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组合体视图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706.50 KB
- 文档页数:7
看组合体视图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利用所学方法,灵便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示多媒体教室1、用Flash 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1、复习提问 1分钟2、引入新课 2分钟3、讲解新课38 分钟4、归纳总结 3分钟5、布置作业 1分钟1课时讲解分析读图举例17 分钟21 分钟教学环节复习旧课1分钟教学过提问:读图的基本要领是什么?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2、明确视图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3、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程教学方法请学生回答,让学生记住基本要领, 以便作图提问:画组合体的方法有几种?学生回答: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老师总结:形体分析法<叠加类>中正确应用.画图过程空间物体平面三视图<已知> 线面分析法<切割类> <画>导入新课2分钟讲述新课38 分钟教学环节重点提问:当根据已经画出的视图,想空间形体的形状时,应用什么方法呢?老师引出:形体分析法<叠加类>读图过程平面图形空间物体<已知> 线面分析法<切割类><想>板书课题:第六节看组合体视图一、看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1、形体分析法,应用于以叠加类组合体为例<3 分钟>提问:形体分析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在画图和读图时,假想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分析为若干基本形体的思量方法.设问:读图时,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分析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呢?结论:①在反映形体特征比较明显的主视图上按线框将组合体划分为几个部份②利用投影关系,找出各线框在其他视图中的投影,分析后想出各部份的形状③分析它们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④综合起来想象组合的整体形状教学过程2、讲解分析〔17 分钟〕结合前面所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由熟悉的概念入手, 引出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易接受,易掌.口述结论.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握难点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步骤:⑴ 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⑵ 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伴有学生的回答, 由多媒体课件展现.Ⅰ的三视图与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与轴测图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与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 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 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摆布平齐.看鸟瞰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 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提问:四个部份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教师分析讲解, 多媒体课件慢慢展现.出示模型,让学生看的直观.注意事项: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合——要研究各个分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其表面连接关系.3、读图举例〔21 分钟〕已知架体的主、俯两视图,补画左视图.教学过程说明:画图与读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读图能力,应采学生记忆形体分析的方法、步骤,教师板图.教学方法用读画结合的方式,如在两个视图能够彻底确定物体形状的前提下,若已知两视图,要求补画出第三视图,就必须在读懂所表提问学生,强调教学环节达物体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 ⑵对投影,想形体.找出 a ’线框在鸟瞰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分的合理,教师 在图上标示.用绿色粉笔标 示,让学生一目 了然,看明白后 想形状,学生说, 教师画.用红色粉笔标 示,学生叙述,教找出 b ’线框在鸟瞰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 师画.用兰色粉笔标 示,学生叙述,教 师画.找出 c ’线框在鸟瞰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教师叙述,边说 边画,吸引学生, 教给学生方法, 潜移默化,让学 生以后也边分 析边画, 出示模 型,让轴测图与 模型对照看.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C 线框是个凹形块,处于架体的前面、下面,B 线框是个半 圆槽,处于架体的中部,A 线框处于架体的上面、后面.A 、B 、C 的表面连接关系是叠加.教学方法 提醒学生此题 目的是补左视 图,请成绩好的教⑷合起来,想形体学 过 程教学环节学生上黑板画,下面同学动手补画.通过教师的讲提问:整体形状想出来了,该如何补画左视图呢?请同学解,让学生理清上台补左视图.最后,教师分析讲解.作图:⑴画出左视图的轮廓,分出架体三部份的先后和高低层次.⑵在前层切出凹形槽,补画左视图上的图线.⑶在中层切出半圆,补画左;视图上的图线.⑷根据主视图上圆柱孔投影,补左视图.⑸检查无误后,加深. 思路,补错的同学知道错误原因,便于以后作图中改正.按步骤补画,边分析边讲解,不同部份用不同色的粉笔标示, 箭头表示投影规律.归纳总结〔3 分钟〕作业〔1 分钟〕本节主要介绍了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并介绍了根据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回顾步骤.希翼学生能够记住形体分析法,并在以后的读图中正确的应用,要多画多练.1、习题集P61~64;2、预习:用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第六节看组合体视图一、看图的基本方法1、形体分析法2、讲解分析3、读图举例已知架体的主、鸟瞰图,补画左视图.Ⅱ的三视图与轴测图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⑵对投影,想形状.Ⅲ、Ⅳ的三视图与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 Ⅰ的三视图与轴测图4、归纳总结.5、作业:①习题集P61~64;②预习:用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1、用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讲解分析17分钟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2、讲解分析(17分钟)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⑵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
伴随学生的回答,由多媒体课件展现。
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体的概念,掌握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概念及分类2.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4.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5. 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概念,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
2. 教学难点: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纸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零件,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体的概念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组合体的概念、分类,重点讲解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组合体模型搭建,锻炼空间想象力,体会组合体视图的表达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视图,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组合体视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组合体视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组合体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视图表达方法。
2. 学生能够阅读和分析组合体视图,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标注,并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拓展:1. 探讨组合体视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制图技术。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组合体视图的讲解、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模型:实体模型或3D打印模型,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