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方法梳理-3学习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教学设计2.阅读“交流平台”的对话,完成表格,并转化成流程图。
发言人概括发言内容第一位同学第二位同学第三位同学…………任务二:朗读、想象、背诵,积累古诗《春日》完成小报《朗读·更好地积累》板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情感;通过挑战,背诵诗歌。
1.层进式朗读2.竞赛式背诵任务三:运用字词句段,写出“入迷”状态完成小报《描写·更好地体验》板块:回忆生活中观察到的或体验过的“入迷”经历,选择词句段运用中学习到的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写类似的情景。
任务四:选择合适话题,清晰表达观点完成小报《有序·更好地表达》板块:从“竞选班级劳动委员”“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简述《春日》诗人游览时入迷的原因”这三个话题中任意选择一个话题,运用你喜欢的分述理由的词语来完成表达,并根据评价量表对所写内容做出评价。
评价标准优(完全符合)良(基本符合)中(部分符合)须努力(不符合)1.运用总分结构2.观点清晰明确3.分步说明理由4.理由充分有力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板块四:《有序·更好地表达】从“竞选班级劳动委员”“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简述《春日》诗人游览时入迷的原因”这三个话题中任意选择一个话题,运用你喜欢的分述理由的词语来完成表达,并根据评价量表对所写内容做出评价。
评价标准优(完全符合)良(基本符合)中(部分符合)须努力(不符合)1.运用总分结构2.观点清晰明确3.分步说明理由4.理由充分有力。
《整本书阅读方法梳理》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要博览群书,不要只读一种书。
2. 梳理整本书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任务】
1.翻阅36年级阅读过的必读书目。
2.请写出你知道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1.想一想,下面这些书属于哪一类图书?
《希腊神话》属于()类;《灰尘的旅行》属于()类;《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属于()类;《中国戏曲》属于()类。
①文学②自然科学③人文社科④艺术
2.想一想:一本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序言等,一般都会提供哪些信息?
3.想一想,如何制订读书规划?
4.想一想,如何绘制人物图谱和情节图?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任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按照阅读的三个阶段进行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活动参与其中。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略。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四部名著,了解故事内容,获得名著阅读方法。
2.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 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
【课前预习任务】
阅读语文书第39-40页“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想想怎么阅读名著。
【课上学习任务】
回顾阅读名著时可以用到的方法,记录在下面的学习单中。
学习单
【课后作业】
选择一部喜欢的名著,参照下表制定一份读书计划,并运用今天课上学到的方法展开阅读。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和回顾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能根据所提供题目的中心意思,辨析生活素材,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
3.能围绕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材。
【课前学习任务】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想一想哪个汉字你感受最深,为什么?【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初试身手第一题:围绕中心意思,对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常给我们讲故事。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一看到戏剧表演就占着电视。
()学习任务二:初试身手第二题:围绕中心意思,自主选择习作材料。
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两个,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学习任务三: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拟作文提纲。
【学习资源】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推荐阅读《汉字的故事》一书。
【课后练习】1.审题训练。
审一审,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内容: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球迷老爸”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开车四小时去体育馆看球赛。
()②每天听音乐到很晚。
()③在爸爸的带领下,单位组织了业余足球队。
()④一看到足球比赛就占着电视。
()⑤走路时会耍几个踢球动作。
()(2)审清重点:习作的重点在于()。
A.围绕中心意思表达B.围绕具体事例表达C.围绕具体情境表达2.素材训练。
给下面的习作题目选择典型的事例。
语文园地三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总结方法1.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
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2.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关注描写方法(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 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弟弟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3)书法老师写字入迷了……(二)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
1. 读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2.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
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球学习任务三:日积月累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描述一下诗中描绘的画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4.练习背诵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1.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2.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一)1.示例:(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
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金色的鱼钩》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课前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长征的背景。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课上学习任务】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主要情节。
2.快速默读课文,体会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在相关语句旁边进行批注。
3.交流学习体会:紧扣人物动作、语言等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
【课后作业】
1.阅读《半碗青稞面》和《倔强的小红军》。
2.欣赏红色经典音乐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略。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学习任务单的方法探究发布时间:2023-01-15T04:44:21.20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8期作者:王智[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较之于单篇文章,整本书王智成都市建设路小学,610051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较之于单篇文章,整本书中的阅读材料信息量更大、更复杂、意蕴更丰富,整本书阅读能带领学生走进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
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制力都尚未成熟,仅仅将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放任学生去自由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根据整本书的内容设计出相关的问题与线索,为学生阅读指引方向。
借助学习任务单开展整本书的阅读,在问题与线索的引导下学生能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思考与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一、小学语文整本阅读学习任务单教学中的作用(一)指引阅读方向,激发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整本书是有着一定的厚度与复杂度的,如果盲目去阅读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即使读完了,很多学生也是稀里糊涂的,并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
学习任务单按一定顺序对书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进行了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书中内容,并顺藤摸瓜依次捋顺书中的故事情节,学习任务单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去阅读、探索。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单可引领学生阅读完一整本书,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以及其他学生的阐述去理解书中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刷新了对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这本书读得更加通透了。
(二)提供阅读线索,克服阅读恐惧通过将学习任务单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们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较于篇幅短小的单篇文章,整本书更厚也更复杂,很多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都有些许莫名的恐惧。
对于一些底子稍微差一点的学生,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整本书阅读方法梳理》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要博览群书,不要只读一种书。
2. 梳理整本书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任务】
1.翻阅3-6年级阅读过的必读书目。
2.请写出你知道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1.想一想,下面这些书属于哪一类图书?
《希腊神话》属于()类;《灰尘的旅行》属于()类;《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属于()类;《中国戏曲》属于()类。
①文学②自然科学③人文社科④艺术
2.想一想:一本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序言等,一般都会提供哪些信息?
3.想一想,如何制订读书规划?
4.想一想,如何绘制人物图谱和情节图?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任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按照阅读的三个阶段进行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活动参与其中。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