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看组合体视图》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1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授新课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对应着看通常一个视图不能确定较复杂的物体形状,因此在读图时,要根据几个视图,运用投影规律,想象出空间物体的形状。
规律:两个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相同的,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体形状引出主题讲解视图观看两个视图,学生独立自主的找到不同点,总结规律观察并联想出组合体的空间形体理解掌握独立画出三视图观察两个三视图,探究并回答做找的视图规律2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布置练习题及作业学生练习画出两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小结视图联想起来看作业课堂练习题板书设计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对应着看 2.弄清视图上每条线和线框的含义课后记3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4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授新课2.弄清视图上每条线和线框的含义为了正确、迅速地读懂视图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还应当通过读图实践,逐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随着空间物体形状的改变,则在同样一个视图上,它的每条线及每个封闭线框均有不同的含意义。
视图上相邻线框或相套封闭线框的意义可能是:(1)视图上相邻线框可以代表相交的两面或错开的两表面。
(2)视图上相套两封闭线框里面的小线框是通孔或凸台。
引出主题讲解视图掌握视图上每条线以及每个轮廓线的含义,明确组合体视图讲解知识,让学生更理解本节课内容理解掌握理解掌握特点和应用观察视图,并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掌握5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布置练习和作业,画出组合体的三个视图,并分析轮廓线独立完成练习小结弄清视图上每条线和线框的含义作业课堂练习题板书设计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对应着看 2.弄清视图上每条线和线框的含义课后记6课时教案备课时间年月日7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授新课3、从反映形状和位置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1)形状特征:主视图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故应从主视图入手。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教学内容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2)面形分析法视图上的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代表一个面的投影,不同线框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物体表面的变化。
2.画图步骤及要领(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分块(2)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3)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4)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5)检查、加深(二)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1.形体分析如下图所示为支坐,根据形体结构特点,可将其看成是由底板、竖板和肋板三部分叠加而成。
竖板顶部的圆柱面与左、右两侧面相切;竖板与底板的后表面共面,两者前表面错开,不共面,竖板的两侧面与底板上表面相交;肋板与底板、竖板的相邻表面都相交;底板、竖板有通孔且底板前面为圆角。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2.选择视图如图所示,将支座按自然位置安放后,经过比较箭头A、B、C、D所指四个不同投射方向可以看出,选择A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要比其它方向好。
因为组成支座的基本形体及其整体结构特征在A向表达得最清楚。
3.画图步骤(1)选择适当的比例和图纸幅面,确定视图位置。
(2)贤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和基准线,然后按形体分析法,从主要形体(如底板、竖板)着手,画有形状特征的视图,且先画主要部分再次画次要部分。
(3)按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及其投影关系,逐个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三)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1.形体分析法如图所示组合体可以看成由长方体切去基本形体1、2、3而形成。
画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可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面形分析法进行。
2.选择视图3.作图步骤(1)作每个切口投影时,应先从反映形体特征轮廓且具有积聚性投影的视图开始,再按投影关系画出其他视图。
(2)第一次切割,先画切口的主视图,再画出俯、左视图中的图线。
(3)第二次切割,先画圆槽的俯视图,再画出主、左视图中的图线。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第一讲组合体的画图1.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2)形体分析法;(3)线面分析法2.教学设计: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时,要紧紧抓住两个顺序(①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
一般按组合体的生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再画局部细节;②同一个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
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那个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
可先给出模型或实体仿真模型,引导同学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三视图。
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几次,可停下来让同学画一个模型的三视图,教师观察同学的画图方法,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直到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画图方法为止。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的补充。
3.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4.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如图5-1所示图5-1叠加切割如图5-2所示图5-2切割相切如图5-3所示图5-3相切图5-4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
左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没有考虑宽相等,不作形体分析。
图5-4常见错误画法.综合如图5-5所示图5-5综合(2)用线面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图5-6和图5-7)图5-6平面立体的线面分析图5-7曲面立体的线面分析5.作业习题集:按模型或立体图绘制三视图。
第二讲圆柱截交线教学内容圆柱体与平面相交有三种情况:1)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时,截交线为圆或圆弧;2)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平行时,截交线为两条线段;3)当截平面与圆柱体的轴线倾斜时,截交线为椭圆或椭圆弧。
表4-1圆柱截交线[例1]根据立体图绘制三视图(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讲解)【形体分析】基本形体为圆柱体,先用一个侧平面和水平面切去一角,侧平面和柱面的交线为线段,水平面和柱面的交线为圆弧;再用两个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去一个矩形槽,矩形槽的侧面和柱面的交线为线段,槽的底面与柱面的交线为圆弧。
《机械制图》公然课教课设计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剖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剖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巧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感情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课要点:1、应用形体剖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课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育学生剖析能力,经过剖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方法:剖析解说,实质演示,发问启迪教课环境:多媒体教室教课资源:1、用 Flash 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课过程:1、复习发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解说剖析17 分钟3、解说新课38 分钟4、概括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 分钟5、部署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教课环节教学过程复习发问:读图的基本要领是什么?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旧课2、明确视图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3、擅长构想物体的形状1分钟发问:画组合体的方法有几种?学生回答:形体剖析法和线面剖析法老师总结:形体剖析法 (叠加类 )绘图过程空间物体平面三视图(已知 )线面剖析法 (切割类 )(画)导入发问:当依据已经画出的视图,想空间形体的形状时,应用新课什么方法呢?老师引出:2分钟形体剖析法 (叠加类 )读图过程平面图形空间物体(已知 ) 线面剖析法 (切割类 )(想)板书课题:第六节看组合体视图一、看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剖析法和线面剖析法。
1、形体剖析法,应用于以叠加类组合体为例(3 分钟 )叙述发问:形体剖析法是什么?新课学生回答:在绘图和读图时,设想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剖析为若干基本形体的思虑方法。
38 分钟设问:读图时,怎样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剖析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呢?结论:①在反应形体特点比较显然的主视图上按线框将组合体区分为几个部分②利用投影关系,找出各线框在其余视图中的投影,剖析后想出各部分的形状③剖析它们的相对地点和表面连结关系④综合起来想象组合的整体形状教课方法请学生回答,让学生记着基本要领,以便作图中正确应用。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利用所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1、用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分钟2、引入新课2分钟讲解分析17分钟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2、讲解分析(17分钟)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⑴划线框,分形体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⑵对投影,想形状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视图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读图方法。
伴随学生的回答,由多媒体课件展现。
提问: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⑷合起来,想整体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体的概念,掌握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概念及分类2.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3.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4.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5. 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概念,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组合体视图的阅读与分析。
2. 教学难点: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标注,组合体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纸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零件,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体的概念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组合体的概念、分类,重点讲解组合体的视图表达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组合体模型搭建,锻炼空间想象力,体会组合体视图的表达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体视图,培养学生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组合体视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组合体视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组合体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视图表达方法。
2. 学生能够阅读和分析组合体视图,理解其含义。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标注,并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拓展:1. 探讨组合体视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制图技术。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组合体视图的讲解、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模型:实体模型或3D打印模型,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注和读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绘制组合体;能够正确地标注组合体的尺寸;通过反复练习、实践,不断提高画图、读图的能力。
素质目标:教学重点组合体尺寸的标注教学难点组合体的绘制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模块六组合体〖相关描述〗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构成的立体。
熟练地掌握组合体的分析、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模块介绍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画图、尺寸标注及读图的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情境一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基本组合形式有叠加和挖切两种。
叠加是基本体和基本体之间进行叠加组合。
挖切是从一个基本体中挖去另一个基本体,被挖去的部分形成孔洞;或者是在基本体上切去一部分,使被切的基本体成为不完整的几何形体,如图6-1所示。
图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二、组合体中各形体之间的过渡关系形体经叠加、挖切组合后,形体之间可产生上下、左右、前后或对称、同轴等相对位置;形体的邻接表面之间可产生共面、相切或相交三种特殊关系。
三、组合体的分析方法1.形体分析法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的叠加与切割,并分析这些基本体的相对位置,以产生对整个组合体形体的概念,这种组合体的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结合实物,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图6-3(a)所示的组合体是由形体Ⅰ(底板)、Ⅱ(轴承座)、Ⅲ(支撑板)、Ⅳ(加强板)组成。
底板上又挖去两个圆孔,轴承座由一个大圆柱中挖去一个小圆柱构成。
整个形体为Ⅰ、Ⅱ、Ⅲ、Ⅳ叠加而成,并有一个对称面。
图6-4所示的组合体是由形体Ⅰ(四棱柱)切割而成。
如图6-3(b)所示中的Ⅱ、Ⅲ之间的接触面是不存在的,就是说Ⅱ和Ⅲ接触后,接触的地方就融成一体了。
图6-3 叠加式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图6-4 切割式组合体的形体分析2.线面分析法在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视图时,对比较复杂的组合体通常在运用形体分析法的基础上,对不易表达或读懂的局部,还要结合面、线的空间性质和投影规律,分析形体的表面或表面间的交线与视图中的线框或图线的对应关系,来帮助表达或读懂这些局部形状,这种方法称为线面分析法。
中等专业学校203-2024-1教案
教
学内容但实际上是四种不同形状物体的俯视图。
所以,只有把俯视图与主视图联系起来识读,才能判断它的形状。
由此可见,读图时必须将给出的全部视图联系起来,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视图上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投影。
如图所示的主视图中有四个封闭线框,对照俯视图可知,线框a’、b’、c’分别是六棱柱前三个棱面的投影,线框d’则是前圆柱面的投影。
(2)相邻两线框中有小线框,则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平面。
(3)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具有积聚性的投影。
教学过程:引入:1.作业分析和表扬2.复习提问:结合零件说说标注支架组合体尺寸的步骤?讲授:任务4 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1)——读图的基本要领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读图能力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画图是将实物或想象(创新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绘制成平面图形(视图)的过程,即从三维空间形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形状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而读图则是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想象、判断,从而想象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的过程,即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空间形体的理解过程(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1.读图的基本要领1)熟练掌握基本体的视图表达特征。
如图4-21是一些基本体的三视图,请在相应的三视图附近写出这些基本体的名称,并画出他们的轴测图。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体的三视图,将它们的形象信息储存在头脑中,对画图和读图都有很大的帮助。
图4-21 一些基本体的三视图结合以上图形提问:如图所示的基本体的三视图中,画各个基本体的三视图时要先画哪个视图?哪几个图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学生边看图老师边提示:看图时要先看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视图——画图时先画的那个视图。
2)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每个视图只能反映组合体一个方向的形状。
因此,有时仅凭一个或者两个视图往往不能唯一地确定物体的形状。
如图4-22所示的三组视图,它们的主视图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如图4-22所示的三组视图,他们的主视图都相同,但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实际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a)(b)(c)图4-22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有时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课题名称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利用所学方法,象能力。
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三、情感目标:教学重点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应用所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Flash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1、用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分钟1、复习提问讲解分析172分钟分钟2、引入新课3、讲解新课38分钟4、归纳总结3分钟读图举例21分钟5、布置作业1分钟:1课时时课- 1 -- 2 -程教学方法学过教教学环节分钟)2、讲解分析(17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展现三视图难点的方法和步骤。
结教学过程中,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如何中如何分,合的过程动态步骤:划线框,分形体⑴从的联系起来,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而让学生掌握⑵对投影,想形状这种读图方法。
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基本形状是什么?伴随学生的回由多媒体课答,件展现。
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基本形状是什么?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 3 -程教学方法学过教学环节教基本形状是什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提问:Ⅲ、么?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教师分析讲解,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多媒体课件慢Ⅳ的宽度不等。
教学时数:4 学时课题:§5-7 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
教学难点:两种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具:挂图、模型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2、尺寸标注的要求是什么3、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是怎样的(引入新课)看图和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画图是将物体或想象(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一种从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
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图,它正好是画图的一个逆过程,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
(讲授新课)§5-7 看组合体视图一、形体分析法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成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3)综合起来,想形体。
例:(以图5-16为例进行讲解)二、线面分析法1、线面分析法的概念: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
2、线面分析法的分析步骤:(1)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2)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3)最后综合起来性形体。
例:(以图5-17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巩固练习)让学生分析下图所示形体(课堂小结)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习题集P54 ,P55 ,P56 ,P57课后作业:习题集P58,P59 ,P60,P61 ,P62教后感:。
教学时数:4 学时
课题:§5-7 看组合体视图
教学目标:
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教学难点:
两种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
挂图、模型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
2、尺寸标注的要求是什么?
3、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是怎样的?
(引入新课)
看图和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画图是将物体或想象(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一种从空间形体到平面
图形的表达过程。
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图,它正好是画图的一个逆过程,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
(讲授新课)
§5-7 看组合体视图
一、形体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成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
(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
(3)综合起来,想形体。
例:(以图5-16为例进行讲解)
二、线面分析法
1、线面分析法的概念: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
2、线面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
(2)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
(3)最后综合起来性形体。
例:(以图5-17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巩固练习)
让学生分析下图所示形体
(课堂小结)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54 ,P55 ,P56 , P57
课后作业:
习题集P58,P59 ,P60,P61 ,P62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