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梳理:普铁、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9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特点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英文翻译为Rail Transit,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
二、相关综述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集多专业、多工种于一身的复杂系统。
通常由轨道路线、车站、车辆、维护检修基地、供变电、通信信号、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道交通通的客观规律。
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
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于专业如线路、车站、隧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城市化的历程中,不同规模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产生了不同的交通需求,需要通过相应的交通技术水平及运输工具来加以满足。
从许多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实践来看,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城市交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城市交通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问题,并满足了城市化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成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因此明晰轨道交通的特点和作用对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史,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始建设阶段,从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中期以上海地铁一号线(21公里)、北京地铁复八线(13.6 公里)、北京地铁一号线改造,广州地铁一号线(18.5公里)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以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3)2.1 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5)2.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6)2.3 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与技术 (7)三、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理论基础 (9)3.1 碳排放核算方法 (10)3.2 低碳交通理论 (11)3.3 生态足迹理论 (12)3.4 循环经济理论 (14)四、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评价方法 (15)4.1 生命周期评价法 (17)4.2 碳足迹分析法 (18)4.3 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9)五、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实证分析 (20)5.1 国内外案例分析 (21)5.2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5.3 结果与讨论 (23)六、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政策建议 (25)6.1 完善法规标准 (26)6.2 推动技术创新 (27)6.3 加强国际合作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主要结论 (31)7.2 研究展望 (32)一、内容概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技术、线路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
文章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的具体表现。
文章提出了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日益受到全球关注。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居民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一、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一)、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征及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情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0-2026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榜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最高的城市为上海,运营里程达705公里,拥有车站415座,线路共有17条。
其次,北京以里程626公里位列第二,拥有车站389座,线路共有21条。
(二)、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预计保持高强度全国铁路投资存周期性波动特征,十三五期间整体表现平稳。
2008年底,由于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年全国铁路投资上调至416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1%。
2008-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动车组事故等原因导致铁路建设投资缩水近30%,行业投资规模大幅下滑。
2012-2015年,虽然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铁路投资恢复较快增长。
2016年以后,由于铁路行业发展已达到阶段高位,铁路投资基本保持稳定。
复盘历史,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因素。
2008年到2011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为扩大内需,铁路投资大幅提升。
铁路投资额作为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带动了板块整体上行。
2010年底,高铁投资加速,京沪高铁、郑西高铁等先后竣工,仅12月单月通车高铁达872公里,高铁投资加速和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持续强化市场预期。
2011年连续的黑天鹅事件导致板块出现大幅下跌。
2011年2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违纪被双规,板块风险偏好下移,铁路设备股价出现较大幅回调,其中,南车、北车跌幅分别达到30%、35%。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旅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或者说,一般将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道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铁路和有轨电车等类型。
(1)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线铁路的技术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千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道一般说来,地下铁道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
这样理解,也许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内。
对世界各国地下铁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地下铁道还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三种类型。
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能最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能较大,通常采用高站台;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能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2021.5(中)第14期 总第557期179财经研究MODERN ENTERPRISECULTURE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问题研究康山松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充足的资金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章通过探讨我国轨道交通在资金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资金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即创新资金融资方式,科学进行资源开发,加强资金管控能力。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资金保障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14-179-02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和大兴机场线运营准备情况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的统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4351.7公里,超过“十三五”前的运营线路长度累计总和;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6278.7亿元,比“十二五”翻了一番还多;“十四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开通运营线路长度约800~1000公里。
运营线路长度、建设投资、线路规划的跨越式发展,说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
2020年全国城轨交通的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成本为24.6元,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收入为15.9元,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亏损金额为8.7元。
一方面是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增长,而另一方面是运营亏损的数额在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营资金的平衡问题,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充足的资金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轨道交通资金保障存在的问题资金保障是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力。
虽然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但在资金保障方面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轨道交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度不够,我国轨道交通在融资上可选择渠道不多。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推进城市群发展和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轨道交通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轨道交通正在向多层次、多制式方向发展,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都市圈规划建设的重要抓手。
《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多次提出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1][2],四网融合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四网”内涵轨道交通按功能层次分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类。
其中,干线铁路指国家层面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承担跨区域“点到点”中远距离交通为主;城际铁路服务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重点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市域(郊)铁路承担中心城区内与外围组团、城市副中心之间的联系;城市轨道承担城市组团内部、组团间交通为主,包括城市轨道快线和城市轨道普线。
如表1所示。
2经验借鉴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起步较早,在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多种实践和探索,在引导城市结构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巴黎是在铁路和地铁分别成网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及改建既有铁路,与地铁相互换乘实现融合。
二战后,随着经济复苏、人口增长,政府提出实施大巴黎计划,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发展区域性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RER 线网。
RER 线由既有郊区铁路改造而来,通过在市区新建地下线连接两端的郊区铁路,形成穿心快线,主要服务巴黎市区及近郊区(0-30公里范围),承担城市交通及中长距离的郊区通勤交通功能。
如图1所示。
东京是在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的前提下,通过新建地铁与市郊铁路相互直通实现融合。
20世纪60年代,东京都市圈迅速扩张,铁路沿线区域人口剧增,通勤列车非常拥挤,为缓解客流压力,政府针对国铁放射线以复线化、双复线化和车辆更新等措施增加线路运输能力。
a 线路图b 站点周边开发情况图1 郑开城际线路及其站点周边开发情况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及客流分担率规模/ km 服务半径/ km 服务对象客流量分担率/ %22370~100都市圈内远郊通勤客流0.11 59750~100 城际客流0.51 59715~70近远郊通勤、通学客流39.21 41115~70近远郊通勤、通学客流36.3312≤15区部通勤、通学客流23.9图2 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6 号线15 号线8 号线6 号线1 号线8 号线表5 东京、巴黎、伦敦都市圈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东京JR铁路东京私铁巴黎RER Transilien伦敦crossrail系统连接中心城区与远郊的快线,兼具城际联络功能连接中与近远郊的快线连接中心城区与近远郊的快线中心城区与近的快线,兼具城际联络功能连接中心城区与近远郊的快线,兼具穿城快线及城际联络功能2.532~153130110120~140160140 45~6040~508080主要为10 主要为4~6 ~89“穿城 + 放射 + 多支”布局,构建融合线网明确功能定位,采用“穿城+放射+多支”的。
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乘客提供高速度、大运公交化的运输服务,包括城际铁路、市域(郊)铁城市轨道交通快线3种形式(表6)。
为保障都市圈轨道交通提供便捷、高效的客运服务,应采用“穿城+放射+多支”的规划布局,通过穿城干线实现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快速直达,通过放射支线搜集客流、实现对都市圈经济据点的覆盖,从而提高线网的直达性与覆盖率(图4)。
(2)实现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廊道集约、网络融合。
由于城际铁路、市域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在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等方面有图3 东京都市圈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关系1960年2020年1995年表6 各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特征轨道交通系统类型主要服务区域平均站间距/ km最高速度/ km ·h-1特点服务对象高铁全国30~60≥250 点到点、速度快 城市群之间商务流为主普铁全国20~50<160 点到点、速度慢 城市群之间休闲客流为主图4 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示意图都市圈节点城市普铁近郊新城近郊新城高铁60 km高铁都市圈轨道交通都市圈节点城市都市圈中心城市都市圈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图5 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示意图城轨普线:服务中心城内部出行,通勤出行为主城轨快线:服务中心城、近郊新城快速出行,通勤出行为主 市域(郊)铁路:服务中心城、近郊新城的快速出行,兼做中心城内部快线,通勤出行为主市域(郊)铁路:服务中心城与远郊新城的快速联络,出行需求复合商务、旅游等,兼做外部城际铁路 城际铁路:服务城市群范围内各城镇间出行,兼顾市域点到点快速出行高铁、普铁:服务城市间的客运联系多线多点衔接换乘功能重叠、廊道合一枢纽换乘中心城近郊新城远郊新城重要县镇节点城市市域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高铁普铁图6 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机制、推动立法,协同管理。
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分析报告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地下、地面或高架的形式运行,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这一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轨道交通是指在特定的轨道线路上行驶,以电力或其他动力为驱动力的客货运输系统,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它具有速度快、容量大、能耗低、环保等特点,是一种高效、安全、舒适的交通方式。
二、产业链轨道交通运营产业链主要由车辆制造、运营服务、铁路建设和铁路设备制造四个环节组成。
其中,车辆制造主要涉及轨道车辆、辅助设备、线路设施等制造商;运营服务包括票务系统、安全监控、运营管理等服务提供商;铁路建设环节主要负责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铁路设备制造主要是生产与铁路相关的设备。
三、发展历程轨道交通运营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863年的伦敦地铁,自此以后,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愈发辉煌。
20世纪, 50年代我国首次将轨道交通引入,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化的重要体现。
四、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是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的法律基础,主要规定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投资和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则进一步明确了轨道交通新技术建设项目的审批、资金管理等相关事项。
此外,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调控轨道交通行业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鼓励各地加大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的投资力度等。
五、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长,轨道交通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者:余乐水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2年第02期道路通,百业兴。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和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
其中,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超过了95%。
(2021年9月23日《新华网》)2020年8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从2021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规划,为正在蓬勃发展的铁路交通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目标。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国家将会在铁路交通发展建设过程中继续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为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供给、安全水平、经营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你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吗?请跟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行业吧!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中国铁路的逆袭铁路,是指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
如今,铁路运输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陆路运输方式之一。
它是通过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在铁轨上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绿皮火车,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炎炎夏日,它就是“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就是冰箱。
但那时走走停停的绿皮火车却是人们远距离出行唯一的交通方式,是20世纪90年代前好几代人认识中国的开始。
从时速3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速度从每秒8米到每秒100米,中国铁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运行速度的快慢,常见的铁路可以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三类。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4.63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为152.3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客运量已经占到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的22.9%,位列全国第二。
论天津交通史20世纪20年代初问世的王倬《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分“古代交通史”、“中世交通史”、“近世交通史”三编,各编均列有“中国”、“各国”、“综论”三章。
全书以70%的篇幅论述中国历代交通,因而就中国交通史研究而言,可以称作我们看到的最早的著作。
此后不久,又有袁德宣《交通史略》( 北京交通丛报社长沙铁路协会,1928年)出版。
这两部专著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标志着交通史作为史学新领域的最初开辟,表现出史家视野有所开阔,观念有所革新。
同时,天津——“天子渡津之地”,作为中国近现代不可或缺的港口,其交通及交通发展时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论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天津港口发展史①从历史上看,天津是一个因港而建、由港而兴的城市。
所以要谈起交通,必从其港口发展史谈起。
1.古、近代天津地区因港兴城的历史回顾由于天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的历史变革,造成天津港区中心的3次历史变迁,而每一次变迁都在天津历史上引发了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
天津港不仅催生了天津城,而且港区变迁拉动天津发展重心的转移。
据唐《通典》记载,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汇海口,即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使这里成为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功能的天津最早的海港。
由于三会海口港的兴盛,促使当时的军粮城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名镇。
这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
从元朝起,直沽港开始兴盛。
1316年元朝特设“海津镇”,天津步入了邻港筑城,以港兴城的起步阶段。
至清初,继承明制,战事不多,国力强盛,漕运进一步发展,当时自天津城西北角经北大关至天后宫一带,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屋瓦鳞次,店铺林立,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
直沽港的兴盛,使天津成为京都附近一个大型的门户城市。
1861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1月20日正式对外开埠。
轨道交通建设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行业,以其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轨道交通建设主要归属于交通运输行业,与道路、航空、水路等其他运输方式构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
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领域和行业,其中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线路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修理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与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包括列车制造、信号设备制造、轨道线路设备制造等。
列车制造是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不同种类的列车制造。
信号设备制造则涉及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信号灯、通信设备等。
轨道线路设备制造则涉及轨道、枕木、轴承等的制造。
2.轨道线路建设行业:轨道线路建设是轨道交通建设的核心部分,包括地铁线路、高铁线路等的建设。
轨道线路建设包括线路选址、地质勘测、设计规划、土地征用、工程施工等不同的阶段。
此外,还包括隧道、桥梁、车站等相关的工程建设。
3.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业包括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票务管理、安全管理等。
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涉及到列车运行的计划调度、乘客服务、票务系统的管理等。
此外,还包括乘客安全、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4.轨道交通维护修理行业:轨道交通维护修理行业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设备维护、线路检修、车辆修理等。
设备维护包括轨道、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的维护保养工作。
线路检修则是定期对轨道线路进行巡查、检修、维护的工作。
车辆修理则是针对轨道交通运行中出现故障的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城市交通的改善与发展,也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轨道交通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Table_Title]轨道交通行业深度研究凛冬已过,轨交行业底部复苏2023 年 06 月 12 日【投资要点】◆铁路市场进入复苏周期,客运与货运有望并进。
2023-2025年度投资额有望达到8400亿元,较2021-2022年提升近1000亿元。
根据“十四五”规划,2023-2025年高铁新增里程将达到8000公里,相比于2020-2022年的7000公里有所提高,边际向上。
随着2023年客流恢复和高铁通车里程上市,动车组新增量相较2020-2022年有望显著回升。
在货运方面,“公转铁”大势所趋,铁路货运规模已经从2018年的7.95%上升至2021年的9.74%,预计铁路货运比例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将会带动货运机车需求。
◆城轨市场将从高速发展转为有序发展阶段,市域快线有望成为重点都市圈发力点。
52号文提高了轨道交通修建门槛,并进一步细化城轨审批条件,未来增量城市与线路受限。
受政策收紧影响,我们预测2023-2025年城轨建设边际放缓;但我国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将为城轨长期发展提供基础。
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都市圈的市域快轨规划和在建线路有显著提升,未来几年市域快轨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一带一路”有望拉动海外交通设施建设,轨交装备企业海外业务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疫情冲击减少、海外需求持续释放,2023年Q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新签合同额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2022年度"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从2020年110上升至2022年的114,基建发展趋势逐步改善;2022年有27个沿线国家以交通运输为建设重点,轨交装备行业有望受益于海外交通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进一步推进下,2023年轨交相关企业海外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2022年,中国中车的国际业务新签订单为509亿元,同比+45.43%。
国际业务新签订单占总新签订单比例从2019年的16.46%上升至2022年的18.24%。
中国轨交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中国轨交装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是基于固定线路的轨道,通过专用的轨道运输车辆,实现旅客及货物运输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传统铁路(以传统铁路、高铁等为代表)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为代表)。
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通常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等形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城市人口骤增,交通出行压力变大,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出行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加快城轨建设势在必行。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已达5761公里,同比增长14%,客运量达211亿人次,同比增长14%,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动力集中动车组自2019年初开始投入使用。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由HXD3G/HXD1G电力机车、KZ25TA/KZ25TB座车两部分组成,其中机车部分由中车大连机车和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生产,客车部分由中车唐山车辆和南京浦镇车辆公司生产。
最终量产版的动集有两种版本,短编1动8拖(含1节控制车)和长编2动16拖(无控制车),短编可以重联。
11月30日,中铁投公告“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示”,将采购短编组动集10组,长编组动集18组。
按照动车组的习惯,以短编为标准组换算,相当于46标组。
5月5日,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开启第二次采购,数量为92组,大概率全部为短编,即92标组。
同时,铁总在1月5日实行的列车调整图中已加入动集担任车次,动集正式投运。
从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来看,目前均处于需求旺盛阶段,2018年我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达33.75亿人次和40.26亿吨,同比增长9.44%和9.14%,20191-4分别同比增长8.10%和4.60%,双创历史新高,根据中铁总发布的《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2018年增长19%,随着“公转铁”的持续推进以及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运输需求有望继续提升。
2020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1 D01:10.16799/ki.csdqyfh.2020.02.001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路径探讨—以大西安为例曹恺宁\王思颖\李子惊2(1.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2; 2.西安市勘察测绘院,陕西西安710054)摘要:我国多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集聚了多层次轨道交通资源,为发挥各种轨道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实现各种轨道交通功能互补、互联互通、便捷换乘、资源共享,因而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和城市轨道这4 个网络的融合路径进行探讨。
最后,以大西安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划定功能;优化线网;多级枢纽;运营保障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7716(2020)02-0001-080引言在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不 仅是解决城市群交通和通勤问题的重要出路,还 是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 国沿海和内陆地区逐步形成多个以中心城市为核 心的城市群,集聚了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域市 快轨、城市轨道等为主体的多层次轨道交通资源。
但是,诸如大西安这样的城市(群),轨道交通未能 满足其出行需求总量的增长,未能满足其跨行政 区域出行多、出行效率要求高、差异化服务要求高 等需求。
原因有以下几点:(1)各种轨道主体明晰,工作界面相对独立,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缺 乏有效的协调配合,难以发挥各种轨道运输资源 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m。
(2)轨道功能层次有待 完善,网络、通道资源缺乏统筹规划和整合,中心 城区与外围组团、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联系通 道——市域快轨供给不足,部分线路轨道种类与 交通需求不匹配。
(3)轨道之间换乘不便,枢纽综 合规划有待提升。
(4)运营服务缺乏协同共享,乘 客出行体验差。
为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城市群各种轨道交通 应创新体制、机制,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管 理。
目录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及产业链分析 ............................... - 1 -二、钢铁产业链分析 ........................................................................... - 5 -三、新能源产业链分析 ....................................................................... - 6 -四、机械产业链分析 ......................................................................... - 10 - 五煤炭产业链 ..................................................................................... - 11 - 六电力产业链 ................................................................................... - 11 -七、水泥产业链 ................................................................................. - 12 -八、石化产业链 ................................................................................. - 13 -九、港口产业链 ................................................................................. - 15 - 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及产业链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系统多、技术密集、建设周期长。
2020年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梳理:普铁、高铁、城际轨道
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目录
1.政策加码铁路投资,基建托底作用逐步显现 (4)
1.1 逆周期调节作用凸显,基建投资有望驶入快车道 (4)
1.2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政策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8)
1.3 “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铁路投资预计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10)
2.普铁及高铁:2020年通车高峰来临,动车组采购高峰将至 (12)
2.1 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梳理 (12)
2.2 2020年轨交行业迎来第二轮通车高峰 (14)
2.3 预计2020年有望迎来动车组采购高峰和车辆集中高级修阶段 (15)
3.城际轨道交通:新基建浪潮已至,城市群建设助力行业腾飞 (18)
3.1 新基建提上日程,城铁或将成为轨道交通的下一个风口 (18)
3.2 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城际轨道交通作用愈发凸显 (19)
4.城市轨道交通:城镇化进程加速,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3)
4.1 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最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 (23)
4.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旺盛,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5)
5.投资建议 (26)
6.重点公司推荐 (28)
7.风险提示 (29)
插图目录
图1:我国单季GDP增速(%) (4)
图2:基建(不含电力)投资增速(%) (4)
图3:中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及季度GDP增速(%) (4)
图4:央视“新基建”七大领域解读 (7)
图5:中国“十纵十横”高速铁路网 (8)
图6:全国货运量及其增速(亿吨,%) (10)
图7:铁路、水运、公路货运量及其增速(亿吨,%) (10)
图8:政府历年铁路计划投资额(亿元) (11)
图9:铁路实际投资额及同比增速(亿元,%) (11)
图10: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11)
图11: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公里) (11)
图12: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公里) (12)
图13:全国新增高铁营业里程(公里) (12)
图14:全国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12)
图15:全国高铁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12)
图16: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 (13)
图17:高铁产业链 (13)
图18:2020年通车高峰预测图(亿元,公里) (14)
图19:铁路动车组采购量(标准列) (16)
图20:铁路机车采购量(辆) (16)
图21:中国动车组、机车、铁路客车拥有量(辆) (16)
图22:高铁、铁路客运量及高铁客运量占比(亿人,%) (16)
图23:铁路货车采购量(辆) (17)
图24:铁路货车拥有量(万辆) (17)
图25:广深港高铁路线图 (18)
图26:穗深城际铁路路线图 (18)
图27:“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19个城市群示意图 (20)
图28:各类公共交通累计客运量及增速(亿人,%) (23)
图29:2018年各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 (23)
图30:磁悬浮列车示图 (24)
图31:现代有轨电车示图 (24)
图3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 (25)
图33: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公里) (25)
图34: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城市数量(个) (26)
图35: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长度(公里) (26)
表格目录
表1:2018年7月以来国家关于基建投资领域的会议内容 (5)
表2:各地方政府公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列表 (7)
表3:近年来轨道交通领域主要政策内容 (8)
表4:2020年底前计划开通高铁线路一览表 (15)
表5:主要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标准 (17)
表6:中国19个城市群简介 (20)
表7: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前20”排行榜 (24)
表8: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2020/3/3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