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术后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4.50 KB
- 文档页数:2
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李女士,自生育之后,身体素质非常不好,最近总是出现流涕、鼻塞、发热、头疼、嗅觉下降、鼻面部疼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就自己去药店买了一些感冒药服用,可是用药治疗一阶段,仍然不见好转,折磨着李女士身心疲惫。
为了彻底治愈疾病,李女士才来到医院进行治疗,通过相应检查,查出患有慢性鼻窦炎,由于机体内炎症比较严重,所以治疗和康复需要较多的时间,一般需要持续三个月的治疗才能消除临床症状。
如果不能坚持治疗,在症状缓解时就中断治疗,就会出现病情反复现象。
还有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阶段,日常中不注意护理,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进而延长疾病痊愈时间。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下文将给大家讲解一些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式。
一、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将床头抬高30度至35度,有利于引流,同时还能缓解鼻子肿胀。
(2)术后止血: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一般都会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此物质具有一定的吸收性,相比油纱条优点要更多,不仅具有无热原、无副作用、无菌以及无病毒等优势,还能被机体组织吸收,填塞在鼻腔内的物质较少,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比较小,还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注意不可私自随意牵拉鼻腔填塞物,意外脱落不能私自将其塞回。
若咽喉部有血液,应及时通知护理人员,以防将其咽入胃内,引起呕吐症状。
(3)术后48小时会取出鼻内堵塞物,然后用生理盐水对鼻腔冲洗,避免术腔发生感染和粘连现象。
取出后由于局部反应,鼻腔分泌物会带有少量血迹,持续3日至4日即可消退,故在此阶段不能用力擤鼻和试鼻。
卧床休息时,要将床头抬高,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现象。
每日按时滴鼻,每日滴鼻三次。
正确冲洗鼻腔,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促进创口的愈合速度。
术后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避免鼻腔出血。
(4)头痛护理:日常多休息,控制好情绪,不可激动。
尽量少咳嗽和低头,同时使用浓度1%的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药来改善患者的通气,让其鼻腔引流通畅。
鼻炎鼻窦炎手术后的康复护理:需要注意什么?鼻炎鼻窦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加快康复速度,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鼻炎鼻窦炎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鼻炎鼻窦炎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好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鼻炎鼻窦炎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鼻炎和鼻窦炎手术后的患者,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1.1术后休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床上休息时,可以将头部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鼻腔的压力和肿胀。
1.2口腔护理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
建议患者以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
饮食应当温和,不宜过于热或冷。
避免用力吹鼻或用鼻吸气方式进食,以免伤及手术部位和引发感染。
此外,术后的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避免错漏或过量使用。
最后,术后伤口护理也十分关键,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伤口,避免污染和感染。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3饮食护理手术后应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酒等。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禽肉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1.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口服药物或使用局部鼻腔喷雾剂等治疗。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
在使用鼻腔喷雾剂时,需要先清洗鼻腔,避免鼻腔内残留物干扰药物吸收,然后正确使用喷雾剂,避免药物滴入喉部或流出鼻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疑似过敏症状,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并停止药物使用。
.
慢性鼻窦炎病人知识宣教
[术前指导]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2.严重鼻塞时取半卧位,可减轻鼻腔、鼻窦粘膜充血、水肿,有利于引流,改善通气功能;
3.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湿润;
4.术前戒烟,避免受凉感冒;
5.术前遵医嘱用抗感染药物,可减少手术中出血,预防手术后感染;
6.术前一日需剪鼻毛,冲洗鼻腔。
[术后指导]
1.体位与活动:全麻术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后取半卧位1~3天,以舒适为宜,有利于减轻鼻面部水肿及充血。
术后第二日根据病情可适当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术后当日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温开水达2000ml/日(约一水瓶),术后第二天进清淡易消化软食,鼓励多进食,促进伤口愈合及增强机体抵抗力;
3.术后口中如有少许渗血,应及时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胃部不适,且不利于观察出血情况;
4.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常用温开水漱口,面部肿胀明显时,予冷敷减轻肿胀充血;
5.术后出现流泪,头痛,头昏,口干,打喷嚏等症状为鼻腔填塞后反应,患者不必过分紧张,待鼻腔填塞纱条抽出后症状会逐渐消除;
6.忌擤鼻涕,避免伤口出血,勿用力咳痰,以免将鼻腔纱条振动而脱落至口腔内引起恶心等不适;
7.鼻腔内填塞纱条48小时后,由医师根据病情逐渐取出。
[出院指导]
1.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鼻腔粘膜;
2.遵医嘱继续鼻部滴药1~2月,一周后来院复诊,以后根据病情继续复诊1~3月;
3.勿擤鼻、挖鼻;
4.预防感冒,避免刺激鼻腔、鼻窦粘膜;
5.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鼻窦炎的相关护理王淑敏一.鼻窦炎的定义二.鼻窦炎的日常护理(预防)三.鼻窦炎的手术后护理四.鼻窦炎患者的出院指导一.定义: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的多发病,可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两种。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症状;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
二.鼻窦炎的日常护理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习惯。
2.适应早晨用冷水洗脸,可有效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3.可常做鼻部按摩。
4.学会正确的擤鼻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不可用力擤鼻,因为咽鼓管处于开放状态,少量分泌物逆行至咽管内造成中耳感染,更易鼻窦间相互感染。
5.严禁烟酒刺激,禁食辛辣食品。
6.有牙病者,要彻底治疗。
7.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要劳逸结合。
8.鼻腔病变及时治疗,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9.急性发作时,注意休息,卧室明亮,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避免阳光直射。
10.慢性鼻窦炎,治疗要有耐心、恒心,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
11.注意季节交换时增添衣物,冬天出门戴口罩。
12.不宜长久应用血管收缩药,如麻黄素、滴鼻净等。
(麻黄素收缩鼻粘膜血管,暂时减轻充血使鼻腔通畅,但因其还有后扩张作用,不久鼻堵再次出现,鉴于这种副作用,不可多用,更不适合小婴儿。
)13.遵医嘱正确用药,使用正确的滴鼻方法:患者平卧头后仰下垂,肩与床平齐,鼻孔垂直向上,每侧鼻孔滴药3-4滴,30s后向左、右偏斜各30s,然后恢复原位保持30s,最后坐起头可前低,这样可使滴入的药液充分分布于整个鼻腔,利于鼻窦开放。
14治疗期间,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影响治疗。
三.鼻窦炎患者手术后的护理1.一般护理:局麻者手术后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因半卧位利于患者呼吸的相对通畅,有利鼻腔渗血和分泌物排出,减轻鼻部肿胀。
慢性鼻窦炎护理常规【概念】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
【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与炎症感染引起粘膜肿胀和分泌物、细菌毒素压迫和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2、体温过高与炎症引起全身反应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的治疗和自我保健知识。
4、潜在并发症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中耳炎、眶内和颅内并发症等。
【护理目标】1、鼻腔和鼻窦炎症得到控制,鼻腔通气和引流改善,头痛消失。
2、疼痛减轻或可以耐受。
3、切口愈合,无出血或感染发生。
4、无并发症发生。
5、掌握有关的自我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一、执行耳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鼻科病人手术前护理常规。
三、手术后护理1、执行鼻科病人手术后护理常规。
2、主动向病人说明鼻窦手术后鼻腔填塞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疼痛等不适,抽出填塞物后,症状可消失,增加病人信心和耐受力。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
4、观察前后鼻孔渗血情况,嘱病人口内有分泌物时吐出勿咽下。
5、上颌窦根治术后病人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6、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的变化,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鼻腔内有无清水样分泌物流出,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球后视神经炎等并发症。
【健康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给予药物指导。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适当运动,注意休息。
4、特别指导:①如有鼻腔出血、分泌物增多、头疼等应及时就诊。
②遵医嘱使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
③定期复查。
【护理评价】通过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病人是否能够达到1、鼻窦炎症得到控制,病人感觉舒适。
2、可以耐受和理解手术后的疼痛。
3、切口愈合,无出血或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4、掌握慢性鼻窦炎的预防保健知识。
鼻窦炎手术后应该怎么护理摘要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窦炎手术后的护理事项。
介绍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和分泌物增加等。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鼻窦炎手术后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调节、休息恢复等多个方面。
伤口护理术后鼻窦区域会存在手术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伤口护理措施:•清洁:术后24小时后,可以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
避免用力擦拭或用力挖掘鼻腔。
•避免感染:尽量避免接触尘土、细菌或其他可能感染伤口的物质。
保持手部清洁,并避免触碰伤口。
•不要揉搓鼻子:避免揉搓或触碰手术区域,以免造成伤口裂开或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护理,并定期复诊以确保伤口正常愈合。
药物使用术后药物使用是鼻窦炎康复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关药物及其使用方法:•抗生素:医生常常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准时服用,完成疗程,以避免感染复发。
•鼻腔冲洗: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以帮助清洁鼻腔和减轻鼻塞的症状。
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具。
•鼻塞药物:如果术后出现鼻塞,可以使用医生推荐的鼻塞药物进行缓解。
但要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引起药物依赖。
•疼痛缓解药物: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不适,可以咨询医生使用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
饮食调节在术后饮食调节方面,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鼻腔和伤口。
•增加维生素摄入:饮食中应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增加维生素的供应,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免疫力的提高。
•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汤羹等,以减轻肠胃负担。
鼻窦切除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鼻窦切除术后护理措施的文章,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一、术后初期护理1. 休息与体位术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头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2. 观察病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饮食术后初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等。
避免进食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4.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告知医生。
5. 术后用药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二、术后中期护理1. 鼻腔冲洗术后1-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鼻腔冲洗,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
常用的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冲洗液。
2. 鼻腔填塞物取出术后1-2周,根据医生建议取出鼻腔填塞物。
取出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动作。
3. 休息与运动术后中期,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4. 术后复查术后1-2周,进行第一次复查。
医生将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三、术后后期护理1. 鼻腔冲洗术后1-2周后,患者可在家中自行进行鼻腔冲洗,以保持鼻腔清洁。
冲洗频率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2. 休息与运动术后后期,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但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术后复查术后1-2个月,进行第二次复查。
医生将检查鼻腔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4. 术后饮食术后后期,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四、术后注意事项1. 避免感冒术后抵抗力下降,易感染。
患者应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冒。
2. 避免吸烟吸烟可刺激鼻腔,影响伤口愈合。
患者应戒烟,以利于术后恢复。
慢性鼻窦炎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案设计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慢性鼻窦炎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症,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
在药物、手术治疗下大多数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疾病常反复发作。
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并有效执行,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开展,并治愈。
现将本人临床实习参与的1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护理方案设计与实施汇报如下:设计思路--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余某,男,12岁,因“反复流脓涕、鼻塞1年。
〞于2021年12月22日09时09分,由家人陪同入院。
1.2安康史主诉:反复流脓涕、鼻塞1年。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流脓涕、鼻塞,无鼻出血,无头痛,无听力下降,曾就诊于外院,考虑鼻窦炎,经药物治疗后病症较前缓解,但仍反复发作,于16/12在方华医院就诊,行电子鼻咽镜检查提示鼻窦炎,后鼻孔鼻息肉。
为求手术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慢性鼻窦炎〞收入院。
患者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睡眠尚可,食欲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年行右下肢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平素安康状况良好。
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否认胆结石病史,否认胆囊炎病史。
否认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按规定。
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生长于原籍。
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
否认药物嗜好。
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
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无冶游史。
婚姻史:未婚未育家族史:父母安康状况良好。
家族中否认类似患者。
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1.3身体状况T 36.5℃P 88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问答切题,口齿清晰,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胸部外形正常,叩诊双肺呈清音,双侧呼吸运动对称。
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术后的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术后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的作用。
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接受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68例慢性鼻炎鼻窦炎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随访12~24个月对比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一周开始嘱患者忌食辛辣食物、禁用抗凝药物、规律起居、防止感冒,术前全身应用抗生素,症状严重的给予类固醇类药物,鼻腔局部应用曲氨奈德喷雾剂,2次/d,有变态反映患者同时全身应用抗组织胺药物,脓涕明显减少且鼻息肉有所缩小时施术,采用直径为4 mm的鼻内窥镜头。
术后全部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综合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包括心理干预、体位干预、疼痛干预、药物干预、术后观察、饮食干预,于出院前给予康复指导。
1.3 观察内容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1997年在海口会议上制定的关于鼻内窥鼻窦手术疗效的评定标准评估手术治疗[3],疗效分为治愈、好转与无效;术后随访12~24个月统计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才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慢性鼻炎、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方式难以彻底清除病灶,且手术创面大后遗症多[4]。
经鼻内窥镜微创术在我国应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明显的提高了手术治疗鼻炎、鼻窦炎的疗效[5]。
慢性鼻炎鼻窦炎鼻的内镜微创术治疗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医护过程,单纯手术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疗效,术后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复发均具有重要作用。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发表时间:2013-02-01T16:31:55.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杨卫华[导读]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嗅觉障碍。
杨卫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的术后护理措施, 从而减轻病人痛苦,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达到治疗目的。
方法对150例患者,加强术后护理,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及强调出院随访。
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加强术后护理,1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治愈134例,好转16例,手术治愈率88%。
结论积极的治疗与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减少并发症、预防术后复发、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嗅觉障碍。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新手术方法,具有传统鼻窦炎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性,痛苦小,操作精细,视野清晰,并发症少和效果好等优点。
在清除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粘膜纤毛的功能[1],该术式是通过不同角度的鼻内镜,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
现将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护理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龄18~62岁。
临床主要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嗅觉障碍、头痛及耳鸣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鼻窦CT检查。
按1997年海口会议确定的慢性鼻窦炎标准分型:I型85例,Ⅱ型46例,Ⅲ型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