标准,公约确保了船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和灾害的风险。
结论: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是为了确保船舶在不同水深和负载条件下具有适当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而制定的国际法规。
船舶轻重载重线标准
首先,船舶轻重载重线标准对于船舶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根据船舶的吨位和载重量等参数,设计师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来确定船舶的结构和尺寸,以确保船舶在载重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船舶的载重线、吃水线和稳性曲线等,通过这些线标准可以直观地了解船舶在不同载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浮力分布情况。
其次,船舶轻重载重线标准对于船舶的运输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的载重线标准,船舶可以确定其最大载重量和稳定性限制,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货物的装载和卸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船舶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性。
此外,船舶轻重载重线标准还对船舶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船舶运营者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轻重载重线标准,确保船舶在装载货物时不超载,以免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船舶的船员也需要根据轻重载重线标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以确保船舶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航行。
总之,船舶轻重载重线标准是船舶设计和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参考依据,它不仅关乎船舶的结构设计和运输效率,更关系到船舶的安全稳定。
因此,船舶设计师、船舶运营者和船员都应该深入理解和严格遵守相关的轻重载重线标准,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