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血脂异常
- 格式:ppt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1
94例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以及相对的治疗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检查,观察94例高血压患者中有多少患者的血脂异常,并且观察其异常情况。
从而对9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近一半高血压患者的血脂都出现异常状况,而血脂中,甘油三酯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比较多。
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血脂异常状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有关联。
并且,两者一定程度上使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增大。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43-01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作为现今医学界可控制的两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
而有时高血压患者出现血脂异常现象,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大[1]常是最为常见的其中之一。
所以随着高血压患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于血脂异常现象的重视也日益增大。
本文通过对9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分析检验数据结果,从而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
并且简要分析血压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相对应的相关治疗[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某二甲医院随机抽取9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4例,平均年龄为62.1±3.4岁;女性患者有40例,平均年龄为60.4±2.5岁。
而在随机抽取的患者应符合以下标准,在住院之前没有服用过任何调脂药物,并且排除了合并各种继发性因素(如饮酒、吸烟、药物、遗传性疾病、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慢性肾病、糖尿病等)。
1.2 方法1.2.1 检验方法:对94例患者进行各个方面的检查(如体重、身高、心电图、血压、血糖、血清以及甘油三酯等),将所检测出的数据与医学上规定的标准数据相对比,进行比较分析。
1.2.2 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当收缩压>140mmhg或者(和)舒张压>90mmhg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人群血脂异常时,应如何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本文将一文总结。
1.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或正常。
(1)调脂目标: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保持HDL-C目标值在1.0mmol/L以上。
(2)治疗方案: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如合并高TG伴或不伴低HDL-C 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
2.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者,应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目标值。
同时,调脂治疗能够使多数高血压患者获益,减少冠心病事件。
因此,高血压指南建议,中等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应启动他汀治疗。
3.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集结发病的临床征候群。
主要防治目标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以及2型糖尿病,对已有ASCVD者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
(1)调脂目标:LDL-C<2.6mmol/L、TG<1.7mmol/L、HDL-C≥1.0mmol/L。
(2)治疗方案:先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如不能达标应针对各个组份采取相应药物治疗。
4.慢性肾脏疾病(CKD)CKD常伴随血脂代谢异常并促进ASCVD的发生。
(1)调脂目标:轻、中度CKD者,LDL-C<2.6mmol/L,非-HDL-C<3.4mmol/L;重度CKD、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C<1.8mmol/L,非-HDL-C<2.6mmol/L。
(2)治疗方案:CKD患者应接受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终末期肾病(ESRD)和血透患者,需仔细评估降胆固醇治疗风险和获益,建议药物选择和LDL-C目标个体化。
应注意,CKD患者是他汀类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1.732 )时,发病风险与他汀剂量密切相关,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
“三高”人群到底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身体不能承受的三高“三高”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和高血糖三种病症,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故又称之为“文明病”,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我国,“三高”更是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险性、高医疗费用著称。
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90毫米汞柱。
如果成人收缩压、舒张压大于或等于此数值,就可能患上了高血压。
血压水平分类表类别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理想血压<120和<80正常血压<130和<85正常高值 130~139或 85~89高血压1级(轻度) 140~159或 90~992级(中度) 160~179或 100~1093级(重度)≥180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的健康。
因:血压升高果:血压越高,对血管壁的压力就越大,血管壁也会变硬变厚,造成血液的通路变窄。
血压升高,使心脏超负荷工作,进而致使左心室肥厚、扩大,导致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
血压升高,还会引起肾组织缺血,导致肾衰,进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血脂异常过多的脂肪类食物进入血液,引起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项或多项水平高于正常标准,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这种血液中血清脂类物质代谢异常就被称之为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毫摩尔/升)正常参考范围 2.85~5.70 0.45~1.70 2.07~3.63 0.93~1.81升高≥5.71 ≥1.71 ≥3.64降低<0.93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主要因素,会危及人体的各个器官,长期不治疗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中风等疾病。
·调研分析·某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检出情况分析王小莉1,苏衍进1,张志刚2(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0 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心脏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血脂正常者的3.16-5.37倍,血脂异常显著增高了患高血压的危险[2]。
高校教职工肩负教学、科研的各项任务,压力大、缺乏运动、久坐等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该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情况,为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参加2015年健康体检的99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1.2.1 血脂和血压检测:血压检测:嘱教职工休息5-10 min后,采用医用全自动电子血压计(HBP-9020,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检测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最终血压。
血脂检测:嘱教职工体检前一日22:00后禁食,体检当日清晨采集体检教职工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6000,德国罗氏诊断公司)检测TC、TG、HDL-C 和LDL-C水平。
1.2.2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标准[3]: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物。
血脂异常的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4]:TC≥6.22 mmol/L为升高、TG≥2.26 mmol/L为升高、LDL-C≥4.14 mmol/L为升高、HDL-C<1.04 mmol/L为降低,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不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血脂异常(1)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一些脂质含量异常,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和
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下面介绍一些相关的事实和建议来防止和治疗血脂异常。
1. 识别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包括BMI过重或者超重、有高血压、糖尿
病或家庭中有心脏疾病的人。
这些人需要更加注意他们的饮食和生活
方式。
2. 合理饮食。
避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增加多不饱和
脂肪酸、橄榄油和鱼类摄入。
膳食纤维和水果,尤其是蓝莓和覆盆子
等具有抗氧化剂的水果,也很重要。
3. 运动。
身体锻炼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并增加心血管健康。
每
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如
果没有时间去健身中心,也可以使用小工具如健身器材和简单的伏地
挺身来运动。
4. 药物治疗。
如果改善饮食和锻炼没有效果,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血脂
异常。
利用药物治疗需要注意副作用和药物对其他药物的影响。
总之,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需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
并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
不要等到病情严重才去看医生,应在出现症
状之前持续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
我们可以控制诱发血脂异常的因素,保持身体健康,享有更长寿的健康生活。
高血压伴发血脂异常,如何实现双达标杨千三发布时间:2021-08-13T04:57:27.78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6月6期作者:杨千三[导读]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南充 637000近年来,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在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伴发血脂异常,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笔记将对高血压伴发血脂异常,如何实现双达标进行介绍。
1.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由于体循环动脉压升高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综合症,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当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时定为轻度高血压;当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时定为中度高血压;当收缩压为180mmHg及以上,舒张压为110mmHg及以上时为重度高血压。
2.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临床上常见的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临床上血脂异常包括继发性以及原发性两类,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正常人体胆固醇为低于200mg/dl,甘油三酯低于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30mg/dl;当患者出现边缘升高时,胆固醇值为200~239mg/dl;甘油三酯为150~190mg/dl,低密度脂蛋白值为130~159mg/dl;当患者血脂升高时,胆固醇值为超过240mg/dl;甘油三酯为超过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超过160mg/dl。
3.怎样治疗高血压?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使用降压药物等。
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原则,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患者应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厘米,规律运动(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
5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调查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其危害,总结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5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脂水平异常有124例,设为观察组,血脂水平正常有37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各血压水平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24h脉压均值、日间收缩压、24h收缩压、2日间脉压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日间舒张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h 收缩压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p<0.05)。
均经高血压药物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p<0.05);随访2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合并高血脂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改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与血脂水平,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以预防高血脂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事件;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1-02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等觉出不适的时候大多已经产生了器质性病变,因此,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有研究发现,血脂是诱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因素,而血脂异常从0岁就开始积累,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一旦在体检或就医中发现tc、tg、ldl-c水平升高就应考虑为血压升高的信号,要尽快采取措施将其将至正常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5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6例,女274例,年龄27-61岁,平均36.4±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