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 格式:pptx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31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2.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难点:如何通过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步:引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为什么要庆祝传统节日。
第二步:探究分组让学生探究一个具体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探究的内容包括: 1. 节日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 3. 节日代表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第三步:展示每组派代表介绍所探究的节日,其他小组听取并评价,评价标准包括了解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第四步:互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互动活动,如: 1. 分组制作节日文化展板,展示各自所探究的节日文化。
2. 进行传统节日游戏或活动,如吃汤圆、放烟花、赛龙舟、月下赏花等。
第五步: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学生自主总结所探究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并思考如何在当今社会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文化。
四、教学评价1.参与评分表,记录学生在探究、展示和互动环节中的表现。
2.学生采用书面方式进行的节日文化总结和思考作为辅助评价的参考。
3.教师予以示范和点评,给予具体指导。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探究与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2.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述和书面记录,制作个人的传统节日文化地图或图片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堂笔记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一、引入老师问学生们:你们都喜欢过各种节日吗?有没有想过这些节日来自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二、学习内容1. 农历的由来老师给学生讲解了农历的由来。
在古代,人们按照月亮的周期来计算时间,就是所谓的月历。
但是月历的效果不好,因为每个月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于是,人们开始按照太阳的周期来计算时间,这就是农历。
农历的正月是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2. 春节的起源春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夏朝。
那时候,人们认为每到年关,一定会有一只“年”兽来伤害人畜。
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在家里燃放火把和敲锣打鼓,就能驱走“年”兽。
于是,这种狂欢的方式就成为了春节的庆祝方式。
3. 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秦代。
那时候,人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来世的开始。
于是,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祀祖先,希望祖先在来世里能够得到安宁幸福。
4.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楚国。
据说,楚国的诗人屈原因政治原因被贬到了汨罗江边。
屈原悲痛欲绝,投江自杀。
人们怕屈原的身体会被鱼鳖吃掉,于是就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船打鼓,以驱赶水中食肉动物。
5.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周朝。
那时候,人们认为月亮是最美丽的,所以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在月下赏月,并品尝美味的月饼。
三、总结通过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了解了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这些节日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材通过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习俗,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生活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认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
2.难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
2.谈话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下问题:a.各个节日起源的原因是什么?b.各个节日的习俗有哪些?背后有何寓意?c.节日习俗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