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分类与图示.
- 格式:doc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5
【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的公式及换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否则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根据三种方法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①根据分母进行比较: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然后比较分母的大小。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根据地图表示范围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③根据地图表示内容的详略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
3.比例尺缩放问题:⑴比例尺与图幅的缩放区别: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面积的缩放。
因此,比例尺缩放后其图幅面积相当于比例尺的平方。
⑵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的区别。
①“放大” “放大了”“放大到”问题:“放大”和“放大了”的意思都是一样,即比原来多了几倍。
如放大(了)2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比例尺×3。
而“放大到”就是原比例尺直接相乘。
如放大到2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2。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2=1/5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的缩小问题: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问题: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第二章 海图第一节 地图投影及分类一、地图的投影与比例尺 1、地图投影地图是将地球缩小后,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绘画到平面上的图像。
这一定的数学法则,就是地图投影(图法)。
2、比例尺 (1)、局部比例尺地面上任意一点A 在它的某一定的方向有线段AB ,如果将它投影到地图上去,变成图上线段ab ,则A 点在这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就是:C = 0limAB ABab局部比例尺可以表明地图投影变形的特点。
(2)、普通比例尺大约是图上各个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或等于图上某点(线)的局部比例尺。
某些海图为了便于联合使用,采用同一纬度处的局部比例尺作为共同的基准比例尺。
该纬度叫作基准纬度。
(3)、比例尺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数字比例尺: 1:150000 、 1:5300。
比值大的为大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0 1 2 3 4 5 6 7 8 9 海图作业常用线段比例尺。
二、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投影变形分 (1)、等角投影图上无限小的图形,应当与地面上相对应的地形保持相似。
在等角投影中图上任意点的各方向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不同地点的局部比例尺随纬、经度变动而变化。
(2)、等积投影保持地面上与图上相对应处的面积成衡定比例。
(3)、任意投影:根据特殊需要而制作地图的投影方法。
注意:等角和等积不能同时满足。
2、按图法分:(1)、平面投影将地面上的经线和纬线投射到与地球相切或相割的平面上。
根据视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射投影、极射投影和心射投影。
(2)、圆锥投影将一个圆锥与地面纬度圈相切或相割,圆锥轴与地轴重合,以地心为视点,将地面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表面上,然后沿母线展开所得的图形。
(3)、圆柱投影将一个圆柱套在地球上,将地面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上,然后沿圆柱的母线切开展开所得的图形。
分为:正圆柱投影(墨卡托海图 Mercator)横圆柱投影(高斯海图)斜圆柱投影(4)、条件投影不属于以上三种,按一定的数学法则绘制。
地形图基本知识本章摘要:图的种类,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一、图的种类:根据成图要求、测区面积大小、内容表示的特点和制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影像地图和断面图等。
(一)平面图平面图是地面图形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的缩小图形,一般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如我们在医院、学校、旅游地等地看到的布局平面图。
(二)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经制图综合,用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关系。
按表示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自然地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图—人口、经济分布状况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表示方法、制作材料、使用情况分,有挂图、立体地图、影像地图、地球仪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
(三)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海拔)的正射投影图,是地面上地物和地貌在平面图纸上的缩影。
是普通地图的一种,着重表示地形。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特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地物用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具有存储和传输地物、地貌的类别、数量、形态等信息的空间分布、联系和变化的功能。
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图像并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又是编制其他地图的基础。
(四)影像地图航测像片绘上图廓线和千米网格制成像片平面图,在像片平面图上再加绘等高线、注记和某些地物、地貌符号,就形成一种新的地形图,称为影像地图(卫片)。
其特点是:既有航摄像片的内容,又有地形图的特点,信息丰富,成图速度快,现势性强,便于读图和分析,因此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
例如当前国土资源厅每年实施的卫片执法检查。
(五)断面图断面就是铅垂面切入地面的截面。
过地面上某一个方向的铅垂面与地表面的交线称为该方向的断面图,可分为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它反映地面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第二章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一节地图分幅与编号的定义与作用为了不重测、漏测,就需要将地面按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块,这就是地图的分幅。
为了科学地反映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和相同比例尺地图之间的拼接关系,为了能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某种地区某种比例尺的地图,为了便于平时和战时地图的发放、保管和使用,需要将地形图按一定规律进行编号。
一、地图分幅1.矩形分幅矩形分幅又可分为拼接的和不拼接的两种。
拼接使用的矩形分幅是指相邻图幅有共同的图廓线,使用地图时可按其共同边拼接起来。
不拼接的矩形分幅是指图幅之间没有公共边,每个图幅有其相应的制图主区,各分幅图之间常有一定的重叠(图2-1,图2-2),而且有时还可以根据主区的大小变更地图的比例尺。
图2-2不拼接分幅图示例2.经纬线分幅图廓线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的梯形。
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和大区域的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就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
二、地图编号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
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备系统性、逻辑性和唯一性。
常用的地图编号有行列式、自然序数式、行列-自然序数式和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等。
三、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地图的分幅编号,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测制地图的需要,就测制某种比例尺地图而言,按每一分幅地图的范围和图号下达任务,不仅可以避免测制地图过程中遗漏或重复,节资增效,而且还能使所测地图的幅面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因幅面过大使绘图作业难以操作,影响绘图质量。
其次是印制地图的需要,若不分幅,地图幅面过大,一般印刷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势必要增加成本,而在复照时会给图面带来较大的边缘误差,影响地图的几何精度。
第三是管理和发行的需要,地图分幅编号后,便于分类分区有序地存贮;大小规格一致,易于包装。
运输和存放;统一编号,有利于快速检索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