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情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山东济宁人的婚姻情况1.引言1.1 概述概述:婚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
在山东济宁地区,婚姻情况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介绍济宁人的婚姻观念、结婚年龄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展望。
济宁地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
山东济宁人在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婚姻一直被视为人生重要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婚姻被认为是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一种传承和延续家族血脉的方式。
因此,婚姻在济宁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到家族、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在婚姻观念方面,济宁人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伴侣关系的建立,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共同经营家庭的方式。
婚姻被视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关系,许多济宁人注重婚姻的稳定性和家庭的和谐。
同时,济宁人也普遍认同传统的婚姻观念,即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
在这种观念下,丈夫负责家庭的经济养家和社会地位的建立,而妻子则负责家庭的照顾和儿女的教育,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家庭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迁,济宁人的婚姻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济宁人开始注重婚姻的平等和伴侣关系的和谐,婚姻中的双方更多地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目标。
此外,结婚年龄也在不断提前,尤其是受到城市化进程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事业稳定、经济独立后才选择结婚,对于婚姻的期望值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山东济宁人的婚姻情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社会背景。
婚姻观念的变化和结婚年龄的提前都反映了济宁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对于济宁人来说,婚姻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历,更是一种责任和承诺,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
期待未来济宁人的婚姻情况能够持续进步,为济宁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山东济宁人的婚姻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济宁人的婚姻观念进行探讨。
婚姻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婚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
科学试验阳光玫瑰葡萄自2009年引入我国以来,因其具有香味浓郁、稳产性高、耐储运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济宁市位于鲁南地区,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适宜阳光玫瑰栽培。
阳光玫瑰葡萄在济宁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而此时南方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已经采收结束,济宁地区有市场空档期,近年来已成为济宁地区葡萄重要的栽培品种之一。
2023年济宁地区阳光玫瑰僵果率偏高,严重影响了果实商品价值,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笔者调查了济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僵果发生情况,并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以期为济宁葡萄产业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阳光玫瑰葡萄僵果调查时间与地点调查时间:2023年5月底至6月初,阳光玫瑰葡萄保果后两周,坐果情况基本稳定后。
调查地点:任城区长沟镇葡萄种植基地,随机选取3个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分别是:Ⅰ园,任城区许建葡萄园;Ⅱ园,济宁市任城区甜美葡萄种植家庭农场;Ⅲ园,济宁市任城区硕果家庭种植农场。
3个果园均采用避雨栽培,架势采用单干双臂“V ”形架,管理细节上各有不同(见表1)。
1.2阳光玫瑰葡萄僵果调查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僵果发生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周华1,谢春艳1,薛红燕2,李国栋3,张树军2,卢景生4,陈伟1,胡连昌2*(1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2000;2山东省济宁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1000;3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济南250013;4山东葵丘实业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600)摘要:阳光玫瑰葡萄因具有香味浓郁、稳产性高、耐储运等特点,已成为济宁地区重点推广的鲜食葡萄新品种。
2023年春季,济宁地区遭遇异常天气,阳光玫瑰葡萄僵果现象严重,尤其是整穗僵果和半穗僵果明显重于往年。
对僵果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产生僵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灾减灾生产管理建议,以期为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阳光玫瑰葡萄;僵果;调查;原因分析基金项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黄河滩区果品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LJNY202026);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菜田与果园土壤修复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CXGC010802作者简介:周华(1970年—),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工作。
济宁市旅游资源概况济宁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素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著称。
现辖曲阜、兖州、微山、汶上、梁山等12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0万。
济宁区位交通优越,是连接华东与华北、中原与沿海的重要枢纽,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等纵横境内,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济宁曲阜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青岛等地航线,往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动车组在我市兖州停靠,京沪高铁曲阜站将于今年六月建成通车。
济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是中国文化最富集的城市,是文化富矿。
文化是济宁旅游的灵魂,济宁既有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又有万世敬仰的始祖文化;既有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又有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既有神秘莫测的佛教文化,又有英勇传奇的红色文化。
济宁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全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95处,市级167处。
我国首批5A级景区——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气势恢弘、文物荟萃,是全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汶上被誉为“中国佛都”,其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佛牙、舍利等佛教圣物,珍贵无比,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据说,世界上四颗佛牙,天上一颗,海里一颗,地上两颗,其中一颗在斯里兰卡,另外一颗就在济宁汶上。
微山县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湖水面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每年盛夏,湖中数十万亩荷花竞相开放,享有“中国荷都”的美誉。
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地——梁山,水浒英雄行侠仗义,赋予了水泊梁山千古永驻的浩然正气。
历史上管理京杭运河的最高衙门就设在济宁,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济宁居住23年,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
太白楼、铁塔寺、声远楼、东大寺等景点星罗棋布于济宁城区,各显特色。
2022年山东事业单位非统考(济宁)之市情市况考题?1.(单选)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支持如意国际健康城、鲁抗产业园等26个项目加快建设,壮大辰欣、广育堂等骨干企业,构建________四位一体医养健康产业链。
A.医养健智B.疗养健智C.医养研学D.疗养研学1.【答案】A。
解析: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支持如意国际健康城、鲁抗产业园等26个项目加快建设,壮大辰欣、广育堂等骨干企业,构建"医养健智'四位一体医养健康产业链。
故本题答案选A。
2.(单选)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展现代高效农业,我市以培育和招引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广________模式,推动农业与加工业、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进展,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2~3个优势产业集群。
A.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社B.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C.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菜篮子D.互联网+合作社+家庭农场2.【答案】B。
解析: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展现代高效农业,我市以培育和招引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推动农业与加工业、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进展,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2-3个优势产业集群。
故本题答案选B。
3.(多选)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通"两环'关键点。
对于生态环,围绕打造________大生态格局,完善规划设计,深化城市"双修',启动平原水库、水利公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工如意湖、十里湖、九曲湖、龙湖等湿地公园,少康湖建成开园,乐观推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A.一环八水绕济宁B.十二明珠映古城C.四带绿化建新城D.蓝天碧水遍全城3.【答案】AB。
解析:2022年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通"两环'关键点。
对于生态环,围绕打造"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大生态格局,完善规划设计,深化城市"双修',启动平原水库、水利公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工如意湖、十里湖、九曲湖、龙湖等湿地公园,少康湖建成开园,乐观推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2024年济宁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济宁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介绍济宁市的基本情况,然后探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济宁市概况济宁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该市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
同时,济宁市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3. 济宁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3.1 房地产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
济宁市作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投资,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3.2 房地产市场供应济宁市的房地产市场供应相对充裕,有多个开发商和房地产公司在该市投资盖房。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
3.3 房地产市场价格目前,济宁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相对较稳定。
市中心地段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的房价相对较高,而郊区和一些新兴区域的房价相对较低。
此外,二手房市场也相对活跃,价格波动较大。
4. 济宁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4.1 开发商竞争激烈由于济宁市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开发商进入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开发商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4.2 供求关系趋于平衡随着济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逐渐趋于平衡。
尽管房地产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但市场需求也在增加,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
4.3 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政府的政策对济宁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各级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土地供应等方式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 建议考虑到济宁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以下是一些建议:•鼓励开发商加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现象。
•制定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引导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
我的家乡济宁
济宁是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的城市,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山东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济宁市地处济河中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济宁市因孔子故里而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孔庙位于市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济宁市还有邹城龙山文化遗址、曲阜三孔、南山寺等众多著名景点,充分展现了济宁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
济宁也是一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拥有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一批知名企业,如海天味业、富士康、康师傅等。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成为人们理想的宜居城市之一。
总之,济宁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城市。
济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济宁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中部,胶东平原腹地,地处曲阜盆地,北邻济南,东至泰安。
济宁是山东省的地级市,也是曲阜市的所在地。
作为山东省中部的重要城市,济宁的产业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济宁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济宁市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并成功创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济宁市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经济实现全面振兴。
其次,济宁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在济宁市,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如济宁博锐机械、济宁恒星机械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济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济宁市政府还吸引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济宁华海科技、济宁数码科技等。
这些企业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性的产品,推动了济宁市的科技型产业发展。
再次,济宁市也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济宁市政府积极引进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企业,助力于济宁市成为山东省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中心。
同时,济宁市政府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拓展曲阜孔庙景区、亚洲风情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济宁市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此外,济宁市还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济宁作为孔子的故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济宁市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济宁市政府积极组织文艺活动,举办文化展览,培养和引导有创意的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推动济宁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总的来说,济宁市的产业发展情况较为理想。
济宁市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济宁市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济宁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
济宁风俗的资料
济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以下是济宁风俗的资料:
1. 满月酒:济宁人将满月称为“百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朋好友会前来祝贺,并准备一些小礼品和美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满月酒。
满月酒是用米酒、红糖、花生等原料酿制而成,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2. 三月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济宁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也称为“花会”。
这一天,人们会戴着花环,穿上传统服饰,在山水之间游玩、祭祀和唱歌跳舞,展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3. 翻花糖:翻花糖是济宁的特色小吃之一。
制作翻花糖需要用到红糖、麦芽糖等材料,经过翻炒后形成一种金黄色的蓬松状,口感香甜,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4. 红白喜事:在济宁,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白色则代表着悼念、哀思。
因此,在结婚、生孩子等喜庆场合,人们会穿上红色的服装和红色的鞋子,而在丧事上则会穿上白色的衣服和白色的鞋子,以示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以上是济宁风俗的一些资料,这些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体现了济宁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济宁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济宁市农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中国的农业大市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济宁市农业现状的分析,了解其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2. 济宁市农业发展现状2.1 农业产业结构济宁市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畜牧养殖为主导,其中粮食种植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蔬菜、水果和畜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2 农业技术水平济宁市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民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此外,农业科技研究也有不断的创新,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化程度也在提高。
2.3 农业生产效益济宁市农业生产效益年年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同时,畜牧业、蔬菜和水果业的产量也在逐年攀升。
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 济宁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资源环境压力济宁市农业发展受限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限制,尤其是水资源短缺。
土地逐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造成了农业生产中的困扰。
3.2 产品市场竞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其他地区的农产品竞争日益激烈。
济宁市农产品在市场上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价格方面。
3.3 农民收入问题尽管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了,但是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
农民普遍面临土地流转问题,农业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4. 济宁市农业发展策略4.1 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济宁市应加大力度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水利和节水技术的利用率,确保农作物灌溉的稳定性。
4.2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推广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
4.3 发展特色农产品济宁市应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开展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
4.4 加强农民培训与产业扶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调查情况2013年济宁市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的主要数据如下:一、常住人口情况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为820.5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808.19万人相比,三年共增加12.39万人,增长1.53%,常住人口保持增长态势。
二、人口自然变动与性别比201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为5.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7‰。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16.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72%;女性为404.4万人,占49.2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91。
三、城乡人口分布2013年,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96.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3%,与去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26万人,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23.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7%,与去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15.52万人。
城镇人口增长势头强劲,增长幅度已经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前三甲。
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8.33%,与去年相比,上升2.2个百分点,成为2013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城市。
四、外出外来人口状况2013年,全市外出人口(跨乡镇、街道)为113.8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5.85万人,占全部外出人口的57.83%,女性人口48.01万人,占全部外出人口的42.17%。
其中市区内人口分离人口12.95万人,与2010年增加了2.50万人,全市市外外来人口为66.08万人,市内人口流动加大。
五、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7.78%,比2010年降低0.5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1.62%,比2010年增加1.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6%,比2010年增加1.16,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2013年,我市人口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常住人口继续增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保持平稳,外出市外人口增势减缓,市内人口流动加大,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济宁市人才流失情况汇报
济宁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聚集的地方。
然而,近年来,济宁市的人才流失情况却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这篇汇报中,我们将对济宁市人才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济宁市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济宁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比其他发达城市,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这使得一些人才选择离开济宁市去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济宁市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人才缺乏发展机会和舞台,这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人才流失对济宁市的影响。
首先,人才流失导致了济宁市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
其次,人才流失也给济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人才的流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和经验流失,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高薪酬福利水平,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济宁市发展。
总的来说,济宁市的人才流失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济宁市的人才流失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济宁特产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介绍济宁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中部。
济宁以其丰富的特产、深厚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济宁的特产丰富多样,其中以济宁苹果最为著名。
济宁苹果是中国五大苹果之一,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推崇。
济宁还产出大量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等。
此外,济宁还以其优质的牛肉、猪肉和鱼虾等水产品而闻名。
除了丰富的特产,济宁还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济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城市,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每年的济宁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风筝爱好者,成为了济宁的一张名片。
此外,济宁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表演等,展示了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
济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曲阜,是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孔庙、孔府、孔林等。
这些景点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宁的骄傲。
济宁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济宁博物馆、湖山古镇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济宁还拥有许多名人,如古代文学家孟轲、现代文学家鲁迅等,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济宁以其丰富多样的特产、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备受赞誉。
济宁的特产丰富多样,其中济宁苹果最为著名。
济宁的风土人情热情活力,举办着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济宁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曲阜等。
济宁的历史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济宁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来到这里可以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浓厚的人文氛围,领略悠久的历史文化。
济宁特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济宁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宁特产产业也日益兴盛,成为了该地区的一大亮点。
在这篇汇报中,我将就济宁特产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济宁特产产业的种类丰富多样。
济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因此,济宁特产种类繁多,包括济宁大葱、济宁蒜、济宁苹果、济宁莜面等。
这些特产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于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济宁特产产业的产量和销量持续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应用,济宁特产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大葱为例,济宁大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销售市场也不断扩大,远销国内外。
济宁特产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济宁特产产业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随着品牌意识的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加强,济宁特产产业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一些知名特产企业通过加大产品研发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青睐。
济宁特产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为当地农产品走出去、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济宁特产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产业发展不够均衡,一些特产的种植和加工环节存在着薄弱环节,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特产企业在品牌建设、营销渠道等方面仍需加强,提升自身竞争力。
综上所述,济宁特产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促进济宁特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山东基本情况介绍一、山东省基本情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古为齐鲁之地,全省人口10047.2万,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000公里,泰山是全省最高点,海拔1545米。
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6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孔子、孟子、墨子、孙子、鲁班、王羲之、扁鹊、诸葛亮以及李清照、蒲松龄等等,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山东经济比较发达,2018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构成为6.5:44:49.5,“三二一”结构巩固确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485.4亿元,比去年同口径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4896.3亿元,增长10.8%,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63.3亿元,同口径增长8.7%,其中民生支出795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4.7%。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出口长期居于全国第一位,粮棉、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均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
2018年粮食总产量53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6%,是历史第一高产年。
山东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潍坊市被称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
近年来,山东提出“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走在前列,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的部署要求,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都市圈,鲁南城市带)战略规划,为山东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018年,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谱写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济宇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意义。
整体较优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宇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实现经济乂好乂快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尽快适应改革大局,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一、产业结构现状基本分析(一)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质量性指标,也是系统研究某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情况的基本依据。
改革开展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8:35.8,第三产业占比达到相对高地,2004年之后,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放缓、平稳发展等儿个时期,至2013年, 第二产业占比达到51.1%,第三产业占比调整至36. 9%o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显著, 且第一与二三产业呈“剪刀形”发展趋势,“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因逐步向笫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
伴随着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00-2010年,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19. 5个百分点,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7. 7、11.8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0年的12981元/人提高至2013年的 67629 元/人。
炉护驴0炉我炉声箏溝eb炉少声声声声淸代炉炉炉图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情况(紛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G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图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情况(紛(二)产业贡献率结构分析。
我的家乡作文山东济宁我家乡在山东济宁,嘿,提起这个地方,心里就暖洋洋的。
济宁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哦,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孔子的故乡呢,走在街上,随便问问谁都能和你聊聊孔子的小故事。
咱们这里的风景也是美得不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像极了画里的世界。
尤其是每到春天,花儿都开了,满街都是那种“春暖花开”的感觉,简直美得让人心醉。
说到美食,济宁更是让我流口水。
嘿,咱们的煎饼果子可是一绝!早上去市场的时候,总能闻到那股香味,真是“闻香下马,饥肠辘辘”。
外面脆脆的,里面裹着鸡蛋、油条,咬一口,哇,简直是人间美味!还有咱们的济宁小吃,像是炸豆腐、凉皮,都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份。
老百姓爱吃,生意自然好,街头巷尾总是热闹非凡,真是“食在济宁,乐在其中”。
每年夏天,咱们村里会有个热闹的集市,整个村子都像是过节一样。
大伙儿聚在一起,唠唠嗑、卖卖东西,热闹得像个庙会。
小孩子们追逐打闹,大人们边吃边聊,真是个“其乐融融”的场景。
偶尔还会有一些民间艺人来表演,像杂耍、戏曲,热闹得让人目不暇接,简直就是不看可惜的好节目。
再说说咱们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那真是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年味十足。
团圆饭更是不能少,鱼、鸡、饺子样样都来,寓意着年年有余,和和美美。
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乐呵呵的,真是“欢天喜地”的气氛。
济宁的人情味儿也是没得说,街坊邻居之间就像一家人,遇到啥事大家都会帮忙。
记得有一年大雨滂沱,我家门口积水严重,邻居们自发来帮忙,大家一起搬东西、清理淤泥,那场景温暖得让人感动。
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真是让人觉得济宁就是个大家庭。
不光是人情味,咱们的历史也很厚重,像是孔庙、曲阜三孔,这些都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每当有人问我家乡有什么好玩的,我总是能滔滔不绝,毕竟这里有太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游人们来这里不仅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蕴,还能体验到地道的风土人情,简直是“来了不想走”的感觉。
总之,我的家乡济宁,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济宁市情简介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山东省正在开发建设的鲁南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现辖12个县市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人口843万,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2010年,全市GDP达到2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增长25.7%。
历史文化悠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运河的开通和兴盛使文化又具有融南汇北的特色。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95处,曲阜和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
资源优势明显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
煤炭储量270多亿吨,占全省一半以上。
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南四湖湖面126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水库。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东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河湖湿地、北有中都佛苑,初步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的旅游格局。
区位交通优越地处“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区结合部、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
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和四条国道在境内交织成网,京沪高铁在曲阜设有站点,济宁曲阜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航线,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千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内河航运能力占全省的80%以上。
科技支撑强大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1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6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7家,授权专利3372项。
济宁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依托济宁国家高新区建设了鲁南科技新城。
自主研发的“如意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期又与美国代顿大学合作建立了“先进超轻型汽车材料研发生产中心”。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占比较年初提高了0.88个百分点。
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十三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和国家新规划的七个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是山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建成煤化工、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兖矿集团、华勤集团、如意集团、太阳纸业、山推股份等一批骨干企业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济宁连续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曾经孕育璀璨儒家文化的济宁,是一片生机勃发、充满希望的圣地沃土,是您建功立业、创新发展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