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8.95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计划学时:48

课程编号:JDX12005

课程负责人: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2017年07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目标 (3)

(一)专业能力 (3)

(二)方法能力 (3)

(三)社会能力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四、教学内容与标准 (6)

五、实施建议 (9)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建议 (9)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建议 (9)

(三)任课教师要求 (10)

(四)学习场地及设施配置建议 (10)

六、说明 (10)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制造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本课程有很强的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机械设计、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应用,加强实训,以培养学生“从生产实际出发”和“面向应用”的观念。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

后继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模具CAD/CAM、注塑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毕业实践。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型机械加工机床的性能特点,能熟练解读机械加工图纸,具有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检具及其它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具备热处理、机械加工、铸造、焊接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制定零件加工方案,编制零件制造工艺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课本,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生产的完整过

程,并逐步对制造过程的技术方案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独自编制机械制造工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利用编制好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巩固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采取在教师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看,多摸,多练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具备对轴类、盘类、箱体类等典型零件设定加工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螺栓、齿轮、键等标准零件的加工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机械制造基础一般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修能力。

(三)社会能力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

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

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

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

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

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以图、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示,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5)实施项目教学,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标准

6

7

8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建议

1、教材的选用: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谭雪松,周克媛主编的《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

选用此教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的编排系统性强,理论性强,适用性强。

(2)附录实验指导,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这是在许多同类课程教科书里没有的。

2、参考教材

1)、谭雪松主编,《机械制造基础》(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朱仁盛主编,《机械制造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柯建宏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4)、贾振元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科学出版社2011年02月。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建议

1、考核方法建议:期末笔试。

2、课程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出勤情况组成。

3、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

(三)任课教师要求

1、熟练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2、具备机械制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

3、具有较丰富的应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从事机电产品制造经验。

4、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四)学习场地及设施配置建议

学习场地:多媒体教室。

六、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2、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