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挡土墙.复习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948.00 KB
- 文档页数:20
挡土墙资料全过程挡土墙资料全过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极致详细的挡土墙资料全过程范本,包括各个章节内容的细化,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挡土墙的建设过程。
以下是正文内容:1. 挡土墙概述挡土墙是一种用来防止土坡滑坡的结构工程,它通过使用多种材料(如混凝土、钢筋和土壤)构建起来,以支撑土坡并保持其稳定。
挡土墙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领域。
2. 挡土墙设计挡土墙的设计应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壤的性质、坡度、墙体高度、预期的荷载和地震影响等。
设计师需要进行土壤力学和结构力学的计算,以确定墙体尺寸、墙趾和墙顶的稳定性,以及所需的排水系统。
2.1 土壤调查在挡土墙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
这包括采样和测试土壤样品,以确定其物理和力学特性。
土壤调查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可渗透性等因素。
2.2 结构设计挡土墙的结构设计涉及到考虑各种荷载条件下墙体的稳定性。
这包括静态荷载(土压力、水压力等)、动态荷载(地震荷载)、温度变化等。
设计师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特定的结构类型(如重力墙、挖土墙、挖土槽等)。
3. 挡土墙建设挡土墙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现场准备在开工之前,需要进行现场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理工地,确保施工区域没有垃圾和障碍物,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2 基础施工挡土墙的基础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部分。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基础的开挖和处理,确保基础的坚固和平整。
3.3 墙体施工墙体的施工通常是利用专业的挖掘机和起重机等设备进行的。
根据设计要求,挡土墙的材料(例如混凝土或预制板)被安装,墙体高度逐渐增加。
3.4 排水系统安装为了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对挡土墙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安装排水系统。
这包括排水管、过滤材料和透水纤维等。
3.5 防护措施在挡土墙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警示标志、防护栏杆、安全帽等。
4. 墙体监测和维护挡土墙的监测和维护是保持其长期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第7章挡土墙7.1 概述7.2 挡土墙的类型7.2.1 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靠本身的重量保持墙身的稳定。
从受力情况分析,仰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小,俯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大。
7.2.2 悬臂式挡土墙适用于重要工程中墙高大于5m,地基土较差,当地缺乏石料等情况。
7.2.3 扶壁式挡土墙当墙高达于8m时,墙后填土较高,若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会导致墙身过厚而不经济。
7.2.4 板桩式挡土墙分为钢板桩、木板桩和钢筋混凝土板桩墙等。
7.3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7.4 重力式挡土墙7.4.1 重力式挡土墙的选型1.使墙后土压力最小仰斜墙主动土压力最小,俯斜墙主动土压力最大,垂直墙主动土压力处于仰斜和俯斜两者之间。
2.墙的背坡和面坡的选择3.基底逆坡坡度4.墙趾台阶7.4.2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1.挡土墙的埋置深度土质地基一般不小于0.5m。
2.墙身构造一般块石挡土墙顶宽不应小于0.4m。
3.排水措施可分别采用50×100mm、100×100mm、150×200mm矩形空,或采用50~100mm的圆孔。
孔眼间距为2~3m。
若挡土墙高度大于12m,则应根据不同高度加设泄水孔。
4.填土质量要求应该选择抗剪强度高、性质稳定、透水性好的粗颗粒材料作填料,例如卵石、砾石、粗砂、中砂等。
用粘性土作回填涂料是不合适的,因为粘性土遇水体积会膨胀,干燥时又会收缩,性质不稳定,由于交错膨胀与收缩可在挡土墙上产生较大的侧应力。
不能用的回填土为淤泥、耕植土、成块的硬粘土和膨胀型粘土。
5.沉降缝和伸缩缝可把沉降缝兼作伸缩缝,一般每隔10~20m设置一道,缝宽约2cm,缝内嵌填柔性防水材料。
6.挡土墙的材料要求7.挡土墙的砌筑质量7.4.3 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挡土墙的计算通常包括下列内容:①抗倾覆验算;②抗滑移验算;③地基承载力验算;④墙身强度验算;⑤抗震计算。
应使抗倾覆力矩大于倾覆力矩,两者之比值为抗倾覆安全系数K t,即6.10≥⋅⋅+⋅=fax faz t z E x E x G K (7-3)式中 K t ---每延米抗倾覆安全系数;G---每延米挡土墙的重力;E ax ---每延米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sin(δα-⋅=a ax E E (7-4) E az ---每延米主动土压力E a 的垂直分力)cos(δα-=a az E E (7-5) x 0、x f 、z f ---分别为G 、E az 、E ax 至墙趾O 点的距离tan cot .αα⋅-=-=b z z z b x f f f (7-6)(7-7)式中 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z---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 α---墙背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α0---基底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挡土墙资料全过程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支撑土体或防止土体滑坡,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在挡土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评估和后期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挡土墙资料的全过程。
一、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在挡土墙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需要收集和整理一系列相关资料。
首先是工程地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基础信息,这通常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等。
地质勘察报告能够提供地下土层的分布、性质以及地下水情况等关键数据,地形图则能展示场地的高程变化和周边环境。
接下来是设计依据和规范,如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建筑法规、工程设计标准等。
设计人员根据这些依据和规范,结合场地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挡土墙的初步设计。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会产生诸如设计方案、计算书等资料。
设计方案通常包括挡土墙的类型(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等)、尺寸、材料选择等内容。
计算书则详细阐述了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结构受力分析等过程和结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如是否处于地震带、是否有特殊的气候条件等,并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
二、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的资料同样重要。
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含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了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等。
同时,需要准备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直接依据,应包括挡土墙的平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清晰标注出各个部位的尺寸、钢筋布置等详细信息。
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水泥、钢材、石料等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过程阶段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记录和检验资料。
首先是施工日志,记录每天的施工情况,包括施工人员、施工进度、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并形成相应的检验报告。
比如,基础开挖后的验槽记录,钢筋绑扎后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浇筑后的强度检测报告等。