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筹资决策
- 格式:pptx
- 大小:749.64 KB
- 文档页数:86
财务管理筹资决策一、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之一就是筹资决策。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不断进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而筹资决策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围绕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决策展开讨论。
二、筹资决策的概念筹资决策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经营发展需要,以何种方式、何时、何种额度等问题进行资金筹集和运用的决策。
在现代企业中,筹资决策是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
三、筹资方式1.内部筹资:内部筹资是企业通过盈余留存、资产折旧等方式获得资金,不需要借助外部资源。
2.外部筹资:外部筹资是企业向外部债权人或股权人融资,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
四、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贷款等方式融资,以债务形式为企业筹集资金。
债务融资有其优势和劣势,企业在选择债务融资时需要考虑利率、偿还期限等因素。
五、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来融资,以股权形式为企业筹集资金。
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来说风险更大,但也有更灵活的资金运用方式。
六、筹资决策的影响因素1.市场环境:市场的融资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筹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
2.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
3.风险偏好:企业的风险偏好度会影响其选择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的决策。
4.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企业的融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遵循相关法规进行筹资决策。
七、筹资决策的实施流程1.制定筹资计划:根据企业的经营需要和资金情况,制定筹资计划。
2.选择筹资方式: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3.谋求融资合作: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伙伴进行融资协商。
4.执行融资计划:按照计划,执行融资活动,确保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八、筹资决策的风险管理1.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可能导致融资成本增加或融资难度加大。
2.信用风险:融资方的信用状况可能影响融资的成败。
3.流动性风险:资金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企业运营困难。
企业筹资决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筹资行为,确保筹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性,有效防范筹资风险,保障企业和股东的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总部、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的筹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的筹资,是指权益资本筹资和债务资本筹资。
权益资本筹资是由企业所有者投入以及以发行股票方式筹资;债务资本筹资指企业以负债方式借入并到期偿还的资金,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方式筹资。
第四条筹资的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原则;2.统一筹措,分级使用原则;3.综合权衡,降低成本原则;4.适度负债,防范风险原则。
第五条资金的筹措、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由企业财务部统一负责。
第二章权益资本筹资第六条权益资本筹资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两种筹资方式取得。
1.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协议等形式吸收其他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筹资方式。
2.发行股票筹资是指企业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的方式。
第七条企业吸收直接投资程序1.吸收直接投资须经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
2.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约定投资金额、所占股份、投资日期以及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分担等。
3.财务部负责监督所筹集资金的到位情况和实物资产的评估工作,并对投资者的出资进行验证。
4.企业应根据投资协议的约定,办理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并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债务资本筹资第八条债务资本筹资的程序1.企业应根据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制定债务筹资计划,明确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期限、筹资成本等。
2.财务部负责对债务筹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并提出筹资建议。
3.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根据财务部的建议,作出筹资决策。
4.企业与债权人签订借款合同或发行债券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财务部负责监督所筹集资金的到位情况和实物资产的评估工作,并对债权人的出资进行验证。
6.企业应根据借款合同或债券发行协议的约定,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筹资费用的是()。
A.利息支出B.股票发行费C.融资租赁的资金利息D.股利支出2.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的决策分析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A.每股收益分析法B.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C.公司价值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3.某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价为10元/股,筹资费率为4%,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为2元,股利固定增长率3%,则该企业利用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为()。
A.23%B.23.83%C.24.46%D.23.6%4.下列关于资本结构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公司价值分析法主要用于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调整,适用于资本规模较小的非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分析B.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侧重于从资本投入的角度对筹资方案和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分析C.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无论是采用债务或股权筹资方案,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D.资本结构优化要求企业权衡负债的低资本成本和高财务风险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5.H公司目前的股票市价为30元,筹资费用率为3%,预计该公司明年发放的股利额为6元,股利增长率为5%,则该股票的资本成本率为()。
A.26.65%B.25.62%C.25%D.26%6.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100万元,年利率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借款费用率为0.2%,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按照一般模式计算该项借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A.7.05%B.7.52%C.9.02%D.8.08%7.下列关于影响资本结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技术、市场尚不成熟,经营风险高,因此可降低债务资金比重,控制财务风险B.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产品产销业务量稳定和持续增长,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金比重,发挥财务杠杆效应C.企业收缩阶段上,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应逐步降低债务资金比重D.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通过发行债券融通资金8.DL公司2009年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适度负债经营所确立的资本结构的是()。
第五章筹资决策练习题一、判断题1.资本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在筹资额和利息(股息)率相同时,企业借款筹资与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财务杠杆作用是相同的。
3.留存收益是企业经营中的内部积累,这种资金不是向外界筹措的,因而它不存在资本成本。
4.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的息税前利润时,负债筹资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大。
5.经营杠杆影响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影响息税后利润。
()6.如果企业的债务资金为零,则财务杠杆系数必等于l。
()7.一个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有可能等于1。
()8.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因此负债对企业总是不利的。
()9.在个别资本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资金总额。
()10.在优化资本结构的过程中,综合资本成本最小的方案一定是普通股每股利润最大的方案。
二、单项选择题1. 具有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限制较少等优点的筹资方式是()。
A. 商业信用B. 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 长期借款2.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与所得税有关的资金来源是下述情况中的()。
A.普通股 B. 优先股 C.银行借款D.留存收益3. 下列有关资本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B.不考虑时间价值时,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C.总体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反映在无风险报酬率上D.资本成本是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对于筹资者而言,资本成本表现为取得资本所有权所付出的代价4. 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率,其主要原因是()。
A. 债券的筹资费用较少B. 债券的发行量少C. 债券的利息率固定D. 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5.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般比产销量变动率()。
A.小B.大 C.相等D.不一定6.当经营杠杆系数是5,财务杠杆系数是1.1,则综合杠杆系数是()。
A.5.5 B.6.5 C.3.9 D.7.27.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第五章筹资管理•筹资管理概述•筹资方式与渠道•筹资决策与规划•筹资风险识别与评估•筹资效果评价与改进•筹资管理法规与伦理问题探讨筹资管理概述筹资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筹资管理定义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金的财务行为。
筹资管理的重要性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筹资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筹资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筹资管理目标筹资管理的目标是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和合理的筹资结构,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具体包括确定筹资规模、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等。
筹资管理原则筹资管理应遵循合法性、效益性、合理性和及时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筹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效益性原则要求企业筹资应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合理性原则要求企业筹资要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避免盲目筹资;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合理安排筹资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筹资管理的环境与影响因素筹资管理环境筹资管理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等。
影响因素影响筹资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如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状况、行业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筹资管理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筹资策略。
筹资方式与渠道通过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向投资者发行公司股票筹集资金。
发行股票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出售公司股权,筹集资金并避免公开市场的监管压力。
吸引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以获取高风险但潜在的高回报。
030201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或政府债券,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承诺按期还本付息。
第五章长期筹资方式第1节长期筹资概述一、长期筹资的意义1、长期筹资的概念企业的筹资可以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
长期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长期需要,通过长期筹资渠道和资本市场,运用长期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长期资本的活动。
长期筹资是企业筹资的主要内容。
2、长期筹资的意义(1)任何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始终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往往需要追加筹资。
(2)企业为了稳定一定的供求关系并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对外开展投资活动,往往也需要筹集资本。
(3)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采取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策略,也需要及时地筹集资本。
二、长期筹资的动机1、扩张性筹资动机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追加筹资动机。
2、调整性筹资动机企业因调整现有资本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3、混合性筹资动机企业同时既为扩张规模又为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三、长期筹资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效益性原则3、合理性原则4、及时性原则四、长期筹资的渠道1、政府财政资本2、银行信贷资本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4、其他法人资本5、民间资本6、企业内部资本7、国外和港澳台资本五、长期筹资的类型1、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按资本来源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类型。
2、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企业的筹资活动按其是否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类型。
3、股权性筹资、债务性筹资与混合性筹资按照资本属性的不同,企业的长期筹资可以分为股权性筹资、债务性筹资和混合性筹资。
第2节股权性筹资一、注册资本制度1、注册资本的含义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本总额。
2、注册资本制度的模式法定资本制:实收资本必须等于注册资本。
授权资本制:只要缴付首次出资额,公司即可设立;其余可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随时发行。
折中资本制:一般规定公司在设立时应明确资本总额,并规定首次出资额或出资比例以及缴足资本总额的最长期限。
《财务管理》3筹资决策筹资决策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企业如何获得所需的资金,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筹资决策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从而确保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并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价值。
在筹资决策中,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筹资的目的。
企业筹资的目的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筹措资金以满足企业的扩张发展需求,如增加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等;二是弥补企业财务缺口,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如支付供应商或员工的欠款等;三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如减少负债比例、降低财务风险等。
企业需要明确筹资的目的,以便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方式。
其次,企业需要考虑筹资的成本。
不同的筹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所带来的成本是不同的。
例如,银行贷款的利率、债券发行的利率、股票融资的成本等。
企业需要评估不同筹资方式的成本,并综合考虑风险和利润的权衡,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
再次,企业需要考虑筹资的时机。
市场状况、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情况都会影响筹资决策的时机。
例如,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可以选择发行债券或贷款来筹措资金;当股票市场繁荣时,企业可以选择股票融资来获得更多资金。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筹资。
最后,企业还需要考虑筹资的方式和结构。
筹资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来筹措资金,增加股东权益;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增加负债。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筹资方式的成本、风险和影响,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筹资的结构,即资本结构,包括债务与股权的比例、债务的期限和利率、股权的分配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总结起来,筹资决策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需要考虑筹资的目的、成本、时机、方式和结构等因素,并综合权衡利益和风险,选择最合适的筹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和增加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