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手柄(135减速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31.50 KB
- 文档页数:29
各专业全套优秀毕业设计图纸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减速器箱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铣270*200底面系名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9 月日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减速器箱体零件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及铣270*200底面夹具设计设计内容与要求:1. 制定减速器箱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2. 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3.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4. 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5. 对两道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设计铣床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7.对陈晖晖同学的设计进行校对;8.编写设计说明书。
车间设备(与设计有关的设备):普通车床C6125,CM6125,C6132,C6140;数控车床CK6125,CK6132,CK6140;立式铣床X51K,X52K;卧式铣床X61W,X62W;工具铣床X8120;立式钻床Z5125;台式钻床Z4115;外圆磨床MG1416,MG1432;内圆磨床MG2110,MG2120;平面磨床M7120;卧式镗床T6150;锯床G605设计小组:组长:陈晖晖成员:杨晓帅、周坚豪、王学志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1引言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1零件的作用 (3)2.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3零件的生产类型 (3)3工艺规程设计 (4)3.1确定毛坯 (4)3.2基面的选择 (4)3.3制定工艺路线 (5)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胚尺寸的确定 (6)4.1毛胚的基本尺寸确定 (6)4.2各工序之间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6)5确立切削量及基本工时 (9)6夹具设计 (15)7设计小结 (17)8参考文献 (18)1引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学完大学全部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一项培养我们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的重要实践和活动。
这让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的课程进行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了解和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起到巩固融会贯通及拓展有关机械制造方面知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
(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能力的,使我们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及检验方法。
(3)提高了我们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辅助设计能力等。
同时,也使我们熟悉设计手册的使用。
(4)就我个人而言,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难度的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基本原理及方法,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一次实践机会。
希望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2零件的工艺分析2.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调速杠杆,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调速器,对侧面加工要求低,对下孔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mm12的孔有粗糙度的要求高,加工有困难但是毛胚直接铸造出,可降低难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和任务二、设计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机床的操作与调试、加工工艺的选择与设计、工件加工质量的要求等内容。
2.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机械制造工具和工艺设备,完成一定难度的机械加工任务。
3.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制造问题。
三、设计内容1.课程设计时间预计为2个学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床的操作与调试: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类机床的操作方法与调试技巧。
(2)加工工艺的选择与设计:学生将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设计出加工方案。
(3)工件加工质量要求: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工件加工质量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4)制造问题的解决:学生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制造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和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
四、设计方法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团队合作:设计过程中,学生将分为小组进行设计,通过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解决制造问题。
3.现场指导与实践操作:设计过程中,老师将进行现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设计评价1.设计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
2.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操作成绩评估、设计报告评估和设计展示评估。
六、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2.学生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3.学生在进行加工操作时,必须注意工件加工质量,确保加工结果符合要求。
七、总结通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机械制造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C135操纵手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者:刘凡班级:机制1003学号:103004010303指导老师:王树才老师武昌工学院2013 年 6 月17 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35调速器操纵手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刘凡学号:103004010303指导教师:王树才老师2013 年 6 月17 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操作手柄”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专用夹具设计要求: 1.未注明铸造圆角R2~32.去毛刺锐边3.材料45钢设计内容: 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1张)3.绘制毛坯图(1张)4.设计夹具图(1张)5.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套)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Q=4000台/年,n=1件/台,每日1班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2.1 选择毛坯 (4)2.2 确定机械的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4)2.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5)2.4 确定毛坯尺寸和尺寸公差 (5)2.5 设计毛坯图 (6)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3.3 制定工艺路线 (7)四、工序设计 (7)1、选择加工机床 (7)2、确定工序尺寸 (8)五、确定切削用量 (10)六、夹具设计 (25)七、设计小结 (26)八、参考文献 (28)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减速器传动轴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学院: 机电学院专业类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械046姓名: 杨孟博学号: 51404627指导教师: 张斌起始日期: 2007年1月9 日完成日期: 2007年1月25 日成绩: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1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A3)(2)毛坯图 1张(A3)(3)工序简图 1张(A2)(4)工序卡片 2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机械046学生:杨孟博指导教师:张斌学号: 514046272007年 1月25日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目录1 设计说明 (4)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 (4)1.4零件的材料 (4)2 工艺规程的设计 (5)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2.2制定工艺路线 (6)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3.1 确定加工余量 (6)3.2 确定毛坯尺寸 (7)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1 车两端面 (9)4.2 计算切削用量 (9)5: 选择量具 (15)5.1 选择刀具 (15)5.2 选择量具 (15)6: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
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减速器
一.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2.电动机功率选择:
折算到电动机的功率为:
3.确定电动机型号:
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按手册表1,取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比
因为,所以闭式圆锥齿轮的传动比
三.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的转速:
I轴转速:
2.各轴的输入功率
电机轴:
I轴上齿轮的输入功率:
II轴输入功率:
III轴输入功率:
3.各轴的转矩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六. 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七.键的选择和计算
八.联轴器的选择
九.减数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
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目录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序言二、零件分析2.1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2.2 零件的作用2.3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三、铸造工艺方案设计3.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3.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3.3确定工艺参数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1基面的选择4.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4.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五、总结六、参考文献1序言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的内容是制订操纵手柄加工工艺规程。
详细讨论操纵手柄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操纵手柄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操纵手柄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钻孔用的钻床夹具。
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实践经验少、资料缺乏,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2 零件分析2.1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量。
在课程设计题目中,操纵手柄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生产类型是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操纵手柄轮廓尺寸小,属于轻型零件。
因此,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属于单件生产。
2.2 零件的作用课程设计题目给定的零件是135调速器操纵手柄,属于板块类零件,是机床操纵杆上的一个零件,该零件的功用是传递扭矩。
工人操纵手柄即可使操纵杆获得不同的转动位置,从而使机床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转动。
2.3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有平面、孔和键槽,是一个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职称:年月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4)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7)2.1 传动方案特点 (7)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 (7)三、电动机的选择 (7)3.1 电动机的选择 (7)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8)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9)五、V带的设计 (9)六、齿轮传动的设计 (14)七、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20)7.1 输入轴的设计 (20)7.2 输出轴的设计 (24)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9)8.1 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30)8.2 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30)九、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0)9.1输入轴上轴承的校核 (30)9.2 输出轴上轴承的校核 (31)十、联轴器的选择 (33)十一、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3)11.1 减速器的润滑 (33)11.2 减速器的密封 (34)十二、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4)12.1 附件的设计 (34)12.2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6)设计小结 (37)参考文献 (37)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06 /2007 学年第学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7年月日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1 传动方案特点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V 带、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分布。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V 带具有缓冲吸振能力,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选择V 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543321ηηηηηη⋅⋅⋅⋅=a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别为带传动、联轴器、轴承、齿轮和开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1.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有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底座零件图的绘制等等。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即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产问题中来,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2.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时CA6140车床操纵部分的组成零件之一,该手柄座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连杆。
车床外部手柄的运动是通过CA6140车床手柄座传递到车床内部实现人为对机床的操纵。
手柄与该零件通过φ25mm 孔连接,机床内部零件通过φ10mm 孔与手柄座连接,即CA6140车床手柄座的作用是实现运动由外部到内部的传递。
2.2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手柄座的加工表面分四种,主要是孔的加工,圆柱端面的加工,槽的加工,螺纹孔的加工,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特别是孔的加工,几乎都要保证Ra1.6mm 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2.2.1孔的加工该零件共有5个孔要加工:033.0025+φmm 是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多组面,孔与其有位置尺寸度要求,因而是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面,需精加工且尽早加工出来;015.0010+φmm 孔与033.0025+φmm 有平行度要求,也要精加工;018.0014+φmm 是不通孔,特别注意该孔的加工深度;φ5mm 圆锥孔及φ5.5mm 孔虽是小孔,但由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仍需精铰。
机械设计基础减速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减速箱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步骤。
3. 学生能了解减速箱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减速箱的初步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计算传动比和确定零件尺寸。
2.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箱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
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减速箱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以致用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减速箱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介绍减速箱的作用、类型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分析减速箱的主要结构组成,如齿轮、轴、轴承等。
2. 减速箱设计原理及步骤- 阐述减速箱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传动比的计算、齿轮的设计等。
- 详解减速箱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
3. 传动比计算与齿轮设计- 讲解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比。
- 分析齿轮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齿轮类型、材料、尺寸等方面的选择。
4. 减速箱零件的绘制与仿真- 应用CAD软件,教授学生如何绘制减速箱的三维模型。
- 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分析减速箱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性能。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常见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技术。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常见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理解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教学内容3.1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制造的发展历史•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机械制造中常用加工工艺及其特点3.2 常见工具与设备•常用手动工具:锤子、扳手、螺丝刀等•常用机械设备:钻床、铣床、车床等•常用测量工具:卡尺、游标卡尺、百分表等3.3 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技术•零件加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零件加工中常见的切削加工和非切削加工•零件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等形式,介绍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4.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使用常见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3 小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教材与参考资料5.1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教程》•《机械制造工艺学》5.2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技术手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6.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6.1 教学评价方法•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评价•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6.2 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小组讨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个人综合能力评价占总成绩的20%7. 实施计划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阶段进行实施:1.第一周:介绍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流程;2.第二周:讲解常见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第三周: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亲自操作常见工具和设备;4.第四周:介绍机械零件加工与装配技术;5.第五周: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完成零件加工和装配任务;6.第六周:总结和复习,进行教学评价。
机械制造手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机械制造手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手柄设计中涉及的几何图形、尺寸计算及相关公式。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手柄材料的选择原则、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手柄的三视图,并进行简单的工程图纸标注。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手工和机械加工方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手柄样品。
3. 学生能够对手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手柄设计及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造手柄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设计、制作、测试过程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机械制造手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 手柄设计的基本原则、人机工程学考虑因素。
- 常见手柄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 手柄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工艺流程。
2. 实践操作:- 使用CAD软件绘制手柄三视图,进行图纸标注。
- 手柄尺寸的计算、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 手工及机械加工制作手柄样品,进行装配与调试。
- 对手柄样品进行功能测试、分析,提出优化方案。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介绍机械制造手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学习手柄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二周:学习手柄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
- 第三周:学习手柄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工艺流程,使用CAD软件进行图纸绘制。
- 第四周:进行手柄尺寸计算、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动手制作手柄样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与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与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与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2.设计的题目与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通常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者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与成组夹具设计。
2.1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1)制定指定零件(或者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与计算;3)确定毛坏制造方法及要紧表面的总余量;4)确定要紧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与技术要求;5)对要紧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与要紧零件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
2.2课程设计实例3.制定工艺规程步骤与方法1 .分析设计对象阅读零件图,熟悉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
分析时着重抓住要紧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与要紧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确定毛坯种类与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习惯。
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与夹紧点时有所根据。
查手册或者访问数据库,确定要紧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与公差。
如若对查表值或者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
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